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過年的詩詞歌賦

關於過年的詩詞歌賦

  yjbys文學網小編為您整理了關於過年的詩詞歌賦,歡迎閱讀!

 

  關於過年

  (一)

  如果人生是一條漫長的路

  從踏上這條路的那一刻

  年就已經在前方默默等候

  就像人生路上的一個個驛站

  隔段時間,就會出現在人們視線

  讓人們一次次對年充滿期待

  (二)

  小時候,年是最美好的期盼

  感覺過年就是一年最快樂的時刻

  給爺爺三個響頭

  得到一元壓歲錢的祝福

  幸福值,超過現在的百元大鈔

  (三)

  童年的年,是最輕鬆的年

  除了盡情嬉戲玩樂

  可以什麼都不用考慮

  成年後的年,是愈來愈沉重的年

  除了緊張勞累,過年的路

  還需要用越來越多的錢鋪設

  《賣痴呆詞》

  (唐)范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痴呆召人賣。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已酉新正

  (明)葉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松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

  鳳城新年辭

  (清)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

  從此剪刀閒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董必武

  共慶新年笑語譁,紅巖士女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陪都歌舞迎佳節,遙視延安景物華。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佔氣候,共說此年豐。

  《除夜》

  (唐)來

  事關休慼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元日 玉樓春

  (宋)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祇與東君偏故舊。

  拜年

  (明)文徵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蕭疏白髮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幹消夜酒,傾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春節看花市

  林伯渠

  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

  束立盆栽成列隊,草株木本鬥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

  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閱讀延伸】

  過年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為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春節是漢族最重要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農曆正月初一是一年的開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況正好是春季的開始(少部分時間立春是在農曆臘月下旬),農曆的正月初一現在定名為春節;節日具體時間最後的確定相信和這個時間對農業勞作影響最小有關。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農曆一年中最後一頓飯) ,年夜飯以後有熬年夜(守年歲)和發壓歲錢的習俗,表示從農曆上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來年的第一天,因此,春節又稱之為過年。

  年的來歷

  年的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

  “過年”起源於我國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起初日期並不固定,秦朝之前先後規定過12月、11月、10月的.第一天“過年”,直到漢武帝實行“太初曆”才正式確定在正月初一。從殷商至清朝,“過年”有“元辰”、“歲朝”、“元日”、“元旦”等多個名稱。

  1912年,中華民國宣佈改陽曆1月1日為“新年”,但在漢族民間推行遇阻,百姓仍以陰曆正月初一為“過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天文史學家石雲裡介紹,1914年1月,時任內務部總長朱啟鈐為順從民意,提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凡國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員亦準給假一日。“經袁世凱批准,就此奠定了陽曆年首為元旦,陰曆正月初一為‘春節’的並存格局。”

  直至1914年為接軌西方曆法才將“元旦”之名移到陽曆1月1日,陰曆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2013年到來的癸巳蛇年正月初一,是1914年以來的第100個春節。

  100年來,春節也在隨時代發展而變化。“民國初期20多年裡,政府一直試圖將賀年、祭祖、貼春聯等活動移到陽曆元旦,是漢族民間強烈的傳統意識保住了春節。”安省民俗學會秘書長王賢友說,新中國建國後移除了一些封建迷信的習俗,改革開放後城鎮化、資訊化浪潮也在改變源於傳統農耕社會的春節,如傳統過年儀式簡化、部分人改到飯館吃年夜飯、上門拜年變成電話或網路拜年等。 “雖然形式在變,但春節祭祖祈福的內涵沒變,家庭團圓、強化家族意識的功能沒變。”王賢友說。

  在全球化程度進一步加深的當前,春節已走出國門,成為中國重要的文化符號。“如同西方的聖誕節,春節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石雲裡認為,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如何進一步加強對春節等傳統節日文化的保護與傳承,透過多樣性文化增添國家魅力,在春節“百歲”之際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