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漸漸之石

詩經漸漸之石

  《小雅·漸漸之石》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這是記述軍士東征途中勞苦之情的小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詩經漸漸之石,一起來看看吧。

  詩經漸漸之石1

  《詩經:漸漸之石》

  漸漸之石,維其高矣。

  山川悠遠,維其勞矣。

  武人東征,不遑朝矣。

  漸漸之石,維其卒矣。

  山川悠遠,曷其沒矣?

  武人東征,不遑出矣。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

  月離於畢,俾滂沱矣。

  武人東征,不皇他矣。

  註釋:

  1、漸漸:山石高峻。勞:通“遼”,廣闊。武人:指將士。不皇朝:無暇日。

  2、卒:山高峻而危險。曷其沒矣:什麼時候可以結束。矣,感嘆詞。不皇出:只知不斷深入,無暇顧及出來。

  3、有豕白蹢,烝涉波矣:天象。夜半漢中有黑氣相連,俗稱黑豬渡河,這是要下雨的氣候。蹢,獸蹄。月離於畢:天象。月兒投入畢星,有雨的徵兆。

  4、滂沱:下大雨的樣子。

  5、不皇他:無暇顧及其他。

  譯文:

  巉巉石崖壁,矗立多麼高呀。

  山遙水又遠,跋涉真辛勞呀。

  將士向東進,出發無暇等破曉呀。

  巉巉石崖壁,矗立多麼陡呀。

  山遙水又遠,何處是盡頭呀。

  將士向東進。深入無暇顧退走呀。

  有豬是白蹄,成群蹚水波呀。

  月亮近畢星,就怕雨滂沱呀。

  將士向東進,無暇他顧快透過呀。

  賞析:

  《毛序》認為“《漸漸之石》,下國刺幽王也。戎狄叛之,荊舒不至,乃命將率東征,役久病於外,故作是詩也”。這裡認定了三個問題:一、定此篇是諸侯國所作;二、定為刺幽王而作;三、為東征荊舒因役久而作,荊舒,即楚及其屬國群舒。因周幽王時代無東征楚役的記載,所以後世學者多不取刺幽王與徵楚的說法,而是就詩論詩,不確切地指明其人其事,朱熹說:“將帥出征,經歷險遠,不堪勞苦而作此詩也。”(《詩集傳》)這一說法頗有代表性。

  這首詩的情調酷似《詩經》中的“國風”,可能是下級軍官所作,自述東征勞苦,似是途中之作,重在敘說行軍艱難而緊張,並沒有《毛詩序》所說“役久”的意思。全詩三章,以賦敘事抒情,頭兩章疊唱,意思相仿,詩人在急行軍途中,迎面映入眼的是陡崖峭壁,擋住隊伍的去路,忍不住驚呼道“維其高矣”、“維其卒矣”。頭兩句寫所見,中間兩句寫所感,嘆惋山川遙遠,跋涉攀援,步步維艱,疲勞不堪,十分盼望抵達目的地。然而“山川悠遠”,不知道何日才能走到。最後兩句點題,交代急行軍。“武人東征”一句貫穿全詩,三章都有,點明抒情主體與事件。首章“不皇朝矣”句,說明行軍緊急,起早摸黑,天不亮就上路。馬瑞辰認為“不遑朝者,甚言其東征急迫,不暇至朝也”(《毛詩傳箋通釋》)。第二段“不皇出矣”句蘊藏著更多難言的痛苦,行軍緊迫,不斷深入,無暇顧及以後能否脫險。也就是說至此生命已全置之度外。

