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夏天的詩句 古詩
有關夏天的詩句 古詩
夏天裡花兒都開了,月季紅豔豔的花兒在枝頭怒放,顏色是那麼濃,那麼純,沒有一點雜色,簡直像一團燃燒的.火焰。
1、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晚晴>
2、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觀刈麥>
3、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4、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夏日雜詩>
5、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6、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淨慈寺>
7、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幽居初夏>
8、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杜甫<絕句漫興>
9、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翁卷<鄉村四月>
10、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夏日南亭懷辛大>
11、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客中初夏>
1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飲湖上初晴>
1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池>
14、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有約>
15、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遊赤石進帆海>
16、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17、崑崙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暑旱苦熱>
18、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19、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初夏午睡起>
20、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21、微風忽起吹蓮葉,青玉盤中瀉水銀。——<夏雨後題>
22、綠蔭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三衢道中>
23、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納涼>
24、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夏意>
25、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山亭夏日>
26、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雲樹晚蒼蒼。——戴叔倫<題稚川山秀>
27、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28、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29、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西江月>
30、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几熟眠開北牖。——<夏晝偶作>
31、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夏日山中>
32、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初夏即事>
33、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初夏絕句>
34、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休亭送華瞬王少府還縣>
描寫夏天的古詩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作者:辛棄疾 年代:南宋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楊萬里 年代:南宋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始夏南園思舊裡
作者:韋應物 年代:唐朝
夏首雲物變,雨餘草木繁。
池荷初帖水,林花已掃園。
縈叢蝶尚亂,依閣鳥猶喧。
對此殘芳月,憶在漢陵原。
夏意
作者:蘇舜欽 年代:宋朝
別院深深夏簟清,石榴花開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客中初夏
作者:司馬光 年代:宋朝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鷓鴣天
作者:蘇軾 年代:宋朝
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夏日山中
作者: 李白 年代:唐朝
懶搖白羽扇,棵體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夏夜嘆
作者: 杜甫 年代:唐朝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
安得萬里風,飄颻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
物情無鉅細,自適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
何由一洗濯,執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
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
北城悲笳發,鸛鶴號且翔。
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
池上早夏
作者: 白居易 年代:唐朝
水積春塘晚,陰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籬落似江村。
靜拂琴床蓆,香開酒庫門。
慵閒無一事,時弄小嬌孫。
首夏
作者: 鮑溶 年代:唐朝
昨日青春去,晚峰尚含妍。
雖留有餘態,脈脈防憂煎。
幽人惜時節,對此感流年。
夏花明
作者: 韋應物 年代:唐朝
夏條綠已密,朱萼綴明鮮。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翻風適自亂,照水覆成妍。
歸視窗間字,熒煌滿眼前。
夏日
作者: 韋應物 年代:唐朝
已謂心苦傷,如何日方永。
無人不晝寢,獨坐山中靜。
悟澹將遣慮,學空庶遺境。
積俗易為侵,愁來複難整。
小池
作者:楊萬里 年代:宋朝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曉出淨慈送林子方
作者:楊萬里 年代:宋朝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夏日田園雜興
作者:范成大 年代:宋朝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小童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