山中送別王維唐詩鑑賞

山中送別王維唐詩鑑賞

  《山中送別》是唐代大詩人王維王維的作品,此詩寫送別友人,表達了對友人的依依不捨之情,本文為山中送別王維唐詩鑑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山中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譯文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陽落下把柴門半掩.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綠,朋友啊你能不能回還?

  鑑賞1

  這首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捨,卻更進一層寫冀望別後重聚.這是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開頭隱去送別情景,以“送罷”落筆,繼而寫別後回家寂寞之情更濃更稠,為望其再來的題意作了鋪墊,於是想到春草再綠自有定期,離人迴歸卻難一定.惜別之情,自在話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別運,高人一籌.

  鑑賞2

  這首《山中送別》,不寫離亭餞別的情景,而是匠心別運,選取了與一般送別詩全然不同的下筆著墨之點.

  詩的首句“山中相送罷”,在一開頭就告訴讀者相送已罷,把送行時的話別場面、惜別情懷,用一個看似毫無感情色彩的“罷”字一筆帶過.這裡,從相送到送罷,跳越了一段時間.而次句從白晝送走行人一下子寫到“日暮掩柴扉”,則又跳越了一段更長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麼呢?詩人王維在把生活接入詩篇時,剪去了這一切,都當作暗場處理了.

  對離別有體驗的.人都知道,行人將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種寂寞之感、悵惘之情往往在別後當天的日暮時會變得更濃重、更稠密.在這離愁別恨最難排遣的時刻,要寫的東西也定必是千頭萬緒的;可是,詩只寫了一個“掩柴扉”的舉動.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時都要做的極其平常的事情,看似與白晝送別並無關連.而詩人王維卻把這本來互不關連的兩件事連在了一起,使這本來天天重複的行動顯示出與往日不同的意味,從而寓別情於行間,見離愁於字裡.讀者自會從其中看到詩中人的寂寞神態、悵惘心情;同時也會想:繼日暮而來的是黑夜,在柴門關閉後又將何以打發這漫漫長夜呢?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迴想象於無窮的.

  詩的三、四兩句“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從《楚辭·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句化來.但賦是因遊子久去而嘆其不歸,這兩句詩則在與行人分手的當天就惟恐其久去不歸.唐汝詢在《唐詩解》中概括這首詩的內容為:“扉掩於暮,居人之離思方深;草綠有時,行人之歸期難必.”而“歸期難必”,正是“離思方深”的一個原因.“歸不歸”,作為一句問話,照說應當在相別之際向行人提出,這裡卻讓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時才浮上居人的心頭,成了一個並沒有問出口的懸念.這樣,所寫的就不是一句送別時照例要講的話,而是“相送罷”後內心深情的流露,說明詩中人一直到日暮還為離思所籠罩,雖然剛剛分手,已盼其早日歸來,又怕其久不歸來了.前面說,從相送到送罷,從“相送罷”到“掩柴扉”,中間跳越了兩段時間;這裡,在送別當天的日暮時就想到來年的春草綠,而問那時歸不歸,這又是從當前跳到未來,跳越的時間就更長了.

  這首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捨,卻更進一層寫冀望別後重聚.這是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開頭隱去送別情景,以“送罷”落筆,繼而寫別後回家寂寞之情更濃更稠,為望其再來的題意作了鋪墊,於是想到春草再綠自有定期,離人迴歸卻難一定.惜別之情,自在話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別運,高人一籌.

  王維善於從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運用樸素、自然的語言,來顯示深厚、真摯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遠.這首《山中送別》詩就是這樣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