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柳如是詩詞
【熱】柳如是詩詞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詩吧,那麼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好的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柳如是詩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柳如是詩詞
1.《尋訪眉樓遺址吊顧橫波》
柳如是
夕照清溪水,秋波脈脈橫。
曲縈推第一,墨灑擬全能。
邀壽外味友,義延東蹈僧。
典封雖一品,風骨卻崚嶒。
2.《水繪園吊董小宛》
柳如是
水繪青蓮碧,隔簾梅影幽。
眉樓訾閹黨,桃葉慕清流。
轉嘆琴臺寂,堪憐鏡閣休。
偶因嘗洗缽,奩豔足千秋。
3.《訪秋水閣吊柳如是》
柳如是
隱隱河東柳,迎酬盡黨人。
序題戊寅草,帳設絳雲茵。
殉國艱於死,懸棺矢不臣。
皇皇多列士,俠骨讓紅唇。
4.《秦淮八豔題詠》
柳如是
繡閣漾淮水,夭桃灼灼開。
撫琴餘韻歇,掩卷尾聲迴。
濺血嗔權貴,卻奩皈草萊。
凜然香扇墜,千古節堪哀。
柳如是的詩詞名句
1、夢中本是傷心路。芙蓉淚,櫻桃語。滿簾花片,都受人心誤。遮莫今宵風雨話,要他來,來得麼。安排無限銷魂事。砑紅箋,青綾被。留他無計,去便隨他去。算來還有許多時,人近也,愁回處。——柳如是《江城子·憶夢》
2、草衣家住斷橋東,好句清如湖上風。近日西泠誇柳隱,桃花得氣美人中。——柳如是
3、向來煙月是愁端——柳如是
4、長空鶴羽風煙直,碧水鯨文澹冶晴。——柳如是
5、他與她相識於一場初雪,他為她命樓“我聞室”。時局動盪,她說:“妾身得以與君相識相知,此生足矣,今夜又得與君同死,死而無憾。”他卻難捨此生,她滿心悲涼。他斃,她為護他家業,吮血立下遺囑,解孝帶懸樑自盡,只落得孤墳一座,他卻與原配夫人合葬一墓。——柳如是
6、有悵寒潮,無情殘照,正是蕭蕭南浦。更吹起,霜條孤影,還記得,舊時飛絮。況晚來,煙浪斜陽,見行客,特地瘦腰如舞。總一種淒涼,十分憔悴,尚有燕臺佳句。春日釀成秋日雨。念疇昔風流,暗傷如許。縱饒有,繞堤畫舸,冷落盡,水雲猶故。憶從前,一點東風,幾隔著重簾,眉兒愁苦。待約個梅魂,黃昏月淡,與伊深憐低語。———金明池詠寒柳柳如是——柳如是《金明池詠寒柳》
7、輕風淡麗繡簾垂,婀娜簾開花亦隨。春草先籠紅芍藥,雕欄多分白棠梨。黃鸝夢化原無曉,杜宇聲消不上枝。楊柳楊花皆可恨,相思無奈雨絲絲——柳如是《你許我的白首不離》
國學傳奇:青樓奇女子柳如是
明天啟五年,吳江盛澤鎮鴇母徐佛買了個8歲女子云絹,天生麗質且極乖巧,料必成名妓,便精心教她讀詩填詞,習琴棋書畫,改名朝雲。
朝雲13歲已不同凡響。當朝宰相周道登的老夫人一眼看中,重金買作侍婢。周道登一見而憐愛,依李義山“對影聞聲已可憐”詩句改名影憐,親自教她作詩習書法,後收為侍妾,寵愛難言。崇禎五年,周道登去世,影憐15歲,因遭眾妾嫉恨,遂被趕出周家大門。
影憐久經世故,極有主見,因慕復社領袖之一的陳子龍大名,便千辛萬苦找到松江陳子龍家。陳子龍號臥子,憂憤國事,指斥時政,風流放達,才情操守為士林所重,曾在宰相府中見過影憐,今得她來投,心中自然十分高興。才子佳人,情才投機,對酒共枕,聯詩詠志,一時美不可言。影憐依唐人許堯佐《柳氏傳》中章臺柳的故事,改名柳是,字如是。
