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童話的具象象徵(通用17篇)
論童話的具象象徵(通用17篇)
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透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誇張來編寫適合於兒童欣賞的故事。童話具有語言通俗生動,故事情節離奇曲折、引人入勝的特點。童話常採用擬人的手法,賦予鳥獸蟲魚花草樹木等生命,使其擁有人的思想感情。下面為大家帶來論童話的具象象徵,快來看看吧。
論童話的具象象徵 篇1
所謂具象象徵,一般是藉助於一些特定的具體形象並以之為核心,來組織作品的整體形象體系。它既是童話有機構成中不可缺少的外在成分,更是童話內容的運作原動力,童話中各種場景、人物與情節、故事都是圍繞著這一具象來展開,具有一種潛在的磁場吸引力,進而使整篇作品體現出整體的象徵寓意。比如《大林和小林》就是以“大林”和“小林”這兩個童話人物為核心來構築作品的整體形象體系的。這兩個童話人物分別代表了剝削階級和工人階級的具象體現。於是圍繞著他們之間發生的許多光怪陸離的奇遇故事,作品深刻地揭示出兩大階級陣營之間尖銳的矛盾衝突,於是整個形象體系也便顯示出深刻的現實寓意。
德國當代兒童文學作家甘特·斯本的短篇童話《向日葵大街的房子》,也是一篇運用具象象徵來體現現實寓意的典型作品,寫了一幢很有意思的老房子。作品以富有靈性和執著情感的“老房子”為核心來構築童話的整體形象體系,可謂別出心裁。老房子與主人伯姆潑利先生一家世代相居,因此感情深厚,幾次從危難中解救和保護了主人一家,對主人始終忠心耿耿。然而伯姆潑利先生並沒有因為老房子的忠心而心懷感激,相反,他卻嫌老房子舊了,要賣掉它,買幢新房子。老房子很傷心,它不願離開主人,於是,想盡一切辦法來阻止主人出售它。它的種種鬼把戲嚇走了一個又一個的買主,然而,卻引起了一對喜愛新奇的新婚夫婦的極大興趣,非要買下老房子不可。老房子在萬般無奈之下,只得選擇出走。最後,伯姆潑利先生千辛萬苦才找回了老房子,當然,他也就此真正醒悟到老房子的珍貴,決定不再出售,並把老房子裝飾一新,決心永遠與忠誠的老房子為伴。
當然,這篇童話的出色不光表現在作者以荒誕的手法,塑造了這麼一個別出心裁的童話形象,賦予老房子以神奇魔變的能力,更主要的是體現了老房子忠心不二的精神品質,相比較伯姆潑利先生就有些忘恩負義的味道,當然,伯姆潑利先生最後還是醒悟到了自己的錯誤而加以改正。可見,作者透過對這一新鮮奇特的童話具象的塑造和圍繞它而展開的一系列故事,意在讚揚一種朋友間的忠
誠守信,哪怕遇到任何意外變故也不變心的為人的高尚品質,其現實象徵寓意是不言而明的。
第二類總體象徵:這一類童話的象徵涵義並非來自某一特定具象的提攜或滲透,而是來自總體形象體系本身。這總體形象體系同時具備作品的表象演繹與內涵體現兩方面品質。比如《海的女兒》中所描寫的“海底人魚世界”,這裡所發生的一切故事,實際上都隱含著現實社會中人類生活的百態及其觀念品質,一個“人魚世界”就是現實社會的一個縮影。當然,它最突出的還是體現了人類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和嚮往,以及人性中最珍貴的精神品質。其深刻的象徵涵義是透過作品整個形象體系表現出來的。但“小人魚”本身也是一種完美人格和高尚精神的具象象徵的體現。
這一類的作品還有很多,如張天翼的《禿禿大王》、《金鴨帝國》都是運用這一手法創作的。一個充滿了醜惡、殘酷、血腥的“禿禿宮”就是當時黑暗的統治社會的縮影;一個荒唐無聊的“金鴨帝國”更是一部資本主義罪惡的發跡史的童話式的演繹。作品的表象演繹與內涵體現都鮮明地構成了童話總體抨擊現實的象徵寓意。
《小狐狸阿權》是日本戰時最著名的童話家新美南吉的童話名篇。它十分鮮明地體現出新美南吉優美而感傷的藝術情調,是他“求愛”文學的代表作,具有很濃厚的情感象徵寓意。作家認為:人與人之間是孤獨的存在,並非輕而易舉就能相互結合的。而“愛”則起到了使其實現結合的橋樑作用。但作家在表現對愛的追求時,大都著意於這追求的艱難,為愛而付出的沉重代價。因此特別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感染力。
小狐狸阿權對愛的希求從一開始就是悲劇性的。阿權獨自生活在山林中,生性頑皮,常常搞些惡作劇,比如把地裡的山芋刨得亂七八糟;把農民掛著的辣椒揪下來等等。有一次還把兵十辛辛苦苦捕撈的魚兒全都放跑了。這一系列的惡作劇使人們深深地誤解了它。但阿權其實心地善良,本性並不壞,當它得知兵十的母親去世後,對自己的淘氣很後悔。為了彌補自己的過錯,從此以後,阿權每天都在暗中給兵十送去栗子、蘑菇等食物。兵十卻以為是神的恩賜。一天,當阿權又帶著食物去兵十家時,被兵十發現,誤以為阿權又來搗亂,而拿起火繩槍把它打死了。後來兵十才明白一直給自己送食物的原來是阿權,這才追悔不已,但一切卻已無法挽回。作品以阿權的死為代價,使愛實現了結合,充分體現了“生存所屬不同世界”的人與動物之間的愛的實現是多麼的艱難!
