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有關元宵節的詩句

有哪些有關元宵節的詩句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就有了。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有關元宵節的詩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No.1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元好問《京都元夕》

  No.2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

  No.3 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蘇軾《蝶戀花·密州上元》

  No.4 將壇醇酒冰漿細,元夜邀賓燈火新。——趙時春《元宵飲陶總戎家二首》

  No.5 望千門如晝,嬉笑遊冶。——周邦彥《解語花·上元》

  No.6 五更鐘動笙歌散,十里月明燈火稀。——賀鑄《思越人·紫府東風放夜時》

  No.7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盧照鄰《十五夜觀燈》

  No.8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No.9 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No.10 錦裡開芳宴,蘭缸豔早年。——盧照鄰《十五夜觀燈》

  No.11 九衢雪小,千門月淡,元宵燈近。——晁端禮《水龍吟·詠月》

  No.12 靄芳陰未解,乍天氣過元宵。——周端臣《木蘭花慢·送人之官九華》

  No.13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No.14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詞》

  No.15 宣和舊日,臨安南渡,芳景猶自如故。——劉辰翁《永遇樂·璧月初晴》

  No.16 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姜夔《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No.17 聽元宵,往歲喧譁,歌也千家,舞也千家。——王磐《古蟾宮·元宵》

  No.18 聽元宵,今歲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王磐《古蟾宮·元宵》

  No.19 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周邦彥《解語花·上元》

  No.20 美人慵翦上元燈,彈淚倚瑤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細如塵》

  No.21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No.22 故園今夕是元宵,獨向蠻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No.23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張祜《正月十五夜燈》

  No.24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No.25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李商隱《觀燈樂行》

  No.26 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蔣捷《女冠子·元夕》

  No.27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拓展知識】

  歷史發展

  節日起源

  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也就形成了元宵賞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節期節俗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充套件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燈節,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演變發展

  唐朝,在國力空前強大的唐朝,元宵賞燈十分興盛,無論是京城或是鄉鎮,處處張掛彩燈,人們還製作巨大的燈輪、燈樹、燈柱等,滿城的火樹銀花,十分繁華熱鬧。

  宋朝,宋代元宵除了“婦女出遊街巷,自夜達旦,男女混淆”的狂歡外,還有官員派發利是、君王與百姓同賞元宵;甚至有恐怖色彩,刑獄機構會利用燈飾、影象演繹獄戶故事或陳列獄具等。元宵節在宋代發展成最熱鬧的世俗狂歡節,燈節更加豐富多彩,元宵賞燈持續五天,燈的樣式繁複多樣,逛燈市更是一件十分賞心悅目的事情。詩人辛棄疾寫道:“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說的就是宋朝燈節花燈無數,煙花如星雨。那時還興起了猜燈謎,即將各種燈謎寫在紙條上,貼在花燈上,猜中的人還能得到小小的獎勵。這種娛樂益智的活動受到人們喜愛,廣為流傳。

  到了元代大部分假期都被取消,元朝統治者認為生命在於運動,工作就是休息,全年假期只有16天。

  明朝的燈節持續的'時間更長,自正月初八到十七整整十天,以顯示歌舞昇平。

  清朝,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元宵節清朝則只有三天,但是燈火璀璨,燈也更加精緻奇幻,依然十分吸引人。

  現代,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2015年,代表委員建議元宵節放假。

  花燈寄寓

  民間在除夕供奉老天爺時要設立“天地堂”。人們在院子裡扎一小棚,棚裡面小桌上立著“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的神位;神位前擺著香爐、供品,還掛著一盞燈籠,燈籠代表姜太公的席位。據說姜太公當年封神時,別人都封了,就是忘記了封自己,自己沒有席位只好和老天爺坐在一起。

  燈籠與神有關,所以也賦予很多象徵意義。

  古時候,人們為了驅逐黑暗的恐懼感,於是燈籠衍生為具有驅魔降福、祈許光明之意。

  在閩南語中“燈”與“丁”發音相近,所以燈籠也用來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

  有一種“光明燈”,在歲末年初時,把燈籠放在寺廟中,藉以佛的法力求得一年中平安順利。

  也有農家在田間立長竹竿掛上一盞燈 “照田蠶”,觀察火色以預測一年的水旱情況,以期豐年。

  “放天燈”,來由是過去人們在躲避盜匪侵襲而四散逃逸之後,以燃放天燈為互報平安的訊號。由於避難回家的日子正是元宵節,從此以後,每年這一天,人們便以放天燈的儀式來慶祝,所以又稱天燈為“祈福燈”或“平安燈”。其後逐漸演變為向上天祈福許願的民俗活動。天燈上寫滿了心裡的各種祈願,希望天燈能上達天庭,帶給人無限的希望和光明。

  傳說唐太宗李世民鼓勵讀書,民間都把小孩送上學。入學的第一個節目叫“開燈”,就是把事先做好的花燈帶到學校去,請一位博學的老先生點起來,象徵前途光明。從前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稍後開學,因此開學的花燈,也成了“上元節”的點綴。

  元宵節花燈種類甚多,或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編制的形象燈,如龍燈、虎燈、兔燈等等,或是根據民間故事編制而成的活動燈,如牛郎織女、二十四孝等等,表現忠孝節義的民族精神。各種花燈製作工巧,一展工匠的智慧和技能。

  隨著時代的發展,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盛大,民族特色越來越濃,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三天;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為五天;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因為燈期不同,所以最初張燈的那天叫“試燈”,十五這天叫“正燈”,最末一天叫“殘燈”、“闌燈”。也有叫“神燈”、“人燈”、“鬼燈”之說。十四日夜為“神燈”,放於家中神位、宗祠前,以祭神明先祖;十五日夜叫“人燈”,放在門窗、床笫、几案等處,用來避除蠍蟲;十六日夜為“鬼燈”,放在丘墓、原野,為了遊魂得到可以脫離鬼域。上祈天意,下護蒼生,神人鬼畜,無所遺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