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崖口五渡寄李適》唐詩賞析

《入崖口五渡寄李適》唐詩賞析

  《入崖口五渡寄李適》作品介紹

  《入崖口五渡寄李適》的作者是宋之問,被選入《全唐詩》的第51卷。

  《入崖口五渡寄李適》原文

  入崖口五渡寄李適

  作者:唐·宋之問

  抱琴登絕壑,伐木溯清川。

  路極意謂盡,勢回趣轉綿。

  人遠草木秀,山深雲景鮮。

  餘負海嶠情,自昔微尚然。

  彌曠十餘載,今來宛仍前。

  未窺仙源極,獨進野人船。

  時攀乳竇憩,屢薄天窗眠。

  夜弦響松月,朝楫弄苔泉。

  因冥象外理,永謝區中緣。

  碧潭可遺老,丹砂堪學仙。

  莫使馳光暮,空令歸鶴憐。

  《入崖口五渡寄李適》註釋

  ①海嬌:近海山地。

  ②微尚:微小的趣尚。謙詞。

  ③彌曠:久隔,遠隔。

  ④野人船:《晉書·隱逸傳》載,郭翻乘小船歸武昌,安西將軍庚翼親往拜訪,欲強起之,翻拒之。翼又以其船狹小,欲引就大船,翻曰:“使君不以鄙賤而辱臨之,此固野人之舟也。”

  ⑤乳竇:石鐘乳洞。

  ⑥薄:逼近。

  ⑦象外:超然於物象之外。此指道。

  ⑧區中緣:世俗的`塵緣。

  ⑨歸鶴:用丁令威事。

  《入崖口五渡寄李適》作者介紹

  宋之問(約656 — 約712),字延清,名少連,漢族,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陽市)人,一說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縣)人,初唐時期的詩人,與沈佺期並稱“沈宋”。

  宋之問並沒有顯赫的門第家世。父親宋令文起自鄉閭,矢志於學,交友重義,“比德同道。理閫探索詞源論討”,多才多藝,不僅“富文辭,且工書,有力絕人,世稱三絕。”唐高宗時做到左驍衛郎將和校理圖書舊籍的東臺詳正學士,饒著聲譽。在父親的影響下,宋之問和弟弟宋之悌,宋之遜自幼勤奮好學,各得父之一絕;宋之悌驍勇過人,宋之遜精於草隸,宋之問則工專文詞,成當時佳話美談。

  《入崖口五渡寄李適》繁體對照

  卷51_12入崖口五渡寄李這宋之問

  抱琴登絕壑,伐木溯清川。

  路極意謂盡,勢回趣轉綿。

  人遠草木秀,山深雲景鮮。

  餘負海嶠情,自昔微尚然。

  彌曠十餘載,今來宛仍前。

  未窺仙源極,獨進野人船。

  時攀乳竇憩,屢薄天窗眠。

  夜弦響松月,朝楫弄苔泉。

  因冥象外理,永謝區中緣。

  碧潭可遺老,丹砂堪學仙。

  莫使馳光暮,空令歸鶴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