  第三章詩人筆鋒一轉,突然伸向天空,描寫星空氣象,與首章“朝矣”句相應,暗示是夜晚行軍。朱熹說前四句“豕涉波,月離畢,將雨之驗也”(同前)。這可能是詩人引用已有的氣象民諺。近人聞一多指出:“豕涉波與月離畢並舉,似涉波之豕亦屬天象,《述異記》曰:‘夜半天漢中有黑氣相連,俗謂之黑豬渡河,雨候也。’《御覽》引黃子發《相雨書》曰:‘四方北斗中無雲,惟河中有云,三枚相連,如浴豬狶,三日大雨。’與《詩》之傳說吻合,是其證驗。《史記-天官書》曰:‘奎為封豕,為溝瀆。’《正義》曰:‘奎……一日天豕,亦曰封豕,主溝瀆……熒惑星守之,則有水之憂,連以三年。’《易林-履之豫》詩曰:‘封豕溝瀆,水潦空谷,客止舍宿,泥塗至腹。’此與《詩》所言亦極相似,是《詩》所謂豕白蹢者,即星中之天豕,明矣。”(《周易義證類纂》)依聞一多的說法,天豕為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星,奎由十六顆星組成,所以說“烝涉波”,烝,眾多的意思。楊慎《古今諺》中“諺語有文理”條也說:“天河中有黑雲,謂之黑豬渡河,主雨。”可與此相參證。“月離畢”說的是月亮靠近畢宿,古人同樣視為下雨的徵兆,《尚書-洪範》說:“月之從星,則以風雨。”此星即指畢星。應劭《風俗通義》說:“雨師者,畢星也。”其下即引用此詩“月離”兩句為證。《晉書-天文志》也說“月行入畢多雨”。所以這首詩前四句是引氣象民諺,預兆將有滂沱大雨。俾,使的意思,點明尚未發生,姚際恆《詩經通論》引姚炳的說法“將雨、既雨,諸說紛如”,實際上詩中原本是說“將雨”,而不是“既雨”,這個意思已經很明顯了。正因為詩人擔心遭遇滂沱大雨,行軍難上加難,一心一意只想加速行進,無暇顧及其他,所以才說“不皇他矣”。三個段落的末句意思遞進,旅途的苦情、憂慮一層深過一層。

  詩經漸漸之石2

  這首詩的情調酷似《詩經》中的國風,可能是下級軍官所作,自述東征勞苦,似是途中之作,重在敘述行軍艱難而緊張,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看看是不是這樣的吧。

  漸漸之石,維其高矣。山川悠遠,維其勞矣。武人東征,不遑朝矣。

  漸漸之石,維其卒矣。山川悠遠,曷其沒矣?武人東征,不遑出矣。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離於畢,俾滂沱矣。武人東征,不皇他矣。

  註釋

  (1)漸(chán)漸:山石高峻。

  勞:通遼,廣闊。

  武人:指將士。

  不皇朝:無暇日。

  (2)卒:山高峻而危險。

  曷其沒矣:什麼時候可以結束。矣,感嘆詞。

  不皇出:只知不斷深入,無暇顧及出來。

  (3)有豕白蹢(dí),烝(zhēng)涉波矣:天象。夜半漢中有黑氣相連,俗稱黑豬渡河,這是要下雨的氣候。蹢,獸蹄。

  月離於畢:天象。月兒投入畢星,有雨的徵兆。

  滂沱:下大雨的樣子。

  不皇他:無暇顧及其他。

  譯文

  巉巉石崖壁,矗立多麼高呀。山遙水又遠,跋涉真辛勞呀。將士向東進,出發無暇等破曉呀。

  巉巉石崖壁,矗立多麼陡呀。山遙水又遠,何處是盡頭呀。將士向東進。深入無暇顧退走呀。

  有豬是白蹄,成群蹚水波呀。月亮近畢星,就怕雨滂沱呀。將士向東進,無暇他顧快透過呀。

  賞析

  《毛詩序》認為《漸漸之石》,下國刺幽王也。戎狄叛之,荊舒不至,乃命將率東征,役久病於外,故作是詩也。這裡認定了三個問題:一、定此篇是諸侯國所作;二、定為刺幽王而作;三、為東征荊舒因役久而作,荊舒,即楚及其屬國群舒。因周幽王時代無東征楚役的記載,所以後世學者多不取刺幽王與徵楚的'說法,而是就詩論詩,不確切地指明其人其事,朱熹說:將帥出征,經歷險遠,不堪勞苦而作此詩也。(《詩集傳》)這一說法頗有代表性。

  並沒有《毛詩序》所說役久的意思。全詩三章,以賦敘事抒情,頭兩章疊唱,意思相仿,詩人在急行軍途中,迎面映入眼的是陡崖峭壁,擋住隊伍的去路,忍不住驚呼道維其高矣、維其卒矣。頭兩句寫所見,中間兩句寫所感,嘆惋山川遙遠,跋涉攀援,步步維艱,疲勞不堪,十分盼望抵達目的地。然而山川悠遠,不知道何日才能走到。最後兩句點題,交代急行軍。武人東征一句貫穿全詩,三章都有,點明抒情主體與事件。首章不皇朝矣句,說明行軍緊急,起早摸黑,天不亮就上路。馬瑞辰認為不遑朝者,甚言其東征急迫,不暇至朝也(《毛詩傳箋通釋》)。第二段不皇出矣句蘊藏著更多難言的痛苦,行軍緊迫,不斷深入,無暇顧及以後能否脫險。也就是說至此生命已全置之度外。

