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碑》唐詩鑑賞

《韓碑》唐詩鑑賞

  《韓碑》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隱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軒與。

  誓將上雪列聖恥,坐法宮中朝四夷。

  淮西有賊五十載,封狼生生。

  不據山河據平地,長戈利矛日可。

  帝得聖相相曰度,賊不死神扶持。

  腰懸相印作都統,陰風慘天王旗。

  武古通作牙爪,儀曹外郎載筆隨。

  行軍司馬智且勇,十四萬眾猶虎。

  入縛賊獻太廟,功無與讓恩不。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從事愈宜為辭。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畫臣能為。

  古者世稱大手筆,此事不繫於職司。

  當仁自古有不讓,言訖屢頷天子頤。

  公退齋戒坐小閣,濡染大筆何淋漓。

  點竄堯典舜典字,塗改清廟生民詩。

  文成破體書在紙,清晨再拜鋪丹。

  表曰臣愈昧死上,詠神聖功書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鬥,負以靈蟠以。

  句奇語重喻者少,讒之天子言其私。

  長繩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公之斯文若元氣,先時已入人肝脾。

  湯盤孔鼎有述作,今無其器存其辭。

  嗚呼聖王及聖相,相與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後,與三五相攀追。

  願書萬本誦萬遍,口角流沫右手。

  傳之七十有二代,以為封禪玉檢明堂基。

  唐詩賞:

  這首詩氣勢。詩一開始,就渲染憲宗的“神武”和平叛的決心,顯示出一種雄健的氣勢。“誓將上雪列聖恥”一句,將眼前的平叛戰爭和安史之亂以來國家多災多難的歷史聯絡起來,表明此役關係到國家的中興。接下來寫淮西藩鎮長期反抗朝廷,突出其張跋扈的氣焰,以反襯下面裴度平淮西之功的不同尋常。

  第二段開頭四句,承接開篇四句,先點出宰相裴度,暗示“上雪列聖恥”的關鍵在於“得聖相”。隨即直入本題,敘述裴度統兵出征,簡明直率,毫不拖泥帶水。接下“武”四句,從下武將文僚一直敘述到勇猛計程車兵,表現裴度的最高統帥形象和猛將精兵如雲的宏大聲勢。

  第三段開頭兩句,承上啟下,從平過渡到碑,是全篇的樞紐。奉命碑的過程,不但寫了憲宗的明確指示,韓愈的當仁不讓,而且寫出憲宗的頷首稱許,韓愈的稽首拜舞,韓愈受命之後,作者再用詳筆鋪寫碑、獻碑、樹碑的過程。“點竄”二句,用奇警的語言寫出韓碑高古典重的風格,“句奇語重”四字,言簡意賅,揭出韓碑用意之深刻。緊接著又寫推碑和詩人對這件事的感慨。寫推碑,直言“讒之天子”;抒感慨,盛讚“公之斯文若元氣,先時已入人肝脾”,認為韓碑自有公正評價,推碑磨字也不能消除它在人們心中留下的深刻影響。

  最後一段,描繪韓碑關係到國家中興統一事業,讚美它的.不朽。開頭四句將“聖皇及聖相”的功業與“公之斯文”緊密聯絡起來,強調韓碑具有記述歌頌統一大業功勳。最後以“傳之七十有三代,以為封禪玉檢明堂基”收束全篇,說明韓碑流傳千古的不朽價值。

  這首詩既表現了不入律的七古筆力雄健的特點,又吸收了韓詩以文為詩,多用“賦”的經驗,形成一種既具健舉氣勢,又有條不理地敘事、議論的體制。顯得既雄健高古而又清新明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