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散文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散文

  古人云:“沉沉華省鎖紅塵,忽地花枝覺歲新”。其中一個“忽”字活靈活現地道出了迎春花的開放特點。

  也許是一個冰天雪地的苦寒早晨,也許是一個陽光充足的和暖午後,冬日一片枯黃的乾草之中,忽然就有那麼一兩朵嫩黃的小花在探頭探腦。因為只是零星的一兩朵,很難引起人們的注意。即使注意到了,還以為是某種不知名的野花亂了生物鐘,耐不住性子不合時宜地急急開了起來。心中不免有些為它可惜,因為冬天的酷寒很快就會給它懲罰,讓它付出愛出風頭的代價。

  不曾想,數日過後,原先蓬亂乾枯的灌木叢中居然出現了讓人眼前一亮的大片明黃。走近一看,一朵朵黃色的細小花朵開在隱隱泛綠的枝條上,枝條的前端還有不少鼓鼓的花苞,卯足了勁,好像隨時都會綻放。雖然枝條的排列略顯雜亂,但每一朵花的形狀卻非常周正,小葉狀苞片的上面是長長的冠管,冠管之上是喇叭狀的小花。花朵大多由6個花瓣組成,間或也有5個花瓣的。花筒中間的色澤變得深暗,正中長出一根細細的花蕊,花蕊上沾著許多花粉,發出陣陣淡淡的香氣,不時引得無數蜜蜂前來採蜜。

  這種矮小的落葉灌木,似乎與高貴清雅沾不上邊,顯得極其普通,總是叢生著趴在地上或蹲在牆角。紛披狀的枝條毫無規則地交叉,顯得有些我行我素,放蕩形骸。儘管如此,它對春的感知能力和鬥寒傲雪的風骨絲毫不遜梅花。只要留心,即使在“已是懸崖百丈冰”的隆冬,也不難發現它 “花枝俏”的倩影。它的花期早於梅花,比蠟梅略晚,是最早報春的花中使者。它以草根之身從容與梅花、水仙和山茶為伍,獲得“雪中四友”的雅稱,並有了“迎春”的美名。

  迎春身上體現的這種不羈不群的個性常常引起古代喜愛針砭時弊的官場文人的共鳴。白居易讚賞迎春“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提醒大家千萬不要慢待了“迎春”,“恁君與向遊人道,莫作蔓菁[jīng]花眼看”。他還採取擬人化的手法,假借迎春的口氣,邀請劉郎在百花未開的時候先來看看迎春的風采,以此頌揚相知多年的摯友劉禹錫的錚錚鐵骨和倜儻[tì tǎng]風流。“幸與松筠[yún]相近栽,不隨桃李一時開,杏園豈敢妨君去,未有花時且看來”。在桃李常常被用來暗諷朝中顯赫權貴的.唐代,貌似不經意的一句“不隨桃李一時開”實際上暗藏著刻意為之的最高讚許,讓堅持自己政治主張、數度遭貶的劉郎心花怒放,很是受用。

  北宋的韓琦對迎春也情有獨鍾。“覆闌纖弱綠條長,帶雪衝寒拆嫩黃。迎得春來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韓琦是北宋名臣,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一位詞人。他與范仲淹是摯交,在邊陲兩人一起經略西北,勵精圖治,抗擊西夏,雖然最終兵敗,但也曾威震敵膽;在中央他們一起推行“慶曆新政”,主張整頓吏治,選拔人才。最後因反對新政勢力的誣告而被逐出朝廷,遭到謫[zhé]貶。有著這樣經歷、富有文人情懷的政治家看到迎春柔長枝條上嫩黃的花朵衝寒冒雪、不屈開放,不禁由衷地發出了感慨——迎來明媚的春光並非為了讓自己滿足,而是希望與百花千卉共吐芬芳。不知詩中隱匿的是向對手的無奈解釋,還是對初心的堅定堅守?

  古人寄託在迎春花中的情懷使原本不那麼起眼的嫩黃小花多了一份氣質,添了一份情懷,讓人在極其平凡中感受到了極其不平凡。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