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褒禪山記》王安石教學設計(通用20篇)
《遊褒禪山記》王安石教學設計(通用20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式。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遊褒禪山記》王安石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遊褒禪山記》王安石教學設計 篇1
一、 三維目標
1、 繼續積累文言語彙,特別掌握詞類活用的現象。
2、 學習即事明理,敘議結合,前後緊密相扣的寫作方法。
3、 學習從遊山這樣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現積極的人生態度。
二.整體思路
教師應當將示範背誦作為一種直觀的教學手段加以運用,必要時應逐句地帶領學生誦讀,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治學、處事都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三、教學流程
(一)匯入新課:
教師提問:在初中我們學過哪些用文言文寫作的遊記?
《西湖遊記》、《始得西山宴遊記》、《醉翁亭記》、《滿井遊記》┅┅
這類文章有何特點?
明確:敘事寫景,抒情感懷 。一般以敘為主,感為輔。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遊記《遊褒禪山記》,看它在寫法上有何區別?(板書課題:《遊褒禪山記》)
(二)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課文,讀準字音,讀斷句讀。
2、學生自瀆課文,儘量熟練,並藉助註解,利用工具書,掃清語言障礙。
提示:
(1)學生的自己不能解決的疑問可作好記載,教師巡迴解答。
(2)指導學生像上一課一樣作好文言語言的積累。板書隨機。
3、掌握大意(多媒體板書)
討論、明確:本文先寫未盡興的遊山經歷(1、2段), 然後由此引發議論(3、4段),第五段是遊記的結尾。
(三)品讀課文
1、 研讀第一段。
學生齊讀第一段,然後教師範背第一段,學生如果還有讀不準的字音要記好筆記。同時思考:介紹“褒禪山”的語句有哪些?為什麼要特別提到僕碑和僕碑上的文字?
明確:第一問比較簡單,只是提示學生背誦的層次。第二問要提示學生尋找文中相照應的地方。
原因:為後文的議論埋下伏筆。
引領學生按層次背誦此段。
2、 研讀第二段。
先點名誦讀第而2段(有基礎的學生),然後齊讀,再後教師領背。思考:此段中介紹了前後兩洞,你認為著重介紹的哪一部分?為什麼?
討論,明確:較詳細地寫了後洞的特點以及遊後洞的所見所感。因為本段著重寫遊洞而不著重寫景,況且只寫了半途退出的經過。由此可看出,文章不重在記遊,而只是藉以表達自己的觀點,記遊只是為後文的議論作準備的。那麼,遊洞後,作者有什麼感受呢?
“後悔”,因為餘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卻隨之出,不得極夫遊之樂也,實意在說明自己意志不堅定。
學生小聲再誦讀課文,爭取當堂背誦。
3、研讀第三、四段。
(1)齊讀第三段,強調“而無物以相之”中的“相”讀作xiàng ,思考:本段主要寫了什麼?
明確:主要寫遊山的心得。具體內容分五層意思:①用一“嘆”字緊承上文,領起全段。②以古人作為立論的標準,從“求思”的深度和廣度兩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難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對比。④闡述宏偉目標,險遠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內在聯絡。⑤強調只要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即使不能達到目的,也可以“無譏”、“無梅”。
心得是什麼?在文中尋找關鍵語句回答。
明確:這一段承接第二段遊山未盡興的事件引發的議論“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就能成功嗎?在文段中繼續尋找答案。(略)
歸納起來,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條件就是 “志”、“力”、“物”,強調了“力”與“物”這兩個客觀條件的作用,又強調了“志”這個主觀因素的關鍵作用,強調只要盡己之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亦可“無悔”、“無譏”,作者在這兒所論述的既是遊山之所得,又是治學處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業之道。從這裡大家受到了什麼啟發?能不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學習談一下。
(2)教師背誦第四段,由於句子較長,強調句讀,便於理解。
學生自由朗讀,思考:
“古書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話相照應?(“其文漫滅”。)“後世之謬其傳”又是跟哪句話相照應?(“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作者認為現實中像這樣的情況多嗎?(“何可勝道也哉”)
由此討論:你認為現實生活中像這樣的情況多嗎?請舉例證明。
學生暢所欲言,估計說的更多的使廣告招牌、報章雜誌上出現的。(略)
提問:這一段主要寫了什麼?
明確:作者從僕碑發生聯想,指出對待傳聞應該採取“深思慎取”的態度。
3、 4兩段都是由生活中具體的小事闡明瞭悟出人生哲理,表現出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4、教師背、學生讀最後一段,儘量慢一些,強調“父”字讀作“ f”學習遊記寫法的結尾,再如《醉翁亭記》的結尾也是這樣。
5、學生再讀課文,同方交換檢查背誦,並檢查默寫。
6、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自己編寫結構提綱。
(四)相關資料
作者介紹: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現江西省臨川縣)人。仁宗慶曆進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要求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推行富國強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強化統治力量,以防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鞏固地主階級的統治。神宗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實行變法。因保守派反對,新法迭遭阻礙。熙寧七年辭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辭,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卒諡文。他強調“權時之變”反對因循保守,是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其詩文頗有揭露時弊、反映社會矛盾之作,體現了他的政治主張和抱負。散文雄健峭拔,被推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詞雖不多但風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
時代背景資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現在安徽省潛山縣)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辭職回家探親,在歸途中游覽了山巒起伏,有泉有洞,風景秀美的褒禪山,同年7月以追記形式寫下此文。
《遊褒禪山記》王安石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設疑討論,引導學生在理解內容的同時理解文言字詞。
2.反覆誦讀:透過反覆誦讀能熟悉並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本文從記游到議論,即事明理的寫作方法。
3.問題探究:展開教師、學生、作者和文字四者之間的對話,從而理解作者所闡發的治學態度和人生哲理。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積累“名”、“舍”、“謬”、“窮”“明”“極”等文言實詞的意義和用法。掌握“在於”“至於”“於是”“學者”等古今異義詞的意義。
2.借鑑學習作者“盡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學策略】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礙,應引導學生透過回顧所學過的課文、參看本課註釋、運用文言語法知識推斷等方法逐步掃除。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詞語,可利用多媒體手段展示相關課堂習題。鼓勵學生及時歸納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積累文言文知識。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由於文化、心理的距離,學習起來相對比較枯燥,可採取設疑探討的方式,調動學生思考、討論、交流的積極性,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文是一篇遊記,可與學生以前所學課文進行聯絡比較。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利用多媒體手段展示相關的風光圖片或影片。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同學們,你喜歡旅遊嗎?你想旅遊嗎?為什麼呢?(請學生回答並相機引導。)
旅遊並非為了“到此一遊”,告訴別人“我來過”,而是為了開闊視野,豐富閱歷,啟迪人生。
設計意圖:藉此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為以下文字思想內容的教學做鋪墊。
2.初中我們學過不少遊記古文,有哪些呢?
(請學生回答並引出《岳陽樓記》《醉翁亭記》兩篇遊記。)
3.《岳陽樓記》《醉翁亭記》兩篇遊記的主旨句分別是什麼?岳陽樓景區和醉翁亭景區分別美在哪裡?
(請學生齊聲背誦並用多媒體展示《岳陽樓記》《醉翁亭記》中的相關語句及岳陽樓和醉翁亭的圖片。)
《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醉翁亭記》:“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岳陽樓記》:“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醉翁亭記》:“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設計意圖:多媒體匯入,用齊聲背誦和圖片展示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拉近學生和文字的距離,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為學生理解本文與前兩篇遊記的異同做鋪墊,溫故而知新。
二、整體感知
1.解題
同學們,請把書翻到35頁,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褒禪山記》(板書)也是一篇遊記。我們看作者寫了哪些內容,又是怎樣寫的。
設計意圖:故意漏說“遊”字,一為激趣,一為激發學生思考,初步感知本文與前兩篇遊記的不同。
2.熟讀課文,感知內容。
(1)本文共有5個自然段,請同學們齊讀課文(男生讀一、四段,女生讀二、三段,齊讀第五段),並思考:
A.本文各段分別寫了什麼內容,用簡短的話加以概括。(每句不超過8個字)(點名提問)
B.課文哪些地方寫到褒禪山的美景?請用文中的原話回答。
(點名提問)
明確:A.第1段——山名考證;第2段——遊華山洞;
第3段——遊洞心得:第4段——觀碑心得;
第5段——同遊者誰
B.“有泉側出”“其見愈奇”
3.多媒體展示褒禪山的風光圖片。
4.小結
本文寫到褒禪山美景的地方很少,可見作者寫作的側重點並不在這裡,而重在寫遊山過程中的感受。
三、研讀探究
(一)研讀第一、四兩段
1.研讀探討第一段
(1)齊讀第一段,本段共六句話(提醒學生在書上標註序號),請梳理一下:褒禪山有幾個名字?各對應文中哪些句子?(點名提問)
明確:褒禪山華山花山
②③④⑤①⑥
設計意圖:理清文章思路,培養概括能力。
(2)教師設疑①:第一段六句話中,第4句話明顯不通,這個山洞到底是“華山洞”,還是“華陽洞”?你怎麼看?(點名提問)
明確:抓住文中“所謂”二字可知,這是人們的訛傳,這是別人說的,作者並不全信,可見作者謹慎採取別人的說法的嚴謹的態度。
(多媒體展示華陽洞圖片加以印證,教師以嚴謹的態度為學生做出表率。)
設計意圖:設疑激趣,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為下一步的教學做鋪墊。
教師設疑②:第3句話與山名無關,似可刪去。你怎麼看?
設計意圖:設疑激趣,印證上一步的結論。
(3)請學生翻譯第4句——“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陽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重點講析“以”“名”的用法、意義和“陽”字的文化內涵,並以此遷移到第2句——“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中“舍”“名”“之”
“以”等的用法和意義。
(多媒體展示這兩句並點名提問學生。)
明確:
①譯文:距離那禪院東邊五里,是人們所說的華山洞,因為它在華山南面而給它命名的。
②“以”,連詞,因為;“名”,名詞用作動詞;“陽”,山南水北為“陽”,因為中國處於北半球,在赤道以北,山南正好受到陽光的照射。
③譯文:唐代和尚慧褒開始在山麓築屋定居,死後葬在這裡;因為這個緣故,從那以後人們稱這座山為“褒禪”。
④“舍”,名詞用作動詞;“名”,名詞用作動詞;“之”,代詞,代指慧褒所住的地方;“以”,介詞,因為。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學習遷移能力,深入探討,在思考比較與模仿中習得知識。
2.指導學生自主研習第四段
(1)從遊記的一般的寫作思路來看,第一段保留第一句話,後面的內容全部刪去,然後接上第二段文字,文章也是通順的,作者為什麼要不厭其煩地寫上這麼一段?
明確:因為山名引發了作者的懷疑、思考和感慨。
(2)這種感慨是什麼呢?請同學們看第四自然段。學生齊讀第四段,請一名同學對照註釋翻譯第四段。教師簡要點評並做方法指導。
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譯文:我對於那座倒地的石碑,又因此感嘆古代刻寫的文獻未能存留,後世弄錯它流傳的文字而無人說明白的情況,哪能說得完呢這就是求學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謹慎地採用資料的原因。
強調:“於”,對於;“以”,因為,介詞,其後省略“之”;“之”,取消句子主謂之間的獨立性;“謬”,弄錯,形容詞用作動詞;“傳”,流傳的文字,動詞用作名詞;“名”,說(明白),名詞用作動詞。“道”,說;“所以”,……的原因;“學者”,求學的人。
(二)研讀第二、三段
1.研讀探討第二段
(1)這篇文章題為《遊褒禪山記》,卻很少寫到山上的風光,只是寫了遊覽山裡華山洞的經過。哪幾句介紹了華山洞的情況?那幾句直接寫到遊洞時進洞出洞的過程?(點名提問並要求學生齊讀。)
明確:
A.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雖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
譯文:華山洞下邊平坦空曠,有泉水從旁邊湧出,題字記遊的人很多,這是人們所說的“前洞”。順山而上走五六里,有個洞穴幽暗深遠,走進洞穴十分寒冷,問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歡遊覽的人也不能走到盡頭,人們叫它“後洞”。
重點講解“問其深,則其雖好遊者不能窮也”句中的“深”“其”“雖”“窮”四字的意義和用法。其中的“窮”字可聯絡學生學過《桃花源記》中“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中的“窮”字的解釋——窮:盡,形容詞用做動詞,這裡是“走到……的盡頭”的意思。
B.餘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
譯文:我和同遊的四個人拿著火把走進去,進洞越深,前進越困難,然而見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懈怠想要退出的夥伴說:“如果不出去,火把將要燒完。”於是跟他們一起退出洞來。
重點講解“餘與四人擁火以入”句中的“以”字的用法。
(2)文章除了寫遊洞的經過外,還寫到出洞的情況,請找出並翻譯。(點名提問並要求學生齊讀。)
明確: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譯文:我們已經出洞了,便有人責怪那要求退出來的人,我也後悔自己隨從他們,以至不能盡情享受那遊覽的樂趣。
重點講解句中的“其”“極”字的意義和用法。
(3)作者遊洞時和出洞後的心情有何變化?請用自己的話回答。
明確:遊洞時看到奇妙的景色,內心無比欣喜;出洞後,感到沒能欣賞到更為奇麗的景色,內心十分懊悔。
(4)多媒體展示洞內奇觀。
2.研讀探討第三段
(1)一次不能盡興的遊覽讓作者十分懊悔,古今詩文中有不少寫遊洞的詩文,其中卻不乏盡興之作。比如:
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
毛澤東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本文那句話與毛澤東詩中“無限風光在險峰”這句話表達了相近的意思?
明確:“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設計意圖:古今比照,使講解通俗易懂,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習的興趣,開拓學生的視野,也為以下的教學內容做鋪墊。同時,教師結合這一句可聯絡本段上文和第二段文字,理清議論的思路,理解敘議結合的寫法。
(2)一次敗興的遊覽讓作者懊悔,但作者卻沒有沉浸在無限的怨天尤人之中無法自拔,而是對自己的行為和思想進行了深入的反省,總結不能盡興的教訓,提取人生歷練的感悟。齊讀第三段,思考:
A.作者認為,要到達有著奇偉、瑰怪、非常之觀的險遠之處,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和心理素質?(每點不超過5個字)
明確:①有志氣②有能力③有外物幫助④有主見
B.這些條件和心理素質怎樣與前文照應的?
C.古人在遊記中寫感受常會用一兩句話來概括全文的主旨。如《醉翁亭記》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如《岳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本段點明主旨的是哪句?為什麼?
明確: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四、課文總結
介紹寫作背景和作者經歷,告訴學生,一次不能盡興的遊覽,王安石深刻地反省自己,提取人生的感悟,把遊歷中的心得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中,創造了非凡的業績。這篇文章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我們該如何對待學習和生活呢?
五、作業
1.熟讀課文。
2.總結本篇課文中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和“其”“以”“之”等虛詞的用法。
3.完成文後練習二、三題。
4.聯絡學習和生活實際,寫一篇讀後感。
《遊褒禪山記》王安石教學設計 篇3
知識與技能:
1.掌握“各”、“極”、“觀”、“求”、“其”等實、虛詞的多種含義;辨析詞類活用的情況;學習判斷句的兩種形式,等文言的基本知識。
2.瞭解作者生平、寫作背景、寫作意圖。
過程與方法:
透過對語言的分析,學習並能夠使用邊敘邊議、敘議結合,正反論證,首尾相和的寫作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本文所闡發的想要達到目標必須有“志”“物”“力”三個因素;以及治學要“深思慎取”的道理,能夠闡釋出這兩者在當今時代的借鑑意義。
教學重點
1.理解並能夠吸收作者在文中所闡述的想要達到目標必須具有“志”、“物”“力”三個因素;以及治學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2.能夠使用正反論證的論證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並能夠使用文中邊敘邊議、敘議結合,正反論證,首尾相和的寫作方法。
教學思路
透過理清作者遊覽經歷來分析作者論證的邏輯以及行文的思路,最後深入理解作者所闡發的兩個道理。
教學活動
一、啟——匯入課題
師:我們曾經學過不少文言遊記,如《醉翁亭記》、《岳陽樓記》、《小石潭記》等,大家認為這些遊記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明確:抓住山川風物的特點,精描細繪,表現山水之美,抒情感懷 ;一般以敘為主,感為輔。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王安石的遊記《遊褒禪山記》,看它在寫法上有何特別之處?
