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思念親人的詩句

清明節思念親人的詩句

  清明到,掃墓節,緬先人,孝子孫,傳統日,不忘懷,齊心做,閤家祭;清明到,踏青日,出郊遊,一起樂,朋友聚,祝開心,願快樂!接下來小編整理了清明節思念親人的詩句。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清明節思念親人的詩句1

  1.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出處: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2. 清明節,雨晴天,得意正當年。——出處:薛昭蘊《喜遷鶯清明節》

  3. 算韶華,又因循過了,清明時候。——出處:王雱《倦尋芳慢露晞向晚》

  4. 時霎清明,載花不過西園路。——出處:吳文英《點絳唇時霎清明》

  5. 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後。——出處:何夢桂《摸魚兒記年時人人何處》

  6. 幾多情,無處說,落花飛絮清明節。——出處:魏承班《漁歌子柳如眉》

  7. 東風惆悵欲清明,公子橋邊沉醉。——出處:張泌《滿宮花花正芳》

  8. 殘杏枝頭花幾許。啼紅正恨清明雨。——出處:趙令畤《蝶戀花欲減羅衣寒未去》

  9.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閒分白打錢。——出處:韋莊《長安清明》

  10. 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出處:賈島《清明日園林寄友人》

  11.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出處:高啟《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12.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出處:高翥《清明日對酒》

  13.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出處:王禹偁《清明》

  14. 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出處:吳文英《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15.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出處:杜牧《清明》

  16. 清明天氣。永日愁如醉。——出處:杜安世《鶴沖天清明天氣》

  17.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出處:晏殊《破陣子春景》

  18. 萬條千縷綠相迎。舞煙眠雨過清明。——出處:晏幾道《浣溪沙二月和風到碧城》

  19. 清明過了,不堪回首,雲鎖朱樓。——出處:朱淑真《眼兒媚風日遲遲弄輕柔》

  20.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出處:白居易《清明夜》

  21.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出處:張繼《閭門即事》

  22. 清明時節雨聲譁。潮擁渡頭沙。——出處:張炎《朝中措清明時節》

  23.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出處: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24. 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出處:辛棄疾《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25. 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出處: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26.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出處: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

  2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出處:杜牧《清明》

  28. 帝裡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出處:孟浩然《清明即事》

  29. 燕歸花謝,早因循、又過清明。——出處:納蘭性德《紅窗月燕歸花謝》

  30. 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出處:張先《青門引春思》

  31. 一郡官閒唯副使,一年冷節是清明。——出處:王禹偁《清明日獨酌》

  32. 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出處:高啟《清明呈館中諸公》

  33.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出處:黃庭堅《清明》

  34. 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出處:李冠《蝶戀花春暮》

  35. 滿眼遊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出處:馮延巳《鵲踏枝清明》

  36. 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出處:柳永《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

  37. 清明時節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門。——出處:楊徽之《寒食寄鄭起侍郎》

  38. 拆桐花爛熳,乍疏雨、洗清明。——出處:柳永《木蘭花慢拆桐花爛熳》

  39. 清明又近也,卻天涯為客。——出處:曹組《憶少年年時酒伴》

  40.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出處:程顥《郊行即事》

  清明節思念親人的詩句2

  1、悲莫悲兮生別離。------戰國。楚。屈原

  2、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4、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5、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6、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7、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8、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

  9、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10、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11、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12、客舍幷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幷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朔方》)

  13、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南唐。李煜

  14、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15、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16、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

  17、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

  18、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19、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隋。薛道衡

  20、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唐。杜甫

  21、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2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23、誰家玉笛暗飛聲,散人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24、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漢

  25、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清明節思念親人的詩句3

  《清明》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點評:由百花盛開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價值。雖然無論智愚高低,最後都是篷蒿一丘,只是人生的意義卻大不相同。這正如當代人所說,無論你作官還是為民,最後都要回到同一個點:老去。只是生命的過程並不一樣。作者這首清明詩,立意就深刻了很多,不僅僅是憑弔亡人,更是警醒活著的人。

  《寒食》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點評:與其他寫清明的詩作不同,這首詩明顯地賦予了政治色彩。唐代於清明前在宮中賜大臣們清明燭火,於是,那些蠟燭之火燃起的煙霧籠罩了宮殿,並四散開去,巧妙地諷刺了特權及權貴之多。

  《閭門即事》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頃田。試上吳門窺郡廓,清明幾處有新煙。清明節思念親人的詩句

  點評:此詩精妙之句是“清明幾處有新煙”,無新煙,說明四處都在憑弔亡人,那燃燒紙錢的煙分明是去歲的,年年依舊,思念依舊。特別是“試上”一詞,把作者不敢窺望淒涼之景的心情生動地勾畫出來了。

  《江城子》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崗。

  點評:這是一首寫於清明時節的'愛情詩。蘇軾19歲與王弗結婚,夫妻琴瑟調和,恩恩愛愛。沒想到十年後王弗亡故,歸葬於家鄉。妻故十年後,在密州做官的蘇軾在清明時節夢見了亡妻。生者與死者雖然幽冥永隔,卻“不思量,自難忘”。特別是夢中夫妻相顧無言的情景,令人感動。

  《寒食上冢》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餘。

  點評:這是作者上墳時的感受。重點渲染上墳的路上那淒涼之景。那孤零零的破屋,那危橋,都給人無依無助的感覺。所以“只愁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