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

詳解: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

  人為什麼必須要接受教育?為什麼要對人進行持之以恆的教育?這是“教之道”首先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這個根本性問題是什麼呢?那就是“性”和“習”的關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詳解: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

  這幾句話是總綱,是《三字經》立論的基礎,是教育的基礎,同時也是教育的準則,《三字經》所有經文都是這幾句話的展開。

  人為什麼必須要接受教育?為什麼要對人進行持之以恆的教育?這是“教之道”首先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這個根本性問題是什麼呢?那就是“性”和“習”的關係。

  談到人性,中國文化裡面有三種學說,概括了諸子百家的各派學術觀點,即“性善論”、“性惡論”、“性不善不惡論”。

  孟子提出性善論,孟子說:人有惻隱之心,人有羞惡之心,人有辭讓之心,人有是非之心。人為什麼有這四種心呢?因為這是天賦與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如果沒有這四種心,是“非人也”,那不是人是魔鬼。既然是魔鬼,“人之初,性本善”就與他沒有關係,他是“魔之初,惡之極”。

  另一位諸子百家的名人叫荀子,他也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但是他的觀點是“性惡論”,《荀子》書中有“性惡”篇。他認為人性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小孩子生下來就會吃奶,兩個小拳頭攥的緊緊的,一降生就來撈世界。長大一點和別的孩子一起玩就會搶別人的東西,這都不用教,天生就會。善良之性在哪裡呢?不教育絕對出不來善,所以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偽為通假,就是教育、轉化的意思,善是後天環境和教化學習的結果,“禮義者,聖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才,謂之偽”。

  與孟子同時代的還有一位告子,在《孟子》七篇文章中就有“告子篇”。告子認為,人之本性像一張白紙,無所謂善和惡,近朱則赤,近墨則黑。好像生絲一樣,染蒼則蒼,染黃則黃,生絲本身是沒有顏色的,人性也是如此,可東可西,可善可惡。中國歷史上對人性的認識就是這三種結論:性善,性惡,性不善不惡。“性相近,習相遠”是孔子在《論語?陽貨》篇裡講的話,“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這是前面幾句話的出處。

  人之性,到底是善還是惡呢?人性的真實面貌到底是什麼呢?這三種觀點各說了人性的一個方面,象瞎子摸象一樣,把三者綜合起來就完整了。人之性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是天性,天賦之性,是純善無惡的,這就是孟子說的“性本善”。人本來就有善良的天性,看到別人受苦遭罪,你心裡不忍,這就是仁愛之心的初起。孟子舉了個“孺子墜井”的例子,看到別人的小孩子掉到井裡,你趕快去救人。你是為了受嘉獎嗎?不是。你與這個孩子有親屬關係嗎?沒有。你為什麼要這樣去做呢?是出於你仁慈的本能,基於你善良的本性,這就是天賦之性。

  人還有一種生物屬性,生物屬性是惡的。人作為動物的一種,其生命體是由遺傳基因控制的。現代遺傳學給基因下的結論只有兩個字:自私,是“自私的基因”。基因的本質是無限制地佔有一切資源,無休止的複製自己,無限地擴張,瘋狂地複製,只有自己不顧他人。這就是基因的本質,也是一切生物的本質。從這一點上來看,旬子的性惡論說得一點都不錯。

  人既然作為動物的人,動物性需求就要首先解決。正如孔子在《禮記》中說的,“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你不讓他吃飯,不讓他有兩性的需求,這是不可能起碼是不人道的,天地既生人,人就有生存的權力。最新的行為科學研究發現,人不僅是生物屬性遺傳,人的行為也是遺傳的。父母有什麼習慣,例如喜歡賭博、打牌等,一點不會浪費,完全以基因的形式遺傳下去。將來子女一但有條件,隱性基因爆發,也會吃喝賭嫖,行為也是遺傳的。但這種隱形遺傳基因什麼時候發作?能不能不讓它發作?能不能化掉它?這可就是大學問了。這就是“習”的問題,也就是孔子講的“習相遠也”。

  行為科學研究的結果表明,動物生活的周圍環境和生活方式對動物的成長髮育影響很大,有些時候幾乎就是決定性的。動物園圈養的老虎,幾代繁殖下來看見活雞都害怕,再也當不了獸中王了。為什麼?後天的生活環境變了,習性也變了。人也是如此,人有盲腸,那是千百年以前茹毛飲血時代消化毛髮用的,以後改為熟食盲腸退化,只剩下一個小尾巴,叫闌尾了。人類生活的環境、接受的教育、受到的感染,都會對人產生影響,形成人的習氣,習氣日久形成一種習慣勢力,就是習性。習性一代一代積累並遺傳下去,就形成人類的劣根性,這種劣根習性會使人的動物屬性膨脹,遮蔽人的天性,這就是為什麼說“苟不教,性乃遷”。

