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讀後感(集合15篇)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集合15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唐詩三百首》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1

  自從上了六年級,我很少有時間投身於我所熱衷的賞心悅目的讀書——“悅讀”上。總是無法擺脫述數學題典闖過100分——“題海”,每天5時50分起床,22時30分睡覺,見同學娓娓狂侃學習,稍有偏題便是不正經。儘管如此,成績卻每每不見上漲,更是在多次“大考”中失利。我累極了,開始抱怨人生的公平:“為什麼辛勤耕耘沒有收穫?為什麼奮發努力也不見成果?為什麼為什麼……”

  思想一旦走進了誤區,難見好轉,我在那段時間裡就很苦惱。我拿出一疊古詩詩集。於是我翻開了,我看見了“把酒臨風”的蘇東坡迎面走來。滴居黃城中,把酒臨風,牽黃擎蒼嘆英雄;昔日汴河風光處,覆履難重;成敗任西東,此恨無窮;一蓑煙雨平生任,踏雪飛鴻。蘇東坡同我一樣滿腔豪情,然而愛情曲折、仕途艱辛的他始終堅守著自己的信念。他坦然面對一切得失,被貶杭州,他卻自得——青春竹杖,綠綠芒鞋,眼中只有秋水泛清波,難道你不怨嗎?難道你甘於被貶嗎?難道你不想成就大業嗎?“不,我學會了坦然,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便是。”他笑答。我若有所思——也許面對失敗我也該收穫一份坦然?還未細想,只見一位身穿白衣,騎著驢的歌者向我招手,一看,原是李白。李白同我一樣對前程充滿希冀,然而官道不如意,人們希望他歌頌當政,讚美君王,他卻不,他要一詠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豪邁!坦然地接受一切得失,行至蜀路,一路高歌“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身著“白大掛”,頭頂發飄飄,眼中一片豁達。難道你不怨嗎?難道你不想成就大業嗎?“不,我學會了坦然,酒入豪胸,七分釀成了月亮,三分嘯成了劍氣,回首望去,前途一片好景。”

  我終於懂得了,原來他們也是同樣的豪邁激情,只是,他們勇於面對眼前的失敗,中傷……我也要一樣!

  別在怨天尤人了,我對自己說,我才十二歲!我也會坦然面對眼前的挫折,我也會像他們一樣收穫坦然的美麗……

  我合上書,自信的抬起頭,一陣微風吹過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2

  如果說中國是詩的國度,那麼唐詩就是中國詩歌發展史的高峰和瑰寶。

  雖然只有短短的幾行字,卻凝聚著幾代中國人的精神力量。

  那簡潔又生動的語言,似乎在向我們訴說著中國曾經的歷史文化。

  可以說《唐詩三百首》是近兩百多年來流傳最為廣泛,風行海內外,歷久不衰的一種唐詩選本。

  書中各種詩體都有,如:五言律詩、絕句、七言詩……在各個詩人筆下出現了一首首名詩,一個個名句。

  既有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李商隱等“大家”,也有不少王侯、僧侶、歌女,甚至無名氏等“小家”。

  書的取材也十分廣泛,不拘一格。

  不僅有描寫自然風光的,也有揭露戰爭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還有表達詩人對友人依依惜別之情的。

  既有描寫歸家時的複雜心情,又有描寫君王愛情的悲劇……從市井風情到邊塞風光,從生活瑣事到國恨家仇,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這本書是應有盡有。

  每一首詩的風格都不一樣。

  每一首詩出自不同詩人的筆下,它像海上的照明燈,風雪中的煤炭,時時幫助著我們,溫暖著我們;他像老師,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做事上,時刻教導著我們,激勵著我們。

  每一首詩都是那樣耐人尋味,那樣含義深刻。

  拿起這本書再次細細品讀,我發現:每一首詩都是一個寓言故事,都在告訴我一個深刻的道理。

  品讀書中的古詩,能讓一個迷路的人找到光明的路,能讓心靈流浪者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

  《唐詩三百首》將唐代詩歌的精華,永遠留在一代代中國人的心中。

  作為一箇中國人,讓我們一起“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吧!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3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在歷史的長河中,歲月的浪花沖刷走了許許多多古老的文化,唐詩卻如磐石般沉澱在中華兒女的心中。清代蘅塘退士選編的《唐詩三百首》收集了唐詩中膾炙人口的佳作名篇,每每誦讀,都加深了我對詩歌、對古人、對歷史的感悟。