檢查預習成果:看學生是否在課前疏通文意,總結重點文言知識。
二、承——記敘遊覽經歷
師:通讀全文,作者一共遊覽了幾個地方?遊覽順序是怎樣的?你能否畫出作者的路線圖?
補充提問:
(1)作者是先遊覽的華山洞還是先遊覽的僕碑呢?
明確:遊覽了兩個地方:從禪院出發,遊覽華山洞、僕碑
禪院 → 僕碑 → 華山洞 → 僕碑 先遊覽的僕碑。
(2)既然先遊覽僕碑,作者為什麼在抒發議論的時候要先議論華山洞呢?
明確:作者在遊覽華山洞之前路遇僕碑,發現“其文漫滅”,知道是“謬誤”,後遊歷了華山洞,有感而發,原路出洞後又遇僕碑,再見則抒發感慨,說理記文。
師:在這些地方作者分別遇到了什麼事呢?請大家集中閱讀第一、二段,找出景物的特點並填空。
①王安石在山道旁看到什麼?(有碑僕道)
上刻什麼字? ( 花山)
②華山洞有二洞。其前洞情況如何?( 平、曠)
前洞洞壁上題記之人如何?( 眾)
其後洞情況如何?(高、寒)
後洞洞壁上題記之人又如何?(少)
③王安石一行人在洞中又有什麼經歷?往洞裡走愈( 深) 愈(難)其見愈( 奇)。而隨洞深入, 題記者( 少),乃至( 加少)。
④在遊洞過程中,有怠者呼“不出,火且盡。”當時力尚足,火尚明,王安石隨怠者出後,他又有什麼表現?( 悔隨之出)。
三、轉——說理記文
主問題:在這樣的遊歷經歷中,作者感悟了什麼道理呢?
次問題:
(1)作者是如何將文章從敘事轉為議論的呢?
明確:透過“於是餘有嘆焉”。
(2)作者“嘆”的是什麼? 作者又為什麼嘆呢?
明確:
1.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2作者有力足火明卻遊而未盡,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
(3)作者認為如何才能“不悔”?
明確:
1.欣賞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到達目標)
2.盡吾志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盡力卻沒到達目標)
(4)作者認為如何才能欣賞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明確:志、力、物首先要有“志”;雖然有失志不渝的決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儘管志向堅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沒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強調了“力”與“物”這兩個客觀條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又強調了“志”這個主觀因素的關鍵作用,強調主要盡己之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亦可“無悔”“無譏”,體現了作者樸素的辯證觀點。
(5)作者出洞又遇僕碑,此時他論說了什麼道理?
明確:治學要深思而慎取。
四、合——敘議結合,結構嚴整,思想深刻
1、回到我們之前的問題:既然先遊覽僕碑,作者為什麼在抒發議論的時候要先議論華山洞呢?作者又是如何論說華山洞的經歷的?
明確:遊覽順序和說理順序一一對應,敘議結合,行文嚴謹,首尾呼應。第三段透過對比論證的方法來論說華山洞的經歷。
2、作者本文中一共論述了兩個道理,請運用“知人論世,以意逆志”的方法,分析作者為什麼要在這區區一篇遊記中論說這些道理呢?
補充材料:從文章後面有“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字樣,據此可知這篇名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趙禎)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寫的。當年4月,王安石從舒州(今安徽潛山縣)通判任上辭職,在回家探親途中游覽了褒禪山,同年7月以追記形式寫下此文。四年後(1058年)他給宋仁宗上萬言書,主張改革政治。12年後(1070年)罷相。他不顧保守派反對,積極推行新法。提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觀點。同時王安石同歐陽修交好,主張古新,反對當時詩歌文章浮華的弊病。
明確:
1.作者借“奇偉、瑰怪、非常之觀”比喻他主張改革的遠大理想,並指出,要達到這遠大理想必要有志、物、力;倘若條件齊備卻沒有達到理想,作者“無悔”。以文言志,表明作者改革的決心。
2.又在途中遇僕碑,想起文壇流弊,指出學者治學要“深思而慎取”。
《遊褒禪山記》王安石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從記游到議論,即事明理的寫作手法。
2.認識作者“盡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等虛詞的用法,以及詞類活用和一詞多議的詞語。
4.背誦全文,培養文言文閱讀能力。
教學設想
1.“即事明理”的寫法學生比較陌生,這既是本文的難點,也是重點,指導學生理清記敘和議論的呼應關係,力求講得透闢一點。
2.讓學生利用課文註釋,使用工具書自己串講翻譯,必要時教師進行點撥、解難,培養自學能力。
3.凡是要學生辨析、積累的實詞和虛詞,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義和作用外,還要引導學生聯絡讀過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經出現過的意義和用法,使之反覆鞏固,溫故知新。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初中時我們學過《醉翁亭記》,“記”即遊記,代表一種文體。作者一般借記遊而進行議論,表達自己的觀點。像《醉翁亭記》,作者借寫山水之景,而表現了“醉能同其樂”和“太守之樂其樂”的與民同樂的觀點。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遊褒禪山記》同樣也借記遊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那麼,作者表述了怎樣的觀點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寫作背景。
1.關於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號半山,宋朝臨川(現在江西省臨川)人,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後被封為“荊國公”,人稱“王荊公”。
王安石是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詩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長於說理,精於修辭,間有情韻深婉之作。他的作品今存《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
2.關於本文寫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歲時的作品。四年後(1058年)他給宋仁宗上萬言書,主張改革政治。12年後(1070年)拜相。他不顧保守派反對,積極推行新法。提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觀點,這與本文的觀點也有相似的地方。
三、課內預習。
對照註釋細讀課文第1、2兩段,藉助工具書弄懂疑難字詞。
四、講讀第1、2段:
(一)指名朗讀、口譯。如有疑難則請其他同學回答或由教師點撥。
重點掌握以下詞、句(作適當板書):
1.一詞多義:
(1)“卒”:①死。“卒葬之”。②終於。“卒相與歡”。(《廉頗商相如列傳》)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戰》)
(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滅。”②文字。“獨其為文”。、③華美、有彩飾。“舍其文軒”。(《公輸》)
(3)“道”:①道路。“有碑僕道”。②說、講。“何可勝道也哉”。③道理。“傳道受業”(《師說》)④正確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4)“極”:①盡,-盡情享受。“極夫遊之樂”。②至多,最多。“亦極七八萬耳”。(《赤壁之戰》)
2.詞性活用:
(1)“舍”:築舍定居。名詞活用為動詞。“始舍於其址”。
(2)“名”:①命名,稱呼。名詞活用為動詞。“名之曰褒禪”。②說清楚,說明白。名詞活用為動詞。“而莫能名者”。
(3)“窮”:窮盡,走到頭。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好遊者亦不能窮也”。
3.“……者……也”表示判斷的兩種形式:
(1)表示單純的判斷,“者”前是主語,“者”後是謂語。如“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家也”。“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2)表示因果關係的複合判斷,“者”在②這裡除了表示停頓語氣外,還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二)引導學生討論問題:
1.概括這兩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麼表達方式。
提示:記敘遊山的見聞和經過。主要使用了記敘的表達方式。
2.遊記一般要寫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讀者的印象中產生空間概念,形成立體感。試以華山洞作為參照物,說出禪院、僕碑、前洞、後洞的方位。
提示:禪院在距華山洞五里的西面,因為華山洞“距其院東五里”;僕碑在華山洞西面百餘步的地方,因為僕碑是作者從禪院東去華山洞的路上看見的;前洞就是華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對於後洞的“後”而言的;後洞在華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為華山洞在“華山之陽”,“由山以上”則是北面了。
3.第1段為什麼要特別提到僕碑及僕碑上的文字?
提示:寫僕碑是為後面議論埋下伏筆,作者認真考證僕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體現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後面議論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據。
4.第2段略寫什麼?詳寫什麼?運用了哪些對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寫前洞(19字),較詳細地寫了後洞特點及遊後洞的所見所感。多處設比:
①前洞的平曠與後洞的幽深對比;
②前洞“記遊者甚眾”與後洞“來而記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對比;
③“餘所至”之淺與“好遊者”所至相比;
④進洞時“其見愈奇”的欣喜與出洞後因“不得極夫遊之樂”的懊悔相比。作用是為第二部分的議論作鋪墊。
(三)全班朗讀課文兩遍。
五、佈置作業。
1.將文中出現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來,並歸類整理。
2.預習3、4、5段,藉助課文註解及工具書試口譯。
《遊褒禪山記》王安石教學設計 篇5
課時安排:
三教時。
教學目的:
1、思想教育目標:認識作者“盡吾志”的思想。
2、基礎知識目標:瞭解借遊記抒發議論的寫法。
3、能力培養目標:古文的字詞句篇。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背誦全文;
2、 從遊山這樣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現積極的人生態度。
3、之以的用法。
教學方法:
精讀課。
教具使用:
多媒體教室裝置——電腦等。
教學設想
1、本文是古代遊記中的一種特殊體式,它以發議論為主而以記遊為輔,議論又涉及哲理問題,學生初次學習這樣的文章,會有一定的困難。解決這個困難的辦法是:一開始就指導學生初步瞭解文章的全域性,抓住全文的警策“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這句話,初步理清脈絡層次,然後逐段教讀,最後總結全文。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概括成:“全域性——區域性——全域性”。
運用這種教學方式,必須以學生的充分預習(必要時可以從課堂抽出20分鐘讓學生預習)為前提。
2、對語言障礙要有足夠的估計。本文中有些句子層次較多,有些詞看似平常而用法和含義比較特殊,常見虛詞“其”“之”“以”等出現的頻率較高,且涉及多種用法,這些都是困難所在。有些詞、語、句要提出來,用靈活的方式(據上下文義推測、文白對照、長句化短句、語法分析等)進行解釋;有些可以在教讀過程當中以提問方式要求學生解釋,而後補充糾正;有些可以放到結束課上,透過分類整理,加深理解。更為重要的是,要在誦讀課文的過程當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領悟上述詞、語、句的含義。
3、本文作者的思想是深沉的,胸懷是闊大的,所以能從遊山這樣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現積極的人生態度。這一點,學生很難品味出來。因此,教師應當將示範背誦作為一種直觀的教學手段加以運用,必要時應逐句地帶領學生誦讀。
4、本文擬用3課時教讀,安排如下:
第1課時:講解文章主旨和佈局,介紹作者,誦讀第1段。
第2課時:誦讀第2、3段。
第3課時:誦讀第4、5段,總結全課,完成練習第一、三、四題,整理實詞。
預習安排
1、對照註釋看課文一遍,然後朗讀課文一遍。
2、給下面的句子劃停頓: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注意本文中的“其”“之”“以”都有多種用法。
4、準備背誦全文(末段可略讀)。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教師:本單元四篇課文中有三篇是遊記。遊記這種體裁我們並不陌生,初中時我們已經學過。
學生說出遊記的篇目。(即“教學設想”中提到的那四篇。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記》和《岳陽樓記》列入遊記。)
教師:根據初讀印象說說《遊褒禪山記》跟上述四篇有什麼不同。(從記遊中生髮議論。)
教師指出:古代遊記的寫法不拘一格。像《遊褒禪山記》這樣由記遊中生髮出大段議論的不算很多,這是古代遊記中的一種特殊體式。閱讀時要注意的是,文章議論的中心是什麼,它怎樣由記遊中生髮出來。能把握住這兩個問題,才能學好這篇文章。
二、講解文章的主旨。
1、CSC課件中朗讀展示。
2、學生齊讀全文。在齊讀前先檢查三個長句中停頓的劃分並正音。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無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勝(shēng)道也哉 長樂王回深父(fǔ)
3、教師指出:古人在遊記中寫感受常用一句話來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記》末段“太守之樂其樂”“醉能同其樂”二語便是該文的主旨。試參照此例說說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話來概括。
(學生可能說出多種答案,可以稍加討論。對不確切的答案應作一點分析,例如“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僕碑而言,不過是信筆拈來,與遊洞無關。作者此次遊褒禪山的主要目標是遊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緣此而生。)
討論後應確定,“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追問:作者說“不能至”是指什麼說的?(不能至洞的深處,不能見“非常之觀”。)這本來是件“有悔”的事,為什麼作者又說“可以無悔”呢?(因為已經“盡吾志”了。)“盡吾志”是什麼意思?(為實現自己的願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結:“盡吾志”是這句話的要害。
5、“盡吾志”這句話跟前段記遊中哪句話是前後照應的?(“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極夫遊之樂”是指什麼說的?(至洞之深處。)為什麼到了洞之深處才能“極夫遊之樂”呢?(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也表現了這樣的意思。)你們能不能從毛主席詩詞中找出一句話來概括作者的這個意思呢?(“無限風光在險峰”。)再說作者的“悔”——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隨之”。)
小結:“隨之”,就是放棄自己的意願,不作最大努力而屈從別人,這正是本句的要害。
三、作者簡介。
關於本文的寫作背景,“預習提示”已經說過,這裡稍作補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歲時的作品。四年後(1058年)他給宋仁宗上萬言書,主張改革政治;十六年後(1070年)拜相,不顧保守派的反對,積極推行新法。傳有“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觀點,這跟本文“盡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矣”的觀點是一致的,可視為這一觀點的發展。
四、學生齊讀課文前四段。要求在誦讀中體會作者“盡吾志”的思想和文章佈局上的特點,弄清作者的總體構思。
五、歸納文章佈局的特點。前面在討論文章主旨時,已經涉及佈局的一些特點。這裡只稍作補充,然後歸納。
問:本文記遊程從什麼地方開始?到什麼地方結束?(從“慧空禪院”開始,到出後洞時結束。)可見第1、2段是記遊部分。
問:作者發了哪些議論?(“盡吾志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矣”“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點是由什麼事情生髮出來的?(遊後洞而未能“極夫遊之樂”。)後一點呢?(“有碑僕道,其文漫滅”)可見第3、4段是議論部分,分別照應第1、2段。
六、誦讀第1段。
1、教師先範讀一遍,然後領誦一遍。
〔說明〕教師範讀不要求連貫,可以隨時穿插一些小問題:
①“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哪一個是本名?(華山。)哪一個是別名?(褒禪山。)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此前不叫褒禪山;“有碑僕道……曰‘花山’”——可見“花山”是古名,“花”後來訛音為“華”。)
②“唐浮圖慧褒……名之曰‘褒禪’”——這句說別名來由。下句“今所謂……廬冢也”作補充,證明此說正確。
③“距其院東五里……名之也”——“華山洞”,這裡是指前洞還是指後洞?(後洞,下文可證。)這句介紹華山洞名由來。
④“距洞百餘步……曰‘花山’”——“有碑僕道”中有省略成分嗎?(“僕”後省“於”。)說碑“距洞百餘步”,卻沒有說出方位,據你判斷,碑應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禪院為參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東走,先見碑而後見洞,可見碑在洞的西面。)
2、學生練習背誦。
教師巡視全班,先背下來的學生可以舉手,接受教師個別檢查。
教師還可以將作者行文順序寫在黑板上:
本名→別名由來及證明→華山洞名來由→從僕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謬。
3、學生齊背這一段。
先看行文順序背誦,然後拭去板書再背誦。
4、指點與答疑。
①為什麼要先點出洞名?(下文主要記遊華山洞經過,又由此生髮議論。)
②為什麼說“華(huá)山”是“音謬”?(古文無“花”字,“花”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後起字,有此字後,“花”“華”分開。)
③“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在現代語中應是兩句話:因為它在華山南邊,(所以)這樣稱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結果。
5、學生齊背與個別檢查。
七、留作業。
1、順暢地背誦第1段,熟讀第2、3段。
2、完成練習第二題,將“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
