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與豆豉的故事
王勃與豆豉的故事
【人物簡介】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字子安,漢族,唐代詩人。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初唐四傑”,王勃為四傑之首。王勃自幼聰敏好學,據《舊唐書》記載,他六歲即能寫文章,文筆流暢,被贊為“神童”。九歲時,讀顏師古注《漢書》,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十六歲時,應幽素科試及第,授職朝散郎。因做《鬥雞》被趕出沛王府。之後,王勃歷時三年遊覽巴蜀山川景物,創作了大量詩文。返回長安後,求補得州參軍。在參軍任上,因私殺官奴二次被貶。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學成就是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是上乘之作,代表作品有《王閣序》等。
王勃與豆豉的故事
相傳,王勃在為王閣作序的時候,與中藥豆豉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唐上元二年間,南昌都督閻某於重陽節重修王閣完成而大宴賓客,這天王勃正好路過洪州,也被邀請而來。席間,閻都督展宣紙備筆墨,請其為王閣作序。
年少氣盛的王勃欣然命筆,一氣呵成,閻都督不由為其拍案稱絕。翌日,他又為王勃專門設宴。連日宴請,閻都督貪杯又感外邪,只覺得渾身發冷,汗不得出,骨節痠痛,咳喘不已,胸中煩悶,夜不能寐。請來了當時10多位名醫診治,眾醫都主張以麻黃為君藥。閻都督對中醫略知一二,最忌麻黃。他說:麻黃峻利之藥,我也年邁,汗出津少,用發汗之藥,如同釜底加薪,不可!不用麻黃,證候難解,藥效不佳,這可怎麼辦?正在這時,王勃前來告辭。他聽說此事後,不覺想起來豆豉。當地製作豆豉,先用蘇葉與麻黃等濃煎取汁,用以浸泡大豆,再煮熟發酵而成,可做小菜。王勃見眾醫束手無策,就把想法說了出來,眾名醫訕笑,連閻都督也直搖頭:當地土民小菜,焉能藥用。不妨一試,況且豆豉食物,對身體無礙。王勃勸道。閻都督覺得此話有理,於是連服3天,果然汗出喘止,胸悶頓減,能安然入睡,幾天後痊癒。
不日,閻都督又上王閣為王勃餞行,取重金相謝,王勃固辭不受:都督若要謝我,何不擴大作坊,使其不至失傳。閻都督含笑點頭。從此,豆豉不僅在洪都流傳,而且行銷大江南北,至今不衰。中醫認為,豆豉性味辛、甘、苦,涼,具有疏散宣透之性,既能透散表邪,又能宣散鬱熱,發汗之力頗為平穩,無論治外感發熱、頭痛、無汗之證,還是邪熱鬱於胸中之心胸煩悶、虛煩失眠,皆可應用。以桑葉、青蒿發酵者多用治療風熱感冒;以麻黃、紫蘇發酵者多用治療風寒感冒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