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

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 ,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大偽斯興。閭閻懈廉退之節,市朝驅易進之心。”陶淵明自身的行為則純粹出於天真的本性,從無絲毫的偽裝或虛飾。陶淵明徹底看穿了官場的黑暗本質,便決然歸隱,決不做暫棲山林而心在魏闕的假隱士。朱熹說得好:“晉宋間人物,雖曰尚清高,然個個要官職。這邊一面清談,那邊一面招權納貨。淵明卻真個能不要,此其所以高於晉宋人也。”(《朱子語類》)陶淵明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也與當時的風氣背道而馳。晉代士人多有放誕、縱慾等病態行為。

  西晉之初,阮籍、嵇康等名士蔑視禮教的放誕行為是為了抒發內心的苦悶,也是對於黑暗現實的反抗,但後來計程車人襲其外表而失其精神,遂流於放蕩縱恣,裝瘋賣傻。葛洪在《抱朴子》裡揭露他們的醜態是:“或褻衣以接人,或裸袒而箕踞。......賓則入門而呼奴,主則望客而放狗。”陶淵明生性真率,不修邊幅,他有些行為也好像異於常人,比如當著旁人的面取下頭上的葛巾來漉酒,漉完後又戴到頭上去。又如與客人共飲而先醉,便對客人說:“我醉欲眠,卿可去!”

  如果陶淵明身為貴族中人,這些舉止多半會被劉義慶視作風流軼事寫進《世說新語》。陶淵明的行為與上述狂士貌同而實異:那些狂士的放誕行為,多屬裝腔作勢,頗像現代人吸引目光的“行為秀”;而陶淵明卻一任情性,絕無偽飾。蘇東坡說得好:“陶淵明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飢則扣門而乞食,飽則雞黍以延客。古今賢之,貴其真也!”(《書李簡夫詩集後》)

  辭官歸隱是陶淵明個人的人生選擇,清高、耿介及真誠、純樸,是陶淵明個人的人格特徵,這些都與當時的世風南轅北轍,為什麼會得到後人眾口一致的高度讚頌呢?換句話說,陶淵明特立獨行的個人行為,究竟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呢?眾所周知,只要不是無政府的社會,便需要有人做官,一個人選擇做官為職業,當然是正當的權利。財富是生活的必要條件,人們追求更多的財富,當然也是完全正當的權利。但是,由於官員和富豪都能佔有遠遠多於普通人的生活資料,都能獲得遠遠超過普通人的物質享受,擔任官職和追求財富的行為就難免包含著比較庸俗乃至卑劣的動機。

  況且一個社會所能提供的生活資料的總量是有限的,一部分人佔有太多,勢必會損害其餘的人。所以毋庸諱言,擔任官職和追求財富這兩項行為中並不包含任何道德價值。假如一個社會的成員全都不顧一切地追求官職,而做官的主要目標僅是獵取榮華富貴甚至貪腐狼藉;或者一個社會的成員全都不顧一切地追逐財富,而發財的目的僅是揮霍奢華甚至為富不仁,那麼這個社會靠什麼道德準則來維繫?毫無疑問,這樣的社會必然會陷入爾虞我詐、道德淪喪的境地。

  古人為什麼要提倡廉退之風?其深層原因就是想用此來調節社會的秩序。春秋時代的伯夷、叔齊,平生並無功業建樹,他們的事蹟只是在繼位問題上互相推讓,武王伐紂後又不食周粟餓死在首陽山上,然而孔子稱揚他們“求仁而得仁”,孟子甚至說:“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這是為什麼?就是為了樹立廉退之風的典範。在一個正常的社會里都需要提倡廉退之風,更不用說晉宋之際那種道德淪喪的亂世了。所以陶淵明的出現,確實具有巨大的社會意義。陶淵明用他一生的行為樹立了一個安貧樂道、廉退高潔的典型,不但是封建時代的道德制高點,也對現代社會具有巨大的教育意義。

  即使對於個體人生,陶淵明的人格高標也具有巨大的指導意義。正如上文所述,擔任官職和追求財富都是人生的正當選擇。但是假如你除此之外別無所求,假如你為了達此目的不擇手段,那就會在人生道路上迷失方向,從而喪失自我,你就會被官職、財富這些身外之物異化。如今有許多人志在必得地參加公務員考試,如果屢考不中,便灰心喪氣,一蹶不振。他們不知道人生有多種途徑,不入政界未必便不能度過有意義的人生。還有些人一心想著致富甚至一夜暴富,如果美夢破滅,便終日惶惶不安,或自輕自賤。他們不知道生活有多種形態,過多的財富其實並無實際價值。從唐宋到元明清,不知有多少士人在陶淵明面前頂禮膜拜,因為他們從陶淵明身上找到了精神的歸宿,領悟了人生的`真諦。難道在現代社會里的我們就不再需要陶淵明瞭嗎?不!在這個淺薄、浮躁的時代裡,許多人在精神上陷入了坐立不安的焦慮狀態,陶淵明就是能幫助我們退燒的一帖清涼劑。陶淵明的人生觀能夠引導我們保持原有的善良、純潔的本性,並抵禦塵世的種種誘惑。

  陶淵明的人格意義,就是其詩文的價值之所在。陶淵明詩文的最大特色是什麼?千古讀者公認的評價是真淳、自然。感情真摯而毫無虛飾,形式平淡而毫無雕琢。後人對這種藝術境界佩服得五體投地,百計模仿卻難以接近。其實奧秘全在於陶淵明的寫作態度。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自稱其寫作是“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可見他吟詩作文,只是為了自娛,而不是想在文學史上留名,更不是為了取悅他人。與此相映成趣的是關於無絃琴的傳說。最早的幾種陶淵明傳記中都說他家有無絃琴一張,每當飲酒微醺以後,便撫琴寄意。後人對這張無絃琴議論紛紛,有人甚至認為它與《老子》所說的“大音希聲”一樣寓有深意。事實上如果陶淵明有意置辦一張無絃琴,那就有點裝神弄鬼的行為秀的味道,這顯然是對陶淵明的歪曲。

  蘇東坡說得好,“當是有琴而弦弊壞,不復更張,但撫弄以寄意。”(《淵明無絃琴》)陶淵明家境貧寒,衣食尚且不周,琴絃壞了一時沒錢更新,是情理中事。古人鼓琴多為自娛,阮籍說“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王維說“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靜夜無人,四顧寂寥,哪有什麼聽眾?陶淵明也是如此,對他來說,彈琴與作詩一樣,都是抒發內心情志而已。琴絃未斷時,陶淵明當然會彈出琴聲。琴絃斷了,適逢心中有所感觸需要抒發,他便抱著那張無絃琴撫弄一番。反正他需要的是以寄其意,只要內心有個旋律便行,有沒有發出琴聲,又有什麼關係?陶淵明的詩文也是如此,他寫作時只是以示己志,根本沒有考慮要迎合讀者。這樣的詩文,怎會不真淳、自然呢?所以陶淵明與其作品是二位一體、無法分離的。陶淵明的詩文正是其平凡人生的真實寫照,也是其人生態度的真實披露。如果不瞭解陶淵明的高潔志行,那些平淡質樸的詩文便不會如此激動人心。人生在世,當然應該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最好能為國家、人民多作貢獻。但毫無疑問,事實上能夠建功立業的只是極少數人。因為成功不但需要內在的品德和才能,還需要外在的環境和機會。那麼,假如你只是一個普通人,你又怎樣實現人生的價值呢?你怎樣才能讓平凡的一生過得愉快、充實,而且富有意義呢?請讀陶淵明的作品吧,那些雋永有味的詩文就是我們最好的人生指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