1、先全班學生齊背,然後抽查個別學生1—3名,從中發現問題要做具體指導。
2、“其”的用法。
先檢查練習的第二題的完成情況。這裡不書題文,只寫答案。
(1)代詞。那(此係遠指,指褒禪埋葬之時)。
(2)代詞。這(此係近指,指慧空禪院)。
(3)代詞。它(代僕碑)。
(4)前“其”:代詞。它(代“穴”)。
後“其”:代詞。那些(遠指,作“好遊者”定語)。
(5)前“其”:代詞。它(代後洞)。
後“其”:代詞。代遊客,此處須用本名,不用現代語代詞。
(6)代詞。自己(代作者本人)。
(7)代詞。他們(代“古人”)。
(8)語氣助詞。難道(表示反問語氣)。
補充:(1)既其出——助詞,無義。
(2)視其左右——代詞,自己(代作者)。
(3)謬其傳——代詞,它(代山的名稱)。
(4)咎其欲出者——代詞,那些(指欲出者)。
整理:教師可事先在黑板上畫好圖表,然後一邊檢查,一邊將題號列入空白欄內。
二、誦讀第2段。
1、教師示範背誦並穿插講解。
①“其下平曠……所謂前洞也”——“前洞”陪襯“後洞”,一筆帶過,妙。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筆帶過行程。“有穴窈然”——寫所見,“入之甚寒”——寫所感。“問其深”——寫所問。這是詳寫後洞。
③“餘與四人……而其見愈奇”——“愈深”“愈難”“愈奇”六字,大有深意,為下文議論張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遊記,“愈奇”之後必大肆渲染。
④“有怠而欲出者……俱出”——遊程至此結束。
⑤“蓋餘所至……又加少矣”——追記洞中所見。
⑥“方是時……火尚足以明也”——追記自身,伏“悔”字。
⑦“既其出……遊之樂也”——以“悔”結束記遊,為下文抒發議論作鋪墊。
2、教師領誦(要求學生一邊跟教師讀,一邊考慮如何劃分本段層次)。
3、師生共同討論本段層次劃分:第一層(開頭到“遂與之俱出”)記遊洞經過;第二層(“蓋餘所至”至段末)追記後洞中所見並表示遺憾心情。
4、學生練習背誦這一段。
〔提示〕要分層練習背誦。
背第一層,先板書行文順序:前洞——後洞。再提問:後洞的特點是什麼?(“窈”“寒”“深”。)洞的深處是怎樣的情形?“愈深”“愈難”“愈奇”。)出洞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怠”。)
背第二層,先板書行文結構(共三大句,依次用①、②、③表示。)如下:
5、學生齊背與個別檢查。
6、指點與答疑。
①兩個“蓋”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後一個的肯定意味要多一點。
②末句太長,有的選本斷為兩句:“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這表明“悔”的是“隨以止”,“不得極夫遊之樂”是“隨以止”的結果。“極夫遊之樂”與上文“其見愈奇”相照應。
三、誦讀第3段。
1、教師示範誦讀並穿插講解。
①“於是餘有嘆焉”——“於是”承上,“嘆”啟下,由敘事過渡到議論。
②“古人……無不在也”——“無不在”就是“無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簡潔。全句意在頌古人博大精深,為下文立論根據。
③“夫夷以近……則至者少”——照應前洞、後洞。“而世之奇偉……在於險遠”——照應上文“其見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應上文“則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從事實推出結論,為下文“盡吾志”張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開一層,點出“力”,照應上文“餘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與力……不能至也”再推開一層,點出“物以相之”,照應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譏之乎”——用推理匯出最重要的結論(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這句話上。前有反襯,後有反問,語勢節節上升。
⑦“此餘之所得也”——總收一筆。
2、教師領讀。
也要提示學生考慮如何劃分層次。
3、學生分層練習背誦。
可分兩層:第一層(開頭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從“求思之深而無不在(心)”匯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層(“有志矣”到段末)闡述“盡吾志”的觀點。
〔提示〕這一段邏輯性很強,作者的推理過程明顯,行文又處處跟前一段相照應——所有這些都在語氣上反映出來。因此,本段使用虛詞的頻率較高。要提示學生注意“焉”“也”“夫”“則”“而”“故”“矣”“然”“其”“乎”等虛詞在表達語氣上的作用;必要時教師應二遍三遍地領讀。這是本文思想內容的重點,也是誦讀的重點。這段能否誦讀得順暢,是衡量這篇課文教學成敗的主要標準。
4、檢查背誦。
可以採取三種方式:(1)全班學生齊背;(2)抽查個別學生背誦;(3)分別默寫若干句。後兩種方式可以同步進行。
5、指點與答疑。
①“古人之觀於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觀察天地”。“之”,助詞,無義,有舒緩語氣作用。“於”,這裡表示觀察的物件,譯成現代語時可省略。
②“險”,這裡用的是本義,即“高山”,因為後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說的是前洞地勢。
③“至於幽暗昏惑”中的“至於”是實詞性片語,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況下可省,但此處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語氣,意思是確實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餘之所得也”:這是特殊形式的判斷句,讀時“此”後應作一頓。
四、留作業。
1、連貫背誦第1至3段,準備背誦第4段。
2、繪作者遊蹤示意圖。(據第一、二段繪製)。
3、整理“之”“以”二字的用法。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
1、作者遊蹤示意圖(供參考)
小結:寫遊記須有明確的方位感。
2、連貫背誦前三段。教師先作示範背誦(速度稍慢,便於學生默誦),請三位同學依次背誦1、2、3段,最後全班同學齊背這三段。
3、整理“之”“以”的用法。
表一 “之”的用法
注:加★號的是學習重點(下同)
表二 “以”的用法
二、誦讀第4段。
1、教師示範誦讀這一段,然後提問:
“古書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話相照應?(“其文漫滅”。)“後世之謬其傳”又是跟哪句話相照應?(“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追問:這樣說來,這兩句話是不是專指碑文字跡模糊和“花山”被誤傳為“華山”這兩件事說的呢?(不是,它既是專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呢?(“何可勝道也哉”。從這裡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傳或刊印的訛誤。)
小結:這就是從個別引申出一般的寫法,也表現了作者的闊大胸襟,看問題有思想高度。
2、講述“三豕涉河”的故事。
“子夏之晉,過衛,有讀《史記》(古書,非司馬遷作)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至於晉而問之,則曰晉師已亥涉河也。”(《呂氏春秋·察傳》)
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對眾口傳聞的事、古書上記載的事都要仔細加以分析,辨明正誤,不可盲從——這就是本文作者說的“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3、學生練習背誦。
4、檢查背誦。先背第4段,然後齊背第1至4段。
三、略讀第5段。
先問:古代遊記在文末列出同遊者姓名,幾乎成為一種定式,同學們過去已經見過,請說出篇名。(《小石潭記》。)
再問:試以這兩篇遊記為例,說說運用這種定式有什麼好處。(①古代遊記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託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體部分中不出現同遊者姓名;即便在記遊蹤時不能不涉及同遊者,也只用泛稱,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這樣寫可以節省許多筆墨,使行文簡練。)
四、用做練習和討論問題的方式總結全課。
1、做練習第一題進一步瞭解本文前後照應,用事實為議論張本的寫法。
2、討論問題:本文由“不得極夫遊之樂”生髮出“盡吾志”的觀點,由“僕碑”生髮出“深思慎取”的觀點,這兩個觀點彼此有聯絡嗎?
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教師不必表態。
如學生之間爭辯不已,教師可以用“古人之觀於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這句話來啟發學生,即可看出上述兩個觀點的聯絡。
參考答案如下:
作者遊褒禪山,本來是一次平常的遊歷活動,但卻從中悟出了人生哲理——從前洞後洞遊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悟出“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結論。然後將這次遊山而未能“極夫遊之樂”的教訓昇華到理論上來,具體分析了“至”的幾個條件,最後得出“盡吾志”的觀點——這正是“求思之深而無不在”的結果。由此可見,“盡吾志”的觀點跟“深思慎取”的觀點是有聯絡的:“盡吾志”的觀點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礎上產生的;有了這個觀點,又能反過來促使人們“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本文作者強調的是“盡吾志”的觀點,將它置於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觀點,這種佈局方式是恰當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3、整理實詞。
先完成練習第三題,但不採取選擇方式,因為第1、3、4三組中“與其他幾個詞義不同的詞”不止“一個”,而採用具體辨析的方式。例句只標出A、B、C等;題文以外的例句,由教師口述,學生可以在課後補寫。
觀:①觀察。例:A。②景象。例:B、E。③宮廷中高大的樓臺(讀guàn)。例:D。④對事物產生看法。例:C。
名:①名義。例:D。②命名。例:A、B、C。③著名。例:有仙則名。④說明、說出。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文:①文字。例:A、B、C。②文章。例:D。③紋理。例:文理有疏密(《活板》)。④掩飾(讀wèn)。例:E。
求:①尋找。例:B。②請求。例:D。③探究。例:A。④索取、要。例:C。
舍:①房屋。例:屋舍儼然。②築室定居。例:始舍於其址,③同“捨”(讀shě),放棄。例:便舍船,從口入。
言:①言語、言論。例:以空言求璧。②說。例: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
險:①高山。例:險以遠。吾與汝畢力平險。②險要。例:江山險固。
孰:①誰。例:其孰能譏之乎。②通“熟”,仔細。例: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
常:①經常。例:千里馬常有。②平常。例:非常之觀,以上是多義詞。
加:更。例:則其至又加少矣。
相(xiàng):幫助。例:無物以相之。
父(fǔ):通“甫”,古代男子名下加的美稱。例:長樂王回深父。
以上的字在文言文中有特殊用法
《遊褒禪山記》王安石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積累掌握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詞類活用等文言知識點,倖存的老教案:遊褒禪山記。
2、把握作者透過遊記的形式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3、學習本文因事說理、敘議結合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1、掌握常見文言詞語的用法。
2、作者的觀點態度。
3、敘議結合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課前佈置學生預習,初步疏通、理解課文,瞭解作者觀點。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課文,引"生"入勝
從文章標題可以看出,本文是一篇遊記。遊記這種體裁我們並不陌生,初中時我們已經學過。如《醉翁亭記》《小石潭記》《岳陽樓記》等。古代遊記的寫法不拘一格,但大多是抓住景物特點,濃筆重彩,精描細繪,表現山水之美,抒發作者感情。王安石(1021一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卒諡文。北宋臨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被列寧稱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在政治上和文學上都是革新派,他反對北宋初年的文風,主張文章應"有補於世"。他的文章結構謹嚴,說理透闢,筆力雄健,語言洗煉,在"唐宋八大家"中獨樹一幟,著作收入《臨川先生文集》。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遊褒禪山記》,跟以前所學的那些遊記有什麼不同?會有什麼特點?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
二、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1、齊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文章是一篇遊記,作者一行共幾人?是在什麼時間遊的山?作者的遊蹤是什麼?
(2)作者遊覽褒禪山有何感想與體會?
討論補充與小結:
(1)作者一行共五人:王安石、蕭君圭、王回、王安國、王安上。是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遊的山。作者的遊玩路線是從慧空禪院一一石碑一一華山洞一一後洞。
(2)作者借一次沒有盡興的遊山,提到兩條深刻啟示:一是世上神奇雄偉、美麗壯觀的景色,常常在艱險,遙遠的地方,必須不避艱險,"盡吾志"以赴之,才能於已無悔,於人不可譏。這裡是借遊山喻人生哲理一一不論幹什麼事情,都必須以百折不撓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願。二是對"華山"的"華"字讀音的謬傳而發的慨嘆一一由於古代文獻資料的散失,後代以訛傳訛,求學的人們對於學問必須"深思慎取"。
三、講讀課文記敘部分
方法:朗讀課文;釋詞譯句;內容理解;整理鞏固。
1、第一段:記遊山所見的景物和經過一一介紹褒禪山概況;
詞:舍名址乃陽卒文蓋
句:…者…也;蓋音謬也;
內容:
①別名
②名稱由來
③慧空禪院
④華山洞
⑤僕碑
⑥花山辨音
作用:由山名起始,以考證山名結尾,在內容上環環緊扣,完整的結構表現了遊覽的全程,教案《倖存的老教案:遊褒禪山記》。
2、第二段:記遊華山洞經過一一此次遊山收穫之最重要誘發情節;
詞:側十一其至又加少矣明既其出咎悔其隨之極
句:…者…也;蓋音謬也;其至又加少矣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內容:
①前洞
②後洞
③進洞
④出洞
⑤至者已少
⑥本可前進
⑦悔出
作用:揭示人們就易避難心理;未能盡心而致悔,由此引出下文。
記敘作用:提供真實形象,為下文議論提供依據和鋪墊。
四、佈置作業:
熟讀課文,準備背誦第一二段。
第二課時
一、講讀課文議論部分
方法同記敘部分
1、第三段:遊華山洞心得
詞:於是嘆之夷以近非常幽暗昏惑相之其孰能譏之乎
句:古人之觀於天地…而無不在也;然力足以至焉…其孰能譏之乎;
內容:
①過渡
②古人精神
③就易避難的普遍心理
④條件一:志
⑤條件二:力
⑥條件三:物
⑦強調:盡吾志。
理解:
①古人精神:依據、標準和效法;非常之觀非任何人所能達到,而而唯有盡吾志且有了各方條件的人方可達到。
②照應文字:比較異同一一概括、虛實和意象的理解和創造;楊花落儘子規啼;成功的文字和理解的拓展;
2、第四段:借僕碑抒發感慨,指出治學必須採取深思而慎取的態度。
詞:以悲之謬傳名勝道所以學者
句: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勝道也哉;此所以…慎取之也;
內容:
①批評:輾轉訛誤,相沿失實的普遍情形;
②肯定深思而慎取的求學態度;
理解:
照應文字:比較異同一一虛實的關係;行文的規律;形象大於思想;
二、佈置作業:
準備默寫第一二段
第三課時
一、作業檢查
默寫課文第一二段。
二、講讀結尾
第五段:補敘同遊者籍貫、姓名和作記時間以及作者籍貫署名,是寫遊記常用格式。
詞:圭玉回深安平父某
三、文章立意和佈局討論:
1、問題一:本文"敘"多,還是"議"多?為什麼?(本文是一篇遊記,但是他並不像我們以前學過的遊記那樣繪聲繪色地描摹景物、記敘遊程,而是更側重於抒發感慨,本題著重研究與眾不同的"敘議結合"的遊記方式。)
提示:文章沒有對褒禪山景色進行細緻精妙的描繪,不是因為景色不美。這一點從課文註釋和文中"其見愈奇"等句可以看出。其實本文名為遊記,可實際正如《古文觀止》評語所云:"借遊華山洞,發揮學道。"這個"道",我們可理解為治學之道,也可理解為創業之道。它的具體內容正是文中提出的中心論點:"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很顯然,它不是一般記遊之作,而是傾吐抱負、借題發揮的"思想小品"。作者這樣寫,正體現其"所謂文者,務為有補於世"這一主張。因此全文的重點應在後一部分的發揮議論、闡明道理上。
2、問題二:作者認為"志""物""力"三者的關係是什麼?你同意嗎?(本題著重研究作者的觀點態度。)
(1)作者認為要達到"非常之觀",必須具備"志"、"力"、"物"三個條件,那麼作者認為"志"、"力"、"物"這三者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
提示:對於"志"、"力"、"物"三者之間的關係,作者認為首先要有志,雖然有矢志不渝的決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儘管志向堅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沒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強調了"力"與"物"這兩個客觀條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又強調了"志"這個主觀因素的關鍵作用,強調只要盡己之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亦可"無悔"、"無譏",體現了作者樸素的辯證觀點。作者在這兒所論述的既是遊山之所得,又是治學處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業之道。
(2)遷移討論:你認為"志"、"力"、"物"三個因素,對於達到成功,哪個因素是最重要的?
此題目的討論學生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經歷,發表自己的見解,在討論中互相交流,從而得出結論。討論應當遵循切合學生實際、實事求是的原則,自圓其說即可,不必一概而論,強求統一。
四、佈置作業,課外延伸:
1、背誦文章三、四段,準備默寫。
2、完成講義《賀若弼》
《遊褒禪山記》王安石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掌握重點字詞。
2、學習敘議結合,因事說理、前後緊密相扣的寫作手法。
3、理清思路,背誦第三段。
4、借鑑學習作者“盡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學重點:
學習即事明理,敘議結合,前後緊密相扣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從遊山這樣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現積極的人生態度。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在初中,我們學過《醉翁亭記》、《岳陽樓記》,“記”是一種文體,指遊記。遊記的共同點是什麼呢?
