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涉世家桃花源記比較閱讀及參考答案

陳涉世家桃花源記比較閱讀及參考答案

  比較閱讀下面兩則古文選段,回答8-11題。

  【甲】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

  【乙】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8.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全錯的一項是

  A.今亡(逃跑)亦死            無論(不論)魏晉

  B.今或(有時)聞無罪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沒有出路的境地)

  C.為天下唱(通倡,首發) 便要(通邀,邀請)還家

  D.楚人憐(愛戴)之            此中人語(說)雲

  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陳勝、吳廣乃謀曰      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B.扶蘇以數諫故          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C.不足為外人道也        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

  D.吳廣以為然            父利其然也

  10.下面各句是對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甲文中陳勝提出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的策略口號,說明陳勝充分把握了人心動向,為起義成功奠定了基礎。

  B.乙文中乃大驚寫出桃源人對陌生人到來的驚異,顯示了桃源與外界隔絕久遠;餘人各復延至其家體現了桃源民風淳樸。

  C.甲文中導致陳勝、吳廣起義的直接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乙文中桃源人來到桃源的主要原因是為了躲避秦朝的戰亂。

  D.甲文是紀傳體,生動地描述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乙文以敘述為主,是作者虛構的故事,寄託了作者的社會理想,也是對現實社會的一種否定。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2)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2012年眉山市初中學業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試語文試題

  [參考答案]

  8.B(A:一正一錯,無論:不要說,更不必說;B:全錯,或:有的人,絕境:與世隔絕的地方;C:全對;D:一正一錯,語:告訴)

  9.B(A:前乃:於是,就;後乃:竟然;B:兩以:因為;C:前為:向;後為:為了,表目的;D:前然:正確;後然:這樣)

  10.C(直接原因應是:失期,法皆斬)

  11.(1)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計已經誤期了。(關鍵詞會、度譯錯一個或兩個,均扣1分,語意連貫1分) (2)漁人把自己聽到的事一一詳盡地告訴了他們。(聽罷),他們都感嘆起來。(關鍵詞具譯錯,扣1分,語義連貫1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