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大自然的詩句

熱愛大自然的詩句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令人歎為觀止。一起從熱愛大自然的`詩句中感受一下吧。

  熱愛大自然的詩句

  1)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出處: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2)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處: 王昌齡《出塞二首》

  3)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出處: 朱熹《春日》

  4)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出處: 蘇軾《定風波•三月七日》

  5)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出處: 杜甫《春夜喜雨》

  6)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出處: 杜甫《絕句二首》

  7)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出處: 賀知章《詠柳 》

  8)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出處: 張繼《楓橋夜泊 》

  9)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出處: 蘇軾《題西林壁》

  10)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 ——出處: 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11)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出處: 杜甫《絕句》

  12)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出處: 柳宗元《江雪》

  13)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出處: 林升《題臨安邸》

  14)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出處: 晏幾道《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

  15)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出處: 蘇軾《定風波•三月七日》

  16)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出處: 王維《山居秋暝》

  17)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出處: 柳宗元《江雪》

  18)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出處: 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19)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出處: 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20)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出處: 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21)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出處: 李白《早發白帝城 》

  22)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出處: 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23)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出處: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24)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出處: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

  25)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出處: 王維《山居秋暝》

  26)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出處: 杜甫《春夜喜雨》

  27)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出處: 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28)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出處: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9)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出處: 志南《絕句》

  30)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出處: 崔護《題都城南莊》

  31)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出處: 杜甫《絕句》

  32)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出處: 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

  秋天大自然美景色的詩句

  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嫋嫋:形容微風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動。木葉:枯黃的樹葉。

  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蕭瑟:寂寞蕭條的樣子。燎慄:淒涼。若在遠行:好象人在遠行之中。

  戰國楚·宋玉《九辯》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櫚庭:櫚巷庭院。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迢迢:形容夜長。亭亭:遠貌。

  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齊·蕭愨《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眺:遠望。平楚:平野。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兩句寫初秋之景。

  南朝齊·謝朓《宣城郡內登望》

  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

  亭皋:水邊平地。木葉:樹葉。隴首:山名,在今陝西、甘肅之間。

  南朝梁·柳渾《搗衣詩》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樹葉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肅榆中與青海西寧之間。玉門: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兩句寫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範雲《別詩》

  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秋聲:秋天西風作,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

  北周·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誌銘》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維:語助詞,無義。序:時節。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騖:鳥名,野鴨。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騖由下而上,高下齊飛。一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王績《野望》

  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唐·宋之問《始安秋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