(明確:抓住山川風物的特點,表現山水之美,抒發作者感情。)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遊記,卻不以表現山水之美為主,而是在記遊的基礎上,進行大量的議論,議論是文章的中心,而記敘只是一個引子。這篇遊記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板書)。
那麼作者藉助遊褒禪山,闡發了怎樣的道理呢?下面就來學習這篇文章。
二、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卒諡文。北宋臨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仁宗慶曆二年中進士,嘉祐三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在政治上強調“權時之變”,反對因循守舊,客觀上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被列寧稱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列寧《修改工人政黨的土地綱領》)。在文學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問,不迷信古人,主張為文要有“補於世”,散文雄健峭拔,詩歌遒勁清新,詩文思想同政治主張是一致的。著作收入《臨川先生文集》。
三、背景資料
《遊褒禪山記》是王安石三十四歲時(1054年)從舒州判通任上辭職,在回家的路上游覽了此山,三個月後以追記的形式寫下此文。雖然是遊記,但卻是借記述遊山來說理。
王安石遊褒禪山未能窮盡山洞。由此事生髮開去,講出一番求學問、做事業的道理,並辨證地提出了“物”、“志”、“力”的關係。這篇文章以其所表現出的深邃的思想、高遠的知趣、堅毅的品格給後人以有益的啟示。古往今來的仁人志士,其立場和世界觀雖然並不相同,但莫不具有遠大的抱負和堅韌頑強的追求與奮鬥精神。革命先驅李大釗有詩道:“絕美的風景,多在奇險的山川。絕壯的音樂,多是悲涼的韻調。高尚的生活,常在壯烈的犧牲中。”這裡,閃耀著思想的光輝,也熔鑄著優秀人物的思想精華。
四、學習課文
1、聽讀課文:注意正音、理解大意
2、講解第一段
介紹褒禪山概況:
本名①→由來②③→山洞名及來由④→僕碑、本名⑤→音謬⑥
3、作業:書面翻譯第一段在筆記本
第二課時
1、複習第一段翻譯
2、講解第二段:記遊華山洞的經過並表示遺憾心情:前洞平曠遊者眾,後洞遠遊者少。追記後洞中所見——悔
3、講解第三段遊華山洞的心得
A、從“求思之深而無不在(心)”匯出立志的重要性;
B、闡述“盡吾志”的觀點。
4:作業:書面翻譯第三段並背誦。
第三課時
1、檢查三段背誦
2、講解第四段:借僕碑抒發感慨,提出治學必須採取“深思而慎取”的態度。
3、講解第五段:記遊的結尾——補敘
4、主旨總結
①.教師指出:古人在遊記中寫感受常用一句話來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記》末段“太守之樂其樂”“醉能同其樂”二語便是該文的主旨。試參照此例說說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話來概括。
(學生可能說出多種答案,可以稍加討論。對不確切的答案應作一點分析,例如“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僕碑而言,不過是信筆拈來,與遊洞無關。作者此次遊褒禪山的主要目標是遊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緣此而生。)
討論後應確定,“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②.追問:作者說“不能至”是指什麼說的?(不能至洞的深處,不能見“非常之觀”。)這本來是件“有悔”的事,為什麼作者又說“可以無悔”呢?(因為已經“盡吾志”了。)“盡吾志”是什麼意思?(為實現自己的願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結:“盡吾志”是這句話的關鍵。
③.“盡吾志”這句話跟前段記遊中哪句話是前後照應的?(“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極夫遊之樂”是指什麼說的?(至洞之深處。)為什麼到了洞之深處才能“極夫遊之樂”呢?(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也表現了這樣的意思。)你們能不能從毛主席詩詞中找出一句話來概括作者的這個意思呢?(“無限風光在險峰”。)再說作者的“悔”——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隨之”。)
小結:“隨之”,就是放棄自己的意願,不作最大努力而屈從別人,這正是本句的要害。
5、寫作特點
①因事見理,敘議結合
②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③文筆簡潔,語言凝鍊
6、作業:課後練習第二三題
基礎知識梳理
1、找出文中的詞類活用詞:
①始舍于于其址
名詞作動詞,築舍定居
②有泉側出
名詞作狀語,從旁邊
③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深:深度。窮:走到盡頭。
④則其至又加少矣。到達的人。
⑤火尚足以明也。照明。
⑥其進欲難,而其見欲奇。見:見到的景象。
⑦常在於險遠。險阻僻遠的地方。
⑧謬其傳而莫能名者。謬:使動,弄錯,使…錯。傳:流傳的文字。
名:動,識其本名,說出名稱。
2、找出文中的判斷句:
①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②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③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音謬也。
④此餘之所得也。
⑤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補充解釋
①偏義複詞:廬冢。
②古今異義詞:以上、不能、十一、於是、非常、所以。
③一詞多義,參見課後練習二、三、另補。
4、疑難句釋
①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②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③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④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的意義和用法:
⑴唐浮屠慧褒始舍於其址:舍,築舍定居。名詞用作動詞
⑵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詞用作動詞
⑶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名,命名。名詞用作動詞
⑷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險遠,險處,遠處。形容詞用作名詞
6、掌握下列句中加點的字的意義:
⑴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觀察)
而世奇偉、瑰怪、非常之觀(景象)
大王見臣列觀(建築物的一種,宮廷中的樓臺、宮殿)
⑵此餘之所得也(得到)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往往有得(心得、收穫)
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能夠)
⑶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時間。)
距其院東五里(那,代指慧空禪院)
獨其為文猶可識(它,代僕碑)
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它,代穴;那些,代指遊客)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後洞;那,代指遊客)
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自己,代作者)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他們,代指古人)
其孰能譏之乎(難道,表反詰)
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的意義和用法:
A.至於幽暗昏惑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形容詞作名詞,迷亂的地方
B.往往有得:動詞作名詞,心得
C.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魚蟲、鳥獸:名詞,觀察
D.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名詞,景象
8、將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語法分類
(1)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魚蟲、鳥獸,往往有得
(2)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3)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4)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5)至於幽暗昏惑無物以相之
(6)其孰能譏之乎
(7)此餘之所得也
《遊褒禪山記》王安石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
1.瞭解作者。學習結合語境揣摩語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詞及文言現象。背誦課文。
2.學習課文因事見理、敘議結合、前後照應的寫法。
二、過程和方法
誦讀、感悟、理解、背誦。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認識作者“深思慎取”“盡吾志”的思想,明白其借鑑意義。
重點、難點
掌握詞類活用。
因事說理的遊記——思想的深刻,藝術手法的獨特。
解決辦法
學生利用註釋、工具書疏通文字,教師只進行點撥、解難,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重視誦讀,在誦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落實本課的背誦要求。
指導學生從課文因事見理、敘議結合、前後照應的寫法人手,弄清文章的內容和結構,並重點教讀第三段,理解作者“盡吾志”的觀點。
學生活動
發揮學生主體性,讓學生藉助註釋疏通課文。指導學生認真朗讀,揣摩語言,熟讀成誦。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預習,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疏通課文。
補充註釋
①址:基址,指山腳。
②禪:梵語譯音“禪那”的簡稱,意思是“靜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種境界。後來泛指有關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禪師、禪子、坐禪、禪房、禪宗、禪林、禪杖等。褒禪,慧褒禪師。
③廬冢:廬,一說指慧褒生前住處(屋舍)。
④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另一種解釋是:唯獨碑上刻的“花山”二字還可以認識。
⑤今言“華”(huā)如“華(huá)實”之“華(huá)”者,蓋音謬也:漢字最初只有“華(huā)”字,沒有“花”字,後來有了“花”字,“華”“花”分家,“華”才讀為huá。王安石認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華”的古音而寫的今字,所以如果是“華山”(按,這裡不是五嶽中的“華(huà)山”)的“華”,仍應讀huā,而不應讀“華(huá奢侈、虛浮)實”的huá。
⑥莫能名者:另一種解釋是,不能叫出真名的(指華山本名花山)。名,說出名稱。
二、匯入
劉勰《文心雕龍》:“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任舒州通判時寫了一篇遊記《遊褒禪山記》。我們從中來感受作者遊褒禪山產生了怎樣的思想情感。
三、範讀。放課文朗讀錄音,或教師示範朗讀。
四、學生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注意節奏和感情。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五、結合課後練習,疏通文意,積累語言。
1.詞
[乃]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副詞,表示判斷,可譯為“是”“就是”)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良乃人,具告沛公(於是)
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兵乃出(才)
[道]
有碑僕道(路,道路)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道理)
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張)
何可勝道也哉(說,講)
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蓋]
日初出大如車蓋(車蓋)
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譯為“因為”“是因為”“是由於”等)
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若水之歸海(超過,勝過)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文]
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文字)
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紋)
屬予作文以記之(文章)
文過飾非(掩飾)
[然]
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如此,這樣)
吳廣以為然(對,正確)
有穴窈然(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但,但是)
2.活用
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深度)
蓋其又深,則其至義加少矣(到達的人)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險遠的地方)
畫線的詞可以視為形容詞用作名詞,但有的也可以看作省略(如可以認為“其至”“險遠”後面分別省略“之人”“之地”),這三個詞在理解上沒有什麼困難,只要學生理解就行了,不一定要講它們是形容詞用作名詞。
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謬:弄錯,使……錯,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名,說出,說明。這是“名”在文言中的通常用法,不是名詞用作動詞。)
始舍於其址(築舍定居。名詞活用為動詞)
好遊者亦不能窮也(窮盡,走到頭。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名之曰褒禪(命名,稱呼。名詞活用為動詞)
而莫能名者(說清楚,說明白。名詞活用為動詞)
火尚足以明也(照明,形容詞用作動詞)
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把……當作老師,名詞的意動用法)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認為……美,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認為……有好處,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3.句式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這三個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斷。其中的“者”是語氣助詞,表示提頓;“也”是語氣助詞,表示判斷。第—個句子是一般判斷句。第二、三個句子是因果關係的判斷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這是因果關係的判斷句。“此”是主語;“所以”由結構助詞“所”和介詞“以”組成,相當於現代漢浯的“……的原因”
六、熟讀成誦
這篇遊記與我們讀過的其他遊記相比,有什麼明顯的特點呢?
[明確]在記遊的基礎上說理,記敘和議論緊密結合,前後照應。先敘述他和幾位同伴遊褒禪山的經過,藉此生髮議論,說明要實現遠大理想,成就一番事業,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外,更需要有堅定的志向和頑強的毅力,並提出治學必須採取“深思而慎取”的態度。
記遊和議論是怎樣結合,怎樣照應的呢?
第三段的第二段的記遊生髮而來,第四段議論由第一段的記遊生髮而來。
在大體把握了作者思路的基礎上,讓學生熟讀、背誦課文。
七、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完成課後練習一
第二課時
一、背誦課文
還不能熟練背誦的允許朗讀。
二、理清思路,把握結構,深入理解
1.記遊部分寫了什麼內容呢?
[明確]第一段,介紹褒禪山概況。
文章緊扣題目,以“褒禪山,亦謂之華山”一句起頭,點明作者所遊的地方是“褒禪山”,以及這座山的另一個名稱“華山”。由這句的“褒禪山”一名引出褒禪山名稱由來,點出禪院。寫禪院,既證實褒禪山名稱由來,又引出“距其院東五里”的華山洞。寫華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緣由,為下文寫遊華山洞作交待,其中寫華山洞命名緣由又與開頭一句照應。記僕碑文字,循名責實,辨“華山”誤讀,不僅回應開頭一句,證明褒禪山本名“華山”,亦即“花山”,也為後文的議論伏筆。記敘的景物由禪院到華山洞,再到僕碑,反映了遊覽行蹤。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證山名結尾,在內容上環環相扣。
第二段,記遊華山洞的經過。
先略述前洞和後洞的概況,突出前洞與後洞迥然不同的環境特徵,以及遊前洞之易與遊後洞之難,揭示一般遊人就易避難的心理,為後文“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伏筆。然後詳記遊後洞的經過。“餘與四人擁火以人”。點明瞭與人同遊,這才有入洞以後諸人的不同反應。寫經過時,對所見景象,只異常簡括地記下“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用連鎖句式說明入“深”、進“難”、見“奇”的遞進式因果關係,為後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據。隨著入洞之深而“其見愈奇”,下文字應敘寫乘興而入,尋幽訪勝,領略“奇”景。不料,卻中途退了出來。遊洞至此結束。作者又補敘了兩點。一是“蓋予所至……則其至又加少矣”,一是“方是時……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這兩點補敘為下文借事喻理提供了依據。寫出洞後的心情,突出一個“悔”字。因為當時“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卻“與之俱出”,“不得極夫遊之樂”,由此而“悔”,並因“悔”而引出下文。
2.作者怎樣生髮議論的呢?
[明確]第三段,寫遊洞華山的心得。
以“於是餘有嘆焉”一句承上啟下。“嘆”字承上文的“悔”字,領起全段,自然地轉入議論。作者先借託古人,說古人遊覽觀賞“往往有得”,是因為他們“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以此表明作者在下面所要說的觀察所得,不是隨意的,而是以古人的“求思”精神為依據和標準,經過深思而悟出來的。以下以遊洞為喻,以“有志”為中心,進行逐層淪述,闡明宏偉的目標、險遠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間的內在聯絡。“夫夷以近,則遊者眾”,照應“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眾”;“險以遠,則至者少”,照應“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人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不能窮也”。兩相對比之後,緊接著指出“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照應“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這裡以景喻物,用“奇偉、瑰怪、非常之觀”比喻某種最高成就的境界。但這種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達到的。怎樣才能達到呢?作者提出了三個“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這三個“不能至”表達了三層意思,提出了達到目的的三個必要條件:”志”“物”“力”。在提出“志”這個條件時,用兩個否定詞構成雙重否定,強調“有志”;在提出“力”和“物”這兩個條件時,又分別把“有志”作為基本前提,也強調了“有志”。這就揭示了三者之間的辯證關係,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需要堅定的志向、不斷的艱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質條件才能完成一種理想追求的道理,說得相當清楚、完備而透徹。三個“不能至”的三層意思,是按照乏個條件的重要性依次排列的,邏輯十分嚴密。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都不是充分條件而是必要條件,而其中“志”又是最根本的。所以作者又對“志”的重要性,作進一步的強調和申述。”然力足以至。
《遊褒禪山記》王安石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誦讀並嘗試背誦第三自然段。
2.落實虛詞“其”的用法,翻譯文章中的重點語句。
3.找尋文章中哲理性語句並嘗試用一句話概述感悟。
(二)過程與方法
1.透過去標點、摳空誦讀的方式,誦讀並嘗試背誦第三自然段。
2.利用工具書,小組合作,梳理“其”的基本用法。
3.翻譯重點語句,總結文言翻譯的注意事項。
3.遷移提升,結合文中哲理性語句談生活感悟。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作者的人生態度,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生髮。
【教學重點】
檢查落實第三段的背誦,“其”的意義及用法,重點語句的翻譯。
【教具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任務:
1.翻查字典,梳理“其”的意義和用法。找出本課所有“其”的句子,分類整理並選擇最具代表性的一例附在相應義項後;
2.熟讀並通譯全文,圈出疑難,透過小組討論、查工具書的方式解決問題。
一、課堂熱身,誦讀第三自然段。
1.去標點誦讀。
2.摳空誦讀。
3.摳更多的空誦讀。
4.僅餘提示性文字誦讀。自我檢測,並透過“搶背”的方式展示。
5.在老師的提示下,試背全段。
二、文言詞句落實。
出示課前準備任務,檢查落實。
1.教師分類列舉本課含有“其”的句子,隨機抽取學生投影這些句子並講解。其他學生評價、質疑。
2.根據課前學生翻譯文字所暴露的問題,篩選有疑難的句子進行當堂翻譯檢測。
分別找學生上臺書寫,各小組選出代表進行評價、完善。教師根據學生翻譯的情況適時提醒文言翻譯的注意事項,如:文言的意識(單雙音轉換、詞類活用等)、語境的意識等。
三、深讀文字,拓展提升。
師引導:經典有永不衰竭的探求價值。《遊褒禪山記》對我們學習的意義還在於它是一個素材寶庫。文中那些富含哲理的語句讓你聯想到了什麼?嘗試從文章中找尋這樣的句子,並用一句話概述你的體悟。
師示範:“‘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無限風光在險峰,沒有接受磨礪的勇氣,怎能收穫別樣風景。”
生自我思考,嘗試寫下新的感悟。
生展示交流。
四、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遊褒禪山記》對我們的學習還有什麼啟示呢?比如深入把握作者情感的方法,比如寫作時材料取捨的借鑑,比如文章的構思,比如……。我們課下可以更深入地思考,發掘經典更多的解讀價值。
作業:仿照本節課深讀經典的方法,選擇本單元的其它文章進行解讀。
《遊褒禪山記》教後反思
這次全市優質課比賽的主題,黨老師定為“文言文課堂教學觀摩”,希望透過這次活動,來探討和研究文言文教學。我有幸在這次活動中獲得了現場課展示的機會。在準備過程中,碰到了很多困難,粗列有以下幾點:
1.文言文教學的課堂應該是怎樣的?突出“文”,還是突出“言”?若“文”“言”兼顧,應如何協調,課堂節奏如何把握?
