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江南水鄉的詩句
描寫江南水鄉的詩句
關於江南水鄉的詩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描寫江南水鄉的詩句,整理後列表如下:
《泊船瓜洲》作者是宋朝文學家王安石。其古詩全文如下: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譯】
京口和瓜洲之間只隔著一條長江,我所居住的鐘山隱沒在幾座山巒的後面。暖和的春風啊,吹綠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麼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鐘山下的家裡。
《江南逢李龜年》出自唐詩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學家杜甫。其全文古詩如下: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譯】
當年在岐王宅裡,常常見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聽到你的演唱,欣賞到你的藝術。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時節,沒有想到能在這時巧遇你這位老相識。
《寄揚州韓綽判官》出自唐詩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學家杜牧。其全文古詩如下: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譯】
青山隱約綠水悠悠長流,江南深秋草木還未凋零。明亮月光映照二十四橋,你是否還在聽美人吹簫。
《丹陽送韋參軍》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嚴維。古詩詞全文如下:
丹陽郭裡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
【譯文】
丹陽的內外城之間,送別乘舟遠行的朋友,這一分別,心處兩地,自然生愁。直到傍晚,我還在江畔,望著江北。鳥兒飛盡,只剩下悠悠的江水。
《金陵驛》作者是宋朝文學家文天祥。其古詩全文如下:
草合離宮轉夕暉,孤雲漂泊復何依?
山河風景原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
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譯】
夕陽下那被野草覆蓋的行宮,自己的歸宿在哪裡啊?祖國的大好河山和原來沒有什麼不同,而人民已成了異族統治的臣民。滿地的蘆葦花和我一樣老去,人民流離失所,國亡無歸。現在要離開這個熟悉的老地方了,從此以後南歸無望,等我死後讓魂魄歸來吧。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作者是唐朝文學家王觀。其古詩全文如下: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譯】
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問行人去哪裡?到山水交匯的地方。剛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還能趕上春天的話,千萬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江鄉故人偶集客舍》出自唐詩三百首全集,其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戴叔倫。古詩全文如下:
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
還作江南會,疑夢裡逢。
風枝驚暗鵲,露草覆寒蟲。
旅長堪醉,相留畏曉鍾。
【譯】
秋月又一次盈滿,城中夜色深濃。你我在江南相會,我懷疑是夢中相逢。晚風吹動樹枝,驚動了棲息的鳥鵲。秋草披滿霜露,伴隨著悲吟的寒蟲。你我客居他鄉,應該暢飲以排遣愁悶,留你長飲敘舊,只擔心天曉鳴鐘。
《夢江南》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皇甫松。其古詩全文如下:
蘭燼落,屏上暗紅蕉。
閒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瀟瀟。
人語驛邊橋。
【譯文】
更深燭盡,燭光暗淡,畫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我昏昏欲睡,終於進入了夢鄉,夢中是我久別的江南,正是青梅熟時,江南雨季,我獨自在一艘船上,手握竹笛,和著船外那蕭蕭的夜雨盡情的吹奏,時而聽見橋上驛亭邊人語,操著那久違的鄉音,訴說著難忘的故事。正所謂:“五月水鄉梅雨夜,驛橋船笛伴人聲。纏綿幽怨江南夢,詞調蘊濃易共鳴。
《古別離》作者為唐朝文學家韋莊。其古詩全文如下:
晴煙漠漠柳,不那離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雲外指,斷腸春色在江南。
【譯文】
寫文藝作品的人,大抵都懂得一種環境襯托的手法:同樣是一庭花月;在歡樂的時候,它們似乎要為人起舞;而當悲愁之際,它們又好像替人垂淚了。韋莊這首《古離別》,跳出了這種常見的比擬,用優美動人的景色來反襯離愁別緒,卻又獲得和諧統一的效果。
《惜餘春·急雨收春》作者為唐朝文學家賀鑄。其古詩全文如下:
急雨收春,斜風約水,浮紅漲綠魚文起。年年遊子惜餘春,春歸不解招遊子。
留恨城隅,關情紙尾。闌干長對西倚。鴛鴦俱是白頭時,江南渭北三千里。
【譯】
一陣急雨即將收束春光,斜吹的春風彷彿在約束春水。水面上浮著飄落的花瓣,上漲的綠水皺起了漣漪。魚兒嬉戲而產生一圈圈的波紋,景色很美。可惜春光不解人意,悄悄歸去。
自從在城隅處分手,我們都留下了無窮的幽怨,你在來信中,信末多是深情關切之語,我也經常在夕陽西下時,獨自倚欄遠,面對著昏黃的落暉。老夫老妻,本應廝守一起卻要天各一方。
