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山王維鑑賞
終南山王維鑑賞
《終南山》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此詩寫景由遠及近,移步換形,有聲有色,寫出了終南山景物的千形萬態。全詩筆力勁健,氣韻生動,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終南山王維鑑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終南山
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王維詩鑑賞
《終南山》一詩約作於開元末至天寶初年,此時詩人王維曾在他的終南山別業過著縱情山水,亦官亦隱的生活。這首詩是詩人望山興嘆之篇。詩人以主峰太乙為軸心,以雲靄陰晴之變幻為映襯,歌詠終南山的奇偉磅礴,畫面清新,主次分明,與其後期寥落的心境迥異。前人四十字中無所不包,手筆不在杜陵下的讚語,從《終南山》可見一斑。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二句,是說太乙山( 即終南山)距京都長安不遠,山脈連綿延伸千餘里,直達海邊,從而指出了山的位置及其縱橫綿亙的長度。
終南山距海很遠,這裡說其峰巒疊連到海,是誇張其跨度之長遠,有意將詩的畫面拓展向無垠。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二句,意思是回望終南山的層巒疊嶂,白雲繚繞,遠看煙霧迷茫,雲氣青青,然而接近之後,卻又看不見了。這是渲染終南山的高峻。這一對句,天然渾成,不加藻飾,生動而含蓄地刻畫了自然景色似有若無的姿態,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從這一描寫中,不僅能看到景物自身的變幻,而且能想象出詩人觀察動作和角度的變化。
這一聯詩,寫煙雲變滅,移步換形,極富含孕。
即如終南山中千巖萬壑,蒼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異草,值得觀賞的景物還多,一切都籠罩於茫茫白雲、濛濛青靄之中,看不見,看不真切。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於進一步入看。另一方面,已經看見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戀,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雲、青靄俱合,則剛才呈現於眉睫之前的景物或籠以青紗,或裹以冰綃,由清晰而朦朧,由朦朧而隱沒,更令人回味無窮。這一切,詩人都沒有明說,但他卻在已經勾畫出來的象裡為我們留下了馳騁想象的廣闊天地。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是說中峰太乙一峰之隔,山的兩側屬於不同的分野;在同一時間之內,各個山谷之間的陰晴也各不相同。這就託襯出了終南山地域之廣大。
第三聯高度概括,尺幅萬里。首聯寫出了終南山的高和從西到東的遠,這是從山北遙望所見的景象。
至於終南從北到南的闊,則是用分野中峰變一句來表現。遊山而有分野中峰變的認識,則詩人立足中峰,縱目四望之狀已依稀可見。終南山東西之綿遠如波,南北之遼闊如此,只有立足於近天都
的中峰,才能收全景於眼底;而陰晴眾壑殊,就是盡收眼底的全景。所謂陰晴眾壑殊,當然不是指東邊日出西邊雨,而是以陽光的或濃或濃、或有或無來表現千巖萬壑的千形萬態。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這是兩句虛擬、設想之語,並非詩人的實際行動。意思是說遊山者如果面對終南山的雄奇,樂而忘返,想要找人打聽宿處的話,深山之中能去問誰呢?只有隔水去詢問打柴人了。這裡明為寫人,實則還是寫山,重在渲染山裡人煙之稀少,山路的崎曲。隔水二字是很值得品味的。因為山勢高峻,山澗危深,人們往往只可隔澗問答,隔水二字既側面襯托出攀登終南山這崇山峻嶺的不易,又含蓄地告訴讀者:正因為登山太多艱險,所以詩人只好望山興嘆,寫下這首別具一格的望山詩了!
