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五斗米折腰:陶淵明

不為五斗米折腰:陶淵明

  民族的先賢們為什麼活得精彩?什麼是人的深度生存?什麼是人的多樣化?什麼是低沸點、足以持續萬年的美好生活?以下是小編J.L分享的不為五斗米折腰:陶淵明,更多熱門雜文閱讀請您繼續訪問(www.ruiwen.com/wenxue)。

  著名作家劉小川創造性地使用史學、文學、現象學、人類學、心理學等手段,深入解讀先賢故事,分類提煉先賢特質,用中國先賢的生命精華,引領讀者運用先賢智慧辨認當下,充盈正氣,走出精神性危機。只有讀懂先賢的生存細節,才能真正領悟中國智慧。

  陶淵明是東晉大賢,古代真性情的總代表,幾乎影響了後世所有的讀書人。

  陶淵明是晉初大將軍陶侃的重孫,其父陶逸做過太守。亂世家道中落,他一生四次求官,“疇昔苦長飢,投耒去學仕”,最後一次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澤(今屬江西)縣令。陶潛的妻子翟氏生了四個兒子,加上前妻生的長子陶儼,五個吃長飯的。

  五柳先生當縣令,把官帽掛在官廳的青磚牆上,裹一個濾酒的葛布頭巾,赤腳走田埂,格外關心農事,與臭汗淋漓的勞動者打成一片。

  “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蘇東坡對此二句崇拜得五體投地:“吾於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陶詩一百零九首,蘇軾篇篇唱和。

  有一天,州刺史派來了一個郵督,專門督察陶縣令,人未到命令先至:陶淵明必須官衣官帽穿戴整齊,必須迎接到遙遠的官道口,必須躬身引路,亦步亦趨(周禮之萬一)碎步小跑,必須早陪午陪晚陪,必須說一籮筐的廢話假話肉麻話……陶淵明站在縣衙外發了一會兒呆。縣令的官帽來之不易啊。公田釀酒的粳稻眼看要成熟了。家裡的五個兒子巴望父親帶回好吃的東西。

  翟氏一日三眺望,折斷門前柳。

  陶淵明有“金剛怒目”(魯迅)的一面,當了八十多天的縣官,估計他已經“忍得水滴”(眉山俗語)了,於是,他扔了官帽回家。個性本如此,沒辦法。毫無辦法。扔就扔吧。

  《歸去來兮辭》:“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天沒亮就急於逃離官衙,“斂裳宵逝”,可見逃離官場的衝動非一朝一夕。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莊子巴望化為蝴蝶,陶潛羨慕欣欣向榮之木、涓涓流淌之泉、掙脫塵網之鳥、迴游故淵之魚。

  “學而優則仕。”中國的文化先賢都要奔官場,老子也不例外。走向官場又背向官場,幾乎是所有文化先賢的宿命。其間生風生雨生雷電,強對流催生強悍的生命個體,化入語言、音樂、書畫、建築、衣飾、美器……幾千年籠罩數百億人的生活方式。

  樸素的欣悅,低消耗的快樂,輕鬆持續一萬年,夭夭如也。

  陶淵明扔官帽的符號化動作,後世仰望了一千六百多年。這是利益趨奔與個性自由永不停息的拉鋸戰。名韁利鎖,退一步海闊天空。對中國的文化先賢而言,這叫以退為進,進入自然與審美。房前屋後皆風景,一草一木亦關情。道德醇,風俗厚,人情暖,維繫著短暫的生存,流連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一杯酒一支歌一首詩,或是兩三句親朋問候,人就樂起來了,這樣的人,何往而不樂?