陳妻張氏精明過人,見臥子一心在柳如是身上,妒火中燒,時時為難如是,家中因此不和。
崇禎六年,如是勸臥子進京會考,兩人詩酒作別。此後,張氏放肆整治柳如是。如是大度寬容,苦苦忍耐等待臥子歸來。不想因陳是復社領袖,雖文章蓋世,陳子龍還是免不了名落孫山。陳子龍無顏南歸,決心在京苦讀三年,得中方歸。家中,張氏日日緊逼,不久就藉故把如是趕出陳家。如是無路可走,只好返回盛澤鎮徐佛媽媽的青樓。
盛澤鎮為江浙交接處,是明末黨社文人會聚之所。柳如是此時正是二十年華,諸事俱曉,一回青樓,便轟動一方,多少才子高土都拜在她石榴裙之下。三年後,徐佛媽媽嫁人去了,柳如是獨立門戶,富貴甲一方。她名高節亮,只挑忠耿之士應答。選中才子宋轅文為至交,幾經考驗,覺他可靠,就決定從良嫁他。不想宋家父母嫌她是妓家出身,決不同意,轅文至孝,只好作罷。
崇禎十三年,大學士錢謙益來訪柳如是。這位文壇泰斗,東林黨魁原也是個風流教主。兩人從詩談起,成了忘年情侶。崇禎十四年六月,錢謙益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以正妻禮儀娶柳如是為如夫人。一個60歲,一個20歲,卻才子惜美人,情好無間。如是學問奇高,錢學士作史書,如是能隨時為他查證資料。錢翁在其書齋後造一藏書樓,供如是讀書,命名“絳雲樓”,尊如是為“絳雲仙子”。
李自成破北京,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弘光南明王朝,用錢謙益為禮部尚書,如是隨任。統光二年五月,清兵攻人南京。如是對錢翁道:“你殉國時我殉夫。”但錢翁畏死,當如是步入荷花池時,他把她拉住。後錢謙益屈節迎清兵,做了半年的清廷禮部侍郎,經如是苦勸,他才告病回鄉。
柳如是真正愛的是陳子龍,而陳子龍也才是值得柳如是去愛的男人。他真是死心塌地地反清復明了,後來被清兵抓住,找了個機會,投水而死。
柳如是的詞,《金明池·寒柳》,末尾幾句是:“待約個梅魂,黃昏月淡,與伊深憐低語。”妙極!
柳如是三難錢學士歷史故事
荒荒慷慨自知名,百尺樓頭依暮箏。
勾注談兵誰最險,崤函說劍幾時平?
長空鶴羽風煙直,碧水鯨文澹冶晴。
只有大星高半夜,疇人傲我此時情。
你也許難以想象,這首對仗工整、豪氣干雲的七律會是一風塵女子所寫。此人就是明末清初的江淮名妓柳如是。柳如是幼時曾在“吳江故相”周道登家耳濡目染了十年,加上心性聰慧,自然是琴棋書畫無所不能,吹拉彈唱樣樣精通。周道登愛其貌美聰穎,將他收為小妾,卻因獨享專寵,受眾姨太嫉妒詆譭。老邁昏庸的周道登不辨是非,一氣之下將柳如是賣入青樓。三年後,柳如是靠自己攢下的私房錢贖得自由身,從此浪跡江湖,結交四方名士。
以柳如是的花容月貌和名氣才學,追求者之眾自不必說。柳如是雖身份低微,卻心存高遠,她看透人間冷暖,決意此生不嫁便罷,要嫁便嫁一人品才學皆堪託付終身的如意郎君。在眾多追求者中,以詩詞文章冠絕一時、領袖文壇的虞山名士錢謙益使她眼前一亮。然而她並未急著答應錢謙益的要求,而是巧設機關,留下了“三難錢學士”的佳話。
這天,柳如是的畫舫漂到了松江。錢謙益探得訊息,急忙從家鄉趕到松江,欲一睹姑娘芳容。當時柳如是正與好友飲宴,就對下人說:“讓他明早再來吧!”由於當晚睡得太遲,又喝了些酒,第二天,柳如是高臥不起。侍侯她的婆子進來小心地將她喚醒,說:“您昨天約的先生正在江邊等您哪,是否讓她上船?”