  讀詩要有三品,品色、品溫、品韻。讀到“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我們一起先看顏色:綠的酒,紅的火爐,黑的天,白的雪,四種顏色呈現在眼前,能說不美嗎?再看溫度:酒本來是冷的,卻被火爐加熱了,雖說天快下雪,卻讓人感到一股暖意。最後看韻律:新酒上的泡沫像綠色的小螞蟻,小火爐上的火苗也在跳動,靜中有動,整首詩彷彿有了生命。

  唐詩的美還在於它的精。現代文章、詩歌的篇幅較長,文字比較華麗、飽滿。古詩則不同,雖然大都只有二十多字,可是字字珠璣,所以讀詩要細。杜甫的《春夜喜雨》就是讓人回味無窮的好詩,“潛入夜”“細無聲”六個字讓人感覺到春雨的君子風格,同時也感受到詩人的儒者風範。

  為什麼這麼精簡的文字卻能深入人心呢?那是因為古人的詩也是源於生活,讀詩也就是讀生活,詩裡有人生、有道理。有“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惜時;有“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進取;有“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的相思;有“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壯別;有“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的重逢;有“江流石不轉,遺恨失東吳”的惋惜……

  唐詩的美無以言表,它不是簡單的文字,它是讀詩人的心跳與呼吸,也是讀詩人行走的步伐。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4

  對自然的仰慕,對英雄的壯舉,對友人的思念。我無法用言語來形容,所以只好借《唐詩三百首》中的詩句來代替我那無法形容的詩句。讓我們一齊吟誦並感悟唐詩三百首吧。

  山水之氣

  輕輕地翻開《唐詩三百首》,和王摩詰一齊暢遊在山水之間,一輪皎潔嬌美的圓月在松枝間穿拂,如水的山間軟泥上縹緲著點點精巧的光斑,如碎碎的寶石鑲嵌在大山的錦緞上,自然而不虛浮,淳樸而不媚俗。一沵清泉靜靜地流淌,柔柔地穿梭在林間,不時地撞擊在石壁上,蜿蜒成圈圈漣漪,完美詩意地盪漾開來。在溪畔的靜夜中氤氳成心中淡淡的思緒。

  思念之情

  緩緩翻開《唐詩三百首》,和王勃一齊沉浸在友人的思念之中。“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是他的祝願,“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他的心聲,“無論去與往,俱是夢中人”是他的思念,那對朋友的思念,那對朋友的不捨,在長河中聚集在一齊,永遠樂會消逝。

  人生之挫

  靜靜翻開《唐詩三百首》,和李白一齊應對人生挫折。“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是他的挫折,“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是他的感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是他的`信念。那縷堅貞的信念,是他的心中留下了永遠的烙印。

  《唐詩三百首》讓我欣賞如此溫柔的山水之氣,美哉!

  《唐詩三百首》讓我感覺到朋友之間濃濃的友情,幸哉!

  《唐詩三百首》讓我體味如此偉大的人生之挫,妙哉!

  沏一杯菊花茶,捧著唐詩三百首,窗外有陽光照過窗簾,驀然回首,細細欣賞那溫柔的山水之氣,感受那濃濃的思念之情,體味那偉大的人生之挫,倏然,忘記了今夕今日。

  感恩,在生活中是無限存在的,有時是你對朋友一句簡單的問候,有時是你對待別人伸出手臂的過程,有時是你對陌生人的一個微笑。僅有懂得感恩的含義,才能學會感恩。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5

  《唐詩三百首》是的,這樣一個神奇的名詞,通常能讓無數學子浮想聯翩。詩是什麼?他是杜甫的愁情滿懷,也是王維的靜心凝氣,更是王昌齡的金戈鐵馬。

  是的,詩就是那個盛唐。而將盛唐與詩這兩個詞聯絡起來,有一個人不得不提,那就是,青蓮居士——李白。

  而說起李白,你又會想到什麼呢?對,就是那首《將進酒》。《將進酒》可以概括李白的一生,有起有伏,也有失落,也有歡樂。

  每每吟誦那一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豪邁之情油然而生;又是那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道不盡人間的無奈。李白的一生風流浪漫,透過《將進酒》我看到那個不一樣的李白。

