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菊花的詩句陶淵明

關於菊花的詩句陶淵明

  人們欣賞菊花,總會聯想到陶淵明的愛菊,總會想到它是花中四君子之一。下文就是小編收集的關於陶淵明的菊花詩句,歡迎大家閱讀與瞭解。

  1.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2. 三徑就荒,松菊猶存.

  3.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4. 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

  5.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6. 酒能祛百慮,菊解制頹齡.

  陶淵明與菊花

  金秋時節,到處都能看到盛開的菊花。人們欣賞菊花,總會聯想到陶淵明的愛菊,總會想到它是花中四君子之一。

  菊花是中國本土的花卉,種植歷史悠久,《禮記•月令》就有“菊有黃華”的記錄。屈原在《離騷》中寫到:“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認為秋菊與木蘭一樣都是高潔的花草,吃了令人長壽,好及時做成大事、樹立美名。

  漢魏時,人們對菊花很感興趣,也是因為相信常吃菊花可以長壽。漢•應邵《風俗通義》載,河南內鄉縣西北有個叫甘谷的地方,小溪上游長有很大的菊花,水中含有了菊花的滋液,山谷裡的三十幾戶人家長期喝這溪水,壽命長者一百二三十歲,少者亦有七八十歲。西晉•葛洪《西京雜記》也記載了漢初宮中吃菊花酒的習慣:他們在菊花初放時連葉採下,和粟米搗在一起釀酒,到第二年重陽時才打開來喝。魏文帝曹丕在給大臣鍾繇的信中談論菊花,說是秋天裡只有這種花長得茂盛,可見它汲取了天地真氣,使人延年益壽沒有比這草藥更好的了,還派人專門送給鍾繇一束菊花。

  晉代,菊花入酒已是十分普遍。潘岳《秋菊賦》中就說到:“泛流英於清醴,似浮萍之隨波。”陶淵明種了許多菊花,經常採菊入酒。他的《飲酒》其五寫到:“秋菊有佳色,浥露掇其英。泛此無憂物,遠我遺世情。”認為喝菊花酒不僅能“祛百慮”,還能“制頹齡”,因此,喝酒、作詩成為陶淵明躬耕隱居生活的兩大愛好。因為貧窮,有時沒有酒喝,陶淵明就光吃菊花解饞,《九日閒居》的詩序中就自敘:“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九華,重九之花,即菊花。史書《宋書•隱逸傳》還記載了陶淵明九月九日而無酒,在菊叢中久坐;適值江州刺史王弘派人送酒來,他“即便就酌,醉而後歸”的故事。 陶淵明愛菊,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他不單看到菊花的藥用價值,還注意到了菊花的審美價值,並賦予其人格的意義。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這是他《和郭主簿》中的詩句。前兩句是對松菊外在美的描寫:菊花盛開,芳香流溢,樹林為之增輝;高高山崗,青松聳立,列隊而迎秋風。後兩句是對松菊內在美的揭示:它們堅貞秀美的`姿態,實是霜天中的英傑。松菊秀美堅貞、不畏風霜的審美特徵被寫得形神兼備,如在眼前。

  淵明讚美松菊精神是有所寄託的。《和郭主簿》大約作於晉安帝元興元年(402年)前後,時作者三十八歲左右,因母喪而閒居在家。在此期間,江州刺史桓玄以討伐尚書令司馬元顯為名,舉兵攻入京師,獨掌了朝廷大權;第二年桓玄便篡奪帝位,改國號為“楚”。這一切令陶淵明對政治十分失望,萌生了躬耕隱居的想法。他作《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其二)說:“長吟掩柴門,聊為壠畝民。”《與從弟敬遠》詩又說:“寢跡衡門下,邈與世相絕。平津苟不由,棲遲詎為拙。”因此,在與老朋友郭主簿的和詩中,陶淵明便借歌詠松菊精神表達了自己芳潔貞秀的品格與節操,賦予了菊花“君子”的人格內含。

  此後,淵明一直把寧折不彎,不畏艱難的松菊精神銘刻在心激勵自己。儘管熱切希望建功立業,但他決不同流合汙,寧願辭官歸田,過平淡而真實的人生,也決不“為五斗米折腰”。當他辭去彭澤縣令返回家鄉時,最想見到的就是“童僕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可見,晉代最愛菊花、最懂菊花的人,非淵明莫屬。

  陶淵明情趣高雅,他不止於愛松愛菊,還十分欣賞蘭花、柳樹、竹子與梅花。比如,他寫蘭花的清雅:“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飲酒》)他狀蘭柳的生機勃勃:“榮榮窗下蘭,密密堂前柳。”(《擬古》)“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歸園田居》)他賞梅花的傲雪凌霜:“風雪送餘運,無妨時已和。梅柳夾門植,一條有佳花。” 陶淵明生活在寧靜美麗的自然之中,頗感滿足與愜意。他說:“斯晨斯夕,言息其廬。花葯分列,林竹翳如。清琴橫床,濁酒半壺。黃唐莫逮,慨獨在餘。”(《時序》)又說:“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託,吾亦愛吾廬。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讀山海經》)他給自己取的號,就叫“五柳先生”。

  花鳥樹木的靈性給了陶淵明創作的靈感,陶淵明還給了它們以優美的詩篇!

  陶詩沖淡自然,就像菊花一樣美麗淡雅;詩人對自由的追求,也像菊花一樣不畏風霜;他的人生道路,也像菊花一樣坦蕩深情。司空圖的《詩品》中提倡“人淡如菊”的典雅風格,其實,這與平淡真實的人生態度何嘗不是相通的呢?

  龔自珍可謂是陶淵明的知音,他的《己亥雜詩》說:“陶潛酷似臥龍豪,萬古潯陽松菊高。”在平淡之中仍不失豪邁的氣概,這確實說出了陶淵明性格的全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