柳如是雖未見過錢先生,但久聞其大名,於是趕緊披衣而起,正待請錢先生上船,忽然靈機一動,說:“告訴他本姑娘尚未起床,他若果真有心,就請站在水裡等著吧!”當時已是深秋,江邊晨風瑟瑟,霜結白草。誰知錢謙益聽到這明顯是刁難人的話,竟然想都沒想,就“撲通”一聲跳進了冰冷刺骨的江水裡。
可笑錢謙益原來並不會水,在江中奮力掙扎呼號。他這不要命的舉動著實打動了柳如是,忙讓舟子將船篙遞過去,把他拉上了船。望著渾身是水、雙腿凍得直打顫的錢學士,柳如是憐惜萬分。
這次會面時間並不太長,只因柳如是心中存有芥蒂。錢謙益作為明朝重臣,在清軍破城之時,卻沒有以身殉國,反而還做了清朝的禮部侍郎。雖然錢謙益不久就痛悔自己的行為,僅做了六個月的清官就解甲歸田,但此事畢竟為文人士子所詬病。柳如是雖是風塵女子,卻心憂國難,常恨自己非男兒之身,她要嫁一個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奇男子偉丈夫。她聽說錢謙益歸隱後,一直暗中從事反清復明的秘密活動,不知真假,於是決定有機會便考他一考。
不久,在朋友的撮合下,兩人再次相會。臨別,柳如是託付給錢謙益一件事,讓他將一封密信送給陳子龍。陳子龍是吳越抗清義士的首領,他手下募集有義軍兩萬多人,準備俟機起事。這封密信是柳如是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收集到的有關清廷活動的情報。柳如是對錢謙益說:“此事幹系重大,先生若有顧慮,我可另託他人!”錢謙益霍然站起,斬釘截鐵地說:“錢某深恨當日未嘗一死,今日得姑娘錯愛,雖赴湯蹈火亦何所懼!”說罷接過密信轉身而去。
錢謙益帶著密信,日夜兼程去找陳子龍。其實他接受這項任務是很危險的,因為清廷早已對他起了疑心,只是苦於沒有證據,沒法對他下手。他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嚴密監視。但錢謙益為了自己的心上人,也為了表白自己對故明王朝的拳拳忠心,以實際行動洗刷自己降清的汙點,所以義無反顧。
途經佘山,崖陡路窄,空谷猿鳴,分外幽深。忽從林中竄出兩個蒙面大漢,不由分說將錢謙益架到山中一座破廟裡,一頓老拳之後強行搜身,連發辮都給解開,結果一無所獲。兩個蒙面人對望一眼,還不放心,又全身上下細搜一遍,確信沒有自己要找的東西,這才罵了聲:“滾!”照著錢謙益的屁股就是一腳。
那麼密信在哪兒呢?原來錢謙益早有準備,怕途中出了變故,因此事前將密信縫於千層底布鞋的夾層裡。那兩個蒙面大漢正是清廷爪牙,他們見錢謙益行色匆匆,專抄小路,料定身上必有密報。於是立刻展開行動,結果大失所望。錢謙益憑藉自己的機智和勇敢,不辱使命,終於令柳如是刮目相看。
按說,至此柳如是應該答應錢謙益了吧?還沒有。她經歷了太多的磨難,唯恐再遇人不淑,留下終身的悔恨。她問錢謙益:“相公是真愛妾身呢,還是隻圖一時之歡?”錢謙益望著柳如是略帶憂愁的面容,知她話裡隱含的意思,於是說:“願與君白頭偕老,如若變心,天地不容!”柳如是忙伸出玉手輕掩其口,緩緩道:“如此,請相公著一媒人前來下聘,擇吉日迎娶,妾身定當好好侍奉相公,如若不然,還是請相公及早離開的好!”錢謙益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錢謙益的元配夫人是個通情達理的人,她很欣賞柳如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人品,同意丈夫將其娶進家門。迎娶這天,柳如是的畫舫張燈結綵,佈置一新。江邊站滿了駐足觀望的父老鄉親、科甲鄉紳。錢謙益在眾人的注目中峨冠博帶,緩緩登舟。人們對這樁奇特的婚禮議論紛紛,一些老學士開始咒罵錢謙益玷汙了讀書人的名聲。在一片謔笑詈罵聲中,錢謙益牽著柳如是的玉手,神色自若地立於船頭。
婚後,柳如是侍奉公婆,相夫教子,還和丈夫一起為反清事業奔走。清廷數次下詔,要錢謙益入朝為官,錢謙益均以身體不適為由婉言謝絕。後來眼見反清無望,夫妻二人遂於住宅之側另築一藏書樓,專門收集古今奇書。白天校勘,夜晚吟詠,夫唱婦隨,留下文壇一段佳話。
描寫柳如是的散文