  在多數人的眼中,李白是個天才,殊不知,李白也有與我們相似的一面。

  李太白出生於盛唐,他身上帶有盛唐時期文人特有的一種自豪與不羈,被後人稱為詩仙。在我看來,他更像酒仙,一杯酒下肚,便才思泉湧,下筆如有神助,酒仙附體。可是也是因為酒,他身上的不羈顯露無疑,那是一種來自大唐——詩的天堂裡的才子的驕傲,貴妃研墨,力士脫靴;他可以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為他的仕途增添了阻礙。他曾自比管仲、樂毅,一心想為國家所用,實現抱負,可是當時的唐玄宗認為盛世已成,功成名就,放縱享樂已無心打理朝政。青蓮居士看在眼裡,痛在心裡。他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勇敢,他選擇了逃避,開始遊俠的生活,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道不盡人生的無奈。

  謫仙人只需一壺烈酒,一支筆,一輪月,就可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詩仙愛月,床前明月光,我寄君心予明月,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明月是李白的代名詞,看到明月,他會想到家鄉,想到童年,想到老友

  李白的一生,都寄託與《將進酒》了。他快樂時,斗酒三千;悲傷時,望月低吟;是怎樣的李白,怎樣的《將進酒》,怎樣的一輪明月,帶你走過他浪漫的一生;也是那一壺烈酒,帶你品味那一世風流。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6

  這個寒假由於疫情的關係,假期不斷延長。老師經常讓我們讀讀背背《唐詩三百首》裡的詩,剛剛開始我覺得很枯燥,難背。但漸漸地,我學會了看詩意背詩,覺得故事讀起來很有韻律,郎朗上口,非常有趣。因此,我越來越喜歡讀古詩。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我特別喜歡的一句詩,它出自杜甫的《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這句詩告訴我們看的書多,腦子裡積累的東西也就多了,寫起文章來,自然得心應手,如神來之筆。讀了這首詩我知道了讀書的作用很大。以前讀書時,我總是心安定不下來,眼睛盯著書,心早已飛得無影無蹤。現在我看書很認真,每次看得都入了迷,看完一篇還想看一篇。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這首詩是無名氏的《金縷衣》,是一首關於珍惜時間的詩,勸你不要顧惜華貴的金縷衣,勸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年華,花開適宜折時就要抓緊時間去折,不要等到花謝了去折空枝。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我們是學生,當務之急的任務就是學習,所以我們要抓緊時間學習,為了將來打好紮實的基礎,時間不等人,時間是無價之寶。“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唐詩三百首》裡還有許多像這樣廣為流傳的詩,有顏真卿的《勸學詩》,有杜甫的《望嶽》,王維的《相思》,李白的《贈汪倫》……這些都詩人們智慧的結晶。他們的聰明是我們難以達到的,但是我們可以更加努力地學習,爭取每天都能進步一點點。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同學們,讓我們以詩為伴,學習更多知識吧!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7

  真好!今年暑假我有幸閱讀了《唐詩三百首》這本書。讀完這本書,我受益匪淺。

  書中的每一首詩都是那樣的耐人尋味,每一首詩都是那樣的含義深刻。拿起《唐詩三百首》再去細細品讀,我們會發現,每一首詩都是一則伊索寓言,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古詩只要細細地去品讀,這便是一生中的財富,讓我們一輩子受益。

  就這麼屈指可數的幾個字,卻如海上的照明燈,風雪中的煤炭,時時幫助著我們,溫暖著我們,這一切,都離不開古詩告訴我們的哲理。古詩,他並不是啞巴,不論是在學習,還是工作上遇到困難,他都像老師那樣教導著我們,關心著我們,給予我們希望。

  《唐詩三百首》,寄託了中國人對文明的夢想。作為一個現代人,為了不辜負古人的希望,我們要為他而努力,為他而奮鬥。不僅是為祖國,也是為我們自己,創下偉大的事業。

  唐詩是中國詩歌發展的峰巔,是一代文學的標誌。唐詩的作家上有帝王將相、下有漁夫樵人、僧道伶工;唐代詩壇上不僅湧現了初唐四傑、王維、孟浩然、高適、岑參、白居易、韓愈、孟郊、柳宗元、劉禹錫、李賀、李商隱、杜牧等璀璨的群星,而且升起了“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兩位光照千秋的詩壇巨星。