《寒食》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孟雲卿。其古詩全文如下: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譯文】
孟雲卿天寶年間科場失意後,曾流寓荊州一帶,過著極為貧困的生活。就在這樣的飄泊流寓生活中的一個寒食節前夕,他寫下了這首絕句。
《鸚鵡》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羅隱。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莫恨雕籠翠羽殘,江南地暖隴西寒。
勸君不用分明語,語得分明出轉難。
【譯文】
這首詠物詩,不同於一般的比興託物,而是借用向鸚鵡說話的形式來吐露自己的心曲,勸鸚鵡實是勸自己,勸自己實是抒洩自己內心的悲慨,淡淡說來,卻耐人咀嚼。
《送沈子福之江東》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王維。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楊柳渡頭行客稀,師蕩槳向臨。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譯文】
友人乘船而去,詩人依依不捨,望著大江南北兩岸,春滿人間,春光盪漾,桃紅柳綠,芳草萋萋。這時,詩人感覺到自己心中的無限依戀惜別之情,就象眼前春色的無邊無際。詩人忽發奇想:讓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這無處不在的春色,從江南江北,一齊撲向你,跟隨著你歸去吧。
《聽箏》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柳中庸。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抽弦促柱聽秦箏,無限秦人悲怨聲。
似逐春風知柳態,如隨啼鳥識花情。
誰家獨夜愁燈影,何處空樓思月明。
更入幾重離別恨,江南歧路洛陽城。
【譯文】
那忽急忽徐、時高時低的古箏聲,就從這變化巧妙的指尖飛出來,傳入耳中秦箏聲聲,使人聯想到秦人的悲怨之聲。箏聲像柳條拂著春風絮絮話別,又像杜鵑鳥繞著落花,娟娟啼血。那低沉、幽咽的箏聲,好像誰家的白髮老母黑夜裡獨坐燈前,為遊子不歸而對影憂愁,又好像誰家的少婦獨自守立空樓,為丈夫遠出而望月長嘆。箏聲本來就苦,更何況又摻入了我的重重離別之恨,南北遠離,相隔千里,兩地相思。
《贈范曄》作者為唐朝文學家陸凱。其古詩全文如下: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譯文】
折梅花的時候恰好遇到信使 ,於是將花寄給你這個身在隴頭的好友。江南沒有什麼好東西可以表達我的情感,姑且送給你一枝報春的梅花聊表春天的祝福。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出自宋詞三百首,其作者為宋朝文學家辛棄疾。其全文如下: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螺。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盡西風、季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譯文】
遼闊的南國秋空千里冷落淒涼,江水隨天空流去,秋天更無邊無際。極目遙望遠處的山嶺,只引起我對國土淪落的憂愁和憤恨,還有那群山像女人頭上的玉和螺。西下的太陽斜照著這樓頭,在長空遠飛離群孤雁的悲鳴聲裡,還有我這流落江南的思鄉遊子。我看著這寶刀,狠狠地把樓上的欄杆都拍遍了,也沒有人領會我現在登樓的心意。
別說鱸魚切碎了能烹成佳餚美味,西風吹遍了,不知張季已經回來了沒?像只為自己購置田地房產的許,應怕慚愧去見才氣雙全的劉備。可惜時光如流水一般過去,我真擔心著風雨飄蕩中的國家,真像桓溫所說樹也已經長得這麼大了!叫誰去請那些披紅著綠的歌女,來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淚。
《江南》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漢樂府詩。其古詩全文如下: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譯】
江南水上可以採蓮,蓮葉多麼茂盛,魚兒在蓮葉間嬉戲。魚在蓮葉的東邊遊戲,魚在蓮葉的西邊遊戲,魚在蓮葉的的南邊遊戲,魚在蓮葉的北邊遊戲。
《蝶戀花·夢入江南煙水路》出自宋詞三百首,其作者為宋朝文學家晏幾道。其古詩全文如下: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睡裡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
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卻倚緩絃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
【譯】
夢中走向了煙水迷濛的`江南路,走遍了江南大地,也未能與離別的心上人相遇。夢境裡黯然銷魂無處訴說,醒後惆悵不已全因夢中消魂誤。
想訴說我的相思提筆給你寫信,但是雁去魚沉,到頭來這封信也沒能寄出。無可奈何緩緩彈箏抒發離情別緒,移破了箏柱也難把怨情抒。
《憶江南》作者是唐朝文學家白居易。其古詩全文如下: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前言】
【譯】
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太陽從江面升起時江邊的鮮花比火紅,春天到來時碧綠的江水象湛藍的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憶江南詞三首》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白居易。其古詩全文如下:
其一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其二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更重遊!