2.對於學生學過的文章怎麼教的問題。作為新授課講的話,這篇文章有大量可講之處,如:詞句上可講講“其”、詞類活用,可講講具體語句的翻譯;構思上可講因事說理的寫法,敘議結合的結構;內容上可講成功的要素“志、力、物”及“深思慎取”的治學態度。可是,這些也一定是學生當初學這篇課文時老師重點講授的內容。如果只求形式上的創新,難免有新瓶裝舊酒之嫌,並不能讓學生有新的收穫,這豈不是拋離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3.充分考慮學情的話,就意味著這節課的設計方向只有兩個——一種是按第三課時來上,一種是按複習課來上。可是活動當天我面對的會是什麼樣的學情呢?答案是未知。
4.這篇文章的詞句理解難度不大,按已授課方向準備,“言”的部分處理什麼呢?本課層次清晰,所說之理不難理解,“文”的部分還有什麼可處理之處呢?一篇冷靜的、理性的、有思辨意味的文章怎麼講出點語文味,甚至是文化味呢?
可以說這些困難直到講課前一天去見學生都沒有完全得到解決。可是,有兩點我很清楚。第一,“其”這個虛詞最適合用這一課來總結。所以見到學生後我佈置下了一個明確的課前準備任務——翻查字典,梳理“其”的意義和用法,找出本課所有“其”的句子,分類整理並選擇最具代表性的一例附在相應義項後。第二,明天我面對的是這些學生,明天的課也將在對他們瞭解的基礎上展開。於是我問了學生幾個問題:你對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第三段是要求背誦的,你還會嗎?通譯全文,哪些句子是你翻譯時仍有困難的?
在瞭解了學情之後,我的心裡有底了,接下來就是如何來解決這些問題,如何組織課堂的問題了。之前的幾次試講,方案都是被推翻的。可是我和一中語文組的同仁們在以下幾點上達成了共識:
1.無論是教授哪一類文字,教學上都應該著眼於兩條思路——培養語文聽、說、讀、寫的能力,提升語文素養。
2.語文課堂應力能融合新課標所提出的“三維目標”。
3.教學中要為學生構建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充分調動學生。
4.作為已授課的再次講授,教學中應既有檢測鞏固,又能依託於對教材的解讀,進行拓展提升。對這一課來說,引導激發學生思考人生,談體驗,從而提高學生的情感認知度可能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遊褒禪山記》王安石教學設計 篇10
一、匯入
齊背課文。
二、鑑賞
1.因事說理,敘議結合
本文不同於一般的遊記,不重山川風物的描繪,而重在因事說理,以說理為目的,記遊的內容只是說理的材料和依據;以記遊的內容為喻,生髮議論,因事說理,以小見大,準確而充分地闡述一種人生哲理,給人以思想上的啟發,使完美的表現形式與深刻的思想內容和諧統一。
前面記遊山,後面談道理,記敘和議論結合得緊密而自然,並且前後呼應,結構嚴謹,行文縝密。文中的記遊內容是議論的基礎,是議論的事實依據;議論是記遊內容在思想認識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記遊處處從後面的議論落筆,為議論作鋪墊;後面的議論又處處緊扣前面的記遊,賦予記遊內容以特定的思想意義。記敘和議論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2.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本文的主旨在於闡述要“有志”“盡吾志”的觀點,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觀點,因此,的選材、詳略無一不經過精心裁定,緊扣這兩個觀點。記遊部分就寫景來看似乎平淡無奇,實際上是深思熟慮、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紹褒禪山概況從略;第二段記遊華山洞經過從詳。前者又詳記僕碑文字,其餘從略;後者又記前洞和後洞概況從略,記遊後洞經過頗詳。記前洞和後洞概況,又前洞略,後洞詳;記遊後洞,又寫經過略,補敘經過、寫心情之“悔”詳。議論部分對應記敘部分,也有側重。議遊華山洞的心得甚詳,借僕碑抒發感慨從略。議遊華山洞的心得,又議“志”較詳,議“力”“物”從略。
3.文筆簡潔,語言凝練
本文的記遊部分,除為說理之外,沒有多餘的文字;議論部分,說理充分而有節制,沒有無用的筆墨。全篇行文嚴謹,用墨極為簡省,語言精要得當,以致文字難以增刪改換。文中的一些句子,如“人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都是平實而深刻、言簡而意豐的警句。
三、拓展
選一篇在記遊的基礎上說理的遊記(文言文、現代文都行),進一步領會、學習敘議結合的手法。
四、作業
自學蘇軾《石鐘山記》,並與《遊褒禪山記》比較。
《遊褒禪山記》王安石教學設計 篇11
【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關常識。
2.掌握重要文言字詞及文言現象。
3.學習、借鑑因事見理、敘議結合、前後照應的寫法。
(二)過程與方法
1.利用註釋、工具書疏通文字,教師進行點撥、解難。
2.透過學生合作討論,指導學生從課文因事見理、敘議結合、前後照應的寫法入手,弄清文章的內容和結構,理解作者“有志”“盡吾志”的觀點。
3.重視誦讀,落實背誦要求,聯絡學習過的實詞的意義和用法,溫故知新。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作者“盡吾志”和做學問“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學態度,明白其借鑑意義。
【教學重點】
學習“即事明理”的寫法,指導學生理清記敘和議論的呼應關係,研習第三段。
【教學難點】
課文因事見理、敘議結合、前後照應的寫法,及“乃”“道”“蓋”“文”多義詞辨析,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投影、課件,印發《遊褒禪山記》課堂練習。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在初中我們學過用文言文寫作的遊記有《小石潭記》、《醉翁亭記》等,這些遊記共同的側重點是什麼呢?
那就是抓住景物的特點,濃筆重彩、精描細繪,表現山水之美。
我們今天學習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板書)這篇遊記與我們學習過的那些遊記不同,它不重在表現山水之美,而是在記遊的基礎上,用酣暢的筆墨進行大量的議論,記遊實際上是個引子,說理才是全文的中心學習這類遊記有助於同學們提高思維的能力為此我們共同來研究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
二、解題(簡介作者及課文)
學生讀註釋①,知道作者及課文,教師補充。
本篇文章是王安石34歲時在任舒州通判時寫的一篇遊記,借遊生議,說明要成就一番事業,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外,更需要有堅定的志向和頑強的毅力,並提出治學必須採取“深思而慎取”的態度。
神宗熙寧二年(1069)任參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援下,制定並推行農田水利、青苗、均輸、保甲、免役、市易等新法,使國力有所加強支援王韶取得熙和等州,改善對西夏的作戰形勢王安石拜相,他不顧保守派的反對,積極推行新法傳有“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觀點,這跟本篇文章“盡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矣”的觀點是一致的因遭到反變法派的猛烈攻擊,於熙寧七年(1074)罷相,次年再為相熙寧九年再次辭去相位,退居江寧(現在江蘇南京),潛心學術研究和詩文創作(王安石的詞教輔《菩薩蠻》)封舒國公,又改封荊國公,故世稱“荊公”。
元祐元年(1086)司馬光執政,廢盡新法,王安石憂憤去世卒諡文,故又稱“王文公”。
(知道作者的這些生平事蹟,更能深刻地理解這篇遊記體散文所蘊含的深意)
三、整體感知:
1、放影片,學生跟著閱讀課文,注意字詞讀音。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3、學生集體朗讀課文。
4、對照註釋閱讀課文,疏通文意。
5、理清思路,把握結構。
提問:本篇文章各段落寫了什麼內容?
點撥:①(1~2):記敘——遊山經過。
②(3~4):議論——遊山心得。
③(5):記敘的結尾,補敘同遊者的籍貫、姓名。
四、掌握重點文言詞句
學生分小組合作,翻譯各段,解決各段的文言字詞句,如有疑難,則請其他同學回答,或教師點撥。
1.課文第一段重點掌握詞句。
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居住
故其後名之曰“褒禪”:“名”,名詞活用為動詞,命名
距其院東五里:名→狀,往東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表判斷,為,是
“……者,……也”表示判斷的兩種形式: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表示單純的判斷,“者”前是主語,“者”後是謂語。
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今言…“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表示因果關係的複合判斷“者”在這裡除了表示停頓語氣外,還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2.課文第二段重點掌握詞句
有泉側出 名→狀,從旁邊
有穴窈然 幽深的樣子然,形容詞詞尾
問其深 形→名,深度
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 形→動,到盡頭
餘與四人擁火以入 “而”,表修飾
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動→名,見到的景象
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 十分之一
則其至又加少矣 動→名,到達的人 / 更
火尚足以明也 形→動,照明
則或咎其欲出者 有人 / 責怪,埋怨
3.課文第三段掌握下列詞句
往往有得 心得,收穫,名詞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 因為 / 並且,連詞
夷以近…險以遠而且,表並列,連詞
古人之觀於天地 觀察,動詞
非常之觀 不平常 / 景觀,名詞
常在於險遠 形→名,危險遙遠的地方
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形→名,讓人迷惑的地方/到達 / 幫助
於人為可譏:對於 / 是,算得上,動詞
其孰能譏之乎:難道,副詞,表反問語氣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魚蟲、鳥獸:介詞結構後置句
不隨以止也:不隨(之)以止也省略句
此餘之所得也:判斷句
4.課文第四段重點掌握詞句
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 因為
後世之謬其傳 弄錯,使……錯,使動用法
而莫能名者 沒有人 / 名→動,識其本名
何可勝道也哉 盡,完 / 說,動詞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 ……的原因
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 以(之)悲夫古書之不存省略句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判斷句
五、作業設計
1.誦讀全文
2.將文中出現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來,並歸類整理。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研習課文
2.理清課文前後兩部分的內在聯絡,弄清因事說理敘議如何有機結合。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學習文言文,重要的是誦讀,誦讀成詠方能加深理解內容現在按學習小組(四人)展開誦讀,第一小組讀完第一段,第二小組接著第二段,依次輪流下去,看哪個小組讀得最好。
二、集體朗誦全文,注意語感
三、研習、討論課文內容
(一)第一段介紹褒禪山概況
學生分小組思考、討論下列問題後,派代表回答
1.段依次記述(每格一字):山之、山之、山之、山之
2.畫出空間方點陣圖
3.討論:為什麼要特別提及僕碑上的文字?對“花”和“華”的辨析體現了王安石愛鑽字眼的習慣,他也因此受時人譏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這個習慣的?
4.為什麼說“華( huá )山”是“音謬”?
學生思考後回答
點撥:1.名寺 洞 碑
2.寫僕碑是為後面議論埋下伏筆,作者認真考證僕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體現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後面議論中提出“深思而慎取”的依據。
3.漢字最初無“花”字,“花”小篆中寫成 像花形;“花”是後起字,有此字後“花”與“華”分開,“華”才讀“huá”王安石認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古音寫的今字,仍然應讀 “huā”,而不應該讀成“huá”。
(二)第四段寫由僕碑而得的感悟
1.點名朗讀
2.學生討論:在本段中作者表達了怎樣的觀點?這一觀點是怎樣演繹而來的?第四段又是如何與第一段照應的?
點撥:作者認為治學不應當輕信盲從,以訛傳訛,而應該“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經過自己的頭腦認真辨析思考,然後謹慎地吸取其中有真理的部分,揚棄那些有謬誤的東西這一觀點無疑是正確的作者採用“不……不……”(“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雙重否定,強調突出“深思而慎取——深刻的思考,謹慎的採用對於治學的重要”這種治學態度是作者本人躬身實踐的。
作者從第一段的“有碑僕道其文漫滅”,聯想到“古書之不存”,從“音謬”聯想到“謬其傳”的情況不可“勝道”,自然地得出治學必須“深思慎取”的結論前面提到的“僕碑”,為後面的議論“深思慎取”的治學態度提供了具體的資料前面是伏筆,後面是照應有敘有議,照應緊密構思嚴謹,邏輯嚴密。
小結:第一段是把所遊之地交代清楚(所遊之地有褒禪山、慧空禪院、華山洞),主要說明褒禪山和華山洞名稱的由來,辨識“華實”之“華”應為誤讀第四段中寫到僕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關僕碑的描述照應前面的描寫為後面的議論埋下伏筆。
(三)第二段記遊華山洞的經過
1.提問:第二段可以分成幾層?
可以分為兩層:第一層:簡介前洞和後洞第二層:追記後洞中所見並表示遺憾心情。
點撥:這一段先介紹前洞和後洞,接著寫遊後洞的情形,然後簡析他們本來具有進洞盡遊的條件,結果卻是半途折回介紹前洞極簡略,只點明因“平曠”而“記遊者甚眾”;介紹後洞較具體,寫“窈然”,突出其艱險,寫“寒”和“深”都與“窈然”有關,也是“好遊者不能窮”的原因寫前後兩洞相互照應,著力突出“窈然”——洞險、深、盡、寒,為下文寫半途退出作鋪墊。
2.提問:運用了哪些對比?有哪些作用?
點撥:略寫前洞(19字),較詳細地寫了後洞特點及遊後洞的所見所感多處設比:①前洞的平曠與後洞的幽深對比;②前洞“記遊者甚眾”與後洞“來而記之者已少”對比;③“餘所至”之淺與“好遊者”所至相比;④進洞時“其見愈奇”的欣喜與出洞後“不得極夫遊之樂”的懊悔相比(欣喜和懊悔兩種情感,哪一種對文意來說更重要?)作用是為第二部分的議論作鋪墊。
本段寫遊洞,並不寫景,只是寫了半途退出的經過,這與第一段中寫上山獨寫一塊倒在路上的碑類似顯然記遊不是重要的,而是藉以表達自己的觀點,記遊是為後面進行議論準備材料的。
(四)研習第三段
1.本段著重寫什麼?闡述了什麼觀點?學生思考後回答
明確:寫遊褒禪山的心得體會,抒發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說的“有嘆” 闡述“盡吾志”的觀點。
(1)以“於是餘有嘆焉”一句承上啟下“於是”的“是”什麼意思?讓學生在第二段中找“是”所指代的“這種情況”都包括哪些語句?——“是”說“遊華山洞”從“餘與四人擁火以入”到“火尚足以明也”。
(2)“嘆”字承上文的“悔”字,領起全段啟下,自然地轉入議論。
2.主要寫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不是隨意的,而是經過深思而悟出來的作者以遊洞為喻,自己無所得產生的懊悔,就是因為沒有“求思之深”。
3.寫現在一般“世人”的做法:
“夫夷以近,則遊者眾”,照應“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眾”;
險以遠,則至者少”,照應“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人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不能窮也”。
4.對比之後,重點闡述作者自己的觀點: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照應“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5.用“奇偉、瑰怪、非常之觀”比喻人生的最高境界,但這種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達到的怎樣才能達到呢?學生找出文句後回答。
作者提出了三個“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去掉雙重否定(作用是加強論述的力度),就是“三有”:有志(堅定的志向)、有力(不斷的艱苦努力)、有物(一定的物質條件)。
6.三者關係:
那麼為什麼後悔?是不是自己能力不夠?是不是沒有相應的條件?學生思考後回答。
因為餘之力尚是以入,火足以明也,卻隨之出,不得極夫遊之樂也,根結在於他的意志不堅定。
作者從順序上肯定了“志”的重要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
作者又對“志”的重要性,作進一步的強調和申述。
“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有“力”而無“志”,因此未達目的,這會被人譏笑,自己也會悔恨;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指出只要“盡吾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也可以無譏無悔;
這一正一反得出結論:“盡吾志,可無悔”照應“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7.最後,以“此餘之所得也”,收束這一段議論,歸結到作者思想上的收穫,回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烏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這段議論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終,前後呼應 。
四、問題探究
1.思考本篇文章的記敘部分和議論部分是怎樣緊密聯絡的?(提示:可以從過渡、銜接,前後呼應,遊山與治學處世三方面聯絡上思考)
明確:文章兩部分之間使用了過渡句“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開啟下文,第三段第一句“於是餘有嘆焉”,緊承上文,領起全段使文章前後銜接,過渡自然。
再一是文字上前後呼應,意思貫通正因為回家探親途中游山探勝,卻因輕信隨從,失諸檢察,半途而廢,褒禪山最為奇妙之處未能一睹為快,作者悔之不已,感慨系之,從而悟出“志”“力”“物”三者之間的辯證關係;正因為遊覽中發現“有碑僕道”,“花”“華”音訛,於是由此發出了“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感慨前後照應的句子體現了記敘正是為議論部分埋下伏筆,使議論有依據,議論部分是記敘的深化,是從具體事物中悟出來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還有一點就是作者把治學處世比做遊山,抓住它們之間的共同點:都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態度遊覽中總結出“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非有志者不能至”的深刻道理從而勉勵自己和讀者在治學、處事、創業的道路上堅定志向,最大限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攀登風光無限的險峰。
2.本篇文章由“不得極夫遊之樂”生髮出“盡吾志”的觀點,又由“僕碑”生髮出“深思慎取”的觀點,這兩個觀點彼此有聯絡嗎?