  在我們小學生讀的唐詩中,其實有的詩句與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事情相同,如李白的《靜夜思》是表達詩人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人外出打工,長時間沒見家人都有思念家人的情感。再比如說,賈島的《題李凝幽居》一詩中有個“敲”字,顯示出賈島行為很文明、很有禮貌。在我們生活中,經常遇到的紅綠燈,大家要遵守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要是到了一戶人家,就要懂得講禮貌、懂禮儀。

  讀完這本書,我深深感受到唐詩與我們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絡。我們小學生一定要好好背誦唐詩哦!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8

  對自然的仰慕,對英雄的壯舉,對友人的思念。我無法用言語來形容,所以只好借《唐詩三百首》中的詩句來代替我那無法形容的詩句。讓我們一起吟誦並感悟唐詩三百首吧。

  山水之氣

  輕輕地翻開《唐詩三百首》,和王摩詰一起暢遊在山水之間,一輪皎潔嬌美的圓月在松枝間穿拂,如水的山間軟泥上縹緲著點點精巧的光斑,如碎碎的寶石鑲嵌在大山的錦緞上,自然而不虛浮,淳樸而不媚俗。一沵清泉靜靜地流淌,柔柔地穿梭在林間,不時地撞擊在石壁上,蜿蜒成圈圈漣漪,美好詩意地盪漾開來。在溪畔的靜夜中氤氳成心中淡淡的思緒。

  思念之情

  緩緩翻開《唐詩三百首》,和王勃一起沉浸在友人的思念之中。“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是他的祝願,“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他的心聲,“無論去與往,俱是夢中人”是他的思念,那對朋友的思念,那對朋友的不捨,在長河中聚集在一起,永遠樂會消逝。

  人生之挫

  靜靜翻開《唐詩三百首》,和李白一起面對人生挫折。“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是他的挫折,“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是他的感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是他的信念。那縷堅貞的信念,是他的心中留下了永遠的烙印。

  《唐詩三百首》讓我欣賞如此溫柔的山水之氣,美哉!

  《唐詩三百首》讓我感覺到朋友之間濃濃的友情,幸哉!

  《唐詩三百首》讓我體味如此偉大的人生之挫,妙哉!

  沏一杯菊花茶,捧著唐詩三百首,窗外有陽光照過窗簾,驀然回首,細細欣賞那溫柔的山水之氣,感受那濃濃的思念之情,體味那偉大的人生之挫,倏然,忘記了今夕今日。

  感恩,在生活中是無限存在的,有時是你對朋友一句簡單的問候,有時是你對待別人伸出手臂的過程,有時是你對陌生人的一個微笑。只有懂得感恩的含義,才能學會感恩。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9

  我的小抽屜中有非常多的課外書,它們都是近年來爸爸媽媽給我買的,有精緻包裝的《西遊記》,有故事精彩的《安徒生童話》,也有小夥伴們喜愛的漫畫書,但在這許多的課外書中,有一本包裝樸素,頁面發黃的書,它就像醜小鴨一樣擺在其它美麗的“白天鵝”中,顯得毫無光彩,但它卻是我最珍貴的書,我人生中第一本課外書——《唐詩三百首》。

  小時候爸爸教我背了一首唐詩——《古朗月行》,一學會了,所有的家人一聽我那搖頭晃腦背誦的樣子,都豎起大拇指直誇我,那時的心中有種說不出的快感。第二天,到學校後,我就向小朋友們炫耀,看著自己贏得那麼多小朋友那敬佩的目光,以及老師對我的鼓勵,就更加激起我學習唐詩的興趣。

  十歲生日時,我什麼都不要,就纏著爸爸給我買本古詩書,爸爸聽後非常高興,便到城裡新華書店為我買了一本《唐詩三百首》。接過書時,爸爸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孩子,書是人類最好的營養,書會伴隨你成長,書會使你更充實,這本書也是我對你的期望。”我當時也沒多想,如獲至寶般直往書屋鑽。