作品成功地運用了誤會法,透過一次次的誤會,使人與動物之間的溝通始終無法實現,而最終導致悲劇的釀成。但這一悲劇留給我們的思考卻是多麼的深遠!它所傳達的人類在尋求與大自然的和睦相處過程中的艱難與困惑的現實象徵寓意也特別耐人尋味。
儘管童話象徵的美學意蘊幾乎是與生俱來的天性,但要運用好像徵的藝術表現卻也不易,這裡特別要注意的:一是藝術形象與哲理要有機融為一個整體。即藝術形象的圓滿、充實要與思想理念的表達演繹完美地交融起來,而不是互為分離。常有一些被稱為具有“象徵”意義的作品,或者藝術形象表面的充實、完美,而無作者深層藝術思考的潛入,其實是缺乏象徵所必須具有的深層內涵美學意味的;還有的則過於想表達某種理念而忽略了藝術形象體系血肉的豐滿、鮮活,結果使作品成為抽象理念的概念化的傳播。真正優秀的象徵意蘊的美學體現應是兩者的水乳交融。
二是童話象徵要求意蘊深邃、豐富,但也並不等於可以故作高深,弄得寓意晦澀、撲朔迷離,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尤其童話的讀者物件是少年兒童,其理解力有一定的限度,所以一定要把握好寓意深淺的度,否則單憑自己閉門造車,故弄玄虛,弄出一個玄而又玄的“迷”,讓小讀者去猜,其實恰恰是對象徵藝術的誤解和對少兒讀者的不瞭解,其效果肯定是與象徵的審美特性相反的,可謂南轅北轍了。
此外,童話與生俱來的象徵美學特質並不等於任何童話都必須具有象徵隱喻之美,它可以成為作家主要的美學追求,使作品具有突出的象徵隱喻之美;也可以淡化象徵的美學意蘊,而突出其它的美學意味,一切應從表現主題與內容的需要和作家本身的藝術風格特點出發,順應自然,切不可強求。
在當代,一些新興童話作家已開始嘗試創作一種,以情感和精神為核心的童話作品。其主要特點是:重視對人的精神和情感,較輕視情節,描寫人物多采用白描手法,故事意境深邃,象徵性極強。
論童話的具象象徵 篇2
安徒生早期的創作深受浪漫主義的影響,表現在其作品中則是主題的理想化傾向,與之相應的是形式上的理想化。從其最具代表性的幾篇經典童話作品來看,更是以象徵藝術承載著理想主義。可以斷言:安徒生童話正是以象徵手法為載體,表現出理想主義的特徵。
一、不可否認,安徒生早期創作受浪漫主義的影響很深,也可以說他是一個浪漫主義者,因而他的創作取材於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作品有明顯的理想色彩。
首先是主題的理想化傾向。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的故事來自民間傳說,小克勞斯相比大克勞斯生活不富裕,他只有一匹馬,而且還死於殘忍的大克勞斯之手,然而他勤勞,雖然被迫為大克勞斯幹活,心中卻憧憬著幸福的生活,並且為了自己擺脫貧困而依靠勞動和智慧在努力追求;他也善良,儘管祖母對他並不好,但她的死仍然讓他難過;他樂於助人,在幫助農夫的同時,也使自己富有起來。大克勞斯因為比小克勞斯富有,便不公平地佔有小克勞斯的勞動,他很貪婪,最終落得自尋死路的下場。在一個不合理的社會形態裡,勤勞、善良,然而缺乏生產生活資料的窮人,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是很難的,而富有的人依靠自己的財富、地位、權勢和貪得無厭的聚斂,他們的生活會更加富裕,活得會更加有滋有味。然而作者卻憑藉自己美好的想象,改變了現實,讓他心中的好人獲得了幸福。(《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
其次是表現形式的理想化。民間文學一般地具有理想化的成分,如中國的牛郎織女的`故事、日本的蒲島太郎的故事等。作者在創作中借鑑民間文學的表現形式,或用極度誇張的手法,或以曲折多變的情節和出人意料的結局,或在事件本身蘊涵象徵的意義等等,都包含著理想主義的因素。
