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散文《煙花三月下揚州》(通用7篇)
寫景散文《煙花三月下揚州》(通用7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的會接觸到散文吧?散文是一種自由、靈活、短小精悍,表現真人真事真是感情的問題。想要學習寫散文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寫景散文《煙花三月下揚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寫景散文《煙花三月下揚州》 篇1
想去揚州遊玩得緣於李白的詩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曾經無數次幻想過它的模樣:是夜市千燈照碧雲,高樓紅袖客紛紛,還是暖日凝花柳,春風散管絃;是園林多是宅,車馬少於船,還是春光蕩城郭,滿耳是笙歌?
說起揚州的歷史,我想離不開兩個人,一個是隋煬帝,一個便是李白,隋煬帝算是揚州的大恩人,開鑿大運河,帶著嬪妃隨從們一路乘龍舟沿大運河南下,在挑紅柳綠春風盪漾的媚眼間,看盡揚州的瓊花,享盡揚州的美食與美女。相傳開鑿運河的時候,隋煬帝讓人在運河兩岸遍插楊柳,並賜與“楊”字,後來就衍生成了揚州之稱.想要全方位瞭解一個城市的歷史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它的博物館。我們一行首先來到雙博館,雙博館的建築獨特造型,外觀採用荷葉造型,體現了“和諧”的建築理念。博物館是保護、收藏、展示文物的事業單位,利用文物向人們傳達歷史的各類資訊,它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單位。進入雙博館大門,迎面而來的即是雙博館的館標——伏羲女媧像,立刻把我們的思緒帶到了我們祖先生活的遠古時代。我們邊參觀邊感嘆到:“豪華落盡見真淳”,歷史的煙雲早已散去,千年文物無言地訴說著往昔的繁華。是呀,揚州繁榮昌盛的歷史,積澱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也為她的子孫後代留下了大批寶貴的文物。揚州博物館就依託這個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取得了長足發展。從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到春秋戰國以來的金屬器、陶瓷玉器、名人書畫、各類雕刻藝術品,一直到近代以來的名家作品都有收藏。國寶廳陳列1即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該梅瓶屬於元代景德鎮窯藍釉瓷器中的大型器物,造型秀美,藍釉呈色鮮明純正,腹部白龍環繞於瓶身,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反映了元代景德鎮窯的最高燒造水準。據說它價值4個億。後來我們又進入中國雕版印刷的雕版印刷通史陳列廳,這裡的各種展示將向您介紹中國雕版印刷工藝的起源、發展及各種表現形式方面的情況,同時現場還有雕版印刷工藝操作表演,觀眾如有興致可參與互動,親身體驗一次古人刻板印刷的感受.如此近距離地“觸控”流星王朝的機會很難得,給自己補上了堂文史課,在活動區,當工作人員展示雕版印刷技術時,我們爭先恐後地拍照,相機裡的照片,見證了自己揚州之旅。
