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元日王安石

古詩元日王安石

  引導語:王安石的古詩《元日》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永珍更新的動人景象,下文是這首詩的知識,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元日》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註釋

  1. 元日:農曆正月初一。

  2. 一歲除:一年過去了。

  3. 屠蘇:屠蘇酒。古時候的風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蘇草泡酒,吊在井裡,元旦取出來,全家老小朝東喝屠蘇酒。全句說,春風把暖氣吹進了屠蘇酒(意思是 說,喝了屠蘇酒,暖洋洋地感覺到春天已經來了)。

  4. 曈曈:光輝燦爛。全句說,初升的太陽照遍了千家萬戶。

  5. 總把新桃換舊符:總拿新門神換掉了舊門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時候逢到新年,家家戶戶都用兩塊桃木板子,畫上兩個神像,掛在大門上,說是可以驅除魔鬼。

  賞析

  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永珍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聲中一歲除”,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起句緊扣題目,渲染春節熱鬧歡樂的氣氛。次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用“曈曈”表現日出時光輝燦爛的景象,象徵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結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佈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種繪有神像、掛在門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舊桃符,換上新桃符。“新桃換舊符”與首句爆竹送舊歲緊密呼應,形象地表現了永珍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詩人。他的不少描景繪物詩都寓有強烈的政治內容。本詩就是透過新年元旦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政變法,除舊佈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

  全詩文筆輕快,色調明朗,眼前景與心中情水乳交融,確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詩。

  王安石《元日》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學習古詩中的三個生字,理解“爆竹、屠蘇、曈曈日、桃符”等詞語,瞭解詩句的意思,感受元日的喜慶場面

  3、感受詩中辭舊迎新的願望

  教學難點:明詩意,悟詩韻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課

  1、今天我們學習一首詩,題目是《元日》(板書課題) 齊讀課題 (學生齊讀課題。)

  2、能結合預習說說對詩題的理解嗎?(板書:解詩題)

  預設一:生1:“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春節。(板書:正月初一,春節)

  生2:“元”是開始、第一的意思,

  師:對!像元始、元旦、元年、紀元這些詞語中的“元”都表示開始、第一的意思。

  預設二:生1:“元日”就是過年。師:對!農曆正月初一(板書:正月初一,春節)

  生2:元旦師:你說的是公曆新年,如2013年的第一天,而元日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春節。

  3、這首詩的作者是誰?誰能結合課前預習用自己的話簡單介紹一下詩人?(板書:知詩人)、

  4、再讀詩題,顯然王安石的一首描寫春節的詩,說到春節,你會想到什麼?

  A:放鞭炮(引導學生知道人們大多喜歡在大年三十晚上12點放鞭炮,目的是告別舊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B:吃年夜飯,喝灑慶祝(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新起點的開始,預祝有一個新的、美好的未來。)C:貼對聯(表達自己美好的心願)

  5、是的,每到春節我們總會感受到這樣的歡樂場面。那麼宋朝詩人王安石的《元日》到底描繪了什麼樣的情景呢?一起來讀讀古詩。

  二、民主導學

  任務一:讀古詩,明詩意。

  任務呈現:1、自由讀讀這首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出節奏。

  自主學習:自由地讀讀這首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展示交流

  (一) 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1、剛才同學們讀得非常認真,誰第一個展示你的朗讀?(指名讀。)

  2、你讀得真響亮!音真準確!誰還想讀?

  ( 第一次讀就讀出了詩的節奏和韻味,真了不起!誰還能像他一樣讀?)

  3、不僅字音準確還讀出了詩的韻味,很欣賞你!我們像他們一樣一起讀。讀準,讀響,讀出節奏。(生齊讀)

  這麼短的時間就把古詩讀正確了,真不錯!不過學習古詩僅讀正確還不行,還得!(理解詩意)

  你們平時都有哪些理解詩意的好方法呢?

  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改怎麼辦呢?