明末清初活躍於金陵秦淮河畔的“秦淮八豔”,陳圓圓,顧眉,卞玉京,董小婉,馬湘蘭,寇白門,柳如是,李香君,其中柳如是位列八豔之首。它容貌俊美,才華橫溢,自小工於琴棋書畫,她的書法遒勁灑脫,臨摹當時大書法家董其昌的字畫,能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她的一級畫作《月堤煙柳圖》現收藏在故宮博物院。明人評價它的詩作《戊寅草》、《我聞室梅花名》、《湖上草》、《東山酬集》、《紅豆村雜錄》、《河東君詩文集》、《尺賦》、《紅梅集名句》、《我聞室鴛鴦樓記》為“閒情淡致,風度天然,盡洗鉛華,獨標素質”。
她是秦淮八豔中詩寫得最好,文學水平最高。這要感謝徐佛和周道登。徐佛自身修養頗高,“性敏慧”而能“操琴寫詩,善畫蘭花”,是他教給了柳如是寫字作畫、彈琴賦詩的基本技能。曾經做過明朝文淵閣大學士的周道登常常將柳如是“抱置膝上,教以文墨”。在兩位名家的指點下,柳如是的詩詞書畫技藝聲名昌盛,它的詩具有“幽豔秀髮,如芙蓉秋水,自然娟媚”之特色,氣質俱佳,引來眾多的追求者。
因此,她的情史是豐富而坎坷,這與她的身世和性格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柳如是,生於1618年,自號河東君,三歲父母已亡。幼年的她寄於舅舅門下,十一歲時,舅舅去世,被迫流落風塵,進入青樓,不久被吳江名妓徐佛買到家中為婢女,後來崇禎故相周道登納她為妾。周家的眾妻妾容不了柳如是,告她與男僕私通,周道登又將她賣回青樓。那一年,她才十四歲。柳如是的愛情歷程頗多曲折。她與同齡才子宋徵輿短暫相戀,可惜,宋家橫加干涉,宋母嚴厲指責兒子,同時又受社會輿論的壓力,生性懦弱的開始疏遠柳如是。不久之後官府下令逐妓,柳如是受到影響,宋徵輿不說娶她,又不敢去為她說情,只說“姑避其鋒”搪塞柳如是。柳如是一氣之下,拿刀一刀砍琴,七絃俱斷,與宋徵輿一刀兩斷。她是那種敢愛敢恨,心性剛烈的女子。然後又做過當時文壇風雲人物陳子龍的情人,她與陳子龍本是同一路人,性格都有豪邁爽性的一面。柳如是主動追求陳子龍,“風塵中不辨物色,何足為天下名士?”是她質問陳子龍。她對國事、文學的見解,比一般男子還要深刻,陳子龍不禁為柳如是的風采和才氣所深深折服,也寫詩將柳如是比作曹植筆下神采飄逸的洛神宓妃,傾慕之情注意力溢於言表。“淡灩籠煙寒白日,柔條叢萼相交加。有時吹入玉窗裡,春夢方長人不起。”是他倆幸福生活的寫照。後來,他們不得以分開時,柳如是在她的別賦裡寫道:“雖知己而必別,縱暫別其必深。冀白首而同歸,願心志之固貞。”大有緣淺情深,願意做陳子龍一生一世精神情人的意思。最後,以二十四歲的芳齡嫁給了六十歲的“文學盟主”錢謙益。後來,二人恩愛無比,情投意合,才學俱卓。可見柳如是對愛情的追求是感情或才華至上。
才貌雙全的美女,古今中外數不勝數,然而柳如是的人生觀,性格卻是別具一格。在大明朝滅亡時,柳如是,曾要拉著錢謙益一同跳水殉國,她崇高的愛國情操,深深的感動著我們。她曾在《贈友人》一詩中表達了自己報國效忠的豪情,“大羽插腰箭在手,功高躣馬稱精奇”。她雖然身在青樓,卻不喜歡閒談風花雪月,而是熱衷與志士名人縱論國事。
她的愛國情絲是得到了其父的遺傳。柳如是從小就是抗金女英雄梁紅玉的“粉絲”。每次讀到梁紅玉擂鼓退敵一節時,就嚮往不已。聽說這位梁紅玉也是倡優出身,感同身受,更激起流落風塵的她的強烈共鳴。是大家眼中的“奇女子”。
也許是父親的正義感影響了她,她綽約有風姿,更兼落落有男子氣,她常常以“幅巾弓鞋,著男子服”出行,見到男子抱拳作揖,稱兄道弟,完全是一位翩翩公子的做派。她主動向“以色侍人”規則的宣戰,她強大的內心世界和她的詩文書畫的才能給了她宣戰的動力和激情。在她男子般的大開大闔的灑脫氣質裡,那種細膩縝密的女子情思始終沒有丟掉,如她試探徐公子的情感真偽。
不甘心於淪落風塵的柳如是,在內心深處有一個實實在在的抱負,就是找一個可以託負終身的奇偉男子,來實現自己救國救民的夢想。一個煙花女子,一個一生把梁紅玉視為偶像的柳如是,她有著崇高的思想境界和不同凡響的人生觀。
1666年,錢謙益死後,他的族人爭奪他的家產,柳如是為了保住錢家家產,以死相逼,上吊自殺死了,不過四十八歲。她是秦淮八豔之中,唯一有子女送終的人。
卓越的常識才氣和藝術成就、崇高的愛國情操和敢於追求真正愛情的精神,不愧為“秦淮八豔”之首,更是中國歷史的雲煙裡綻放出令人心碎的光豔。
縱觀柳如是這一生,她性格中,以男子般的果敢主動為主,又輔以女性特有的明豔清爽。她的剛烈和浪漫完美的結合,她是綻放在曠野裡的一朵鏗鏘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