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寫愛國的詩句
有關寫愛國的詩句
很多人都是愛國的,尤其在古代的時候更是有著許多愛國的詩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寫愛國的詩句,歡迎大家的閱讀。
有關寫愛國的詩句
1、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出處:范仲淹《岳陽樓記》
2、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出處:文天祥
3、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出處:顧炎武
4、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處:文天祥
5、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 ——出處:司馬遷
6、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出處:曹植
7、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出處:陸游
8、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出處:魯迅先生《自題小像》
9、男兒七尺軀,願為祖國捐。——出處:《革命烈士詩抄·陳輝詩》
10、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出處:徐錫麟《出塞詩》
1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出處:《管子·牧民》
12、願將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掊土。——出處:宋朝·李清照
1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出處:屈原《離騷》
14、閒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出處:三國·曹植《雜詩六首》
15、國人無愛國心者,其國恆亡。——出處:李大釗《厭世心與自覺心》
16、國既不國,家何能存?——出處:《革命烈士詩抄·楊靖宇詩》
17、愛國不分先與後,徘徊終久誤前程。——出處:朱蘊山《贈臺灣舊友》
18、捧出一顆丹心,獻與億兆生靈。——出處:陶行知《不投降歌》
19、國恥未雪,何由成名?——出處:唐朝·李白《獨漉篇》
20、輕生本為國,重氣不關私。——出處:南朝·江暉《雨雪曲》
21、英雄非無淚,不灑敵人前。男兒七尺軀,願為祖國捐。——出處:陳輝
22、祖國如有難,汝應作前鋒。 ——出處:陳毅
23、匈奴不滅,無以家為!——出處:《漢書·衛青霍去病傳》
24、殺身有地初非惜,報國無時未免愁。——出處:宋朝·陸游《登慧照寺小閣》
25、一身救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出處:宋朝·陸游《夜泊水村》
26、丈夫當為國,破敵如摧山。——出處:唐朝·韋應物《寄暢當》
27、爆裂同拚殲賊臣,男兒愛國已忘身。——出處:秋瑾《吊吳烈士樾》
28、祖國陸沉人有責,天涯飄泊我無家。——出處:秋瑾
29、輕生本為國,重氣不關私。——出處:南朝·江暉《雨雪曲》
30、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出處:清·龔自珍《漫感》
31、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出處:清·秋瑾《對酒》
32、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出處:宋朝·陸游《示兒》
33、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出處:唐朝·李賀《南園》
34、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出處:唐朝·令狐楚《少年行》
35、小來思報國,不是愛封候。——出處:唐朝·岑參《送人赴西安》
36、我死國生,我死猶榮,身雖死精神長生,成功成仁,實現大同。 ——出處:趙博生
37、國之步存,身將焉託?——出處:蔡鍔《討袁通電》
38、愛國如命,見義勇為。——出處:蔡鍔《致柏文蔚電》
39、憂國恥為睜眼瞎,挺身甘上斷頭臺。——出處:《革命烈士詩抄。熊亨瀚詩》
40、四海翻騰雲水路,五洲震盪風雷激。——出處:毛主席
41、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出處:毛主席
42、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出處:毛主席
43、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出處:魯迅先生
44、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出處:于謙《石灰吟》
45、苟利國家,不求富貴。——出處:《禮記·儒行》
46、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出處:宋朝·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47、夜視太白收光芒,報國欲死無戰場!——出處: 宋朝·陸游
48、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戌輪臺。——出處: 宋朝·陸游
49、頭顱肯使閒中老?祖國寧甘劫後灰?無限傷心家國恨,長歌慷慨莫徘徊。——出處:秋瑾《柬某君》
50、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出處:杜甫
51、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出處:周恩來
52、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橫戈馬上行。 ——出處:戚繼光
古詩的特點
中國文學自神話傳說開始,上下幾千年,名篇佳作,浩如煙海。每一時期產生的文字作品和所運用的文學形式都如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體現著當時的文學思潮和風格。格律詩的產生、發展、成熟和衰退也不無例外地體現著這一規律。
詩歌這種文體產生很早,最早見於《詩經》,多以四言、六言為主,一般也押韻,也可出現轉韻現象,再往後發展,詩歌這種文體的形式有了新的變化,出現五言、七言句式,每句字數有了變化,韻律明顯,如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而且平仄也比較講究。這時期的詩歌這種文體無論內容,形式都又達到了新的高度,詩歌這種文體藝術趨於成熟,這就是格律詩走向成熟的標誌。文人作格律詩,那是要講究這些格式的.。民間格律詩要寫好,要流傳下來,的確不易。我們看到了詩歌這種文體創作走向成熟,產生了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的完美結合,結合得非常好,達到令世人稱道的地步。但格律詩多侷限在仕途菅海了。文人的彼此唱和。而於民間就不能分享詩歌這種文體的藝術美了,本身也就限制了詩歌這種文體的發展,格律詩趨向凝重、呆板,這個時期就是中國詩歌這種文體的繁榮時期——唐代。
不可否認,唐代詩歌這種文體走向成熟,走向繁榮,自有其必然因素。如國力的強盛,文化的發展。格律詩出現發展史上的一個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