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發憤讀書的詩句

形容發憤讀書的詩句

  讀書可供消遣,可供裝飾,也可供增長才幹。

  形容發憤讀書的詩句(一)

  1三春花事好, 為學須及早。 花開有落時, 人生容易老。 ——《惜時》

  2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尡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長歌行》

  3昨日復昨日,昨日何其好! 今日徒懊惱。 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覺今日又過去了。 水去日日流,花落日日少。 成功立業在今日,莫待明天朝悔今朝。 ——《昨日詩》

  4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為,此事何其了? 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 ——文嘉《今日詩》

  5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文嘉《明日歌》

  6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詩遲。 ——顏真卿《勸學》

  7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摘直須摘,莫待花落空摘枝。 ——杜秋娘《金縷衣》

  8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朱熹

  9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

  10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岳飛

  11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關漢卿

  12百金買駿馬,千金買美人, 萬金買高爵,何處買青春? ——屈復

  13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增廣賢文》

  形容發憤讀書的詩句(二)

  1、讀書勤乃有,不勤腹中虛。——韓愈

  2、讀書如行路,歷險毋惶恐。——《清詩鐸·讀書》

  3、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4、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王符

  5、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陳壽

  6、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蒲松齡

  7、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8、讀書不趁早,後來徒悔懊。——《清詩鐸·趁早歌》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10、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

  11、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12、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13、讀書謂已多,撫事知不足。——王安石

  14、勞於讀書,逸於作文。——程端禮

  1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16、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17、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8、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9、勉之期不止,多獲由力耘。——歐陽修

  20、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21、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22、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23、夫所以讀書學問,本欲開心明目,利於行耳。——顏之推

  24、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25、立身以力學為先,力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26、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7、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28、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29、一日不書,百事荒蕪。——李詡

  30、讀書志在聖賢,為官心存君國。——朱用純

  31、讀書欲精不欲博,用心欲專不欲雜。——黃庭堅

  32、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程顥

  33、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34、讀書之樂樂陶陶,起並明月霜天高。——朱熹

  35、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耕耘一分才。——華羅庚

  36、讀書何所求,將以通事理。——張維屏

  37、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馮夢龍

  38、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39、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程頤

  40、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41、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陶淵明

  42、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4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44、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45、三日不讀,口生荊棘;三日不彈,手生荊棘。——清·朱舜水《答野節問》

  46、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47、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48、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