  陶淵明居住的柴桑縣(江西九江)上京裡,山環水抱,民風樸拙。遠眺廬山的香廬峰,夜觀星星大如鬥,釣魚彈鳥捉泥鰍,走鄉串戶話桑麻……中年晚年的陶潛樂得像個孩子,始終保持孩子般的生命新鮮感。至樸者,樹立了千百年的好榜樣。缺了陶淵明,中國鄉野田園的美感會大打折扣。詩人提純了普通人的感受,丘山與村落符號化了。

  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五首,《移居》二首,字字珠璣,古代讀書人視同聖經,萬兩黃金買不來。李白杜甫蘇東坡可以買來嗎?莎士比亞荷爾德林可以買來嗎?“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人類的頂級藝術,乃是巨大的生命衝動之產物,生命衝動咋買?“藝術是苦悶的象徵”,苦悶咋買?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披星戴月的勞動者關心勞動成果,古今皆然。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古人以此作畫圖無數。

  陶淵明的佳作大都作於四十歲以後,官帽一扔,藝術井噴。

  陶淵明大約四十五歲,上京裡的園田居失火,八九間草屋化為灰燼,詩人移居南村。《移居》之一:“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敝廬何必廣,取足蔽床蓆。”

  素心人反襯雜心人——貪官奸商,類似流氓潑皮癟三。素心人要住到一起,生活才有滋有味,學與問才相得益彰。

  南村的鄰居也有雜心人,素心人繞道避開他,躲不開就點頭過。素心人一詞,應該是陶潛首創。敝廬何必廣,精神的強大者住小房子欣欣然,精神的弱小者居豪宅慼慼然,古今例子太多。為何慼慼然?花花腸子算計太甚。

  《移居》之二:“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農務各自歸,閒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

  生活的景象一派祥和。人人舉止樸拙,目光清澈,令人聯想法國畫家高更畫的塔西提島上的男女土著,只少了宗教神秘。陶詩如同田家語,明明白白而韻味悠長。當時有批評家指責他用“田家語”寫詩,不夠華麗,不見追隨漢賦的語言之排場。而在唐宋文化大師們的虔誠眺望中,陶淵明成為陶淵明。

  蘇軾認為,陶詩高於李杜詩篇。

  五柳先生醇酒般的尋常日子,能否持久?晉末軍閥混戰,百姓賦稅極高,單靠種田難以養活一家人。淵明棄官後一度乞討,“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早年他有過乞討的經歷,心裡百味雜陳。五十歲的金剛硬漢,那乞討的手如何伸得出去?扔官帽的手轉為躬耕手,再轉乞討的手,其間的酸楚可想而知。這類事,男人通常是不會講的',羞於啟齒。做過縣令的陶淵明把乞討事寫進了詩篇,一句“叩門拙言辭”,大丈夫為五斗米折腰的情與貌,如在目前。

  “凍餓雖切,違己交病。”這個短語,道出耿介之士共同的心聲。

  陶淵明寧願輾轉乞討,也不去找那些人五人六的官員。他在寫給兒子們的信中說:“每以家弊,東西遊走。”八個字,透露多少隱忍的辛酸。“性剛才拙,與物多忤。”

  大師多傲骨,否則難成大師,逆境中撐不住,垮掉了。

  信中又云:“汝輩稚小家貧,每役柴水之勞,何時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雖不同生,當思四海皆兄弟之義。”淵明的五個兒子在亂世存活下來,妻子翟氏得享天年,蕭統誇她:“能安勤苦,與其同志。”

  據國學泰斗袁行霈先生近年考證,陶淵明活了七十六歲。

  陶淵明五十八歲作《桃花源記》,這是中國人千百年不變的精神家園。他的精神偉力牢牢紮根於日常生活,舉止天真,和藹可親,就像我們的親人。他說:“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生活之信仰,陶淵明承先啟後。上京裡和南村,先生有酒盈樽的日子居多,美感橫呈,俯拾皆是。輾轉乞討的那雙顫抖的手,破天荒寫進傳世詩篇。

  “長吟掩柴門,聊為隴畝民。”古代最黑暗的時期,仍然有一些人過得賞心悅目。其中的佼佼者,就是江西九江的五柳先生。

  當代德國的大學生中學生普遍熟悉荷爾德林,追慕那位“詩人中的詩人”。中國的學子如何呢?偉大的陶淵明,是否寂寞少知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