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 伐檀

詩經 伐檀

  《伐檀》是魏國的民歌,共3章,有27句,為《詩經》中最為人們熟悉的篇目之一,較多反映了社會中下層民眾對上層統治者的不滿,是一首嘲罵剝削者不勞而食的詩。全詩強烈地反映出當時勞動人民對統治者的怨恨,更感悟了被剝削者階級意識的覺醒,憤懣的奴隸已經向不勞而獲的寄生蟲,吸血鬼大膽地提出了正義的責問,是《詩經》中反剝削反壓迫最有代表性的詩篇之一。以下是小編分享的詩經伐檀,歡迎大家閱讀!

  《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

  河水清且漣猗。

  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輻兮,置之河之側兮。

  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億兮?

  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特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輪兮,置之河之漘兮。

  河水清且淪猗。

  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鶉兮?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註釋:

  1、坎坎:用力伐木的聲音。

  2、幹:河岸。

  3、漣:風吹水面形成的波紋。漪:語氣助詞,沒有實義。

  4、稼:種田。穡:收割。

  5、禾:稻穀。廛:束,捆。

  6、縣:同“懸”,掛。貆:小貉。

  7、素:空,白。素餐:意思是白吃飯不幹活。

  8、輻:車輪上的輻條。

  9、直:河水直條狀的波紋。

  10、億:束,捆。

  11、特:三歲的獸。

  12、漘:水邊。

  13、淪:小波。

  14、囷:束,捆。

  15、鶉:鵪鶉。

  16、飧:熟食。

  譯文:

  叮叮噹噹砍檀樹,把樹堆在河岸上。

  河水清清起波紋。

  既不耕種不收割,為何取稻三百束?

  又不上山去打獵,卻見庭中掛貉肉?

  那些貴族大老爺,從來不會白吃飯。

  叮噹砍樹做車輻,把樹堆在河旁邊。

  河水清清起直波。

  既不耕種不收割,為何取稻三百捆?

  又不上山去打獵,卻見庭中掛獸肉?

  那些貴族大老爺,從來不會白吃飯。

  叮噹砍樹做車輪,把樹堆放在河邊。

  河水清清起環波。

  既不耕種不收割,為何取稻三百束?

  又不上山去打獵,卻見庭中掛鶴鴻?

  那些貴族大老爺,從來不會白吃飯。

  賞析:

  詩中提出的問題(不勞而獲),應當說是一個尖端問題,即使是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專家,也不可能解決這個問題。他們可以作出種種精闢的分析,提出各種解決方案,但絕不可能在根本上解決這個尖端問題。即使是社會革命,推翻了舊的不勞而獲者,同樣會產生新的不勞而獲者。中國歷史上的農民革命,最初都是打著 “平均”的旗號,到了最後,革命者首先變成了不勞而獲者。這樣的社會革命,如同賭博中的輪流坐莊,僅僅是一種利益關係的轉移。

  當然,我們的興趣並不在這裡,而在那些憑藉自己的勞動既為自己的生存,也在為他人謀福利的普通勞動者的身上。從他們的角度看,大多數的人並無受壓迫、被剝削的意識,只關心自己的吃飽穿暖,安居樂業,只感嘆身上的.賦稅徭役太沉重。但在客觀上,下層勞動者用自己的血汗為社會創造了財富,而自己應當得到的回報卻少得可憐。他們早出晚歸,面朝黃土背朝天,把生命的全部價值都抵押在了永無止境的勞作之上,換來的僅僅是苟且度過一生。他們像機器一般似乎不知疲倦地運轉,運轉著就是生活的全部意義所在,人間的榮華富貴、奢侈享樂、歌舞昇平、狂歡縱慾、花前月下、吟詩作畫、慷慨激昂、談天說地、爾虞我詐、爭權奪利等等,全都與他們無緣。

  也許,命運就是這樣安排的:讓一部分人當牛做馬變機器,讓一部分人衣錦吃葷高談闊論。也許,人間真的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不管怎麼說,辛辛苦苦為不勞而獲者做嫁衣裳,是勞動者必須面對的現實。無論他是否願意,只要他投胎在那一群人當中,就逃脫不了任人宰割魚肉的命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