  從那以後,《唐詩三百首》就與我結下了不解之緣,它陪伴我度過了無數個日日夜夜。在這無數個日日夜夜中,我不斷的從書中吸吮著營養,充實著自己。

  當我徘徊於十字路口之時,迷茫不知所措,它猶如一盞引途的明燈,告訴我“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當我取得優異成績,沾沾自喜時,它猶如沉鳴的古鐘把我敲醒。告訴我“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當我失意落魄,慼慼於挫折時,它猶如母親溫暖的手撫過受傷的心靈,告訴我“乘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

  現在,學校開展“好書伴我行”活動,有非常多小朋友都加入到這習唐詩的活動中來,我也一樣,不斷深入地品讀。我要感謝唐詩,因為它已成為我心靈上的一個寄託;也是我生命中的燈塔;更是改變我一生的精神食糧,讓我不斷的從中成長……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10

  耳畔傳來餘音繞樑的稚子的朗朗讀書聲,伴隨著遠處樂鳥宛轉悠揚的啼鳴,飄著周圍自然禪韻優雅的幽香,眼前是一片不見邊際的竹林。清風緩緩拂起,竹葉落地,任由風的清掃,在飄蕩著的泥土香味用拂起,又落下。竹葉沙沙,鐘聲從遠處飄蕩著迴響著,如一把木鎖,鎖住了城市中喧譁的聲音,鎖住了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人群,鎖住了對於世態名利的渴望,鎖住了對於繁華追求的嚮往,卻打開了脫俗自然的對於寧靜平凡的本質。

  一世戎馬,揚鞭回首,揮手飄發,蕭蕭班馬,嘶鳴長啼,啼聲遠去,不見其影,空餘行處。沒有一滴淚水,沒有一次停留,沒有一句告別,轉頭便是一場離別,沒有淚水的離別,沒有停留的離別,沒有告別的離別,沒有期限的離別。家書已達,欣喜若狂,卻非家書,乃為亡書,揮淚失聲,若是失魂,耳響離歌,終日不覺。

  月,緩緩升起,掛在空中,似乎是特地為我而準備的,似乎是特地給我供以欣賞的。月上,滿是墨色,不見得一顆繁星,這又似乎是誰心中的顏色,倒映在天上,照影了我。月下,寂寞空城,巷空道清,男怒女哭,犬吠孩啼。獨自一人,倚坐窗邊,思故念鄉,懷親想友,感極而悲,倏爾涕下,沾溼布衾,淚透薄牆。

  這,便是詩韻,脫離世俗,離開喧噪,迴歸寧靜,渴望平凡。唐詩中有喜,有樂,但也有悲,有悔。唐詩中的種種,高雅,而又時尚,同時又真真切切地表達了當時人們對於世態的態度。

  讀詩,不僅是為了學習,而是為了感受其中的風韻,獨特,與美好。詩之所以美,之所以雅,便是因為其中的風韻,獨特,與美好。感受詩中字與字之間的巧妙,詞與詞之間的婉轉,句與句之間的自然,才能感受到現代語言無法表達出的獨特神奇的情調,它如清雨直叩你的心房,它如柔雨溫暖你的心靈,它也如煙雨滋潤著你。

  讀詩,讀詩韻,讀如“煙院松飄蕭,風廊竹交戛”一般的悠揚,讀“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一般的豪氣,讀“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一般的憂愁,感受著來自真中的寧靜,真中的喜怒哀樂。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11

  一開始,我是不喜歡唐詩的,覺得它枯燥,故事性不強,沒有其他它的書看起來有趣,所以不感興趣。媽媽看到我這個樣子,很是著急,她就告訴我關於唐詩的一些故事。

  媽媽告訴我,今天的我們,能讀到唐詩其實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在古代,可沒有現在這麼多的出版社,印刷廠,圖書館,更沒有什麼電腦手機百度,想保留和傳承這些優美的詩句,真的是很難很難,要把它們全部收集整理到一起,可能要翻閱無數本書,說不定還要跋涉千山萬水去抄寫記錄。就像《春江花月夜》,這麼了不起的唐詩,它的作者叫張若虛,是“吳中四士”之一,到今天留了多少首詩給後人呢?你一定會猜,一百首?八十首?答案是讓人震驚的,只有兩首。還有我們都能脫口而出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它的作者是王之渙,而王之渙也僅僅只留下六首詩。一千多年裡,也不知道有多少好詩滅絕失傳。如果大家都知道唐詩的來之不易,還會不好好讀它嗎?

