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最美的山水詩《江上》

王安石最美的山水詩《江上》

  《江上》是王安石在秋江帆影中獲得精神啟悟而作,是最美的山水詩,我們一起來閱讀學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王安石最美的山水詩《江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江上》

  王安石

  江北秋陰一半開,晚雲含雨卻低徊。

  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

  翻譯:

  一個秋天的早晨,詩人站在江的南岸向北岸望去,只見天色陰沉沉的,剛剛透出一半亮色。壓低的雲層含著雨意,徘徊不定。 詩人的目光移向對岸的青山,發現山勢曲折纏繞,江流迂迴蜿蜒,心頭不禁湧起一陣困惑:路在何方?忽然看到無數面白帆在山林的掩映下,正隱隱約約向近處駛來。

  賞析一:

  此詩表達了蕭散恬淡的心緒。詩寫泛舟江上所見景物。寫了秋陰,寫了雲、雨,寫了青山和遠處映影影綽綽的風帆,都是很開闊、很宏大的物像,然而,整首詩造成的藝術境界卻不是雄健豪邁,而是空明幽淡,其關鍵便在一個“遠”字。詩人攝取了各種遠景構成他的畫面。

  首句令人想見雨過天晴,陰雲半開,一抹藍天已帶上了晚霞的輝光,給人一種悠遠的感受。次句則將黃昏時的雲霧寫活了。“低徊”本指人的徘徊沉思,這裡卻用來表現含雨的暮雲低垂而緩慢地移動,情趣橫生,靜中有動。詩人在這兩句中勾勒了一幅秋江暮雲圖。景物的描寫,低徊容與,悠然靜穆,所以幽遠淡雅便成了這幅畫的基調。

  三、四句從雲轉到江邊的青山,寫出了江行的特殊感受,不僅有景,而且景中有人,景中有意,蘊深邃的哲理於尋常景物之中,啟人遐思,耐人尋味。這裡青山的迴環曲折,帆景的時隱時現,也都構成了淡遠的畫面,與上面兩句渾然一體,融匯無間。

  賞析二:

  王安石晚年辭官閒居於江寧府(南京)城東門與鐘山之間的'“半山園”,飽覽山光水色,寫了不少精緻淡雅的山水絕句。連黃庭堅也 稱讚:“荊公暮年作小詩,雅麗精絕,脫去流俗。”

  此詩就是他在秋江帆影中獲得精神啟悟而作。

  頭兩句寫天,後兩句寫地,可見詩人眼 界開闊而幽深。寫天就順手把地點(江北)、季節(秋)和時辰(晚)都交待了,卻交待在陰晴莫定的天氣變化中。“江北秋陰一半開”,似乎有了由陰轉晴的趨勢,誰料想都秋天了,氣候還如此變化無常,逆轉為“晚雲含雨卻低徊”。陰——半晴——濃陰,不僅是天氣變化,而且是人的心理情調的變化,因而在低首徘徊的雨雲之下,有一個低首徘徊的詩人在。

  但是此詩的深層意義不是屈從陰暗,而是反抗陰暗。

  詩人放眼遠望,視野雖然遇到“青山繚繞疑無路”的阻塞,卻又在 “忽見千帆隱映來”中,視野變得豁然暢通了。詩人對光色體察甚細, 遠處的千帆時顯時隱,是對應著天氣的半晴又陰對江面能見度的影響的。

  反抗陰暗,便能開通千帆競渡的視境,這就是詩人借山光水色的 變化所體驗到的某種人生哲學、或政治哲學。因此,此詩是以富有辨 證法的思理取勝。

  這種思理是積極的,人們讀到南宋詩人陸游的《遊山西村》中“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名句,可能也會 聯想到它。

  《江上》閱讀試題一:

  (1)“晚雲含雨卻低徊”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5分)

  擬人。“低徊”本來是指人的徘徊沉思,這裡用來表現含雨的暮雲低垂而緩慢移動的情形,靜中有動,情趣橫生。

  (2)這首詩歌也於尋常的景物描寫中蘊含著深刻的哲理,請簡要分析。(5分)

  在孤雲低垂、青山繚繞、無路可行之際,卻忽然看見遠處忽隱忽現的帆船駛來,這告訴人們:山重水複之際,往往也是柳暗花明之時;困難與黑暗中往往蘊含著希望和光明。

  《江上》閱讀試題二:

  ①“低徊”一詞描繪出了“晚雲”怎樣的情狀?

  答: 暮雲低垂,雨意濃重。

  ②前二句勾勒了一幅“秋江暮雲圖”,這幅圖畫的基調是怎樣的?

  答:朦朧、悠遠,開闊、奇幻。

  ③若說這首詩也以天象與江上景物的變化暗寫船上人心情的變化,請你簡要地說明詩人心情變化的情況:

  答: 詩人的心情可由下面的圖示來表示:沉重——愁苦——疑惑——豁然開朗。

  詞句註釋

  ⑴晚雲:一作“曉雲”。低徊:這裡指濃厚的烏雲緩慢移動。徊,一作“回”。

  ⑵繚繞:迴環旋轉。

  ⑶隱映:隱隱地顯現出。

  白話譯文

  大江北面,秋天濃重的雲幕一半已被秋風撕開;雨後的烏雲,沉重地、緩慢地在斜陽中移動徘徊。遠處,重重疊疊的青山似乎阻住了江水的去路,船轉了個彎,眼前又見到無盡的江水,江上成片的白帆正漸漸逼近過來。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王安石變法失利後,辭去相位退居金陵後,一日遊長江有感而作。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人稱半山居士。封為舒國公,後又改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臨川縣城鹽埠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慶曆二年(1042年)進士。嘉祐三年(1058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次年復任宰相;熙寧九年(1076年)再次罷相,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半山園,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諡文。執政期間,曾與其子王雱及呂惠卿等註釋《詩經》《尚書》《周官》,時稱《三經新義》。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所著《字說》《鐘山一日錄》等,多已散佚。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後人輯有《周官新義》《詩義鉤沉》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