這首詩在藝術表現上是頗具特色的。詩人以終南山主峰太乙為觀察物件,採用多種觀察角度,從各個不同的側面來勾勒終南山的巍峨氣勢,從而使詩歌的藝術畫面迭宕有致、疏密相間、重點突出、富有立體感。全詩八句,一、二句是從終南山的方位和長遠跨度進行描繪;三、四句是從山的高度落筆描寫;五、六句是從山的寬大程度方面來進行藝術構圖;而七、八句則是從人煙之稀少方面來表現山的高峻、廣袤和危聳。但是,由於詩人構思雄闊、畫面清麗,因此,這首詩也就象一幅山水國畫一般,無怪乎詩人被譽為山水詩畫的大師了。
譯文
巍巍的終南山緊靠著長安帝都,連綿不斷的山峰彷彿直達海隅。
走出山來回頭一望見白雲合攏,進入山中青青的煙霧若有若無。
中央山峰就是兩個星區的分野,各個山谷的氣候各異陰晴懸殊。
想找個有人居住的地方去投宿,隔著清淺的山溪尋問打柴樵夫。
創作背景
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741)至天寶三載(744)之間,王維曾隱居於長安附近的終南山,此詩當為隱居終南山期間所作。王維是一個思想矛盾十分尖銳的詩人,他本身很聰慧,很早就入仕,但他長期處於出世與入世的矛盾中,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而想要真正歸隱又無法做到,所以他只好“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了。
作者簡介
王維(701—761),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今山西永濟),遂為河東人。開元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遊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透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後世人稱其為“詩佛”。兼通音樂,工書畫。存詩約四百首,有《王右丞集》。
生平
公元701年,生於蒲州(今運城永濟市)。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因伶人舞黃獅子受累,貶為濟州司倉參軍。開元二十三年,張九齡執政,擢為右拾遺,次年遷監察御史,後奉命出塞,為涼州河西節度幕判官。此後半官半隱居。安史之亂被捕後被迫出任偽職,戰亂平息後下獄。
他才華早顯,既是詩匠,又精禪理。生在一個虔誠佛教的家庭裡,據其《請施莊為寺表》雲:“臣亡母故博陵縣君崔氏,師事大照禪師三十餘歲。”《王右丞集箋註》卷二五,有一篇《大薦福寺大德道光禪師塔銘》,文中述及了詩人同當代名僧道光禪師的`關係時說:“維十年座下."可見王維確實也與佛家因緣不淺,其晚年更是過著僧侶般的生活。據《舊唐書》記載:“在京師,長齋,不衣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虛空,無有是處,志其舍利所在而已,”採,日飯十數名僧,以玄談為樂,齋中無所有,惟茶鐺藥臼,經案繩床而已。退朝之後,焚香獨坐,以禪頌為事。”此時的王維儼然是一僧侶了。
與其小一歲的弟弟縉幼年均聰明過人。十五歲時去京城應試,由於他能寫一手好詩,工於書畫,而且還有音樂天賦,所以少年王維一至京城便立即成為京城王公貴族的寵兒。有關他在音樂上的天賦,《唐國史補》曾有這樣一段故事:一次,一個人弄到一幅奏樂圖,但不知為何題名。王維見後回答說 :“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疊第一拍。”請來樂師演奏,果然分毫不差(根據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七“書畫”的考證,《霓裳羽衣曲》第三疊並沒有拍,是散曲,白居易的句子“中序擘騞初入拍”也可以說明這一點。沈括精通音律,其言可信。王維工於音律,是正史所載之事,但這個故事卻是編造的)。
在詩歌方面,有他十五、十七、十八歲時寫成的有文字記載的資料。可見,他在十幾歲時已經是位有名的詩人了。這在詩人中是罕見的。當時,在那貴族世襲的社會中,像王維這樣多才多藝的資質,自然會深受讚賞。因此,二十一歲時就考中了進士。
出仕後,王維利用官僚生活的空餘時間,在京城的南藍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別墅,以修養身心。該別墅原為初唐詩人宋之問所有,那是一座很寬闊的去處,有山有湖,有林子也有溪谷,其間散佈著若干館舍。王維在這時和他的知心好友度著悠閒自在的生活。這就是他的半官半隱的生活情況。
一直過著舒服的生活的王維,到了晚年卻被捲入意外的波瀾當中。玄宗天寶十四年(755)爆發了安史之亂。在戰亂中他被賊軍捕獲,被迫當了偽官。而這在戰亂平息後卻成了嚴重問題,他因此被交付有司審訊。按理投效叛軍當斬,幸其在亂中曾寫過思慕天子的詩,加上當時任刑部侍郎的弟弟(曾跟隨皇帝出逃)的求情,懇請將其官職等換其兄性命,王維才得免於難,僅受貶官處分。其後,又升至尚書右丞之職。
王維早年有過積極的政治抱負,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業,後值政局變化無常而逐漸消沉下來,吃齋唸佛。四十多歲的時候,他特地在長安東南的藍田縣輞川營造了別墅和在終南山上,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這首詩是他隱居生活中的一個篇章,主要內容是“言志”,寫詩人遠離塵俗,繼續隱居的願望。詩中寫景並不刻意鋪陳,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來,而淡遠之境自見,大有淵明遺風。王維在詩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無論邊塞、山水詩、律詩還是絕句等都有流傳人口的佳篇。
繪畫成就
王維不但有卓越的文學才能,而且是出色的畫家,還擅長音樂。深湛的藝術修養,對於自然的愛好和長期山林生活的經歷,使他對自然美具有敏銳獨特而細緻入微的感受,因而他筆下的山水景物特別富有神韻,常常是略事渲染,便表現出深長悠遠的意境,耐人玩味。他的詩取景狀物,極有畫意,色彩映襯鮮明而優美,寫景動靜結合,尤善於細緻地表現自然界的光色和音響變化。例如“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裡”(《青溪》)、“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過香積寺》)以及《鳥鳴澗》、《鹿柴》、《木蘭柴》等詩,都有體物入微之作。王維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插圖 選自清代光緒刻本《名家畫稿》。並著有繪畫理論著作《山水論》,《山水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