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南行散文

八月南行散文

  八月,踏著秋的腳步,來到江南的一座小城,這片被水墨韻染的熱土,淺秋中,依舊風景秀麗,如詩如畫。

  ——題記

  北方的秋比起江南,總是緊緊的跟著節氣。自從秋的腳步臨近,一場接一場的小雨就下個不停。那細細的雨滴,就像季節行進的樂曲,彈撥著秋的弦律。告訴人們又一季節的來臨,每一場雨後都會憑添幾分微涼。不知不覺間,薄薄的紗裙已走進衣櫃,人們換上了棉質的裙裝。

  淺秋的早晨,比起炎熱的夏天,明顯的多了幾分清爽和寒涼。當你走在街上或公園裡,只要細心觀察,就會看到那些曾經鬱蔥的大樹,以失去了它往日的光澤開始泛黃。時爾,便有幾枚黃葉旋轉著,在空中跳著優雅的芭蕾,它將用一場盛大的葉的歌舞,迎接秋天的來臨。

  時光的河從未停止過流動,在無數次季節的輪迴中,迎來了又一季淺秋。在秋風漸涼的日子裡,踏著北國飄落的黃葉去江南的一座小城,那裡住著我的寶貝兒子,兒媳和可愛的孫女,那裡,有我隔不斷的牽掛和濃濃的血脈親情。

  臨行前,和親人們喝著北國的冰鎮啤酒,吃著喜嘉德水餃,妹妹驅車一路相送,握別時千言萬語的不住叮嚀。

  社會的發展讓一切都邁出了快捷的步伐,無論是人的思維、網路、交通,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飛越。尤其是航空和高鐵,在旅途中提供了更多的便捷,縱使千山萬水也會在最短的時間到達。

  可謂是:

  銀舟入海天庭近,白雲作壟萬頃田。

  笑對晨陽辭塞北,秋霞漸染瀏南蓮。

  幾個小時的雲路,從塞北穿越江南,一路上領略了氣候的變化和風景的不同。在南國一點也看不到秋的顏色,走在這裡,彷彿又走進春天。

  要出站口了,兒子一家來接站,我努力墊起腳尖向外面張望著,搜尋著寶貝們的影子。

  “啊,終於看到了。”人海中那熟悉的臉,我們相互伸出手臂揮舞著。“這次相見,又是一年,真的好想他們啊。”那一年,兒子大學畢業了,和他的幾個同學一起執意去闖江南,在他離開身邊的日子裡,如果不是親身經歷,又有誰會懂得那份對兒子千里之外的牽念?幾多時,曾因聽一曲鴻雁而被那深沉的歌聲所感染,淚水漣漣,曾把他看做是遠方的燈火而把目光遙望遠天,此刻就要相見,那幾米的檢票口覺得是那麼遙遠,匆忙中被人流推出站臺,剛剛走出站口,兒子一家就迎上來了。

  兒子胖了,比先前更結實了,臉上又多了一些成熟和自信。兒媳是個純淨的江南女子,一雙有神的大眼睛含滿智慧,圓圓的臉上是一張素色的純白,從不濃妝豔抹,一切都是那麼自然,隨和,只是比先前微胖了些。孫女粉嫩粉嫩的臉,笑起來像太陽花似的,揮動著胖胖的小手喊著爺爺奶奶,那甜甜的童聲震顫著我們的心。

  一年的光景,孫女又長大好多,能用語言和我們完全的交流了,相見的時刻,三百六十五個日夜的思念化作一股激流,顧不得旅途的勞累抱起心愛的孫女,輕輕的吻著那張稚嫩的臉。

  這樣熱烈而溫馨的場面,從前曾在別人的故事裡受過無數次感動,而今天我卻做了故事的主角,這相逢的場面又會傾於誰的筆端?我們都是紅塵裡的過客,每個人都是一名演員,只是上演的角色不同,今天你在臺下做觀眾,或許明天就會登臺表演。