  第三章詩人筆鋒一轉,突然伸向天空,描寫星空氣象,與首章朝矣句相應,暗示是夜晚行軍。朱熹說前四句豕涉波,月離畢,將雨之驗也(同前)。這可能是詩人引用已有的氣象民諺。近人聞一多指出:豕涉波與月離畢並舉,似涉波之豕亦屬天象,《述異記》曰:‘夜半天漢中有黑氣相連,俗謂之黑豬渡河,雨候也。’《御覽》引黃子發《相雨書》曰:‘四方北斗中無雲,惟河中有云,三枚相連,如浴豬狶,三日大雨。’與《詩》之傳說吻合,是其證驗。《史記·天官書》曰:‘奎為封豕,為溝瀆。’《正義》曰:‘奎……一日天豕,亦曰封豕,主溝瀆……熒惑星守之,則有水之憂,連以三年。’《易林·履之豫》詩曰:‘封豕溝瀆,水潦空谷,客止舍宿,泥塗至腹。’此與《詩》所言亦極相似,是《詩》所謂豕白蹢者,即星中之天豕,明矣。(《周易義證類纂》)依聞一多的說法,天豕為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星,奎由十六顆星組成,所以說烝涉波,烝,眾多的意思。楊慎《古今諺》中諺語有文理條也說:天河中有黑雲,謂之黑豬渡河,主雨。可與此相參證。月離畢說的是月亮靠近畢宿,古人同樣視為下雨的徵兆,《尚書·洪範》說:月之從星,則以風雨。此星即指畢星。應劭《風俗通義》說:雨師者,畢星也。其下即引用此詩月離兩句為證。《晉書·天文志》也說月行入畢多雨。所以這首詩前四句是引氣象民諺,預兆將有滂沱大雨。俾,使的意思,點明尚未發生,姚際恆《詩經通論》引姚炳的說法將雨、既雨,諸說紛如,實際上詩中原本是說將雨,而不是既雨,這個意思已經很明顯了。正因為詩人擔心遭遇滂沱大雨,行軍難上加難,一心一意只想加速行進,無暇顧及其他,所以才說不皇他矣。三個段落的末句意思遞進,旅途的苦情、憂慮一層深過一層。

  詩經漸漸之石3

  《漸漸之石》

  先秦:佚名

  漸漸之石,維其高矣。山川悠遠,維其勞矣。武人東征,不皇朝矣。

  漸漸之石,維其卒矣。山川悠遠,曷其沒矣?武人東征,不皇出矣。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離於畢,俾滂沱矣。武人東征,不皇他矣。

  《漸漸之石》譯文

  山峰險峻層巖峭,高高上聳入雲霄。山重重來水迢迢,日夜行軍多辛勞。將帥士兵去東征,趕路不論夕或朝。

  山峰險峻層巖險,高峻陡峭難登攀。山川逶迤又遙遠,不知何時到終點。將帥士兵去東征,一直向前不顧險。

  白蹄子的大小豬,成群涉水踏波過。月亮靠近天畢星,大雨滂沱匯成河。將帥士兵去東征,其他事情無暇做。

  《漸漸之石》註釋

  漸(chán)漸:借為“巉(chán)巉”,險峭的樣子。

  維其:猶“何其”。

  勞:勞苦。一說讀為“遼”,指遼遠。

  武人:指東征將士。

  皇:同“遑”,閒暇。朝(zhāo):早上。

  卒(cuì):借為“崒”,高峻而危險貌。

  曷(hé)其沒:言何時是個盡頭。曷,何。沒,盡。

  出:出險。朱熹《詩集傳):“謂但知深入不暇謀出也。”

