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傷春悲秋的詩句
有關於傷春悲秋的詩句
那個秋天,也是秋風起,也是落葉黃,落葉在樹的身邊隨風盤旋,帶著一絲的無奈一絲的落寂一絲的不捨,低低的.吟唱著離別的歌。
1.桂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始安秋日>
2.寒山幾堵,風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無今古。——陳維崧《醉落魄·詠鷹》
3.一輪飛鏡誰磨?照徹乾坤,印透山河。——張養浩《折桂令·中秋》
4.黃菊枝頭生曉寒。——黃庭堅《鷓鴣天·坐中有眉山隱客史》
5.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頎<望秦川>
6.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7.水墨畫疏窗,孤影淡瀟湘。——納蘭性德《木蘭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8.老樹呈秋色,空池浸月華。——唐·劉得仁《池上宿》
9.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10.利慾驅人萬火牛,江湖浪跡一沙鷗。——陸游《秋思·描寫秋天的詩句》
11.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12.海畔尖山似劍鋩,秋來處處割愁腸。——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13.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馬戴《灞上秋居》
14.一年兩度錦城遊,前值東風后值秋。——羅隱《魏城逢故人》
15.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宋·范仲淹《蘇幕遮》
16.雲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馬戴《楚江懷古三首·其一》
17.悲哉秋兮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九辯>
18.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19.別離在今晨,見爾當何秋。——韋應物《送楊氏女》
20.綠荷多少夕陽中。知為阿誰凝恨背西風阿誰。——<虞美人>
21.秋景堪題,紅葉滿山溪;松徑偏宜,黃菊繞東籬。——元·關漢卿
22.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3.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唐·杜牧《秋夕》
24.秋景堪題,紅葉滿山溪;松徑偏宜,黃菊繞東籬。——元·關漢卿
25.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陽關曲暮雲收盡溢清寒。——蘇軾《陽關曲》
2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秋詞》
27.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夜雨寄北>
28.黃昏疏雨溼鞦韆。——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29.長於春夢幾多時,散似秋雲無覓處。——晏殊《木蘭花·燕鴻過後鶯歸去》
30.背西風。——宋·秦觀《虞美人》
31.歌管樓臺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蘇軾《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32.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戰國楚·宋玉《九辯》
33.相望試登高,心飛逐鳥滅。——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34.萬葉秋聲裡,千家落照時。——唐·錢起《題蘇公林亭》
35.一輪秋影轉金波。——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36.秋風吹白波,秋雨嗚敗荷。平湖三十里,過客感秋多。——元·薩都刺<過高郵射陽湖雜詠九首>
37.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蘇軾《念奴嬌·中秋》
38.清秋幕府井梧寒,獨宿江城蠟炬殘。——杜甫《宿府》
39.南陵水面漫悠悠,風緊雲輕欲變秋。——杜牧《南陵道中》
40.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王維《秋夜曲》
41.淮南一葉下,自覺洞庭波。——許渾《早秋三首·其一》
42.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南朝梁·柳渾《搗衣詩》
43.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李商隱《菊花》
44.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秋風辭>
45.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府·杜牧《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46.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蘇軾《趙昌寒菊》
47.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戴叔倫《客夜與故人偶集》
48.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南唐·李璟<浣溪沙>
49.靡靡秋已夕,悽悽風露交。——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
50.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51.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賈島《題詩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