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有些有趣的名兒散文

家鄉有些有趣的名兒散文

  不覺離開家鄉來到小城已二十餘載了,期間許多人、許多事常在我眼前縈繞,村莊、山川、田野、房舍,不時地浮現在我眼前,揮之不去,家鄉的一草一木,都是我的鄉愁,就連家鄉那些有趣的名兒,也常和發小、同學唸叨來唸叨去的,還常常走進我的文字裡。今天突發奇想,何不邀請家鄉那些有趣的名兒來一次大聚會,也讓它們在我的筆下樂呵樂呵?

  家鄉依山傍水,幅員遼闊,這有趣的名兒自然就很多很多,要真想把這些有趣的名兒都攛掇起來,還真是一項大工程,有點廟小了容不下大佛的感覺,也有點馬虎咬天—沒處下嘴的感覺。那就不妨按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思路,寫出我心中有趣的名兒吧。

  那就就近先說那石山上的“狀元石”、“石甕”、“石炕”吧。其實,我過去曾多次曾多次輕描淡寫地寫過“狀元石”了,兒時就常聽家鄉老人唸叨:“長嶺對石山,輩輩出狀元。”那是說的家鄉那有名的長嶺坡正對著石山,中間還有潺潺流水,這極好的山水風韻不知流傳了多少輩了,尤其是那神秘的口頭禪流傳極廣,我兒時聽了不知多少遍。家鄉不知是不是應驗了這樣的風水一直順風順水的。狀元石的傳說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應驗了這個美麗的傳說,據說在離家鄉不足十里的地方,確實出了北宋大中祥符八年間的平度籍狀元蔡齊,他從熟時經常約文友在此誦詩書、論文章,這裡對家鄉父老鄉親及子孫昭示著美好前程的象徵。

  後來,家鄉著實出了平度建國前即任縣長喬天華、國防科工委25基地司令員喬平、副司令員喬正才、東海艦隊政治部主任喬戰平,還出了團級以上幹部十幾名,知名人物很多,升遷傳聞不斷。然而後來,南方的一個風水先生來到這裡,一看兩面高山聳立,中間流水潺潺,“山得水而活,水以山為面”,竟有這麼好的風水,不知是羨慕還是嫉妒,就要想法把它壓住,趁晚上在長嶺坡的山頭西坡處埋了一個姑子墳,還埋了一雙小紅鞋。兒時拾草時還見過幾次那姑子墳,小鞋只能隱隱看出是紅色的了,不知這個姑子墳現在還在不在。這個美麗的傳說雖不足信,但可能是因為從此家鄉出的知名人士少了的緣故,人們對“南方人會踩地,北方人會看天”這句流傳於民間的古訓深信不疑。

  還有更奇特的,不是說“長嶺對石山,輩輩出狀元”嗎?就在這石山頂上獨立著“狀元石”和“石甕”、“石炕”。站在山腳下的一個角度一望,那“狀元石”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紗帽翅清晰可見,十分逼真,逼真到令家鄉人痴迷的程度。正認為“狀元石”像極了,有人就請石匠師傅在“狀元石”腳下為子孫後代刻上名字,還有的用紅漆為正在上學的子女寫上名字,期盼和昭示著子孫後代有個好的前程。

  如果說這長嶺對石山的風水奇特,石山頂上聳立著的“狀元石”奇怪,那麼“狀元石”旁邊再“生”出“石甕”、“石炕”來,那就更奇了怪了,這真是大自然神工鬼斧鑿成的,是大自然的傑作。我少年時曾爬到“石甕”、“石炕”上打過牌、玩過遊戲,可惜我那時還不識“狀元石”,不過,單就這兩塊巨大的奇石就把我鎮服了,我當時就好奇,這不算高的石山山峰唯獨聳立著這三塊幾十噸重的巨大奇石,絕不可能人工鑿成,半點不曾有人工的痕跡。後來我就想,這三塊巨大的奇石是有講頭的,“狀元”正面朝著老家的村子,目視著平民百姓發家致富。“狀元”也要吃飯睡覺啊,否則怎麼為千千萬萬的百姓服務。這樣,大自然便造化出了“石甕”、“石炕”,“狀元”吃飯有“石甕”裡的米麵,睡覺有“石炕”,大自然真是神奇無比!

