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西林壁古詩配圖畫

題西林壁古詩配圖畫

  《題西林壁》這首詩是蘇軾被貶途中與友人參廖子同遊廬山時所寫。下面為大家分享了題西林壁的原文及賞析,歡迎欣賞!

  題西林壁

  作者: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

  從正面看廬山的山嶺連綿起伏,從側面看廬山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人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本來的面目,是因為自己身在廬山之中啊!

  鑑賞

  蘇東波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他的文章詩詞,或一時的即興之作,或是觸目所見有感而發,都是自然的流露,順乎天性。他不忮不求,隨時隨地呤詩作賦純然表達心中所感,那麼道健朴茂,字字自心肺間流出。其在文學上的主要貢獻,是在從前專限於描寫閨怨相思的詞上,開擴其領域,可以談道談禪,談人生哲理。《題西林壁》就是其哲理詩的代表作之一。

  詩人在這十幾天中寫了很多詩,其中有寫自己感受的,有寫山中景色的,都有。唯獨這首《題西林壁》,是這七首遊廬山詩組詩的總結之作,而這首詩《題西林壁》的最後兩句,又是這首詩的總結之筆、點睛之筆、生花之筆,因為這兩句詩它告訴你一個道理,我們之所以進到山裡以後,看到了景色各不相同,是因為我們進到山裡了,這叫入乎其內。

  你入乎其內的時候,總是看到一個一個區域性的山體,永遠看不到山的全貌。若想看到山的全貌,那須得既要入乎其內,又要出乎其外,出來以後你再來看山,你會有一種新的不同的感受。入乎其內,你看到的是山的區域性,看到的是山的一個一個千姿百態的山景,出乎其外你才能看到山的全貌,山的概貌,山的'整體的感受。

  所以這首詩的三四兩句,告訴我們一個普遍的道理,它不僅僅是看山,看山是如此,看人、看事、看歷史、看社會、看人生、看世界、看宇宙,莫不是如此。入乎其內,你能看到的是微觀世界,出乎其外,你看到的是個宏觀世界,宏觀跟微觀的結合,你才能對這個事物有一個整體全面的瞭解。這就是這首詩最高明的地方。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是整體上打量綿延起伏的廬山,因而目光所及丘壑縱橫、峰巒起伏,但是,詩人客觀指出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蘇軾沒有描寫具體景觀,而是概括抒寫瀏覽廬山的總體印象。

  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個區域性。由此追溯起來,宇宙間事事物物,又何嘗不是立腳之點有別,觀察結果各殊呢!愛因斯坦相對論需要一個參照物,認識事物同樣,辨明事理,同樣需要參照。對於一切事情,如果隱在它的圈子裡面,就會不見全域性,不明真相;只有客觀地研究它的各個方面,才能取得正確的認識。它啟迪我們認識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學者錢鍾書說,有唐詩作榜樣是宋人的大幸又是大不幸。看了這個榜樣,宋代詩人就學了乖,會在技巧和語言方面精益求精。瞧不起宋詩的明代人說宋詩學唐詩而不象唐詩,這話沒錯。就是他們不懂,這一點不象之處恰恰就是宋詩的創造性和價值所在。明人學唐詩是學得維肖而不維妙,象唐詩而不是唐詩,缺乏個性,沒有新意。宋詩以意取勝,靠的就是在詩歌中發議論來實現。在詩歌中議論與寫景,敘事,抒情是一樣的,都是十分重要的表現手法。我們強調宋詩議論,不是說唐詩不議論,主要是宋詩的議論得到了極大的擴充套件,到了無所不議的地步。有點甚至通篇議論。宋代詩人總喜歡在詩中用議論來表達人生哲理,這與宋代理學發達大有關係,不少理學家就經常寫詩。錢鍾書因此指出了雙重情況:“借講學的籍口來吟詩或借吟詩的機會來講道學。”這道學就是理學,理學家提倡“文以載道”對宋詩風格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裡也用蘇軾的詩來作說明。唐人寫廬山的詩,最著名的就是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詩,後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是抒情兼議論,說的僅僅是瀑布的高。而蘇軾的《題西林壁》就富於“理趣”了。詩的開頭兩句是總寫廬山“遠近高底”的千姿百態。一般來說,接下來是展開具體的描寫,然而蘇軾筆鋒一轉,就從橫看側看廬山的形狀多變來進行議論了。詩人以遊山觀景來比喻為人處世,由看山而提出了一個富於哲理性的命題:看問題必須超越個人狹隘的空間,擺脫一己之偏見。

  以看山來設比喻再議論開去,這是對詩的比興手法的創造性應用,是一種質的昇華。從蘇軾這一手法的應用,我們可以看出宋人“以文為詩”和“哲理”、“理趣”的妙用。所以說宋詩在唐詩的基礎上“別開生面”,“獨樹一幟”,是不應該因其“議論”而輕易否定的。而明人反對宋人議論,卻使自己在另一條叉道上走得更遠。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