參觀完雙博館,我們邁進古城,便是東關街。古樸石街,飛閣垂簷,見證了歲月多少風風雨雨。站在巷口,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街,不寬,卻如此綿長深遠,似無盡頭。兩旁鱗次櫛比的木樓,歷經了多少歲月的風雨,掩藏著多少塵世的滄桑。依然不倒,依然儲存著斑駁的古老痕跡。這種痕跡,鐫刻在東關街的深巷裡,發散在入夜的喧囂裡,透漏在人們的目光裡,也融匯在古運河的碧波盪漾中。在這條街上,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景象:一位遊客爬上路邊的人力拉車後坐,拍照留戀,或看到一位老者放一張竹椅,手持一壺老茶,或拿著一件衣裳走針穿線,或帶著小孩戲耍,面容平和,用微笑面對過往的行人。那是經歷歲月留下來的閒時,那是滄桑之後的平靜,悠然自得,與世無爭,真正的安靜是心靜,這便是揚州城一道最為溫馨的風景。東關街以前不僅是揚州水陸交通要道,而且是商業、手工業和宗教文化中心。街面上市井繁華、商家林立,行當俱全,生意興隆。走在東關街上,青石板路曲折延伸,兩邊不時有長長的小巷,依稀彷彿能聽到貨郎的聲音,別有風味。這裡也是很多小吃的聚集地,豆腐腦、藕粉圓、蟹黃湯包、長魚面.......,我和同伴去了一家丸子店,吃了特色小吃藕圓子,滑滑的,很好吃。見過鼓浪嶼的清新,麗江、西塘的文藝,東關街卻給我一種歷史落寞碰撞現代繁華之感,有點平遙的味道。
後來我們又來到何園(HePark),又名”寄嘯山莊“,是一處始建於清代中期的漢族古典園林建築。何園被譽為“晚清第一園”,,是中國園林中絕無僅有的精彩景觀。左右分流、高低勾搭、銜山環水、登堂入室,形成全方位立體景觀和全天候遊覽空間,把中國園林藝術的迴環變化之美和四通八達之妙發揮得淋漓盡致,被譽為立交橋雛形。漫步何園,迴廊曲折,複道行空,假山貼牆,鳥棲庭樹,丘壑宛然,游魚驚水等。宛若“鳥飛屏風裡,身置仙境中。又來到玉繡樓,玉繡樓是兩棟前後並列的住宅樓的統稱,因院中種植廣玉蘭和繡球樹而得名。一百多年前,何家的老少主人們,就在這樣的一個園居空間裡一幕幕演繹他們的人生故事。我和同伴坐在屋裡照了一張有紀念意義的相片。園中假山丘壑中的“人造月亮”是一奇觀,盈盈池水,盎然成趣。水中月”的景觀。白天望去,但見池水映中一輪明月,且隨著觀者視角變化有陰晴圓缺之異。原為疊石後的牆上一處孔隙,隨視角不同被疊石遮掩。石濤匠心獨運,與水月鏡花間隱喻出“世事無常,隨遇而安”的人生況味,我們爭先恐後照相,當我坐在那兒時,同伴給我披的紗巾被風吹起,這瞬間的美景被同伴卡嚓留在鏡頭中,現在看看還覺得回味無窮。後來我們一行人被揚州日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劉林等工作人員帶到廠裡參觀。得知它是一家專業從事海洋生物製藥,醫藥中間體、甲殼素及衍生物、保健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 “高新技術企業”。參觀完,一些人做了骨密度測試,然後聽曾經的軍醫王主任上課,講氨糖的好處,保健產品賣到996一盒,後來說買得多還送,攤到682一盒。同伴們都買了。一路上公司人幫我們照相,並把相片放在寬大螢幕展示,讓我們觀看自己的風采。隨後公司人領我們去吃飯,飯菜不錯。
我們又來到高郵鎮國寺塔亦稱西塔,2014年被列為世界遺產,被人們譽為“南方的大雁塔”。遊娛樂設施,使之成為運河新景區。鎮國寺塔古樸、端莊、典雅、壯觀,吸引了無數南來北往的遊客。登塔遠眺,高郵湖煙波浩渺,水天一色,群鷗陣陣,帆船點點,鎮國寺始建於874年。唐懿宗子僖宗弟看破紅塵,出家為僧,他遍訪名山古剎,一日雲遊至高郵,來到運河邊,只見運河流水汩汩,珠湖雪浪滔滔。俗念塵思,頓然消失。遂在此結茅禪修,禪師精通佛理,專心弘揚佛法。法務之盛傳至朝廷,僖宗撥款修建寺院,賜寺名“鎮國禪寺”,並賜與 “舉直禪師”稱號。2014年4月20日,江蘇省揚州市高郵鎮國寺隆重啟建“祈福中國千僧供齋法會”。能修法師擊案說法,祈福中國。1200餘僧眾共同為供齋法會功德主以及眾生祈福,為偉大的祖國和億萬人民祈福,減少自然災害和病魔帶給人類的痛苦,造福人間大眾。我們走過長長的普渡橋,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13米高的巨大白色觀世音菩薩塑像,佇立在廣場上,靜靜立在天王殿前,後面還有鐘樓,齋堂,這部分佈局像是在船頭,指引人們前進的方向。出了天王殿是大雄寶殿,殿前是寬大的廣場,靠著兩邊是羅漢堂,客堂,檀越堂,寮房,以及普賢殿和文殊殿,這裡的建築像船上中間的船艙,是寺廟的核心,船尾就是唐朝的寶塔,千年不倒屹立在那裡。