  家鄉的“青石劈”,那是周遭村子的人都熟知的,這座山峰也彷彿是神工鬼斧劈成的,故而得名。山峰直上直下,懸崖峭壁,巍巍壯觀,山峰兩邊都是幾百米的深淵。更為奇特的是,高高的山峰上還有座天然的“仙人橋”,要嘗試著過“仙人橋”,就要沿著山峰上一條窄窄的人行小道,到了奇險處有一步遠、大約二十釐米寬的一段,那就是“仙人橋”了。為什麼叫它“仙人橋”呢?竊以為,一般人不常經過、許多人不敢過、只有仙人常來常往的地方。兒時我跟著大一點的夥伴過“仙人橋”的時候,兩眼根本不敢往下看,我記得當時是閉著眼睛一大步過去的,現在回想起來都有點心驚膽戰,這也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非同尋常的體驗。

  “憋死牛澗”也是個很有趣的名字,意思是說那一段山澗是“憋死牛”的地方,兒時就感到這個名字有趣,每每到了那裡的時候,總會想到這個名字,還會推測著牛能不能過去。我看到人都是拽著邊上的樹枝攀爬著才能上去,何況四條腿的牛?於是我想來,先人們起這個名字自有它的`道理。正因為這個名字和這裡的險峻,牛之類的牲畜是不會到這裡的,到這裡的人更少,這裡夏日裡澗外陽光普照,澗內陰涼潮溼,好像“天然的氧吧”,有沁人心脾的感覺,冬日裡又是個避風的好地方。在這個山澗的南側有一段岩石,常年流水,自然形成了一個小瀑布,非常漂亮,瀑布下面因長年流水而自然形成一個水灣,雖然不大,但很深,清澈見底,可看到魚蝦游來游去。小時侯,時而觀賞瀑布飛流而下,常有水絲飄到臉上,涼颼颼的,舒適極了;時而聽潺潺流水,泉水叮咚,美妙極了;時而捕捉著水灣邊的魚蝦,開心極了。現在這條小溪併入了下游的“磨山子水”,家鄉人常到磨山子拉水、推水,喝的就是這裡的水,清澈又甘甜。

  在長嶺坡北頭的西坡與東坡,還有“先生地”和“八文章”兩個有趣的名字,一聽就是有文化底蘊的,其實也正是。相傳宋朝祥符年間,蔡齊從塾時,也曾多次約友在此誦詩書論文章,後中狀元,此地因此而得名。家鄉許多有趣的名字,都與蔡齊有關,只聽傳說,不知真假。

  抗戰期間,這裡因地形險要易守難攻,1937年底,膠東抗日英雄喬天華等秘密組建的第一支抗日武裝—平度抗日遊擊隊,經常在這裡開會作戰前動員。嗣後,中共平度縣第一區委、區公所,都先後在這裡成立,並長駐在這裡。如此說來,“先生地”、“八文章”就不只是有文化底蘊了,還增添了政治色彩。

  家鄉還有“小石門”、“大石門”兩個有趣的名字,自然形成了兩個天然的牌坊,讓屏障變成了通途,成了家鄉過去通往登州府的必經之路,兩座石門留下了許多歷史的斑駁,留下了不知多少古人今人的足跡。

  家鄉還有“廓落谷”、“馬虎窩”、“野豬嶺”、“鵓鴣窩”、“雨晴頂”、“沙子澗”、“神泉”、“石牛後”、“石婆婆”、“割長溝”等有趣的名字,每一個有趣名字的背後,都有一段令人深思的故事。

  家鄉有趣的名兒很多很多,一如家鄉的故事說不盡道不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