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送崔氏昆季之金陵》唐詩品讀
李白《送崔氏昆季之金陵》唐詩品讀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作品介紹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一作秋夜崔八丈水亭送別)》的作者是李白,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77卷第31首。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原文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一作秋夜崔八丈水亭送別)
作者:唐·李白
放歌倚東樓,行子期曉發。
秋風渡江來,吹落山上月。
主人出美酒,滅燭延清光(1)。
二崔向金陵,安得不盡觴。
水客弄歸棹,雲帆卷輕霜(2)。
扁舟敬亭下(3),五兩先飄揚(4)。
峽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長。
思君無歲月,西笑阻河梁。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註釋
(1)劉鑠詩:“羅帳延秋月。”呂向注:“延,引也。”
(2)馬融《廣成頌》:“張雲帆,施霓。”
(3)孟康《漢書注》:扁舟,特舟也。《唐書·地理志》:宣州宣城縣有敬亭山。
(4)郭璞《江賦》:“覘五兩之動靜。”《韻會》:“綄,船上候風羽,楚人謂之五兩。”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作者介紹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為昌明縣,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平涼市靜寧縣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更多古詩欣賞文章敬請關注“可可詩詞頻道”的李白的詩全集欄目。
李白的詩歌創作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主要表現為側重抒寫豪邁氣概和激昂情懷,很少對客觀事物和具體時間做細緻的描述。灑脫不羈的氣質、傲視獨立的人格、易於觸動而又易爆發的強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詩抒情方式的鮮明特點。他往往噴發式的,一旦感情興發,就毫無節制的奔湧而出,宛若天際的狂飆和噴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異乎尋常的銜接,隨情思流動而變化萬端。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繁體對照
《全唐詩》卷177_31送崔氏昆季之金陵(壹作秋夜崔八丈水亭送別)李白
放歌倚東樓,行子期曉發。
秋風渡江來,吹落山上月。
主人出美酒,滅燭延清光。
二崔向金陵,安得不盡觴。
水客弄歸桌,雲帆卷輕霜。
扁舟敬亭下,五兩先飄揚。
峽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長。
思君無歲月,西笑阻河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