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秀和慧能的偈詩現代散文

神秀和慧能的偈詩現代散文

  禪宗形成於唐代,以專修禪定為主,主張禪定概括佛教修行的全部內容由此得名。又因禪宗自稱“傳佛心印”,以覺悟眾生本有之佛性為目的,故又稱佛心宗。

  早在南北朝時,禪宗傳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師,他為了找到一位稱職繼承人,於是要各弟子寫一個偈子,看誰做得好就傳衣缽給誰。弘忍的第一弟子神秀是大家公認的禪宗衣缽繼承人。神秀做了一首偈: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但是作為寺院廚房裡的一個火頭僧慧能卻不認同神秀的觀點,於是也寫了一首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應該說這兩位高僧的偈詩水平都很高,體現了禪宗最高成就和水平。神秀的偈詩被視為禪宗北宗宗旨的標誌,而慧能的偈詩則成為禪宗南宗宗旨的標誌。儘管兩首偈詩都有很深地見地,反映出當時佛教的最高成果,但兩首偈詩反映兩人不同的悟性,並體現出不同的見解,也表現出不同的境界。

  神秀的偈詩透過比喻的方法,宣傳萬法實有,永珍不虛(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臺),是以一種入世的心態來修行,有欲以觀其妙。認為悟性靠漸悟,所以強調持之以恆,要求時時勤修,但更多的是注重修身和事修,靠的是外力。

  慧能的偈詩則與神秀觀點不同,他抓住了佛法的精髓,揭示了佛教的本質和核心思想,就是“緣起性空”。如果用一個字來表達該偈的思想,那就是“空”,如果用四個字來概括,那就是“緣起性空”。慧能認為萬法皆空,因此也就沒有菩提樹,更沒有明鏡臺,佛性本來就是清淨的,不增不減,不淨不垢,不生不滅,用不著採用勤修的方法去修行,自省自悟,一旦徹悟,即可成佛,實際上是依靠頓悟。他以出世的心態,無慾以觀其竅。但更多的是強調修心和理修,靠的是內力。據說釋迦牟尼在尼連河畔宇奴唯拉村修苦行,六年漸悟不成,後來在迦葉山附近的菩提樹下靜坐七天,靠頓悟得道成佛。

  神秀強調的是漸悟,慧能強調的是頓悟,可見頓悟和漸悟是感悟佛法的基本方法。佛教有八識說法,即眼時、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第七識未那識、第八識阿賴耶識。漸悟是靠1-6識的作用,而頓悟是第八識即阿賴耶識的作用,因此兩者有本質的區別。修行者大多是漸悟,而頓悟者極少,是因為阿賴耶識的神秘作用不是一般人所調動起來的,所以說漸悟靠人(勤奮),頓悟靠天(天分)。

  從專業的角度看,慧能的偈詩更有深度,境界更高,棋高一著。但不免飄渺神秘。而神秀的偈詩比較實在讓信徒看得見摸得著。

  從國人的'普遍心態看,更能接受的是神秀的觀點。平心而論,國人拜佛唸經,修行佛道更多的是著相修行,更多的是有目的修行,更多的是為了名利而修。那些善男信女焚香拜菩薩,有的是為了發財,有的是為了升官,有點是為了上學,有的是為了生子,有的是為了祛病減災,有的是為了家庭和睦等等,很少是為了證得涅槃而修。因此往往只注重形式,並非注重實質,只做事修很少理修,只是修身,很少修心,在一般情況下著相修行不可能超越六道輪迴。正是因為有求於菩薩,菩薩才有“有求必應”之說,可見神秀的偈詩反映出大多數修行人的心態。

  而那些真正想弄明白佛理,真正想求得涅槃,超脫六道輪迴的信徒們,則更喜歡慧能的禪詩。

  不論慧能與神秀之爭的結果如何,但他們給漢傳佛教帶來了一個積極的正面的,具有劃時代意義影響,那就是佛教完成了中國化的程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