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關於菊花的詩句 古詩

小學關於菊花的詩句 古詩

  夏天,朵朵奇姿異彩的菊花裡不時飄出縷縷襲人的.清香;那花猶如浪,那香猶如風,整個公園成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

  一、 此生只是償詩債,白菊開時最不眠。 —— 司空圖《白菊雜書四首》

  二、 時節是重陽,菊花牽恨長。 —— 徐燦《菩薩蠻秋閨》

  三、 是節東籬菊,紛披為誰秀。 —— 杜甫《九日寄岑參》

  四、 澗松寒轉直,山菊秋自香。唐王績《贈李徵君大壽》

  五、 栽成五柳吟歸去,漉酒巾邊伴菊閒。 —— 汪遵《彭澤》

  六、 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 —— 劉禹錫《始聞秋風》

  七、 吾生如寄,尚想三徑菊花叢。 —— 楊炎正《水調歌頭把酒對斜日》

  八、 檻菊愁煙蘭泣露。 —— 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九、 羞與春花豔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風。不須牽引淵明此,隨分籬邊要幾叢。 (劉克莊《菊》)

  十、 節物豈不好,秋懷何黯然!西風酒旗市,細雨菊花天。 —— 歐陽修《秋懷》

  十一、 未追赤松子,且泛黃菊英。 —— 李泌《奉和聖制重陽賜會聊示所懷》

  十二、 臺高不盡看楓葉,院淨何須坐菊花。 —— 沈輅《九日登高臺寺》

  十三、 家家菊盡黃,梁園獨如霜。唐 劉禹錫《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十四、 黃花本是無情物,也共先生晚節香。 —— 于謙《過菊江亭》

  十五、 綺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處醉黃花。 —— 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十六、 桂白髮幽巖,菊黃開灞涘。 —— 李世民《度秋》

  十七、 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 李清照《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十八、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蓮。唐杜甫《宿贊公房》

  十九、 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 —— 曹雪芹《詠菊》

  二十、 黃菊散芳叢,清泉凝白雪。 —— 德隱《新秋晚眺》

  二十一、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 文森《九日》

  二十二、 夭紅過眼隨榮謝,菊秀蘭香自佔春。 —— 王汝舟《詠歸堂隱鱗洞》

  二十三、 頭上儘教添白髮,鬢邊不可無黃菊。 —— 宋江《滿江紅喜遇重陽》

  二十四、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菊花》

  二十五、 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 —— 唐寅《菊花》

  【殘菊】

  王安石

  故人具雞黍,邀我之田家,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不畏風霜向晚欺

  獨開眾卉已凋謝

  詠菊_____林戴玉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沉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螃蟹吟_____薛寶釵

  酒未敵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

  朝飲春蘭之綴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過更無花。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黃巢)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尤有傲雙枝。

  詠菊(三首)

  一

  孤高不合壓群芳,枉把香魂貯入霜。

  一季寒姿難嫵媚,半籬瘦骨太蒼涼。

  拈來漉酒調詩韻,插罷臨風怨夕陽。

  何必索居標別格,也和泥土同枯黃。

  二

  孤標不與百花同,淺淡芳香是性空。

  酒亦閒溫還寂寞,風因錯拂自朦朧。

  冰壺濯魄憐留白,玉骨橫秋怨落紅。

  一瓣清寒勻瘦色,東籬夕照笑仙翁。

  三

  秋來不與百花妍,瘦盡清寒入楚天。

  雨潤流香茶外飲,霜栽徹骨酒中眠。

  何須嫵媚爭如意,只教孤標任可憐。

  一瓣芳心開淡薄,無邊舊事上琴絃。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李白《月下獨酌》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李白《關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溼。驚鵲棲未定,飛螢捲簾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螿鳴露草。捲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中秋月》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雲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辛棄疾《滿江紅》

  待月舉杯,呼芳樽於綠淨。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長橋見月圓。漸上遠煙浮草際,忽依高閣墮簷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寧》

  淡蕩秋光客路長,蘭橈桂棹泛天香。月明圓嶠人千里,風急輕帆燕一行。--張煌言《舟次中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