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從軍行其二名句賞析
王昌齡從軍行其二名句賞析
王昌齡在三十歲之前一直是個農民,從事農耕,三十歲之後考中進士,才做官入仕。在詩詞一途上,王昌齡好邊塞詩,一生之中寫眾多著名邊塞詩,被後世譽為‘七聖絕手’。下面是王昌齡從軍行其二名句賞析,歡迎參考閱讀!
【原文】
從軍行七首⑴
其二
琵琶起舞換新聲⑸,總是關山舊別情⑹。
撩亂邊愁聽不盡⑺,高高秋月照長城。
【註釋】
⑴從軍行:樂府舊題,屬相和歌辭平調曲,多是反映軍旅辛苦生活。
⑸新聲:新歌曲。
⑹關山:邊塞。舊別:一作“離別”。
⑺撩亂:心裡煩亂。邊愁:久住邊疆愁苦。聽不盡:一作“彈不盡”。
【白話譯文】
軍中起舞,伴奏琵琶翻出新聲,不管怎樣翻新,每聽到《關山月》曲調時,總會激起邊關將士久別懷鄉憂傷之情。紛雜樂舞與思鄉愁緒交織在一起,欲理還亂,無盡無休。此時秋天月亮高高地照著長城。
【賞析】
第二首詩擷取邊塞軍旅生活一個片斷,透過寫軍中宴樂表現征戍者深沉、複雜感情。
“琵琶起舞換新聲”。隨舞蹈變換,琵琶又翻出新調,詩就在一片樂聲中展開。琵琶是富於邊地風味樂器,而軍中置酒作樂,常常少不“胡琴琵琶與羌笛。”這些器樂,對征戍者來說,帶著異或情調,容易喚起強烈感觸。既然是“換新聲”,應該能給人以一些新情趣、新感受。但是,“總是關山舊別情”。邊地音樂主要內容,可以一言以蔽,“舊別情”而已。因為藝術反映實際生活,征戍者沒有一個不是離鄉背井乃至別婦拋雛。“別情”實在是最普遍、最深厚感情和創作素材。所以,琵琶儘可換新曲調,卻換不歌詞包含情感內容。《樂府古題要解》雲:“《關山月》,傷離也。”句中“關山”在字面意義外,雙關《關山月》曲調,含意更深。
此句“舊”對應上句“新”,成為詩意一次波折,造成抗墜揚抑音情,特別是以“總是”作有力轉接,效果尤顯。次句強調別情之“舊”,但這樂曲也並不是太乏味。“撩亂邊愁聽不盡”,那曲調無論什麼時候,總能擾得人心煩亂不寧。所以那奏不完、“聽不盡”曲調,實叫人又怕聽,又愛聽,永遠動情。這是詩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抑揚。“聽不盡”三字,或是怨,或是嘆,或是贊,意深長。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於怨嘆。然“聽不夠”講,則又含有讚美。所以這句提到“邊愁”既是久戍思歸苦情,又未嘗沒有更多意味。當時北方邊患未除,尚不能盡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會心不寧意不平。前人多隻看到它“意調酸楚”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此詩前三句均就樂聲抒情,說到“邊愁”用“聽不盡”三字,那末結句如何以有限七字盡此“不盡”就最見功力。詩人這裡輕輕宕開一筆,以景結情。彷彿在軍中置酒飲樂場面之後,忽然出現一個月照長城莽莽蒼蒼景象:古老雄偉長城綿亙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對此可以有多種理解:無限鄉愁,立功邊塞雄心和對於現實憂怨,也許還應加上對於祖國山川風物深沉愛,等等。
讀者也許會感到,在前三句中感情細流一波三折地發展(換新聲——舊別情——聽不盡)後,到此卻匯成一汪深沉湖水,盪漾迴旋。“高高秋月照長城”,這裡離情入景,使詩情得到昇華。正因為情不可盡,詩人“以不盡盡之”,“思入微茫,似脫實粘”,才使人感到那樣豐富深刻思想感情,征戍者內心世界表達得入木三分。此詩之臻於七絕上乘之境,除音情曲折外,這絕處生姿一筆也是不容輕忽。
【作者介紹】
王昌齡(698—約757)唐詩人。字少伯,唐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公元727年(開元十五年)進士及第,授秘書省校書郎。公元734年(開元二十二年)中博學宏詞,授汜水(今河南滎陽縣境)尉,再遷江寧丞,故世稱王江寧。約在公元737年(開元二十五年)秋,獲罪被謫嶺南。三年後北歸。公元748年(天寶七年)謫遷潭陽郡龍標(今湖南黔陽縣)尉。安史亂後還鄉,道出亳州,被刺史閭丘曉所殺。王昌齡當時曾名重一時,有“詩家夫子王江寧”稱,擅長七絕,被後世稱為“七絕聖手”。存詩一百七十餘首,多為當時邊塞軍旅生活題材,描繪邊塞風光,激勵士氣,氣勢雄渾,格調高昂,手法細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