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模擬試題及答案

《桃花源記》模擬試題及答案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人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詩》的序言,選自《陶淵明集》。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絡起來,透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不滿。

       【模擬試題】(答題時間:30分鐘)

  1. 《桃花源記》選自____,原是____中的____。作者是____朝的____。是著名的____。

  2. 漁人是怎麼發現桃花源的?作者寫這一景物描寫的主要意圖是什麼?能準確說明桃花源的山洞口位置的語句是:

  3. “忽逢”一詞的意思是什麼?“欲窮其林”的原因是什麼?

  4. 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5. 課文是怎樣交代發現桃花源的原因、時間、地點、人物的?(用原文答)

  6. 漁人“從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樣的美景?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對桃花源中的人們進行了描寫?

  7. “豁然開朗”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現在使用這個成語,除了原來的意思外,還可以形容_____________。

  8. 漁人至桃花村,村人如何對漁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樣的社會風氣?

  9. “便要還家”中的“要”字的意思是____;本段中與“要”字意思相同的一個詞是_____

  10. 桃源人見漁人為什麼“乃大驚”?

  11. 桃源人為何“不復出”?

  12. 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桃源人為什麼“皆嘆惋”?

  13.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麼?

  14. 文中哪句話表明桃源人聽了漁人的話之後,雖“嘆惋”卻仍然想繼續在桃花源中生活?他們為什麼為願離開?

  15. 第3段中可以用來證實桃花源中人“與外人間隔”的語句是哪些?文中除反映桃花源中人“與外人間隔”外,還反映了他們什麼樣的生活狀況和怎樣的待人之道?

  16. 漁人出桃源時,“處處志之”,為什麼再往時,“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或問:漁人既然“處處志之”,但“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是否矛盾?作者這樣寫用意何在?)

  17. 寫高尚人士尋訪桃花源“未果”,“尋病終”有什麼作用?

  18. 本文以漁人行蹤為線索,最後一節寫劉子驥是否多餘?

  19. 為什麼說桃花源是當時的理想社會?我們今天應當怎麼評價?作者為何寫它?

  20. 下面是陶淵明《桃花源詩》的節選,選擇對其內容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相命肆(1)農耕,日入從所憩。

  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2)王稅。

  荒路曖(3)交通,雞犬互鳴吠。

  俎(4)豆(5)猶古法,衣裳無新制。

  童孺縱行歌,斑白歡遊詣。

  [註釋](1)肆:盡力。 (2)靡:沒有。 (3)曖:隱蔽。 (4)俎:古代祭祀時放祭品的器物。 (5)豆:古代盛食物用的器具。

  A. 選文中“土地平曠,……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一段文字,與《桃花源詩》節選部分的內容是一致的。

  B. 節選的詩句與前面的選文有許多內容上相對應的句子,如:“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童孺縱行歌,斑白歡遊詣”----“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等。

  C. 詩中的“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和課文中的“其中往來種作”都暗含了作者對桃花源人終日耕作不得休憩的同情。

  D. 《桃花源記》是《桃花源詩》的序,二者都是透過虛構一個世外桃源,寄託作者的社會理想,也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美好願望。

  【試題答案】

  1. 《陶淵明集》;《桃花源詩》中的序;晉朝的陶淵明;文學家

  2.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人。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這段景物描寫帶有神秘色彩,暗示將會出現“奇境”,為漁人進入桃花源渲染了氣氛,也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鋪墊。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 )

  3. “忽逢”一詞指出漁人是迷路時碰巧遇到一片桃花林。預示下文發現桃花源完全是偶然的。

  “甚異之”(想看到桃花源的盡頭)

  4.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5. 原因:忘路之遠近(迷路)

  時間:晉太元中

  人物:漁人

  6. 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環境優美的`句子)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社會生活寧靜安詳的句子)

  生活情景:(人們和平勞動、幸福生活的句子)“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活動、穿戴、心情

  7. 形容由狹窄昏暗一下子變為開闊光亮。

  對某一問題長期思索不解,而後突然明白(或“心情由沉悶一匣子變得愉快”等)

  8.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反映了村人熱情好客、真誠淳樸的社會風尚。

  9. 邀請 延

  10. 寫出桃源人對陌生人的驚異,顯示桃源與世隔絕的久遠。

  11. 說明桃花源人安居樂業,也反映了他們飽受戰亂之苦,對外界的戰亂抱“厭而遠之”的態度。

  12. 因桃源不易被外人發現,加之桃源人“不復出”,“與外人間隔”,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動亂,黑暗而嘆惋,為桃源外的人沒有過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嘆惋。

  13. 不希望外人來打擾這裡的生活。也為下文再尋桃源不得埋下伏筆。

  14. 足為外人道也。

  (1)桃花源中的生活和平、寧靜。(2)百姓能安居樂業。(3)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

  15. (1)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2)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安居樂業;熱情

  16. 文章開頭講到“忘路之遠近”,可見路途遙遠,標誌失落是有可能的。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使人覺得桃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虛構的。

  17. 含蓄手法,說明桃花源是“世外桃源”,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18. 這一節對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尋覓作了渲染,增強了表達效果。

  19. 作者虛構的世外桃源,是與作者所處的現實社會相對照的。這裡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這裡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確實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人民理想的世界。

  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但在當時的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因而它只是一種空想。

  寄託自己的社會理想,也反映了當時人民厭惡戰爭的情緒和追求勞動生活的願望。

  20. C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