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野薔薇》的原文及賞析
詩歌《野薔薇》的原文及賞析
野薔薇
[德國]歌德
少年看到一朵薔薇。
荒野上的小薔薇,
那樣嬌嫩而鮮豔,
急急忙忙走向前,
看得非常欣慰。
薔薇,薔薇,紅薔薇,
荒野上的小薔薇。
少年說:“我要採你,
荒野上的小薔薇!”
薔薇說:“我要刺你,
讓你永不會忘記,
我不願被你採折。”
薔薇,薔薇,哲理名言,紅薔薇,
荒野上的小薔薇。
野蠻少年去採她,
荒野上的小薔薇;
薔薇自衛去刺他,
她徒然含悲忍淚,
還是遭到採折。
薔薇,薔薇,紅薔薇,
荒野上的小薔薇。
(錢春綺譯)
【賞析】
翻開德國的詩歌史,以薔薇為意象入詩的愛情詩不勝列舉。詩人金特在《薔薇》中,將薔薇看作比紫羅蘭更為高貴的花朵,是與天神有著血緣關係的花中之王,他一生都在追求如同薔薇一般可愛而又炫目的女士;《薔薇花帶》是克洛卜施拖克獻給早逝的戀人梅塔莫勒的思念之歌,其中寄託了詩人不捨的依戀和深深的懷念。當然,還有這首膾炙人口的《野薔薇》,早已高居世界名曲之林且被人們廣為傳唱。
這是歌德在唸大學時因愛幕芙麗德利凱而改寫的民歌。作為民歌,首先,《野薔薇》在韻律上琅琅上口,“荒野上的小薔薇”和“薔薇,薔薇,紅薔薇,/荒野上的小薔薇。”在各個詩節中的反覆出現,不僅增強了詩歌的節奏美、韻律美和建築美,也大大營造了濃濃的愛意。
薔薇這個意象在德國的詩歌傳統中就是“愛情”的象徵。用花朵來隱喻女性在中西方的.詩歌中都是很稀鬆平常的詩歌創作技法,但是,薔薇這個意象卻有著不同一般的象徵效果。它代表的女性不僅有著讓人著迷的陰柔美,同時還有著別的花朵所不具有的獨立、倔強的個性。詩人在這裡將薔薇置於荒野的環境,就更加強化了它不屈的精神。
這首詩歌的與眾不同之處還在於它是愛情詩歌中比較特殊的劇情詩。詩歌的三個詩節恰好是劇情發展的三個階段:少年發現小薔薇;少年要採小薔薇;少年採了小薔薇。其中的對話描寫既是民歌形式的延續,也增強了詩歌的情節性和趣味性。跨行詩句的使用起到了很好地連貫劇情和順通語氣的效用。少年和小薔薇的形象對比也隨之躍然紙上。小薔薇是一個嬌豔柔弱的少女的化身,她雖然自立堅強,但是卻終因為處在孤立無助的地位而遭到採擷。面對突如其來的愛情,她害羞而矜持,但是她卻堅持自己的立場:“我”要作為一個獨立而自由的個體存在。“我要刺你,/讓你永遠不會忘記”可以理解為她對愛情的態度:她擁有愛的勇氣,也希望得到對方的真愛。可惜的是,天真的少年並沒有理解小薔薇:面對愛情他的佔有慾過於強烈,行事過於莽撞。小薔薇終究還是敵不過一個力量對比懸殊的個體,“徒然含悲忍淚”。因為少年的莽撞,小薔薇的美在他的手中無情地被毀滅了。他不明白小薔薇之所以美好是因為她在枝頭的恣意綻放,而一旦被採?,獨立個體的自主性的喪失直接導致了她原有美的不復存在。
因此,作為男性應該充分尊重女性的自主選擇和她對自己獨立人格的要求,但是,莽撞少年的真愛是不應該被批評的,只是他對待真愛的態度卻需要改進。只有建立在相互尊重和相互欣賞基礎上的愛情才是值得永恆擁有和歌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