明確:“盡吾志”的觀點——這正是“求思之深而無不在”的結果由此可見,“盡吾志”的觀點跟“深思慎取”的觀點是有聯絡的:“盡吾志”的觀點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礎上產生的;有了這個觀點,又能反過來促使人們“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古人之觀於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這句話,即可看出兩個觀點的聯絡)。
3.討論總結這篇課文寫作上的特點
討論、歸納,學生補充,教師訂正
明確:(1)因事說理、敘議結合
本篇文章是一篇遊記,但不同於一般的遊記,不重山川風物之美的描寫和景物的敘述,或者寄託某種情致懷抱,而重在借景生論,因事說理,以說理為目的記遊的內容只是說理的材料和依據。
文章以記遊作比喻,引發出議論,因事說理,以小見大準確而充分地闡述了一種人生哲理,給人以思想上的內涵啟發,使完美的形式和思想和諧統一文章前部分記遊山,後部分談道理,記敘和議論緊密結合,前後呼應文中記遊內容是後文議論的基礎,是議論的事實依據;議論是記遊內容在思想理清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
全文即事明理記遊,處處為議論埋下伏筆;議論,句句與記敘相呼應遊蹤交代完整清晰,見聞卻言約而事豐,未盡的遊興在議論中得以宣洩,強烈的感受在議論中盡情地傾吐“記”為“議”提供形象依據,“議”是“記”的最後昇華二者相得益彰,渾然一體,平中見奇,別開生面。
(2)本篇文章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本篇文章的主旨在於闡述要有“志”“盡吾志”並“深思而慎取”,為此選材遊褒禪山從略,遊華山洞詳寫,記僕碑文字從詳,其餘從略;前洞和後洞概況從略,遊後洞從詳,又以寫心情“悔”從詳。
五、學生閱讀全文
六、背誦第二段
七、課堂小結
本篇文章最大的特點是因事見理、敘議結合前兩段記遊,第三、四段發議論記遊為發議論做鋪墊,而發議論則句句回應記遊兩者相得益彰,渾然一體學習本篇文章要掌握這種在記敘的基礎上深入發表有道理的議論的方法。
作者透過遊褒禪山的所見和所感,闡明瞭無論是治學還是處事,都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態度,以及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八、作業設計:
背誦課文三段,力爭全文背誦。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1.辨析詞類活用
2.指導整理“其”字的幾種用法
3.完成課堂練習
【教學步驟】
一、點名背誦三段
二、集體朗誦課文
三、發放課堂練習,學生完成
四、點名學生彙報完成文後練習四的情況(解釋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同學們補充訂正)
五、辨析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特殊句式
看課文,指出加點的字古今詞義不同或詞類活用情況
(1)而卒葬之古:終於;今:士兵,完畢
(2)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古:十分之一;今:數詞ll
(3)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古:不平常;今:表程度的副詞,很、十分
(4)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詞,“所”與介詞“以”結合,相當於“……的緣故”;今常用作因果關係的連詞“學者”:古泛指求學的人,讀書的人今:特指有專門學問的人。
(5)長樂王回深父這是一個通假字,“父”通“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稱。
(6)問其深;則其至又加少矣;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這三個詞都可以視為形容詞用作名詞,分別為深度、到達的人、險遠的地方,也可以把“其至”“險遠”看做是後面省略,後面分別省略“之人”“之地”。
(7)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謬”:弄錯,使……錯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名”:說出,說明,動詞。
(8)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極”:盡情享受,形容詞用作動詞。
4.點名回答下列句式的特點
(1)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2)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3)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明確:這三個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斷其中的“者”是語氣助詞,表示提頓,“也”是語氣助詞,表示判斷第(1)個句子是一般判斷句,第(2)、(3)個句子是因果判斷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六、全文小結
《遊褒禪山記》是一篇遊記體的論文,闡述兩個觀點,一是“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必須“盡吾志”以赴;一是古書不存,學者研究學問必須“深思而慎取”文章以遊山為喻說明無論治學、立業都必須有堅強的意志、百折不撓的精神,有深思而慎取的態度;意志不堅,淺嘗輒止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本篇文章的結構謹嚴,可以從前後敘議的緊密聯絡,行文的上下呼應和寫法上曲折、起伏方面去體會。
七、作業設計
歸納、整理多義詞“道、名、然、其”四個詞的義項。
《遊褒禪山記》王安石教學設計 篇12
【課前梳理】
在新教材裡這是一篇自讀課,但考慮到學生自讀有一定困難,而且這一課在寫作方法和前面的《蘭亭集序》與《赤壁賦》有很多可以透過比較加強認識的地方,而且在內容上也有指導意義,所以準備進行講讀,計劃來兩課時完成。
準備教授的內容:
1、這篇文章的的寫作順序不同於一般遊記的記敘順序,先敘事再談理最後補敘遊覽的時間以及同遊的四人。這是在寫法上的有意安排,因為王安石所要強調的是在這次失敗的'遊覽中所悟出來的“個人準則”。因此上《遊褒禪山記》重在遊覽過程與感受過程的敘述最後得出結論,使用的是“依事說理”的方法,符合“知、思、悟、行”的認知過程。
2、《遊》由經歷的事情而生感慨,再由感慨進一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從而得出自己的觀點(悟),最後寫下文章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知、思、悟、行”過程很明顯。
3、與《蘭亭集序》的比較:
《蘭》盡興而悲(重在情感)。
《遊》敗興而悟(重在理智)。
可以說明,無論是盡興還是掃興,都可以對人有所觸動,都會使人有所收穫,從而可以引申出我們日常生活中只要注意關注我們的生活經歷,一樣會像《遊》文中提到的“古人”一樣觀萬物而有得。
4、與《赤壁賦》的比較:
《赤》(客)觸景生情;(蘇)取景論理──事簡議多。
《遊》依事說理(緣事悟理)──事理各半。
《赤》則是淡化過程重在以主客問答的形式向我們展示異常精彩絕倫的關於人生態度的辯論會,不突出思考的過程。另外,兩位辯手都是從眼前環境中取材,客是取地點而生情,蘇子則是水月達理,同出一景,卻又各富理趣,確實是佳妙之作。(這一部分在教授《赤壁賦》沒有來得及進行,挪到此課中來。)
《遊》由經歷的事情而生感慨,再由感慨進一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從而得出自己的觀點(悟),最後寫下文章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知、思、悟、行”過程很明顯。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文中作者的觀點、學習本文的寫作技巧。
2、引導學生以作者的論點考察自的生活學習。
3、透過比較加深本單元課文的理解。
〖計劃用時〗
兩課時。
〖教學步驟〗
1、作為複習與鋪墊,齊讀《赤壁賦》。
2、匯入課文。
3、學生默讀、齊讀課文各一遍。
4、疏通課文大意,找出重點段落、分析作者觀點。
5、與《蘭亭集序》比較,明確相關內容。
6、與《赤壁賦》比較,明確相關內容。
【課堂簡述】
第一課時。完成了《赤壁賦》的誦讀。由王安石變法匯入(可以用來印證,文中的觀點),完成課文誦讀。梳理了課文第一、二段。沒有翻譯,讓學生注重註釋,互相補充理解課文。在講授中,調動了學生遊覽的經歷。
第二課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詳解“志”、“力”、“不隨以止”(不盲從)、“無物以相之”(客觀條件)的關係。進行與《蘭》的比較,強調了對失敗經驗的汲取是更為重要的。舉了“愛迪生在發明燈泡時面對幾百次失敗,說:我已經知道了這幾百種材料不適於做燈絲。”的例子。進行了與《赤壁賦》的比較。透過三篇文的差異比較,總體強調,文章的形式要服從於所要強調的內容、材料的安排應以感受最深、最突出的內容為中心。
【課後反思】
學生對於文言文還是存在,先入為主的“看不懂”現象。根據導引大部分學生能夠理順文章大意,這反映出學生大多缺乏主動學習的自覺性。
《遊褒禪山記》王安石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的】
1、學習蓋所以以觀名其等文言常見詞語的用法。
2、體會文言斷句及句中停頓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點。
3、學習本文以記遊寫感的寫法,體會作者在文中表現出的觀點。
【教學重點】
常見文言詞語的用法;作者的觀點。
【教學難點】
記遊寫感的寫作方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方法】
文言教學三讀法(自讀──譯讀──導讀)。
【學法點撥】
整體感知、誦讀、點撥、自學、討論、批註等。
【教學準備】
1、自學。
2、勾畫《高考神梯》。
3、自制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簡介作家作品時代背景。
2、聽錄音,正音、明讀。
3、誦讀第一二自然段。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教師:本課是遊記。遊記這種體裁我們並不陌生,初中時我們已經學過。學生說出遊記的篇目。(《醉翁亭記》《小石潭記》《登泰山記》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記》和《岳陽樓記》列入遊記。)古代遊記的寫法不拘一格,但大多是抓住景物特點,濃筆重彩,精描細繪,表現山水之美。請同學們注意本文與所學過的遊記有什麼不同?
二、作者及背景介紹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自號半山老人,世稱荊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宋仁宗時,他上萬言書,主張實行新法,改革政治。後拜相,不顧保守派的反對,積極推行新法。由於保守派反對,新法受阻。他具有樸素的唯物辨證思想,反對天命,提出了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進步口號。他的詩詞文多揭露時弊,體現了自己的政治主張與抱負。詩詞遒勁清新,風格高峻。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寫於34歲任舒州通判時。
三、點撥
本文學習步驟:
1、閱讀課文。
2、理清作者思路,找出文章的寫作線索。
3、逐段閱讀,弄清文中字句含義與用法。
4、瞭解本文寫作特色。
5、掌握作者要表達的思想與感情。
6、背誦。
四、整體感知
1、聽錄音,正音:
廬冢 謬其傳 無物以相 深父 窈然 瑰麗
2、明讀:所謂華山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者。而我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3、理清課文結構思路:
⑴ 本名與別名的由來。
⑵ 記遊洞經過。
⑶ 抒發遊洞的感慨(全文重點)。
⑷ 簡寫由僕碑而產生的感想。
⑸ 補記同遊之人、記遊時間。
五、分析解讀一、二段
1、補充註釋:
⑴ 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始:起初。舍:建房。
⑵ 而卒葬之 卒:死。
⑶ 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名:給命名。
⑷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陽:山的南面(古人以山南水北為陽)。
⑸ 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蓋:大概,可能。
⑹ 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 窮:走到盡頭。
⑺ 不出,火且盡 且:將要。
⑻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加:更加。
⑼ 火尚足以明也 明:照明。
⑽ 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乎遊之樂也 其:自己。極:盡。
2、指出下列句中所列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⑴ 舍:
A、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B、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C、便舍船,從口入
D、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E、退避三舍
⑵ 餘:
A、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
B、餘與四人擁火以入
C、遊刃有餘
D、其餘,則熙熙而樂
⑶ 窮:
A、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
B、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C、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D、復前行,欲窮其林
⑷ 然:
A、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B、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C、奚以知其然也
D、吳廣以為然
3、下列句中哪些詞是詞類活用?請具體解釋之。
⑴ 唐浮圖慧褒始舍於此
⑵ 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⑶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⑷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
⑸ 則其好遊直不能窮也
⑹ 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⑺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⑻ 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⑼ 餘亦悔其隨之而不能極夫遊之樂也
4、朗讀課文,邊讀邊翻譯。
5、分析理解:
⑴ 褒禪山因何而得名?他到底是什麼山?
答:因唐朝和尚慧褒而得名;就是現在的華山。
⑵ 對花和華的辨析體現了王安石愛鑽字眼的習慣,他也因此而尚受時人譏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這個習慣的?
(討論)
⑶ 從文中所寫來看,作者為什麼要進山洞?又為什麼半路撤出?
答:如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
⑷ 現在時興一種運動,叫做探險運動,你認為這種運動興起的原因是什麼?
(討論)
六、熟讀課文一二段,課後用通順的語言認真翻譯一遍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研讀三、四、五段。
2、小結本文。
3、練習。
〖教學步驟
一、複習背讀第一二段(或抽查詞語理解情況)
二、分析解讀三四五段
1、補充註釋:
⑴ 於是餘有嘆焉 焉:語氣詞,不譯。
⑵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以:因為,由於。
⑶ 夫夷以近,則遊者眾 夫:那。以:而,並且。
⑷ 其熟能譏之乎 其:豈,難道。
⑸ 何可勝道也哉 勝:完全。
2、下列詞語在句中應怎樣解釋?
⑴ 焉:
A、於是餘有嘆焉
B、而人之所罕至焉
C、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焉用彼相矣
D、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⑵ 其:
A、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B、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C、其熟能譏只乎
D、其真不知馬也
E、汝其勿悲
⑶ 觀:
A、古之人觀於天地、山川、草木
B、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C、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D、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
⑷ 名:
A、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B、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C、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D、莫名其妙
E、不名一文
F、以奇乃華山之陽而名之也
3、指出下列句中詞類活用現象:
⑴ 往往有得
⑵ 夫夷以近,則遊者眾
⑶ 險以遠,則至者少
⑷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
⑸ 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⑹ 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4、比較下列劃線詞語的古今意義和用法:
⑴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⑵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⑶ 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
⑷ 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⑸ 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
⑹ 於是餘有嘆焉
⑺ 往往有得
⑻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⑼ 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5、指出下列句中含有的文化常識:
⑴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⑵ 四人者:廬陵簫君圭君玉
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⑷ 《臨川先生文集》
⑸ 今之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6、分析後三段:
⑴ 王安石基於這次旅遊產生了一點感想?請具體說明。
答:賞非常之觀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對於古書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⑵ 王安石分析要賞非常之觀必需哪些條件?
答:要有志、有力、有助。
⑶ 學習了本文,你有了怎樣的體會?你將如何面對自己的生活和學習?
(討論)
三、朗讀後三段,邊讀邊翻譯
四、小結本文
1、古人在遊記中寫感受常用一句話來概括全文的主旨,請找出本文中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話: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作者記遊褒禪山不為記遊,而為發表議論:無論治學處事,首先要有百折不撓的意志,也要有深思而慎取的態度。
2、因事見理,敘議結合。本文前兩段記遊山,後兩段發議論,前面的記遊處處與後面的體會有關,後面的議論又緊扣前面的遊山經歷。前後呼應,結構謹嚴,具體生動,淺顯易懂。
五、佈置作業:
1、課堂作業:課後練習。
2、課後作業:
⑴ 背誦全文。
⑵ 完成《高考神梯》。
《遊褒禪山記》王安石教學設計 篇14
【活動目的】
1、理解並學習作者“盡吾志”的思想,培養立大志併為之奮鬥的精神。
2、學習因事見理、敘議結合的寫作方法。
3、積累文言基礎知識: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
【活動重點】
理解本文的精神實質,培養學生的良好的意志品質;積累文言知識、學習文章寫法,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活動用具】
1、多媒體課件。
2、朗讀錄音磁帶。
3、補充的相關資料。
【活動時間】
90分鐘。
【活動步驟】
一、匯入新課,多媒體助讀
1、由唐宋八大家和王安石變法引出作者。
2、作者簡介:多媒體課件展示。
3、瞭解時代背景:多媒體課件展示。
二、活動之一:朗讀活動
1、聽朗讀錄音或多媒體配音朗讀:學習字音和斷句。
2、學生自由朗讀:讀準句讀,讀準字音,讀出表情。
3、檢查朗讀效果:學生單人朗讀,師生聽讀,並進行評議,師生相互取長補短。
三、活動之二:學習課文,積累文言知識
1、學生自學課文:結合課下註解,藉助工具書,學生自讀全文,學習文中字詞句,理解文章大意。
2、學生記下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小組中尋求解決,疑難問題供班級交流。
3、師生班級交流:小組問題展示──班級交流討論──師生答疑解難──形成班級共識。
四、活動之三:小組合作探究
1、總結性學習活動:
⑴課文中疑難字詞句的積累學習。
⑵文中出現的文言句式的歸納學習。
⑶小組學習中還存在的新問題記錄。
2、探究性學習活動:
⑴本文主旨可用哪一句話來概括?