其三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
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
早晚復相逢!
【譯】
其一
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太陽從江面升起時江邊的鮮花比火紅,春天到來時碧綠的江水象湛藍的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其二
江南的回憶,最能喚起追思的是像天堂一樣的杭州:遊玩靈隱寺尋找皎潔月亮中的桂子,登上郡亭 ,枕臥其上 ,欣賞那起落的錢塘江大潮。什麼時候能夠再次去遊玩?
其三
江南的回憶,再來就是回憶吳宮,喝一喝吳宮的美酒春竹葉,看一看吳宮的歌女雙雙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總要再次相逢。
《虞美人·寄公度》出自宋詞三百首,其作者為宋朝文學家舒。其古詩全文如下:
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背飛雙燕貼雲寒,獨向小樓東畔倚闌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故人早晚上高臺,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譯】
荷花落盡天連著水,暮色蒼茫煙波隨風起。分飛的雙燕緊貼著寒雲,我獨上小樓東邊倚欄觀看。
短暫浮生在醉酒中衰老,轉眼間大雪蓋滿京城道。遠方友人也定會登臺凝望,寄給我一枝江南春梅
《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作者為唐朝文學家韋莊。其古詩全文如下:
紅樓別夜堪惆恨,香燈半掩流蘇帳。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勸我早歸家,綠窗人似花。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譯】
當時紅樓離別之夜,令人惆悵不已,香燈隱約地映照著半卷的流蘇帳。殘月將落,天剛破曉時,“我”就要出門遠行,美人含著淚珠為“我”送行,真是“寸寸柔腸,盈盈粉淚”的樣子。臨別時為我彈奏一曲如泣如訴的樂章,那琵琶杆撥上裝飾著用金製成的翠羽,雍容華貴;那琵琶弦上彈奏著嬌軟的鶯語,婉轉動人。那悽惻的音樂分明是在勸“我”早些兒回家,碧紗窗下有如花美眷在等著他。
《感遇十二首其七》出自唐詩三百首全集,其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張九齡。其古詩全文如下:
江南有丹桔,經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佳客,奈何阻重深。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運命唯所遇,迴圈不可尋?
【譯】
江南丹桔葉茂枝,經冬不凋四季常青。豈止南國地氣和暖,而是具有松柏品性。薦之嘉賓必受稱讚,山重水阻如何進獻?命運遭遇往往不一,因果迴圈奧秘難尋。只說桃李有果有林,難道丹桔就不成陰。
《南湖早春》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白居易。其古詩全文如下:
風回雲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明。
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
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
【譯文】
烏雲散去,風雨初停,天氣剛剛放晴,陽光照射在湖面上形成倒影,有一種溫暖明快之感。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紅點點;湖面上漂浮的水蘋,一望無際,猶如整齊的草坪。白雁身上雨水未乾,翅膀變得沉重,不得不低空飛行;黃的舌頭也頗有些生澀,不聽使喚。不是說江南的春天不好,而是身心一年年衰老,我的興致也減少了。
《憶秦娥·樓陰缺》出自宋詞三百首,其作者為宋朝文學家范成大。其古詩全文如下:
樓陰缺,欄干影臥東廂月。東廂月,一天風露,杏花如雪。
隔煙催漏金虯咽。羅暗淡燈花結。燈花結,片時春夢,江南天闊。
【譯】
樓陰缺處,欄杆的影子靜靜地躺在東廂房前,空中皓月一輪。月兒照東廂,滿天露冷風清,杏花潔白如雪。
隔著煙霧,聽催促時光的漏壺下,銅龍滴水,聲如哽咽。廂房裡帷幕昏暗,燈兒結了花。燈兒結了花,我只做了一會兒春夢,便遊遍了遼闊的江南。
《淡黃柳·空城曉角》出自宋詞三百首,其作者為宋朝文學家姜。其古詩全文如下:
空城曉角,吹入垂楊陌。馬上單衣寒惻惻。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強攜酒、小橋宅。怕梨花落盡成秋色。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譯】
拂曉,冷清的城中響起淒涼的音樂聲。那聲音被風一吹,傳到垂柳依依的街頭巷口。我獨自騎在馬上,只著一件到單衣裳,感覺有陣陣寒氣襲來。看遍路旁垂柳的鵝黃嫩綠,都如同在江南時見過那樣的熟悉。
正在孤單之間,明天偏偏又是寒食節。我也如往常帶上一壺酒,來到小橋近處戀人的住處。深怕梨花落盡而留下一片秋色。燕子飛來,詢問春光,只有池塘中水波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