  慢慢的,我開始接受唐詩,愛上唐詩,品味每一首詩特有的意境,讓我不知覺陶醉其中。我讀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首送別詩,用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送別的孤寂之情,而“一片冰心在玉壺”也表達了作者開闊的胸襟和堅強的品質,為後人千古傳誦。而孟浩然的一首《春曉》則構成了百花齊放,百鳥齊鳴的情境,給我們描繪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春景!

  我從唐詩裡讀到了四季風景,讀到了人性光芒,也讀到了人間喜怒哀樂,《唐詩三百首》帶我領略了大唐精彩絕倫,讓我重溫了最溫暖,最風雅的唐詩記憶。那一首首妙趣橫生的詩句,一定能夠影響我的一生,幫助我一生。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12

  我喜歡讀古詩,讀了《唐詩三百首》,我更加喜歡唐詩了。每首古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幾行字,卻蘊涵著許多的道理,它那簡潔又生動的語言,就像是在訴說我們中國曾經的歷史文化。

  古詩就好象是我們的老師,教導著我們,引領著我們走向光明。有的古詩教育我們要愛護花草樹木;有的的古詩教育我們要珍惜時間;還有的的古詩要我們做一個堅強的人……雖然這一首首唐詩,年代已久遠,但這些古詩已隨著這些詩人聞名於世了,我們要好好地讀它,讀出唐詩的精彩;讀出唐詩的詩韻;讀出唐詩的理趣。

  細細讀著《唐詩三百首》,我發現很多唐詩就是一個伊索寓言,能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就如《感遇》:“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這首詩的意思是說蘭花繁盛芬芳在春天,桂花皎潔飄香在秋季,在不同的季節吐露生機,點綴春意,充實春景。林中居者,聞到芳香攀花折枝,散發飄香是它們的天性,不是為了希望別人將其攀折。這首詩告訴我們要愛護花草樹木,在崇尚自然、愛護環境的今天,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發作用:要我們愛護我們的地球家園,保護樹木保護環境。還有許許多多的詩,它們都各有不同的情趣。如《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這首詩只有二十個字,但它卻把作者和童子的三問三答寫的很詳細,很具體……還寫出了作者的心理變化:從充滿希望到失望再到有一絲希望,最後到徹底失望。簡單的文字卻描寫的非常詳實,所以我們在寫作的時候文字要簡潔,但表達要完整。

  《唐詩三百首》,寄託了中國人對文明的夢想,作為一個小學生,就要從現在做起,好好讀書,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我們要努力,要奮鬥,這不僅是為祖國也是為我們自己創下的偉大的事業。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13

  《唐詩三百首》唐詩是中國詩歌發展的峰巔,是一代文學的標誌,從小開始讀詩,以後對我會有很大幫助。當時我並不瞭解詩中的意思,後來,上了小學爸爸給我買了一本注音版《唐詩三百首》,透過爸爸用白話文的方式給我講解,我開始自已讀這本書,並逐步瞭解詩中的意思。其中我特別喜愛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白居易、韓愈、孟郊、柳宗元、李商隱、杜牧的詩。唐詩三百首讓我增長了很多知識,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例如說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描寫了廬山的香爐峰瀑布,巨大的瀑布如雪白的絹緞垂掛在山壁上,有如一條直上直下的大河,彷彿天上的銀河墜落人間,讓我彷彿置身其中,感受它那雄偉壯觀的氣勢,感嘆我們國家如此美麗的江山,我們應該保護這一切,保護大自然,就是保護我們的家。

  還有很多描寫感情的詩,比如孟郊的《遊子吟》、陸錦的《送兄》、李白的《送友人》等,其中我尤為喜歡《遊子吟》,父母對我的愛就象春天的陽光一樣照耀、溫暖著我,這首詩使我懂得了感恩,我一定要做一個懂事的孩子。

  李紳的《憫農》描寫了當時封建社會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的悲慘畫面。這讓我體會到我們應該尊重勞動者,他們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