《豌豆上的公主》中,一粒豌豆上面堆起二十床墊子和二十床被子,公主睡在上面,居然弄得全身發紫,這在現實中無論如何也是不可能的,不過這正是王子理想中的真正的公主。
一個退伍計程車兵經過幾次戰爭之後現在要回家了,他怎麼也想不到大筆的財富和一件法寶居然歸他所有,然而他得了那隻神奇的打火匣和豐厚的財富,並且隨之得到了朋友,不過他的財富揮霍一空之時,他的朋友也隨之而去;當他做著成為國王乘龍快婿的美夢時,他卻成了等待上絞架的階下之囚;不過最終結局是他被老百姓擁戴為新的國王,公主成了他的王后。(《打火匣》)
安徒生的童話主題之一是歌頌愛與美,《小意達的花兒》就是一個代表。《小意達的花兒》是一篇含義深刻而豐富的童話,是作者用象徵的手法創作出來的令人越讀越覺有味的作品。“花兒”是美的象徵體,小意達對花兒的精心呵護是愛的表現,王宮裡的花兒和平民的花兒接吻和互道晚安,是平等友愛的象徵,在作者看來,愛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因而可歌可泣,美是永恆的,美好的事物是不滅的,花兒說“明年夏天,我們就可以又醒轉來,活得更美麗”,就體現了這種思想。這種思想與小意達葬花並希望她們在夏天長成更美麗的花朵,都是作者理想主義的反映。作品中的幾個主要人物都分別代表著各自的群體,也都有各自特定的內涵。作品的構思整體建立在小意達的夢幻之上,以美麗溫暖的夢境對比醜惡冷酷的現實,這同樣是象徵藝術的運用,而夢境實際上就是作者的理想的寄託。
二、作者的幾篇經典童話作品更是以象徵藝術承載著理想主義。《拇指姑娘》中的拇指姑娘形體嬌小,雖然美麗卻過於弱小,她遭受種種坎坷,然而她即使身處困境,依然幫助他人,她是那樣的善良可愛。她熱愛光明,嚮往太陽下的生活,她憧憬溫暖的國度和大自然美麗的景緻。從拇指姑娘身上不難看到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民的品質和他們的遭遇,從作品的光明的結局,不難感受到作品中理想主義的氣息。《皇帝的新裝》在揭示人類所具有的虛榮、愚蠢和虛偽等缺點之時,它是以象徵的手法,泛指人類中具有共性的東西,即人性中共有的缺點和弱點。《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現實性很強,它以小姑娘凍死在除夕之夜的典型情節,深刻揭露了現實社會的黑暗和冷酷,毫無疑問它是現實主義的;然而作者“將真實性和幻想高度融合在一起,創造出一個真實的幻想境界”。作者描寫小姑娘的幻覺,其情景與冰天雪地中飢寒交迫的情景形成鮮明對照,讀者也隨之進入一個幻想境界,特別是小姑娘隨著祖母的飛昇,更把我們的視線帶入幸福的天國,這不是作者的理想主義在起作用嗎?《沒有畫的畫冊》的“第二十八夜”寫一隻掉隊的孤雁從曙光中汲取了力量,朝著太陽昇起的方向孤獨地奮飛,這裡的象徵意蘊正如丹麥奧登塞大學安徒生研究中心主任約翰·迪米留斯所云:“這說明一個個體如何衝破自己的環境,並在這種衝破中發現自己的力量,去尋找自己的道路。”《影子》的構思非常奇特,影子逐漸代替了主人,並把主人最終逼向斷頭臺。這個情節是荒誕的,然而它有令人震撼的藝術效果,它能激起讀者的思索,它反映著辯證的思想,它更象徵著一種普遍的社會關係的運動、變易的現象。反觀這一普遍現象會給人類一些啟示。一個附庸,一旦獲得了知識,思想得到了解放,就有力量“從奴役中贖回我的自由”,並且成為自己的主人。《醜小鴨》整個故事的構造是建立在象徵的基礎上的。醜小鴨不幸出生在養雞場裡,由於它的與眾不同而遭歧視、被欺侮、受踐踏,甚至瀕臨死亡,然而當它蛻去“舊我”的形式,羽毛豐滿化成天鵝之時,它展翅飛翔於雲天,終於找到它的歸宿。