  蹢(dí):蹄子。

  烝(zhēng):眾多。一說“進”。

  離:借作“麗”,依附,此指靠近。畢: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又叫“天畢”。

  俾(bǐ):使。滂(pāng)沱(tuó):大雨貌。

  不皇他:無暇顧及其他。

  《漸漸之石》賞析

  這首詩的情調酷似《詩經》中的“國風”,重在敘述行軍艱難而緊張,並沒有《毛詩序》所說“役久”的意思。全詩三章,以賦敘事抒情,頭兩章疊唱,意思相仿,詩人在急行軍途中,迎面映入眼的是陡崖峭壁,擋住隊伍的去路,忍不住驚呼道“維其高矣”、“維其卒矣”。頭兩句寫所見,中間兩句寫所感,嘆惋山川遙遠,跋涉攀援,步步維艱,疲勞不堪,十分盼望抵達目的地。然而“山川悠遠”,不知道何日才能走到。最後兩句點題,交代急行軍。“武人東征”一句貫穿全詩,三章都有,點明抒情主體與事件。首章“不皇朝矣”句,說明行軍緊急,起早摸黑,天不亮就上路。第二段“不皇出矣”句蘊藏著更多難言的痛苦,行軍緊迫,不斷深入,無暇顧及以後能否脫險。也就是說至此生命已全置之度外。

  第三章詩人筆鋒一轉,突然伸向天空,描寫星空氣象,與首章“朝矣”句相應,暗示是夜晚行軍。朱熹說前四句“豕涉波,月離畢,將雨之驗也”(《詩集傳》)。這可能是詩人引用已有的氣象民諺。近人聞一多指出:“豕涉波與月離畢並舉,似涉波之豕亦屬天象,《述異記》曰:‘夜半天漢中有黑氣相連,俗謂之黑豬渡河,雨候也。’《御覽》引黃子發《相雨書》曰:‘四方北斗中無雲,惟河中有云,三枚相連,如浴豬狶,三日大雨。’與《詩》之傳說吻合,是其證驗。《史記·天官書》曰:‘奎為封豕,為溝瀆。’《正義》曰:‘奎……一日天豕,亦曰封豕,主溝瀆……熒惑星守之,則有水之憂,連以三年。’《易林·履之豫》詩曰:‘封豕溝瀆,水潦空谷,客止舍宿,泥塗至腹。’此與《詩》所言亦極相似,是《詩》所謂豕白蹢者,即星中之天豕,明矣。”(《周易義證類纂》)依聞一多的說法,天豕為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星,奎由十六顆星組成,所以說“烝涉波”。楊慎《古今諺》中“諺語有文理”條也說:“天河中有黑雲,謂之黑豬渡河,主雨。”可與此相參證。“月離畢”說的是月亮靠近畢宿,古人同樣視為下雨的徵兆,《尚書·洪範》說:“月之從星,則以風雨。”此星即指畢星。應劭《風俗通義》說:“雨師者,畢星也。”其下即引用此詩“月離”兩句為證。《晉書·天文志》也說“月行入畢多雨”。所以這首詩前四句是引氣象民諺,預兆將有滂沱大雨。“俾”字點明尚未發生,姚際恆《詩經通論》引姚炳的說法“將雨、既雨,諸說紛如”,實際上詩中原本是說“將雨”,而不是“既雨”,這個意思已經很明顯了。正因為詩人擔心遭遇滂沱大雨,行軍難上加難,一心一意只想加速行進,無暇顧及其他,所以才說“不皇他矣”。三個段落的末句意思遞進,旅途的苦情、憂慮一層深過一層。

  《漸漸之石》創作背景

  該詩記述的是軍士東征途中的勞苦之情。《毛詩序》認為“《漸漸之石》,下國刺幽王也。戎狄叛之,荊舒不至,乃命將率東征,役久病於外,故作是詩也”。朱熹說:“將帥出征,經歷險遠,不堪勞苦而作此詩也。”這一說法頗有代表性。

  詩經漸漸之石4

  《漸漸之石》

  漸漸之石,維其高矣,山川悠遠,維其勞矣。武人東征,不皇朝矣。

  漸漸之石,維其卒矣,山川悠遠,曷其沒矣。武人東征,不皇出矣。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離於畢,俾滂沱矣。武人東征,不皇他矣。

  「註釋」:

  出征將士嘆道途艱險,跋涉勞頓。

  漸漸(音讒):山石高峻。勞:通遼。廣闊。武人:指將士。不皇朝:無暇日。卒:山高峻而危險。曷其沒矣:言所登歷何時可盡矣。不皇出:但知深入不暇謀出。有豕白蹢(音敵),烝涉波矣:似為天象。夜半漢中有黑氣相連,俗稱黑豬渡河,雨候也。蹢,獸蹄。月離於畢:天象。月兒投入畢星,有雨的徵兆。滂沱:大雨貌。不皇他:無暇顧及其他。

