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節度赤驃馬歌》唐詩鑑賞

《衛節度赤驃馬歌》唐詩鑑賞

  作品介紹

  《衛節度赤驃馬歌》的作者是岑參,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99卷。

  原文

  衛節度赤驃馬歌

  作者:唐·岑參

  君家赤驃畫不得,一團旋風桃花色。

  紅纓紫鞚珊瑚鞭,玉鞍錦韉黃金勒。

  請君韝出看君騎,尾長窣地如紅絲。

  自矜諸馬皆不及,卻憶百金新買時。

  香街紫陌鳳城內,滿城見者誰不愛。

  揚鞭驟急白汗流,弄影行驕碧蹄碎。

  紫髯鬍雛金剪刀,平明剪出三騣高。

  櫪上看時獨意氣,眾中牽出偏雄豪。

  騎將獵向南山口,城南狐兔不復有。

  草頭一點疾如飛,卻使蒼鷹翻向後。

  憶昨看君朝未央,鳴珂擁蓋滿路香。

  始知邊將真富貴,可憐人馬相輝光。

  男兒稱意得如此,駿馬長鳴北風起。

  待君東去掃胡塵,為君一日行千里。

  註釋

  1、衛節度:即衛伯玉。原為安西將領,肅宗興師靖難,伯玉遂歸長安。初領神策兵馬使出鎮陝州行營。乾元二年(759)十二月,以功封右羽林大將軍,四鎮、北庭行營節度使。乾元三年,轉神策軍節度使。事見兩《唐書》本傳。此詩當作於衛伯玉始為節度使之後、廣德元年(763)正月史朝義敗死之前。赤驃馬:有白色斑點的'紅馬。

  2、畫不得:描畫不出。

  3、紅纓:系在馬頭上的紅色穗狀飾物。

  4、韉:馬鞍墊。勒:帶嚼子的馬籠頭。

  5、鞁:指配備馬具;全詩原作“韝”。

  6、窣:垂,拂。

  7、矜:誇耀。

  8、香街、紫陌:指京城繁華的街道。鳳城:即京城。

  9、白汗:指馬汗。《戰國策·楚策》:“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太行……漉汁灑地,白汗交流。”

  10、弄影:指馬在日光下行走。碧蹄碎:謂碧玉般的馬蹄踏著碎步。

  11、紫髯鬍雛:指馬伕為胡兒。

  12、三鬃:指把馬鬃修剪成三瓣的式樣,即所謂“三花”。

  13、獨意氣:特別有氣概。

  14、偏:猶“甚”。

  15、將:語助詞。

  16、南山:終南山。

  17、翻:反。

  18、昨:昔。未央:漢長安宮殿名,此借指唐皇宮。伯玉於乾元元年(758)自安西還長安,時岑在長安為右補闕。

  19、蓋:繳蓋,狀如平頂圓傘,古時貴官出行時用為儀仗。依唐代車服制度,五品以上官員有珂、蓋。

  20、胡塵:指史思明叛軍。

  作者介紹

  岑參(cén shēn) (約715年—770年)唐代詩人。南陽(今屬河南)人。自幼從兄受書,遍讀經史。二十歲至長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遊河朔。三十歲舉進士,授兵曹參軍。天寶(742~756)年間,兩度出塞,居邊塞六年,頗有雄心壯志。安史亂後回朝,由杜甫等推薦任右補闕,轉起居舍人等職,官至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後罷官,客死成都旅舍。其詩題材廣泛,長於七言歌行。

  岑參的詩題材廣泛,除一般感嘆身世、贈答朋友的詩外,出塞以前曾寫了不少山水詩,詩風頗似謝朓、何遜,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岑參所作善於描繪塞上風光和戰爭景象;氣勢豪邁,情辭慷慨,語言變化自如。與高適齊名,並稱“高岑”,同為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有《岑嘉州集》。

  繁體對照

  卷199_51衛節度赤驃馬歌岑參

  君家赤驃畫不得,壹團旋風桃花色。

  紅纓紫鞚珊瑚鞭,玉鞍屙d黃金勒。

  請君韝出看君騎,尾長窣地如紅絲。

  自矜諸馬皆不及,卻憶百金新買時。

  香街紫陌鳳城內,滿城見者誰不愛。

  揚鞭驟急白汗流,弄影行驕碧蹄碎。

  紫髯鬍雛金剪刀,平明剪出三騣高。

  櫪上看時獨意氣,眾中牽出偏雄豪。

  騎將獵向南山口,城南狐兔不復有。

  草頭壹點疾如飛,卻使蒼鷹翻向後。

  憶昨看君朝未央,鳴珂擁蓋滿路香。

  始知邊將真富貴,可憐人馬相輝光。

  男兒稱意得如此,駿馬長鳴北風起。

  待君東去掃胡塵,為君壹日行千裡。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