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偓《新上頭》唐詩鑑賞精選
韓偓《新上頭》唐詩鑑賞精選
新上頭 韓偓
學梳松鬢試新裙,
訊息佳期在此春。
為愛好多心轉惑,
遍將宜稱問傍人。
韓偓詩鑑賞
古代女子年十五始用簪束髮,表示成年,叫上頭。韓偓這首詩 ,以鮮明而富有個性的人物形象和 細緻生動的心理刻劃,寫得頗有情趣和富於哲理,歷來為人們所傳誦。
詩寫一位快滿十五歲的姑娘在學梳 松鬢(松 松地貼在兩鬢的頭髮,一作蟬鬢),試穿新裙,因為就在這個春季,她很快就要舉行上頭禮了,她想把自己打扮得漂亮動人。然而,由於過分愛好,反覆打扮,她反而不知怎樣才算漂亮了,於是四處去問傍人,究竟該怎樣才好。詩歌很短小,但卻一波三折,詩情婉轉,讀來生動有味。
詩人用富有特徵性的舉止,來生動地刻畫這位姑娘的形象。先是像電影一樣地推出一個特寫鏡頭:一位年青的姑娘正在對鏡梳妝打扮,反反覆覆,不厭其煩。這位姑娘為什麼要這樣裝扮自己呢?原來是為了迎接一生中重要的上頭佳期的到來。這兩句是因果倒裝,逆筆推輓,不僅使詩句顯得跌宕多姿,更重要的是突現了這位姑娘認真裝扮自己的動作 ,同時, 第二句又暗用春天來襯托年青姑娘的朝氣蓬勃,使這個形象充滿生機,寫出了活潑可愛的精神狀態。三句為愛好多心轉惑,是全詩的關鍵,這一轉折 ,不 僅是絕句起承轉合的需要,同時也根據主人公心理的邏輯變化。這位姑娘開始一意愛好,然而求之過急、過深,難免轉惑,不知怎樣才好了。對於一個只有十五歲的'還是少不更事 、 缺乏主意的姑娘來說,這種變化十分自然。作者透過細膩的刻劃,不僅進一步寫活了這位女子,同時也指出了一種普遍的心態,具有更為廣泛的意義。而最後一句遍將宜稱問傍人 ,又是這種疑惑心理的延伸。唐代詩人朱慶餘 有一首《閨意獻張水部》的絕句: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 :畫眉深淺入時無?這位新婚女子 ,就與這位才剛要上頭的 姑娘顯然不一樣了 ,心中雖然也有點惑,但她決 不去遍將宜稱問傍人,而只是低聲問夫婿,不同年齡 、不同情境的人 ,即使遇到類似情況,也各有不同的心理 。兩詩對照 ,可見其中道理,而更饒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