  「賞析」:

  《漸漸之石》描寫徵人從軍路上的情景,山高路遠,軍情緊急,無有閒暇,表達了從軍勞苦的慨嘆。詩從路途景物寫起,只寫出山高路遠,大雨滂沱的景象,以自然景物的艱苦敘寫從軍的艱苦,反覆詠歎“不皇”無暇,也寫出了心中的哀怨。

  詩經漸漸之石5

  [先秦]詩經

  漸漸之石,維其高矣,山川悠遠,維其勞矣。

  武人東征,不皇朝矣。

  漸漸之石,維其卒矣,山川悠遠,曷其沒矣。

  武人東征,不皇出矣。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離於畢,俾滂沱矣。

  武人東征,不皇他矣。

  註釋:

  【1】漸(chán)漸:借為“巉(chán)巉”,險峭的樣子。

  【2】維其:猶“何其”。

  【3】勞:勞苦。一說讀為“遼”,指遼遠。

  【4】武人:指東征將士。

  【5】皇:同“遑”,閒暇。

  【6】朝(zhāo):早上。

  【7】卒(cuì):借為“崒”,高峻而危險貌。

  【8】曷(hé)其沒:言何時是個盡頭。曷,何。沒,盡。

  【9】出:出險。朱熹《詩集傳):“謂但知深入不暇謀出也。”

  【10】蹢(dí):蹄子。

  【11】烝(zhēng):眾多。一說“進”。

  【12】離:借作“麗”,依附,此指靠近。

  【13】畢: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又叫“天畢”。

  【14】俾(bǐ):使。

  【15】滂(pāng)沱(tuó):大雨貌。

  【16】不皇他:無暇顧及其他。

  作品賞析:

  這首詩的情調酷似《詩經》中的“國風”,重在敘述行軍艱難而緊張,並沒有《毛詩序》所說“役久”的意思。全詩三章,以賦敘事抒情,頭兩章疊唱,意思相仿,詩人在急行軍途中,迎面映入眼的是陡崖峭壁,擋住隊伍的去路,忍不住驚呼道“維其高矣”、“維其卒矣”。頭兩句寫所見,中間兩句寫所感,嘆惋山川遙遠,跋涉攀援,步步維艱,疲勞不堪,十分盼望抵達目的地。然而“山川悠遠”,不知道何日才能走到。最後兩句點題,交代急行軍。“武人東征”一句貫穿全詩,三章都有,點明抒情主體與事件。首章“不皇朝矣”句,說明行軍緊急,起早摸黑,天不亮就上路。第二段“不皇出矣”句蘊藏著更多難言的痛苦,行軍緊迫,不斷深入,無暇顧及以後能否脫險。也就是說至此生命已全置之度外。

  第三章詩人筆鋒一轉,突然伸向天空,描寫星空氣象,與首章“朝矣”句相應,暗示是夜晚行軍。朱熹說前四句“豕涉波,月離畢,將雨之驗也”(《詩集傳》)。這可能是詩人引用已有的氣象民諺。近人聞一多指出:“豕涉波與月離畢並舉,似涉波之豕亦屬天象,《述異記》曰:‘夜半天漢中有黑氣相連,俗謂之黑豬渡河,雨候也。’《御覽》引黃子發《相雨書》曰:‘四方北斗中無雲,惟河中有云,三枚相連,如浴豬狶,三日大雨。’與《詩》之傳說吻合,是其證驗。《史記·天官書》曰:‘奎為封豕,為溝瀆。’《正義》曰:‘奎……一日天豕,亦曰封豕,主溝瀆……熒惑星守之,則有水之憂,連以三年。’《易林·履之豫》詩曰:‘封豕溝瀆,水潦空谷,客止舍宿,泥塗至腹。’此與《詩》所言亦極相似,是《詩》所謂豕白蹢者,即星中之天豕,明矣。”(《周易義證類纂》)依聞一多的說法,天豕為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星,奎由十六顆星組成,所以說“烝涉波”。楊慎《古今諺》中“諺語有文理”條也說:“天河中有黑雲,謂之黑豬渡河,主雨。”可與此相參證。“月離畢”說的是月亮靠近畢宿,古人同樣視為下雨的徵兆,《尚書·洪範》說:“月之從星,則以風雨。”此星即指畢星。應劭《風俗通義》說:“雨師者,畢星也。”其下即引用此詩“月離”兩句為證。《晉書·天文志》也說“月行入畢多雨”。所以這首詩前四句是引氣象民諺,預兆將有滂沱大雨。“俾”字點明尚未發生,姚際恆《詩經通論》引姚炳的說法“將雨、既雨,諸說紛如”,實際上詩中原本是說“將雨”,而不是“既雨”,這個意思已經很明顯了。正因為詩人擔心遭遇滂沱大雨,行軍難上加難,一心一意只想加速行進,無暇顧及其他,所以才說“不皇他矣”。三個段落的末句意思遞進,旅途的苦情、憂慮一層深過一層。