⑵“盡吾志”一句跟前文記遊中哪句話是照應的?
⑶本文的記敘部分和議論部分是怎麼緊密聯絡的?
⑷體現課文主體的段落是哪一段?為什麼?
3、小組合作學習,形成小組作業,供班級交流使用。
五、活動之四:班級交流
1、多媒體展示某一小組的總結性學習成果,其他小組修訂補充。
2、多媒體展示探究性學習的成果,班級交流討論:展示成果──小組異議──班級討論──師生交流──形成共識。
六、佈置作業(略)
《遊褒禪山記》王安石教學設計 篇15
[教學目標 ]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處之多大致可分為五種型別:
①指示代詞,相當於“那”“那個”“那些”。
②人稱代詞,相當於“它”(他)。
③人稱代詞,表領屬關係,作“它(他)的”講。
④人稱代詞,活用為第一人稱,相當於“我”、“我們”、“自己”。
⑤語氣詞,表示反問語氣,可譯為“難道”。如“其孰能譏之乎”。
二、講讀課文第3段:
(一)匯入:第二段詳寫遊後洞的經過,著重寫在力尚足、火尚足明的情況下,竟隨“怠者”而返的遺憾心情。還有前洞與後洞的對比,都為第3、4段的議論打下伏筆。
1.提問,回答第2自然段的層次。
第一層:開頭到“遂與之俱出”記遊洞經過。
第二層:“蓋餘所至”到段末,追記後洞中所見並表達遺憾的心情。
(二)指名朗讀、口譯第3段:
重點掌握如下詞、句:
1.一詞多義:
(1)“觀”:①觀察、看。“古人之觀於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觀”。③建築物的一種,讀 ,“大王見臣列觀”。(《廉頗簡相如列傳》)
(2)“得”:①能夠。“不得極夫遊之樂”。②心得、收穫。“往往有得”。③融洽。“與公甚相得”。④得到,獲得。“某得八焉”。(③、④均《王忠肅公翱事》)
(3)“夷”:①平坦。“夷以近”。②剷平、削平。“今操芟夷大難”(《赤壁之戰》)。③我國古代對少數民族及外國的一種蔑稱。“南撫夷越”。(《隆中對》)
(4)“相”:①幫助、輔佐,讀 。“無物以相之”。②宰相、丞相,讀。“操雖託名漢相”(《赤壁之戰》)③互相,讀 。“卒相與歡。“(《廉頗商相如列傳》)。
2.古今異義:
“非常”:本文義為“不尋常”、“非同一般”,是兩個詞。如:“非常之觀”。不同於現代漢語表程度的副詞。
3.虛詞:
“以”:作介詞用:①因、由於。“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②用來、拿。“無物以相之”。作連詞用,相當於“而”:①表並列。“險以遠”。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4.句子: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雙重否定句,強調“志”的重要。
(2)“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中間省略了“而不至”之類的話,翻譯時要補出,否則意思不連貫。
(三)引導學生討論以下問題:
(l)教師範讀並穿插評點。
(2)①問:古代遊記中寫感受,常用一句話來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記》末段,“太守之樂其樂”“醉能同其樂”二語便是該文的主旨。說說本文的主旨可用哪句話來概括。
對學生回答的不同答案稍加討論,對不確切的應作分析,然後總結,作者此次遊褒禪山的主要目標是遊洞,他的主要感受由此而生。因此主旨是:“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②問:作者說“不能至”是針對什麼說的?
不能到達洞的深處,見不到“非常之觀”。
③這本來是件有“悔”的事,為什麼作者又說“可以無悔”呢?
因為已經“盡吾志”了。
④“盡吾志”是什麼意思?
為實現自己的願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結:“盡吾志”是這句話的要害。
(3)①“盡吾志”這句話跟前段記遊中哪句話是前後照應的?
“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②“極夫遊之樂”是針對什麼說的?
至洞之深處。
③為什麼到了洞的深處才能“極夫遊之樂”呢?
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也表明了這樣的意思。
④作者“悔”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隨之止。
小結:“隨之止”是放棄自己的意願,不做最大的努力而屈從別人,這正是本句的要害。
(四)總結: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間的辨證關係,強調了“力”與“物”這兩個客觀條件的作用,又強調了“志”這個主觀因素的關鍵作用,強調只要盡己之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亦可“無悔”、“無譏”,作者在這兒所論述的既是遊山之所得,又是治學處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業之道。從這裡大家受到了什麼啟發?能不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學習談一下。
三、講讀第4段:
(一)指名朗讀、口譯。
重點掌握如下詞、句:
1.一詞多義:
(1)“悲”:
①感嘆、嘆惜。“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
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③哀憐。“餘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說》)
(2)“勝”:
①盡 。“何可勝道也哉”。
②能承擔,禁得起, 。“沛公不勝杯構”(《鴻門宴》)。
③優美的, 。“予觀夫巴陵勝狀”(《岳陽樓記》)。
④勝利, 。“終不能加勝於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2.詞性活用:
(1)“謬”:弄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後世之謬其傳……”
(2)“傳”:流傳下來的文字,動詞活用為名詞。“後世之謬其傳……”
(二)引導學生討論如下問題:
(1)教師範讀,提問“古書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話相照應?
其文漫滅。
(2)“後世之謬其傳”又是跟哪句話相照應?
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3)這樣說來,這兩句話是不是專指碑文字跡模糊和“花山”被誤傳為“華山”這兩件事說的呢?為什麼?
不是,它既是專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
從“何可勝道也哉”中,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傳或刊印的訛誤。
小結:這就是從個別引申出一般的寫法,也表現了作者的闊大胸襟,看問題有思想高度。
四、講析第5段:
這一段是補敘,交代同遊者籍貫、姓名和寫作本文的時間並署名。思考:同遊者的姓名沒有出現在正文裡,而是記在這段文字中,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提示:能使行文簡潔,避免橫生枝節。
五、問題討論:
本文的記敘部分和議論部分是怎樣緊密聯絡的?(試從①過渡銜接;②兩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後呼應;③遊山與治學處世兩者的內在聯絡這三方面思考)
提示:①兩部分之間使用了過渡句:第二段最後一句“不得極夫遊之樂”開啟下文,第三段第一句“於是餘有嘆焉”緊承上文,領起全段,使前後銜接,過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後呼應,意思貫通,起照應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則遊者眾”和“其下平曠……記遊者甚眾”;“險以遠,則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好遊者不能窮”、“來而記之者已少”;“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和“其見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隨以止”和“遂與之俱出”;“可譏”和“人咎”;“在己為有侮”和“悔其隨之”;“僕碑”和“有碑僕道”;“古書之不存”和“其文漫滅”;“謬其傳”和“音謬”。前文的記敘正是為議論部分埋下伏筆,使議論有依據。議論部分是記敘的深化,是從具體事物中悟出來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學處世比作遊山,抓住它們之間的共同點:都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態度。
六、全班齊讀課文。
七、佈置作業:
解釋下列句中的虛詞:
1.解釋下列句子加點的“之”字:
(1)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魚蟲、鳥獸,往往有得
(2)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3)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4) 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
(5) 至於幽暗昏惑無物以相之
(6) 其孰能譏之乎
(7) 此餘之所得也
2. 解釋下列句中的“其”字:
①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時間。)
②距其院東五里(那,代指慧空禪院)
③獨其為文猶可識(它,代僕碑)
④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它,代穴;那些,代指遊客)
⑤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後洞;那,代指遊客)
⑥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自己,代作者)
⑦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他們,代指古人)
⑧其孰能譏之乎(難道,表反詰)
3. 解釋下列句中的“以”字:
①“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作介詞用:因、由於。)
② “無物以相之”。 ( 作介詞用:用來、拿。)
③“夫險以遠”。(作連詞用,相當於“而”,表並列。)
④ “餘與四人擁火以入”。(作連詞用,相當於“而”,表修飾。)
《遊褒禪山記》王安石教學設計 篇16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從記游到議論,即事明理的寫作手法。
2、學習本文所論述的做任何事要有志向、不盲從、努力向上和“深思慎取”的態度。
3、掌握詞類活用和一詞多義的用法,特別是“其”、“道”、“名”、“然”等詞的用法。
4、熟讀背誦,培養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
目的2、3
教學難點:
目的1、4。
教學設想:
1、本文的語言比較通俗,可讓學生利用註釋自己串講課文,必要時教師進行點撥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文中的一些常用詞,除弄清它在本課的用法外,還要引導學生聯絡所學過的篇目及利用查詢工具書的方法積累這些詞的其他用法,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3、即事明理的寫法,學生比較陌生,所以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理清記敘和議論的關係,從而理解作者所闡述的觀點。
4、誦讀是本文學習的重點,要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通讀課文,在誦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落實本課的背誦要求。
教學要點:
作者及課文簡介,疏通文意。
教學步驟:
一、匯入
《醉翁亭記》、《岳陽樓記》,“記”是一種文體,指遊記。遊記的共同點是什麼呢?(明確:抓住景物特點,表現山水之美。有人曾將遊記比作“紙上山水”。)
二、介紹作者、背景。
三、交代本課的教學目的及課時安排。
四、由學生朗讀課文。
正音(板書):褒 冢 華 相 謬 窈 父
五、默讀課文,根據註釋疏通文意。
六、由學生複述課文,串講。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做些必要的點撥,特別要點出一些重點字詞的用法。
七、由學生質疑,提出存在的其他問題。
八、齊讀課文,鞏固詞義。
九、作業
1.積累“其”、“道”、“名”、“然”的義項。
2.熟讀課文,體會敘議結合手法。
《遊褒禪山記》王安石教學設計 篇17
【教學目的】
理解:領會前人關於“志”、“力”、“物”三者關係看法的精神實質,記住做學問要“深思慎取”的告誡,學習他們不相信舊說,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強調實踐,反對主觀臆斷的態度。
積累:豐富學生有關文言文的誦讀知識,培養誦讀文言文的習慣。
瞭解幾種文言句式,特別是賓語前置句。
運用:辨析幾種常見的修辭格。
【教學重點與難點】
1、誦讀知識及誦讀習慣的培養。
2、理解“志”、“力”、“物”三者關係,體會“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3、作者略寫僕碑、前洞,詳寫後洞,與全文主旨的關係;
4、掌握“觀”、“名”、“文”、“求”等詞的意義和用法;瞭解“其”的不同用法;
【知識點】(除重點難點之外)
1、讀準難字字音,掌握異讀的三個類別;
2、讀準文言句子,不要讀破句;
3、瞭解文言虛詞在表達語氣、傳達感情上的作用。
【教學方法】
串講法、誦讀法、多媒體。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1、解題:
本文體裁:遊記散文;②全文內容:透過遊山,闡發兩點感想。
2、範讀全文,自讀。
3、逐段辨析有關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網頁對照譯文,辨析疑難)
第一段:
①讀準下列詞語的字音:浮圖、廬冢、漫、華、謬等。
②譯句: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
③分析“其”字的用法。
④找出名詞用作動詞的例句。
第二段:
①找出名詞作狀語的例子:側出
②找出開竅詞作動詞的例子:窮、明。
③解詞:曠、擁、怠、加、咎、極等。
④不要讀破句:“而餘亦悔之……之樂也。”
第三段:
①辨析:“焉”、“而”、“也”等虛詞用法。
②解詞:觀、得、非常、至於等。
③讀準音:“相之”
④口譯本段
第四段:
①標出下列句子的語中停頓處:“後世”句
②悲夫FU
第五段:
①找出假借字;②找出判斷句、省略句。
4、作業:
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1、分段討論問題:
①第一自然段記了什麼?有什麼特點?
提示:記所遊山名,交待“褒禪”山名之由來,介紹華山洞的位置及命名原因,考證“華山”原名叫“花山”。作者記遊時,並不沉醉於山水之中,而重在考察事物的原委,正是為下文“謬其傳”埋下伏筆,已有“慎取”之意。
②第二段記敘遊華山洞的經過,哪些詳寫,哪些略寫?為什麼這樣處理材料?
提示:寫遊前洞,惜墨如金,一筆帶過;寫遊後洞,潑墨如水,詳加介紹。這樣剪裁,是為下文議論鋪設事實依據。
③第三段作者寫遊山的心得體會。他闡述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請指出具體例句。
提示:闡述了宏偉的目標與不可少的主客觀條件之間的聯絡。“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了“志”的重要。“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說明“力”的重要。“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說明“物”的重要。“然力足以至,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從反面強調“盡吾志”的重要。“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則從正面再次強調了“盡吾志”的重要。
④第四段,作者寫了第二點心得體會。哪句話能表明作者的觀點? 提示:“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本文記敘部分和議論部分結合得自然。其中有些語句起到了聯絡和照應作用,請分別找出來。(例句略)
⑥本文末一段寫了什麼?有何作用?
提示記同遊之人和時間。既照應前文,又對“餘與四人擁火以入”補敘。這種寫法,可使行文簡潔緊湊。
2、讀全文,師指點。
3、完成思考與練習
《遊褒禪山記》王安石教學設計 篇18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文章大意,提升品味遊記類古文的能力。
2、透過自主探究和小組討論,指導學生理清文章的內容和結構,體會作者“有志”“盡吾志”的人生態度。
3、學習作者勇於探究的精神,培養學生在學習上勇於探究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透過自主探究和小組討論,指導學生理清文章的內容和結構,體會作者“有志”“盡吾志”的人生態度。
難點:學習作者“有志”“盡吾志”的人生態度。
三、教學方法
批註式閱讀法、談話法、小組合作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透過作者的生平匯入:同學們,說起王安石,我們並不陌生,他是北宋的政治家、改革家,他曾官至宰相併主持了北宋的“王安石變法”,他的一生也與變法息息相關,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王安石在上書變法前遊覽褒禪山時的所記所想,或許在蛛絲馬跡中我們能探求到偉人心裡的遠大抱負。(板書題目)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對照註釋閱讀課文,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結構。思考“本文可以分為哪幾部分,每部分分別講了什麼?”
明確:①(1~2):記敘一行人遊褒禪山的經過。
②(3~4):議論自己遊山的心得。
③(5):補敘、簡介其他人。
(三)深入研讀,重點感悟
1、看文章中游山經過這一部分,思考以下問題:
①小組討論,為什麼說“華(huá)山”是“音謬”?
漢字最初無“花”字,“花”小篆中寫成像花形;“花”是後起字,有此字後“花”與“華”分開,“華”才讀“huá”王安石認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古音寫的今字,仍然應讀“huā”,而不應該讀成“huá”。
②對“花”和“華”的辨析體現了王安石愛鑽字眼的習慣,對這個習慣,你有什麼看法?
各抒己見
2、作者分別遊覽了哪些地方?各個地方分別有什麼特點?
明確:作者遊覽了前洞和後洞;前洞:平曠,遊者多;後洞:窈然、寒、深,遊者少。
3、看遊山心得這一部分,作者有什麼心得?
明確:現在的人要想做事情有所成就,也必須具有古人那種探索的精神。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就以遊覽風物來說,“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這種現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現。天下的珍奇異景往往在一些偏僻、常人難以到達的地方,而大多數人會因為其艱險、難找而選擇放棄,所以越奇特的地方被人發現的越少。
5、既然奇景異觀常人很難看到,那麼怎樣才能看到奇景異觀呢?從文中歸納概括。
明確:需要同時具備三個條件。
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一個人要有遠大志向,目標明確,才有可能到達理想的境地。(板書“志”)
二是“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如果氣力不足,心有餘而力不足,也很難到達理想境地。(板書“力”)
三是“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客觀的條件也是我們成功的必備條件。如果不借助火把之類的物來照亮前進的道路,也是不能到達理想境地的。(板書“物”)
總之,志、力、物是一個人成功的必備條件。
6、雖然作者講到“志、力、物”三者缺一不可,但是現實往往不如人意,對此,作者又有什麼心得呢?