  記憶的河裡總是把那些深刻的東西印在腦海,還記得去年,也是這個季節,我們來看望他們,走進門的時候,小孫女正坐在童椅上吃飯,當她看到我們時盡然害羞起來,低垂的臉兒漲得通紅,那樣子就像顆含羞草似的,讓你看了又是疼愛又是憐。那時的小孫女剛剛呀呀學語,走起路來像一隻南極的企鵝,左右搖擺著,只一年的時間,孫女讓兒媳調理的白白胖胖的,一切都超出我們的想象。

  小孫女很乖,特別懂禮貌,嘴巴也很甜,講起話來總是繪聲繪色的,豐富的表情很快就會把你帶進角色,街坊鄰居們都特別喜歡她,她的故事也非常多,一會兒說段歌謠,一會兒背段唐詩,一會兒給你唱首不太能聽懂得歌曲,總之她變著招的讓我們開心,走起路來胖胖的小屁股扭來扭去的,逗得一家人開懷大笑。這顆開心果給這個家帶來了歡樂和喜氣,帶來了和協和平安,她就是我們這個家的春天。

  江南的小城,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些充滿生命的綠色,當北國開始秋林盡染的時候,江南的樹木還吐著新綠,一株株白玉蘭,雖不見昨日花影,嫩嫩的綠色彰顯著一樹的繁華,那些芭焦,梧桐,蓉樹還有好多叫不出名字的樹木都蔥蔥郁郁的,當你走在青磚白瓦的樓下,會看到一片片的綠藤順牆而下,如瀑布,似水簾。樓閣的陽臺上,紫花,粉花,花開滿枝,爭相奪豔,它們拼盡全身力氣擠出陽臺,把一路花香撒向窗外,用滿身的激情妝點城市的容顏。

  小巷裡有一棵石榴樹,遠遠看去一樹的桔紅,樹枝上開滿桔紅色的小花,在綠葉的襯托下更加奪目,樹上結滿了大大小小的紅石榴。每當走在這裡,我都會停住腳步看上幾眼。一天,一群孩子站在樹下,蹦蹦跳跳的要摘果子,可是誰也夠不到。這時,一個大一點的男孩,不知在哪裡拿來一個凳子,手拿一根竹杆站在凳子上熟練的敲打樹枝。有幾個女孩還在下面扶著那男孩,樹上熟透的果子被他一敲便落在地下。孩子們興奮的每人手捧一個,坐在那裡美美的品著石榴的味道,一邊吃著,一邊不停的讚美男孩的多智和勇敢。

  看著這群天真的孩子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時的北方,看不到果樹,每到四、五月份的時候,一棵棵榆樹的枝頭就會長滿綠綠的`榆樹錢,放到口裡甜甜的味道。在那個年代,它已經是我們最好的果品了。每到榆樹錢長成的時候,鄰居小飛哥就領著我們去摘榆樹錢。他比我們大六七歲,卻覺得他比我們大好多,高高的個子,廋廋的,特別機靈。那些又高又大的榆樹,只看他三五步就爬上去了。每當這個時候,我們一群女孩在樹下都為他拍手喝彩。

  他總會把一枝枝榆樹錢分給我們,還用手拍拍我們的肩膀說:“吃吧,多吃點。”那神態就像個長者,我們不但讚美他,也很尊敬他。如今的小飛哥以經變成我們的老大哥,兩鬢以染上白髮,還是那麼厚重。每當小時候的玩伴聚在一起的時候,最先做的事就是和老大哥乾一杯,送上我們的祝福。回想那個時候,一群天真的孩子,一顆純真的心。如今都做了爺爺奶奶,童年的故事卻清晰如昨,不曾忘記。

  小城的早晨,太陽總是撩起薄薄的雲紗遮在臉上,很難看清它的模樣。多像那些恬靜的江南女子,多了幾分含蓄和委婉,就連這裡的風也是那麼柔軟。當你走在街上,沒有秋風颳臉的感覺,溼潤的空氣滋養著皮膚,來時帶的化妝品都被我收箱入囊。難怪江南女子的皮膚都是那麼細膩潔白,原來是這裡的天然環境滋養了她們,素白的底色卻是最美的容顏。

  我喜歡美麗的江南小城,這裡的山,這裡的水,這裡的人,這裡的花草樹木構成一道道絕美的風景線。

  美了視野,美了心靈,美了江南,美了秋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