  詩經漸漸之石6

  原文:

  小雅·漸漸之石

  [先秦]佚名

  漸漸之石,維其高矣。山川悠遠,維其勞矣。武人東征,不皇朝矣。

  漸漸之石,維其卒矣。山川悠遠,曷其沒矣?武人東征,不皇出矣。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離於畢,俾滂沱矣。武人東征,不皇他矣。

  譯文

  山峰險峻層巖峭,高高上聳入雲霄。山重重來水迢迢,日夜行軍多辛勞。將帥士兵去東征,趕路不論夕或朝。

  山峰險峻層巖險,高峻陡峭難登攀。山川逶迤又遙遠,不知何時到終點。將帥士兵去東征,一直向前不顧險。

  白蹄子的大小豬,成群涉水踏波過。月亮靠近天畢星,大雨滂沱匯成河。將帥士兵去東征,其他事情無暇做。

  註釋

  漸(chán)漸:借為“巉(chán)巉”,險峭的樣子。

  維其:猶“何其”。

  勞:勞苦。一說讀為“遼”,指遼遠。

  武人:指東征將士。

  皇:同“遑”,閒暇。朝(zhāo):早上。

  卒(cuì):借為“崒”,高峻而危險貌。

  曷(hé)其沒:言何時是個盡頭。曷,何。沒,盡。

  出:出險。朱熹《詩集傳):“謂但知深入不暇謀出也。”

  蹢(dí):蹄子。

  烝(zhēng):眾多。一說“進”。

  離:借作“麗”,依附,此指靠近。畢: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又叫“天畢”。

  俾(bǐ):使。滂(pāng)沱(tuó):大雨貌。

  不皇他:無暇顧及其他。

  詩經漸漸之石7

  漸漸之石

  所屬分類:小雅·魚藻之什

  漸漸之石,維其高矣。山川悠遠,維其勞矣。武人東征,不皇朝矣。

  漸漸之石,維其卒矣。山川悠遠,曷其沒矣?武人東征,不皇出矣。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離於畢,俾滂沱矣。武人東征,不皇他矣。

  【註釋】

  漸漸〔chánchán〕:山石高峻貌。漸,通“巉”。

  勞:勞苦。一說通“遼”,廣闊。

  武人:指將率兵卒。一說將士。

  皇朝:皇,通“遑”,空暇;一說帝王。朝,朝見,一說早晨。

  卒:山勢險峻,一說終盡。

  沒〔mò〕:終盡。

  蹢〔dí〕:獸蹄。

  烝〔zhēng〕涉:成群涉水。烝,眾多。

  月離於畢:離,通“麗”,附著,靠近。畢,畢宿,二十八星宿之一。

  他:他顧,顧及其他事。

  【翻譯】

  陡峭的山石,實在是高聳。山水路迢迢,實在是勞苦。領兵去東征,無暇可朝見。陡峭的山石,實在是險峻。山水路迢迢,何處是盡頭?領兵去東征,無暇可出離。有豬白色蹄,成群涉水波。月亮近畢宿,大雨將滂沱。領兵去東征,無暇可他顧。

  【解讀】

  《漸漸之石》是一首反映出兵征戍的詩。《毛詩序》認為此詩是“下國刺幽王也”,因“戎狄叛之,荊舒不至,乃命將率東征,役久病於外,故作是詩也”。朱熹《詩集傳》雲:“將帥出征,經歷險遠,不堪勞苦而作此詩也”,則更具一般性。

  全詩共分三章,每章六句,除末章前四句外皆用復沓結構。詩中描寫山石高峻、山川悠遠之景,就是為凸出東征兵士奔波勞苦、無暇別事的狀況。值得說明的是,末章中“白蹢涉波”和“月離於畢”分別為大氣和天文現象(亦有說前者為實事),都是大雨將至的徵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