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水調歌頭多少字

蘇軾水調歌頭多少字

  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水調歌頭》的全稱為:《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北宋時期的著名詩人蘇軾所創作的,而文中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以及“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等都是屬於耳熟能詳的詩句。那麼有人知道《水調歌頭》全篇有多少字嗎 ?接下來跟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

  原文/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丙辰中秋(1),歡飲達旦(2),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3)。(序)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4)。不知天上宮闕(5),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6),又恐瓊樓玉宇(7),高處不勝寒(8)。起舞弄清影(9),何似在人間(10)?

  轉朱閣,低綺[qǐ]戶,照無眠(11)。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12)?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13)。但願人長久(14),千里共嬋娟(15)。

  註釋/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⑴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這一年蘇軾在密州(今山東省諸城市)任太守。

  ⑵達旦:到天亮。

  ⑶子由:蘇軾的弟弟蘇轍的字,與其父蘇洵、其兄蘇軾並稱“三蘇”。

  ⑷把酒:端起酒杯。把,執、持。

  ⑸天上宮闕(què):指月中宮殿。闕,古代城牆後的石臺。

  ⑹歸去:回去,這裡指回到月宮裡去。

  ⑺瓊(qióng)樓玉宇:美玉砌成的樓宇,指想象中的仙宮。

  ⑻不勝(shèng,舊時讀shēng)經不住,承受不了。勝:承擔、承受。

  ⑼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著做出各種舞姿。弄:玩弄,欣賞。

  ⑽何似:何如,哪裡比得上。

  ⑾轉朱閣,低綺(qǐ)戶,照無眠:月兒移動,轉過了硃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人(指詩人自己)。朱閣:硃紅的華麗樓閣。綺戶: 雕飾華麗的門窗。

  ⑿不應有恨,何事長(cháng)向別時圓:(月兒)不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為什麼偏在人們分離時圓呢?何事:為什麼。

  ⒀此事:指人的“歡”“合” 和月的“晴”“圓”。

  ⒁但:只。

  ⒂千里共嬋(chán )娟(juān):只希望兩人年年平安﹐雖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賞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賞。嬋娟:指月亮。

  作品譯文/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丙辰年的中秋節,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思念弟弟蘇轍。

  明月從什麼時候才開始出現的?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宮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哪裡比得上人間?

  月兒轉過硃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為什麼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創作背景/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詞前的小序交待了寫詞的過程:“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蘇軾因為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輾轉在各地為官。他曾經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公元1074年(熙寧七年)蘇軾差知密州。到密州後,這一願望仍無法實現。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詞人與胞弟蘇轍分別之後,已七年未得團聚。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於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

  作品欣賞 /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全篇 112字,是蘇軾在公元1076年的時候創作的,在那年的中秋佳節,詩人蘇軾和自己的胞弟蘇澈分別了以後,已經有7年之久沒有團聚了。而此時的蘇軾面對著夜晚的一輪皓月,心情不斷地起伏,於是藉著酒意,就寫下了這首著名的詩歌。

  本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美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反自己遣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一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一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詞上片寫望月奇思,幻想遊仙於月宮。下片寫賞月後的體司與希望。詞人視月為有生命、有情感之友伴,既可感客觀存在自然之美,亦可領略人情之愛,達到物我交感,人月融一的境界,體現了極富人情味的美好願望。從月亮的轉移變化,盈虧圓缺,聯想到人生的悲歡離合,從而得出不應事事都求完美無缺的結論。全詞構思奇幻,豪放雋秀,以詠月為中心表達了遊仙“歸去”與直舞“人間”、離欲與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曠達自適,人生長久的樂觀枋度和美好願望,格富哲理與人情。立意高遠,構思新穎,意境清新如畫。最後以曠達情懷收束,是詞人情懷的自然流露。情韻兼勝,境界壯美,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此詞全篇皆是佳句,因其意境優美,富於哲理,情感動人,而絕唱至今。

  詞牌格律/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詞牌說明

  水調歌頭,詞牌名。唐朝大麴有《水調歌》,據《隋唐嘉話》,為隋煬帝鑿汴河時所作。宋樂入“中呂調”,見《碧雞漫志》卷四。凡大麴有“歌頭”,此殆裁截其首段為之。九十五字,前後片各四平韻。亦有前後片兩六言句夾葉仄韻者,有平仄互葉幾於句句用韻者。

  格律對照

  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

  瀟灑太湖岸,淡佇洞庭山。

  中平中仄平中,中仄仄平平。

  魚龍隱處,煙霧深鎖渺彌間。

  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方念陶朱張翰,忽有扁舟急槳,撇浪載鱸還。

  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

  落日暴風雨,歸路繞汀灣。

  中中中,中中仄,仄平平。

  丈夫志,當景盛,恥疏閒。

  中平中仄,平中平仄仄平平。

  壯年何事憔悴?華髮改朱顏。

  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擬借寒潭垂釣,又恐相猜鷗鳥,不肯傍青綸。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刺棹穿蘆荻,無語看波瀾。

  (說明:平,填平聲字;仄,填仄聲字(上、去或入聲);中,可平可仄;加黑體字有韻腳所在。)

  蘇軾《水調歌頭》《記承天寺夜遊》比較閱讀及答案

  記承天寺夜遊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1)解釋句中加點的詞語。

  ①把酒問青天( )

  ②念無與為樂者( )

  (2)下列句子中的“/”表示朗讀時的停頓,其中讀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不知/天上宮闕

  B我欲乘風/歸去

  C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D.相與/步於中庭

  (3)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①請出與“月下起舞,清影隨人,清冷的月官怎比得上人間”相對應的作品原句。

  ②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筆下柏影也。

  (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甲、乙兩篇均寫於作者仕途失意之時,甲表現曠達的胸懷和樂觀的情致;乙透露出隨緣自適、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B甲、乙兩篇都寫月,甲以美麗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創造出幽深高遠的境界;乙用形象的比喻、傳神的文字,描繪了空靈澄澈的景象。

  C甲中的“嬋娟”指月中的仙女;乙中的“閒人”指無所事事之人。

  D.甲、乙兩篇分別是詞和散文,體裁不同決定了語言風格的不同:前者浪漫灑脫如行雲流水,後者凝練含蓄饒有餘味。

  (5)仔細體會以上兩篇作品的詩情文意,談談你對“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一句的認識。

  答案:

  (1)①端起酒杯②考慮或想著

  (2)B【解析】此句斷句應為“我欲/乘風歸去”

  (3)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②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錯的藻荇。

  (4)C【解析】甲中的“嬋娟”應指明月;乙中的“閒人”指像他們一樣沒有繁瑣的政務的人(被貶官的人)。

  (5)示例:世界上不可能有永遠圓滿的事情,人生有歡聚,也必然有離別為;——正與月亮有圓時,也總有缺時一樣,原本是自然的規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