  苟本是一種草名,俗稱“狗尾巴草”,其草子有刺,或沾在動物身上,或隨風飄蕩,生命力極強,引伸義是“苟且”,就是湊湊合合、得過且過、隨遇而安的意思。人生下來如白紙一張,善惡之性都潛伏著,只看外面的環境,也就是佛家所說的“緣”如何。如果因循苟且、得過且過,不抓緊對小孩子進行持之以恆的教育,他的天性就會遷移變化。一旦習氣形成習性,就如同“墨悲絲染”一樣,再也糾正不過來了。因此教育的第一目標即是教人“去習性,化秉性,圓滿天性”,也就是韓愈說的“傳道”。

  “去習性”是將後天習染養成的惡習和壞毛病去掉,人的惡習古人總結為“吃喝賭嫖抽”,稱為五毒,也叫五鬼。五鬼鬧身會使人害病身亡,五鬼鬧宅會讓人家宅不安,必須戒掉惡習,改掉壞毛病,這是做人的第一步工夫。

  “化秉性”是要將父母遺傳下來的'人的劣根性,也叫做秉性,化掉。人的秉性古人也總結為“怒恨怨惱煩”,人的私慾一旦不能滿足,秉性就發作,怒恨怨惱煩就來了,俗話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人的稟性之根最深,最難拔除,因為它是人類始祖遺傳而來的,修行沒有別的,說到底就是化秉性,秉性一化就是得道。化不了的一觸即發,像被鬼迷住了一樣,根本管不住自己,所以修行必須在這方面下手,才不會浪費時間。

  “圓滿天性”是前面兩步功夫的果報,是自然而然實現的,不是求出來的。天性是天所賦的天德之性,天之德就是五常之德,“仁義禮智信”是也。五常之德的根本是仁德,有仁才有“義禮智信”四德。仁是本體,表現出來的形式就是慈,慈是無條件的愛,愛是有條件的慈,所以孔子說“仁者愛人”。果真能夠去習性、化秉性,你的天性一定會圓滿,就是成道了。自古成道的大德,無一不是“性本善”的,所以“人之出,性本善”,是《三字經》的立論基礎,也是教育的初級和終極目標,道家叫做“歸根覆命”,儒家叫做“返本還原”,佛家叫做“明心見性”。

  人都是由於習性作祟所以才爭貪,爭不來就生氣,貪不著就上火,氣火攻心,整天煩惱。“怒恨怨惱煩”一來,五鬼就現前了。毛病越大的人脾氣秉性越大,怒恨怨惱煩越厲害,就越遮蔽他的天性,仁義禮智信就越難表現出來,也就越沒有辦法做好人。即使他想迷途知返,但五鬼當家,本性說話不算數,想當個好人太難了!常常見到這樣的人痛苦掙扎,想擺脫五鬼的魔掌控制,有的乾脆就自殺與五鬼同歸於盡了,果報異常的慘烈,我們看得淚水直流,很想救這些人。聖人都願意代眾生受苦,佛說“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基督耶穌被釘上十字架,還說“我替世人贖罪”。但是自己吃飯自己飽,自己的因果自己了,聖人只能為我們現身說法,講清事實真相,路要靠我們自己去走。自助而後天助,自立而後人立,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教育一定要儘早,越早越好。什麼時候開始叫早?胎教就夠早的了,不!胎教已經晚了。要從還沒有做胎之前就對父母進行教育,這叫改種留良,是播種前的育種與平整土地。

  要給你的後代提供一個優質的受精卵和良好的生態環境,這將對胎兒心性的發育與成長起到直接的影響作用。中國人對此已經實踐研究了幾千年,出了多少代的聖賢之人,你如果相信、接受並且照著去做,你就生貴子,一輩子幸福。你如果不信,聽什麼“胎教是浪費時間”一類的鬼話,你將來會後悔一輩子。家裡多個逆子,社會上就添一個敗類,父母造的罪業可就大了。

  我們做父母的要猛醒,要挑起責任的擔子,不能把對孩子的教育都推給社會。父母自己動不動就耍性子、鬧離婚,你的孩子怎麼辦?他的心靈一旦受到創傷,心理就會扭曲、就會畸形,這個孩子就毀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