  詩中還有如祖詠的《望薊門》等描寫報國大志的詩,讓我懂得要愛自已的國家,知道要感謝解放軍叔叔們,有他們才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

  《登鸛雀樓》這首詩是王之煥寫的,它讓我明白了若想看得更遠、更廣,就得再往上爬一層樓;惟有付出更多努力,才能達到更高的目的,實現自已的理想。

  爸爸媽媽說這本書裡有我們老祖宗千年流傳下來的精神,為我開啟一扇扇看世界、看人生、看歷史的奇妙窗戶,我覺得讀唐詩三百首使我一下子明白了許多道理,我們要實現夢想,就要努力學習,不斷進取,不僅是為我們自已,也是為祖國。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14

  今天早上,我讀了《唐詩三百首》。讀完後,我覺得裡面的《賦得古原草送別》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這是偉大詩人白居易的作品。

  白居易是唐代偉大的現實詩人,也是唐代三大詩人之一。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王’和‘詩魔’之稱。

  《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詩的意思是:多麼茂盛的原山草啊,春天茂盛,秋天枯萎,歲歲迴圈不已。野火雖將那大片枯草燒得精光,一旦春分化雨,野草的生命便會復甦,以迅速的長勢重新鋪蓋大地。雖然古道城荒,但青草滋生是它恢復了青春,行路人看見萋萋芳草而想起了離愁別苦,似乎著每一片草葉都包含別情。

  在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例子,如,我家後院有一株小草。一次,我在窗前畫畫,突然就下起了傾盆大雨。我透過窗戶,看到了一株抬頭挺胸的小草。它正在跟風雨戰鬥,風驕傲地說:“哈哈!小草你是抵擋不了的,我比你強多了,哈哈哈!” 小草輕輕發出聲音,堅強地說:“我不怕,我一定會戰勝你的。” “小草,你就別做白日夢了吧!”風洋洋得意地說。風呼呼吹著,不一會兒,小草斷掉了。這時,我還以為小草就這樣完了。第二天早晨,我起了個大早,吃完飯後,飛快地跑到後院。我很驚訝——小草活了,它又重新披上那綠色的衣裳,又重新抬頭挺胸的站在地上。這時,我情不自禁的吟誦“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所以,我們也要像小草一樣不向困難低頭,不怕挫折的頑強精神,要讓自己在生活中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唐詩三百首》讀後感15

  聽爸爸說,古詩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是古代有名的詩人寫的很好的文學作品。是我們國家很好的文化遺產,作為中國人一定要好好背誦掌握。

  媽媽跟我說,我很小的時候就喜歡背古詩,三歲的時候就能背30多首了,雖然不知道意思,但聽幾遍就能跟著背個大概。我現在還記得“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當時不知道什麼意思,現在再讀古詩,一邊看原文,一邊看譯文,瞭解了詩文的意思,更覺得古人不一般,用了這麼幾句話,就表達了這樣豐富的意思和一些美麗的畫面。知道了古詩的意思,我就更喜歡背誦古詩。有時還能想象出一些畫面來。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我能想到沙漠的廣闊和美麗。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讓我想起了遊覽西湖時看到的美景。背誦“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時,爸爸甚至跟我說今年暑假要帶我去登泰山,感受山頂的絕美景色。我高興極了。

  按爸爸的要求,我每天都要背一首不會的古詩,同時要把會的古詩複習一下。弟弟每天聽我背,他居然也會背了一些古詩。他不僅會背《詠鵝》、《春曉》等常見的簡單古詩,還會背《送兄》“所嗟人異雁,不做一行飛”,《蟬》“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等不太常見的詩,甚至有的比我背的還快,最願背“繫馬高樓垂柳邊”。最煩人的是,爸爸提問我的時候,他也搶著背,甚至不讓我背,我說他2句,他還哭。沒辦法,爸爸就讓他背,現在也會背20多首了。爸爸笑著說這是我背詩的意外收穫,並且說我小時候就這樣,喜歡聽別人表揚。

  古詩用簡單幾句話就能展現美麗的畫面,或者表達了作者的一些情感,真像爸爸說的那樣是珍貴的文化遺產。背詩不僅豐富了我的知識,還影響了小弟,我越來越喜歡背古詩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