瞭解安徒生的讀者很容易從它身上聯想到作者的生活遭遇和他的藝術之路,事實上“醜小鴨”也正是作者自我形象的寫照。約翰·迪米留斯說:“顯而易見,這是一篇會使你認為是安徒生自己生平寫照的故事。這是一篇關於藝術家如何透過苦難和磨練,如何在冷漠無情的環境中奮鬥,直到讀者最後能夠理解他、接受他、欣賞他的觀點的故事。”這話很有見地。“醜小鴨”變成天鵝有其現實的基礎,“只要你是天鵝蛋,就是生在養雞場裡也沒有什麼關係”。可現實中許許多多的“醜小鴨”卻被無情地扼殺在搖籃裡,就因為他的“醜陋”、“古怪”和奇異,像作者這樣經過艱苦奮鬥,終於衝出卑微,成為世人稱道的傑出藝術家是微乎其微的,所以《醜小鴨》是以現實主義的素材,融合了浪漫主義的手法,體現了理想主義的精神。無獨有偶,《海的女兒》也是以浪漫主義的象徵手法為載體,透過小人魚渴望改變形體,脫離冰冷的海洋世界,走向溫暖的人類世界,得到傾慕的王子的愛情,但最終為了她所摯愛的王子的幸福,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甚至化作泡沫,化為無形的空氣的精靈這樣一個詩化的美麗動人的故事,小人魚的形體蛻變,寄託著為了得到自己理想的追求,要做出不惜捨棄一切的犧牲的涵義,也表明完善自身的過程是一個痛苦的歷程;而她化作空氣的精靈飛向太陽、飛向天國,從人類世界飛向精神世界,並且最終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不滅的靈魂”,象徵著一個人(一個藝術家)只有像小人魚那樣朝著自己的理想不懈地努力、奮鬥、做出犧牲,不斷地以新我取代舊我,使自身不斷地昇華,最終必然走向永恆,達到不朽。這便是作者作為一個成功的藝術家以藝術的形式,回顧自己的藝術創作經歷,為自己做的總結,也是為其他想要成為不朽的人指出的一條必由之路。
三、對於安徒生的藝術創作方法是現實主義還是浪漫主義,或者說他是一個現實主義作家還是一個浪漫主義作家,這並非本文討論的要點所在,就其童話創作而言,或側重在現實主義,或側重在浪漫主義,或是二者的結合,這都是事實。然而國內論者見仁見智,頗有些異議:“他(安徒生)對於浪漫主義者所憧憬的那種中世紀的生活卻不感興趣”;“安徒生不僅在語言的風格上是一個具有高度創造性的作家,而且在他作品的內容上是一個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而韋葦教授卻認為安徒生是一個浪漫主義作家。認識不一,誰是誰非,自有公論。胡尹強先生說:“幻想模式(童話模式也是屬於幻想模式)和完美模式,是浪漫主義的兩種基本創造方法模式。”據此可以這樣認為,童話當屬於浪漫主義的文體。如果說現實主義著眼於現實人生,反映的是昨天和今天的生活的本來面目,那麼浪漫主義作品則塑造理想化的人物,表現幻想中的明天的情景。所以說,浪漫主義者必然是理想主義者,“應該把作家創作中的藝術觀同作品主人公的浪漫主義(理想主義)的性格特點嚴格區別開來。”這裡很顯然地把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等同起來了。事實上,安徒生在他的主要童話作品中或諷刺統治階級的荒唐、愚蠢,揭露他們的無恥、昏庸,抨擊他們的奢侈、殘忍,或反映社會的不合理,表現現實的黑暗,描寫人民大眾的困苦,但筆者認為作者即便用現實的素材,也不妨用浪漫主義的表現方法。從童話作品“補償原則”來看,童話的幻想是其最顯著的特徵。兒童文學作家用童話的幻想來“實現”兒童在現實中不可能實現的願望。幻想的結果是對現實人生缺憾的補償,幻想出的情景體現了童話作家的人生理想。所以,安徒生童話正是以象徵手法為載體,表現出理想主義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