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與宗教散文
餃子與宗教散文
每到過年包餃子的時候,都會在裡面包個硬幣。而吃到硬幣的人預示著在新的一年裡有個好運氣,我自己也有吃到硬幣的經歷,信以為真。長大後,就在想,那冥冥之中的運氣是從何而來的呢?
年少時聽歌,主要聽旋律是否動聽;後來又迷戀上歌詞,主要看歌詞是否優美;而現在喜歡一首歌或輕音樂主要看它是否契合心境,是否也曾有過過往。
讀書的時候,發現無論是書還是電影,凡是中國本土的,大多是大團圓,一個令人滿意的結局,比如有情人終成眷屬,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等等。後來才發現現實不是這樣,正是生活充滿了太多的痛苦和悲傷,才會把電影中結局變得美好而圓滿,給現實苦難的人以慰藉和希望,使他們得以繼續前行。就像做夢一樣,大多是現實生活中難以實現的,這不能不說不是上蒼的恩賜。
人是一種奇妙的生物,越缺什麼越渴望什麼,這一點在童年的經歷中表現的淋漓盡致。一個人,如果小時候經常捱餓,那麼他長大後對食物有一種特別的渴望,無論以後是否會捱餓。就像莫言一樣,創作的初衷是因為聽說當作家能吃飽還能吃餃子,於是他就去寫作,最終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不知不覺中,我們身上被生活刻下了那麼多的痕跡,如此地斑駁和清晰。
宗教是人類偉大的`創造之一,我個人認為,從最早的自然崇拜到祖先崇拜再到完善的宗教出現,宗教這一路走地並不平坦,從耶穌傳教被釘在十字架上就可以看出,但宗教描繪了一副美好的畫卷,佛教有西方極樂世界,基督教有天堂,在那裡你會感到平安喜樂。只有這樣,我們才願意去忍受現實的種種……所以現實越苦,越殘酷,宗教越興盛。從歷代的起義或革命就可以看出,他們大多是依託於宗教的。
人生像一個向後的傳送帶,所以我們要用盡全身力氣向前走。人的一生不應像小溪潺潺般細水長流,更不能像死水絕望般波瀾不驚,我渴望像大江大河般壯闊奔騰不息。
我希望在臨終時可以驕傲地說:這世界我來了!我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