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故事的重要意義

童話故事的重要意義

  話是文學體裁中的一種,主要面向兒童,具有濃厚幻想色彩的虛構故事作品,透過豐富的想象、幻想、誇張、象徵的手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其語言通俗生動,故事情節往往生動可愛,引人入勝。

  我們聽過的童話故事許多都出自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德國格林兄弟所採集編寫的童話集,也就是格林童話。雖然我們對許多童話都耳熟能詳,但由於文化的差異,我們對它們的理解,絕大多數還停留在兒童文學的意義上。事實上,在德國除了文學界以外,童話的研究在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許多領域都佔有一席之地。我曾經在德國戲劇作家Galli先生創辦的劇院中工作和表演多年,在這個過程中很驚訝的認識到,童話原來還可以如此理解和運用。

  Galli先生在編寫童話劇和普通話劇的同時,創立了一套在表演中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方法。其形式類似於精神科醫師莫雷諾(Moreno)創始的心理劇,其根源則深植於德國格林童話中。

  Galli先生在其著作中說,童話,是祖先留給我們的一方珍寶。童話故事裡所蘊含的哲理和經驗,幾乎可以覆蓋人生的每個角落,也就是說,在生活中所遭遇的每件事,每個問題,都可以透過與其相對應的童話來找到出路或解決辦法。而每一則童話的本質,都在於“轉變”二字。也就是說每個童話故事,都在講述一個轉變的過程。例如青蛙變王子(出處《青蛙王子》)、睡美人甦醒(出處《睡美人》)、磨房主女兒當上王后(出處《儒妖矮人》),這些都是直觀的轉變。還有漢斯在放下一切後得到的幸福(出處《幸福的漢斯》)、格麗特在對抗巫婆時的勇敢(出處《漢賽爾和格麗特》),這些則是內在的轉變。

  前些年有一個系列“格林童話成人殘酷版”在網路上流傳甚廣。裡面對童話故事進行了血淋淋的象徵提取,把童話變成了毫無人性的殘酷小說。那個系列中對象徵的理解的確有一些可取之處。但是它偏偏忘了童話中最本質的東西——“轉變”。用通俗的語言來說就是:每個格林童話的過程再殘酷,卻都有一個美好的結尾。

  有許多父母抱怨,童話故事裡殘酷的事情太多,吃人的巫婆、血淋淋的房間、兇狠的大灰狼,這些怎麼對孩子講,孩子會害怕的。他們也忘記了這個“轉變”。

  童話到底適不適意對孩子講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只是正如Galli所說,有一點要記住:父母在跟孩子講童話的時候,最根本的守則是——絕對不可以將正在講述的童話半途停止。一個童話故事必須要完整的一次性呈現。

  童話對兒童的意義究竟何在?兒童心理學家貝托爾海姆(Bettelheim)說,兒童聽童話的過程,實際是處理自己內心恐懼的過程。成人們都知道,我們所身處的世界,並不是一個單純美好的世界,而我們又常常以為孩子們的內心是純淨美好的,因此想要保護其幼小心靈不受世界之“惡”的破壞,出於這種保護的心態,許多家長都不願意對孩子講述世界醜惡的一面。其實不是這樣。兒童的內心充滿了對這個未知世界的恐懼,這種恐懼,往往來自自身認知能力的不完善。因為無知,所以更加恐懼。家長在對孩子講述童話的過程,就是將孩子內心中雜亂的恐懼具體化。童話中的壞人形象幾乎象徵了世界上所有的醜惡:貪婪、嫉妒、欺騙、懷疑、報復…… 教給孩子們認識這些醜惡,比起只呈現給他們美好的事物來說,是一種更好的“保護”。

  最重要的是,童話的.結尾,通常是美好戰勝了醜惡。這其實是在向兒童傳遞這樣的資訊:無論一件事物是多麼令人恐懼,它最終都會被幸福和美好所取代。這又回到了GALLI所講的守則:童話必須一次性講完。如果只講述了令人恐懼的過程,沒有及時交待美好的“轉變”,百害而無一利。比如有些家長講小紅帽的故事時,說到大灰狼一口吞掉了外婆,躺在床上裝成外婆的樣子等著小紅帽的到來。講到這裡說:好了,該睡覺了,我們明天接著講。這樣會有怎樣的結果?這個孩子將在對大灰狼的恐懼中度過漫長的一夜。因為兒童自己是沒有能力處理內心恐懼的。這就好像把一個人關在一間黑屋子裡,完全不作任何指示,這個人不知道將會發生什麼,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出來;同樣的,你把另一個人關進黑屋,卻告訴他一小時後就能出來,並且有一頓豐盛大餐等著他。不言而喻,這兩個人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一個完整講述的童話,對兒童的意義,不僅在於增加了兒童對善惡的具體認知,更重要的是,童話中所蘊含的“轉變”提高了兒童戰勝恐懼的信念。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