  (二)理解生詞,學習生字

  任務呈現:2、再讀古詩,用你喜歡的方式理解關鍵字詞的意思,然後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自主學習:自由地讀讀這首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展示交流:透過自學,同學們都有了不少收穫,誰來說說你掌握了那些詞語的意思呢?

  1、“爆竹”是鞭炮的意思 師:在古代過年有這樣一個習俗,在竹筒裡裝銷石,然後把它放到火裡燒,這時就會發出“噼噼啪啪”的聲音。現在我們可以把它理解成鞭炮。

  1)生字“爆”怎麼記住它?

  火藥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聲旁,兩個熟字合起來,很好記。

  2)書寫時需要注意什麼?

  2、“除”的意思就是過去。“歲”是年的意思,“一歲除”什麼意思?(一年過去了)

  3、屠蘇:古代一種酒名。相傳農曆正月初一飲屠蘇酒可以避邪不染瘟疫。以後便將春節喝的酒統稱屠蘇酒。

  師:誰對喝屠蘇酒這一風俗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喝屠蘇酒吃從年少者開始,慶祝年少者一天天長大。

  師:“屠”現在的意思是宰殺牲畜,屠殺。

  4、“曈曈”是太陽剛剛升起時光亮的樣子。

  (你說的真好,他是日字旁,跟太陽有關)

  5、桃: 桃符.桃和符指的是同一樣東西,我們可以連起來用——桃符。瞧!這就是桃符 (出示課件:門神對聯 )古人認為桃木是一種神木,可以避邪。農曆正月初一時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茶、鬱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或像這樣畫上畫,懸掛在門旁,用來壓邪。明代以後演變成現在的春聯。都是祈求全家平安、生活幸福。

  師:新桃就是:新春聯;舊符:就是舊的`春聯。“新桃換舊符”就是——?

  6、師:古代的符是用竹子做的,,所以他說是竹字頭。看到“符”這個生字,你想到了和它相近的哪個字?相機出示:附 付;引導填空:桃符 符號 附近 付出

  7、理解詞語的同時還認識了3個生字。現在我們把這三個生字來描紅。注意寫字姿勢。

  (三)理解詩意

  藉助字詞的意思我們能很快讀好詩句的意思。誰願意把自己的學習成果分享給大家?

  要求:先讀詩句再說詩意。其他同學有不同意見或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問、補充。

  1、課件出示: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1)、“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意思是: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了舊年,迎來了新年。人們開懷暢飲屠蘇酒。

  2)、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來到了,人們都在“噼噼叭叭”放爆竹,舉杯暢飲屠蘇酒,人們是那麼開心、快樂。把你此刻的感受讀出來。

  (讀出送舊迎新的喜慶!)(讀出欣喜、興奮!)

  2、課件出示;“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1)、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意思是千家萬戶迎來了初升的太陽。人們用新的春聯換下舊的春聯。

  2)、陽關普照著大地,家家戶戶都換上了嶄新的大紅春聯,沉浸在暖洋洋的喜慶中。多麼美好的景象!誰來讀?指名讀。

  3、、剛才兩位同學給我們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引領作用。現在我們同桌合作說說這首詩的意思。可以一人一句,也可以你說前兩句,我說後兩句。

  4、瞭解了詩意,我想你的感受肯定不一樣了。帶著你的感受來讀一讀。

  指名讀。

  齊讀。讀著讀著,你的腦海裡湧現出哪些四字詞語?指名說。

  出示詞語,齊讀。

  鞭炮連連 歡天喜地 舉杯同慶 歡聚一堂 旭日東昇 喜氣洋洋 紅聯祝福 辭舊迎新

  任務二:想畫面、悟詩情

  同學們,經過努力我們讀懂了詞語,理解了詩句。當我們靜下心來細細品讀的時候,老師相信我們還會看到詩背後的畫,進一步體會到詩背後的情。再來默讀古詩。

  {學生默讀}

  誰來說說透過每句詩,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預設1:“爆竹聲中一歲除”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