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故鄉的橋散文
有關故鄉的橋散文
曾幾多迴夢回牽繞故鄉橋,待有時,心中泛起童年趣,窮回味……
朋友!請到這裡來,這裡四季春常在,萬紫千紅永不敗;這裡山水秀麗美景如畫;還有傲然屹立的北岸廊橋更是令人流連忘返!哦,那就是我故鄉的橋,而不是美國電影《廊橋遺夢》中的愛荷華州麥迪遜郡的遮篷橋。
北岸廊橋又名“風雨廊橋”,建於清代中葉時期,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系三孔石橋,橋廊為磚木結構。記得我在小時候,一次洪水暴發,在廊橋下游新建的石拱橋,經不起風浪被衝誇,而廊橋為之減負,攔截巨浪一個又一個卻紋絲不動穩如泰山。村裡人無不嘖嘖稱奇!稱讚!
故鄉的廊橋,東西兩面長廊牆體裝飾各有千秋,東側有8個大型方窗,窗花以磚砌成龜紋和梅花圖案相映成趣,西側的8個窗孔縷空造型為滿月、古瓶、樹葉、葫蘆相間,飄逸出一種栩栩如生靈動之美。跨河南北兩端有厚木巨門,南端門額書“鄉賢裡”,側書“西流毓秀”北端門額書“謙庵舊址”。內分11間,幾十根清一色的廊柱排列成陣井然有序,英姿勃勃,瀟灑牢固。沿牆置有坐凳,形態各異,北端第二間西側憑窗外接一“美人靠”哩!
人們可以倚著靠椅沐清風、數游魚、掬朝霞、攬明月,觀四時佳景。孩童時候的我,經常穿梭於此,時而爬上“美人靠”,時而憑窗俯瞰河裡遊走叫不上名的一群群小魚兒,一群又一群不間斷游來游去,百看不厭,常誤時回家挨媽媽打小屁股。
北岸廊橋,中間還有一個佛龕,供人燒香。橋內不見頂,但見薄薄的'開磚砌就青磚的仰頂,據史載那砌合的每塊青磚的石灰份量相等,縫間整齊化一,組成一道簡樸、別緻的古色古香亮麗風景,擋風遮雨,當初步行的、騎馬的、挑擔的,士農工商男女老幼,都在此歇息。今年春上去時,一幅“桃花流水鱖魚肥”“橋面桃花相映紅”的風情畫盡收眼底……廊橋?體世間稀,來客何人不為痴?魯班若自橋上過,疑是八仙醉後遺!
朋友,你也許見過許多橋,石橋、木橋、天橋、吊橋……可見過這裡的廊橋?那麼請到我的故鄉來,走一走看一看北岸廊橋。如今是吳姓聚居的徽商大村鎮,以上海為經營根據地,財力雄厚。除此還有潘氏宗祠、吳氏宗祠例為省級保護和一大批儲存完好的徽派古民居,以及作為民間的徽派古建築物構件交易市場,古玩收藏品市場也吸引著大批遊客。還有山川秀麗、物產豐富,為中國四大名菊之一的“黃山貢菊”原產地,故享有“中國貢菊之鄉”美譽。
這真是小鎮故事多,廊橋最突出,一切充滿喜和樂,人生境界真善美,這裡都包括,若是你到這裡來,收穫特別多……
朋友!心動不如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