明確:盡了自己的努力而未能達到,也就沒有什麼遺憾的了。
(四)拓展延伸
王安石在遊覽了褒禪山後得出了“有志”“盡吾志”的觀點,抒發了其積極進取的精神。這種精神對我們現實生活有什麼啟發作用呢?如果是你,你會選擇怎樣做?
(五)小結作業
學生總結本節課內容,作業:查詢一下王安石生平的相關資料,瞭解王安石其人。
五、板書設計
《遊褒禪山記》王安石教學設計 篇19
教學目標:
一、瞭解王安石的思想及寫作背景。
二、掌握“其”“舍”“名”“窮”“蓋”“明”等文言詞語的用法。
三、初步領會以記遊發表議論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非常高興與大家一起學習古代散文。在初中我們學過歐陽修的名篇——《醉翁亭記》。“記”是遊記,代表了一種文體。作者一般借記遊而進行議論,表達自己的觀點。像《醉翁亭記》就是透過描寫山水之景,來表現“醉能同其樂”和“太守之樂其樂”的與民同樂的觀點。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遊褒禪山記》同樣也是借記遊表達自己的觀點。那麼,作者遊覽了那些主要景點?其後又發表了什麼樣的感慨呢?下面我們就隨著王安石走進褒禪山。(板書課題)
二、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江西臨川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是王安石34歲時的作品,四年後(1058年)他給宋仁宗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要求改變國家積貧積弱的局面。十二年後(1070年)被宋神宗任命為宰相。他不顧保守派的反對,積極推行新法,提出“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觀點。他的變法雖然沒有成功,但他那種力圖變革的精神是進步意義的,因此被列寧譽為“中國11世紀的改革家”。後來退居江寧,封舒國公,又改封荊,世稱王荊公。其詩文多揭露時弊,風格上結構嚴謹,說理透闢,在唐宋八大家中獨樹一幟。
從這裡我們瞭解王安石是一個具有堅強毅力的改革家,雖然阻力重重,但仍以百折不撓的精神追求自己的偉大目標。人們都說王安石“文如其人”,“寫文如從政”。下面我們進入課文印證一下他的光輝思想。
三、聽錄音,整體感知課文,正音正句讀。
(學生聽錄音過程中,教師板書下列字音作以糾正)
A褒禪(bāochán)山亦謂之華山。
B今言“華”(huā)如“華實”(huá)之“華”(huá)者,蓋音謬也。
C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zhǒng)也。
D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yǎo)然。
E既其出,則或咎(jiù)其欲出者。
F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xiàng)之。
G何可勝(shēng)道也哉!
H廬陵蕭君圭(guī)君玉
I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fǔ)。
四、講讀1——2段。
在我們欣賞完多媒體的朗讀之後,讓我們體會到學習文言文的第一要務就是“讀”,有一句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下面的時間我們就邊朗讀邊疏通文意。根據閱讀提示,我們知道,王安石先寫記遊後談體會,因此,大家先來看看作者遊覽了那些主要景點?下面請一位同學朗讀第一段,其他同學認真聽講,糾正其不正確的字音和停頓。
指名朗讀,口譯。疑難之處可讓其他同學回答或由老師點撥。
(一)補充註釋。(邊點邊解釋)
1、唐浮屠慧褒始舍於其址。始:開始。舍:築舍定居。名詞作動詞。
2、而卒葬之。卒:終於。
3、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名:命名
4、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乃:為,是。陽,古代以山北為陰,山南為陽。
5、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文,碑文;碑上殘存的文字。
6、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蓋,承接上文,有大概的意思。謬,錯誤。
7、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窮,走到盡頭。形容詞作動詞。
8、不出,火且盡。且,將要。
9、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加,更加。
10、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詞作動詞。
11、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極,盡,盡興。
(二)詞類活用。(板書)
舍,築舍定居。名作動名,命名。名作動。側,從旁邊。名作狀語
深,深度。形作名。窮,走到盡頭。形作動。見,見到的景象。動詞作名詞。
至,達到的人。動詞作名詞。明,照明。形作動。極,盡興。形容詞作動詞。
(三)判斷句式。
1、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表單純判斷,者前是主語,者後是謂語。
2、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表因果關係的複合判斷句,者在此除了表示停頓語氣外,還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四)歸納“其”的用法。(板書)
1、指示代詞。“那”,“那些”
2、人稱代詞。放在動詞前。“他(它)”“他(它)們”
3、人稱代詞。放在名詞前。“他(它)的”“他(它)們的”
4、人稱代詞。譯為“自己”“我”“我們”
5、助詞。無實義。
(五)朗讀課文,邊讀邊翻譯。
讀到這裡,我們已經對重點詞語進行了解釋,並疏通了1——2段的文意,下面我們來整體把握一下作者的記遊經過。
(六)分析理解。
透過閱讀第一段,同學們說王安石遊覽了哪些主要景點呢?(禪院——華山洞——僕碑),請大家看方點陣圖(開啟畫面)
1、看圖分析:遊記一般要寫出景物的方位,使其在讀者的印象中產生空間概念,形成立體感。試找出確定慧空禪院、華山洞、僕碑的方位的語句。
明確:“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
在明確了景點的大體方位之後,王安石才拾階而上,準備暢遊一番。但王安石絕非一般的騷人墨客,每遊一處必追根究底,探其源頭。下面請大家看看作者是如何考證褒禪山的。(打出下面的問題)
2、褒禪山因何而得名?它到底是什麼山?
唐代和尚慧褒在這裡築舍定居,後來又葬在那裡,他的弟子為了紀念他的成就,而把這座山改名為褒禪山。
其實,它應該是花山。漢字最初只有“華(huā)”字,沒有“花”字,後來有了“花”字,“華”“花”分家,“華”才讀為huá。(王安石認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華”的古音而寫的今字,仍應讀huā,而不應讀“華(huá奢侈、虛浮)實”的huá。
王安石考證褒禪山的名稱,體現了他探求事實真相的處世風格。那麼,我們應該怎樣評價王安石愛鑽字眼的習慣呢?(打出下面的問題)
3、對“花”“華”的辨析體現了王安石愛鑽字眼的習慣,他也因此而受人譏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這個習慣的?(學生討論)
治學嚴謹,追求真理。
第一段作者運用了環環相扣,層層相生的方法,為我們介紹了禪院——華山洞——僕碑三個主要景物,並且引出了對“華山”的正音,為後面的議論埋下了伏筆。由於王安石遊興未減,所以暫時把僕碑上的文字擱置一旁,踏上了遊覽華山洞的征程。(開啟下面的問題)
4、作者在第二段中主要遊覽了什麼景點?為什麼在遊洞途中退出?運用了哪些對比?有什麼作用?
前洞和後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
前洞——平曠——遊人多後洞——幽深——入者少
餘所至之淺——好遊者所至之深
進洞“其見愈奇”的欣喜——出洞“不得極夫遊之樂”的懊悔
為後面的議論作鋪墊。
同學們!你們都爬過山吧,攀到頂峰去欣賞美麗的風光,洋洋自得,心曠神怡;也許由於天氣或體力的原因中途下山,悵然若失,掃興而歸。當中王安石雖未享受到遊覽的樂趣,但作者在遺憾後悔之餘收穫還是很豐富的。一個“悔”字既概括出了作者遊洞的心情,又引出了下一段的議論——“於是餘有嘆焉”,作者感慨良多啊!《古文觀止》評價時說:王安石“借遊華山洞,發揮學道”。作者對於遊山到底發表了什麼感慨呢?給我們帶來什麼哲理呢?這個問題還是請你們的語文老師解開謎底,我今天只不過是拋磚引玉罷了,也就是說,我所講的內容都是引子,為明天的學習作了一個鋪墊。
五、齊讀課文1——2段。
六、思考問題。
1、王安石,字____,北宋著名的_______家、_______家,被列寧譽為“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A唐浮屠慧褒始舍於其址(舍,築舍定居。名詞作動詞其,人稱代詞它的)
B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其,人稱代詞它名:命名。名詞作動詞)
C其下平曠,有泉側出(側,從旁邊。名作狀)
D有怠而欲出者(懈怠)
E不出,火且盡(將要)
F火尚足以明也(照明形作動)
七、佈置作業
課後討論:現在時興一種運動,叫做探險運動。譬如攀登珠穆朗瑪峰,漂流長江,橫渡英吉利海峽,你認為這種運動興起的原因是什麼?
提示:征服自然,磨練意志,追求理想,探索精神,體驗成功,實現價值,創造奇蹟,生命運動。
同學們!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有志者事竟成。我們不要學習文中的“怠而欲出者”,志當存高遠。最後以馬克思的名言來結束本課的內容:“只有不畏艱險,努力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們,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板書設計:
記敘→議論
禪院——華山洞——僕碑——“花”“華”正音——悲?
前洞——後洞——退出——悔其隨之——嘆?
平曠幽深淺-深欣喜-懊悔
遊人多入者少
字詞:
卒,終於。道,道路。文,碑文:殘存的文字。
蓋,大概。謬,錯誤。怠,懈怠。且,將要。
咎,責怪。
正音:
A褒禪(bāochán)
B今言“華”(huā)如“華實”(huá)之“華”(huá)者,
C廬冢(zhǒng)
D窈(yǎo)然。
E咎(jiù)其欲出者。
F無物以相(xiàng)之。
G何可勝(shēng)道也哉!
H廬陵蕭君圭(guī)君玉
I餘弟安國平父(fǔ)。
《遊褒禪山記》王安石教學設計 篇20
一、教學目標:
1、掌握一些重點實詞、虛詞的的多種含義;辨析一些詞類活用現象。
2、學習此文因事說理,敘議結合、詳略得當、前後照應的寫作特點。
3、學習作者做事“盡吾志”和治學“深思慎取”的態度。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積累“舍”“名”“其”“以”等文言實詞、虛詞,學習“至”“明”等一些詞的活用。
2、學習本文敘議結合、前後照應的寫作特點。
三、教學時數:
3課時
第一課時:匯入課文,整體感知,學生結合註解疏通字意。
第二課時:學生質疑,教師串講,歸納重點字詞。
第三課時:分析本文的寫作特點,複習總結。
四、文字解讀:
1、作者的思路:
板書:
1、介紹褒禪山概況
記敘
2、記遊山經過(詳略)照應
因事說理3、遊山心得——盡吾志照應
議論
4、對僕碑的感慨——深思慎取
補敘——5、同遊者、寫作時間
2、重點內容分析
第1段寫僕碑是為後面議論埋下伏筆,作者認真考證僕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體現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為後面第4段議論中提出治學“深思慎取”提出依據。
第2段略寫略寫前洞,較詳細地寫了後洞特點及遊後洞的所見所感。並且採用了對比的形式,前洞的平曠與後洞的幽深對比,前洞“記遊者甚眾”與後洞“來而記之者已少”對比,最後寫出洞後的心情,突出一個“悔”,因為當時“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卻“與之俱出”,“不得極夫遊之樂”,由此而悔,從而為第3段的議論作鋪墊。
3、重點內容處理方法
教師提示此文和其他遊記不同,學生尋找後教師明確:本文不同於一般的遊記,不重山川風物的描繪,而重在因事說理,以說理為目的,記遊的內容只是說理的材料和依據。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找出本文記敘、議論的部分,並組織學生在原文尋找前後照應的語句,從而明確記遊內容是議論的基礎,是議論的事實依據,議論是記遊內容在思想認識上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記遊處處從後面的議論落筆,為議論做鋪墊;後面的議論有處處緊扣前面的記遊,賦予記遊內容以特定的思想意義,記敘和議論相輔想成,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五、助讀材料
1、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號半山,宋朝臨川(現在江西省臨川)人,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後被封為“荊國公”,人稱“王荊公”。是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詩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長於說理,精於修辭,間有情韻深婉之作。
2、褒禪山是安徽省含山縣城北的一座風景秀麗的山。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王安石辭職回家探親(之前在舒州任通判),途中和幾位遊覽了褒禪山,這年七月,作者以追記的形式,補寫了這篇遊記。
六、重點內容積累
名言:
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字詞積累
1、重點詞語:
側:名詞作狀語,從旁邊。(活用)
深:形容詞作名詞,深度。(活用)
窮:形容詞作動詞,指走到盡頭(活用)
見:動詞作名詞,見到的(景緻)(活用)
十一:古代分數表示法,即十分之一
至:動詞作名詞,到的人。(活用)
明:形容詞作動詞,照明。(活用)
或:有的人
2、虛詞:
(1)其:
①其下平曠:代詞,代指華山洞。
②問其深:代詞,代指後洞。
③則其雖好遊者不能窮:代詞,那些
④其進愈難:代詞,遊覽的人。
⑤而其見愈奇:代詞,那些(景觀)
⑥視其左右:代詞,那些(遊覽的人)
⑦其又深:代詞,代指後洞。
⑧則其至又加少:代詞,那些
⑨既其出:助詞,無義。
⑩咎其欲出者:代詞,那個。
悔其隨之:代詞,我。
(2)以:
①由山以上五六里:而,連詞,順承。
②擁火以入:而,連詞,順承。
③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來,連詞,修飾
譯文:
褒禪山也稱為華山。唐代和尚慧褒當初在這裡築室居住,死後又葬在那裡;因為這個緣故,後人就稱此山為褒禪山。現在人們所說的慧空禪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離那禪院東邊五里,是人們所說的華山洞,因為它在華山南面而這樣命名。距離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剝蝕、損壞近乎磨滅,只有從勉強能認得出的地方還可以辨識出“花山”的字樣。現在將“華”讀為“華實”的“華”,大概是(因字同而產生的)讀音上的錯誤。
由此向下的那個山洞平坦而空闊,有一股山泉從旁邊湧出,在這裡遊覽、題記的人很多,(這就)叫做“前洞”。經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個洞穴,一派幽深的樣子,進去便(感到)寒氣逼人,打問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歡遊險的人也未能走到盡頭——這是人們所說的“後洞”。我與四個人打著火把走進去,進去越深,前進越困難,而所見到的景象越奇妙。有個懈怠而想退出的夥伴說:“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滅了。”於是,只好都跟他退出來。我們走進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歡遊險的人來,大概還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來此而題記的人已經很少了。洞內更深的地方,大概來到的遊人就更少了。當(決定從洞內退出)時,我的體力還足夠前進,火把還能夠繼續照明。我們出洞以後,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我也後悔跟他出來,而未能極盡遊洞的樂趣。
於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所得益,是因為他們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廣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多;危險而又遠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偉、珍異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達的。(雖然)有了志氣,也不盲從別人而停止,但是體力不足的,也不能到達。有了志氣與體力,也不盲從別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亂的地方卻沒有必要的物件來支援,也不能到達。可是,力量足以達到目的(而未能達到),在別人(看來)是可以譏笑的,在自己來說也是有所悔恨的;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而未能達到,便可以無所悔恨,這難道誰還能譏笑嗎?這就是我這次遊山的收穫。
我對於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嘆古代刻寫的文獻未能存留,後世訛傳而無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說得完呢?這就是學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謹慎地援用資料的緣故。
同遊的四個人是:廬陵人蕭君圭,字君玉;長樂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國,字平父;安上,字純父。至和元年七月,臨川人王安石記。
特色片段:
於是餘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餘之所得也!
此段用一“嘆”字緊承上文,領起全段,以古人作為立論的標準,從“求思”的深度和廣度兩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闡述了宏偉目標,險遠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內在聯絡,強調了只要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即使不能達到目的,也可以“無譏”、“無梅”。
背誦內容:2、3、4段
練習:
選擇題:
1、下列有關文學知識正確的一項是:
A.王安石,北宋人,字臨川,號半山,有《臨川先生文集》,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B.王安石生封荊國公,故世稱之為“王荊公”,又因卒諡“文”,故又稱為王文公。
C.古人稱謂一般不直呼其名,而可稱籍貫、字號、官名、排行等,如“廬陵蕭君圭君玉”就含有籍貫、姓氏、官名和字。
D.古人之所謂“浮圖”和“廬冢”即為和尚和寺院。
2.解釋下列加點的文言詞語
①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
②有碑僕道,其文漫滅。
③有穴窈然。
④蓋予所至,比好遊者不能十一。
⑤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⑥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3.指出下列各句的活用情況
①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②有泉側出
③其見愈奇
④常在於險遠
⑤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4.解釋下列句中古今的含義
①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
②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險遠。
③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④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翻譯:
1、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乎遊之樂也。
2、予於僕碑,又有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