到揚州旅遊,肚子裡不裝點詩詞歌賦是很難受的。旅行中,我喜歡在一座城市走走停停,走是我最喜歡的方式,邊走邊逛,或穿行於馬路之畔、或遊走在巷子深處、或找個陰涼地呆上一會兒走走停停間,既可以隨處看看當地人的生活世相,又可以用相機捕捉到一瞬間的美、體味一座城市的春去秋來。每次旅行,也都會希望是在一個晴天,亦或者是雨天,帶著心情,忘記過往,在一座城裡遊走,和悠閒打交道。其實時間像是一種鴉片,可以讓人忘掉不快,但卻也能讓人失去很多,比如美好的曾經漸漸失去,就會讓人變得麻木、空虛、寂寞和落魄。值得做的是遊走於世,看淡喧囂浮華,心存念想,付之於精神與行動上的遊走,其實在路上,旅行本身就是最大的意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我們需要的是把自己的生活過的更好,滿足於心、愉悅於行就夠了。多去走走,去世界看看,感受人生百態,就會越來越明白,生活是自己的,是內心的一種情緒,是處變不驚,是越來越寬容,是等到風景都看透,我會陪你看地老天荒的淡然。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一首詩、一座城、三分奈何,幾分離愁。晏殊的這句詩,據說也是在揚州時所作。我想把它作為遊記的最後。幾天裡,遊走於揚州城。遊覽風景、體味民風、尋找古蹟、聆聽故事,也許自己還沒能深深融入這座城市,也許自己瞭解的歷史還太過於淺薄,但是我想這便是我的揚州印象,也許我還要再來,也許你我的故事未完待續。
寫景散文《煙花三月下揚州》 篇2
柳絮如煙,繁花似錦,揚州三月讓不少文人墨客為之傾慕動容,何況我一個小小人兒。
站在這片土地上,我仿若誤入藕花深處的精靈,與我邂逅的卻不是夏日的荷而是春日瑩瑩的瓊花。伴著初升的太陽和大明寺中小僧徐徐敲響的晨鐘,就著一股清風送來的檀香菸火,花淡淡,葉蓁蓁,這便是三月楊春,肅穆祥和中的生機勃勃。
出了古剎以是日上三竿,早起風還夾雜的寒流如今已被瘦西湖曬暖日頭的波光粼粼給潤暖,“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這首瘦西湖,叫我愛上湖邊的楊柳,井然有序的虹橋,還有這十里如少女身段般的蜿蜒。那天不知是不是該說運氣好,遇上了貴如油的綿綿春雨,淅瀝的雨水似在喚醒沉睡的廊橋,趟過的每一塊磚,每一片瓦都是那麼的有味道。這便是三月楊春,如深宅大院的閨秀,透著嬌羞和偶然見的怦然心動。
吃過了午飯雨已經停了,嗅著雨後獨有的清新,伴著個園的竹香,仿若雨後春筍,整個人都鬆快起來。個園中的綠叫人不忍映在心裡,不是夏日的碧色,是屬於春日的幼嫩,柔軟的細尖兒上還掛著方才的雨水,在若影若現的太陽光下閃爍,一片晶瑩。山石跌水在其間,三兩好友一壺新茶,這便是三月楊春,繁華俗世中的一方樂土,安逸閒適。
日暮時分,夕陽也是柔和的美,古運河畔兩側已是燈火通明,霓虹繞河三兩圈,神仙不知哪凡間。河畔的梅花褪去了狂傲,沉溺在桃花的嬌嫩中。我乘著小船,划向湖中央,那光影交錯,美的那麼虛幻,夜風徐徐散播著春意,辛勤的佈下一日更勝一日的生機。不知是哪兒吹來的風,它帶著一陣香,像早晨寺中點了鮮露的瓊花,又似雨後修竹的清新,更像兩岸醉人的桃花所釀,這大抵就是春字相同,春色不同的味道,卻又如出一轍。這便是三月楊春,沒有濃烈與激昂,卻不乏生氣靈動,就那樣徐徐的,徐徐的乘著清風,吹進我們心裡。
寫景散文《煙花三月下揚州》 篇3
一個多愁善感的作家第一次來到這個譽世馳名、繁華阜裕的地方,我無法融進他白日裡的喧鬧。待到夜幕拉平的深晚,一個人走在大街上,纏綿的燈火為同情我而把地上的蹤影也勾勒出一個昔日的俏麗。
那是你嗎?為什麼仍是一個人孤倚?
我快步湊上去,要讓我的影子再到你身旁,那兒依舊有你的依靠。
我不奢求什麼,只想讓你枕下眉頭的疲憊,只想讓我找到昔日片刻的歡樂回味。
長街寂靜
夜深時的燈火一樣孤枕難眠。
一陣好事的狂風打攪了你的思念,也打攪了我的思念。
被作弄的你弱不經風的踉蹌搖曳,你的探視的目光卻刺痛了我模糊的眼眸。
才發現,黯然熟睡的闌木大門額頭,一樣縱容了歲月的放肆,哪有萬家燈火?只一個孤單的你,邂逅了一個孤單的我;
才發現,緊入夢寐的悶石長街,同樣不能遮風擋雨,哪有一個等待我再來的你?只一個等待你再出現的我在低吟一曲這地方三月煙雨的落魄。
這麼多年,你在這落魄裡孑然泣立了多少回?絕望和心碎了多少回?
調皮的夜風再揉亂我原本就蓬亂的頭髮,卻不經意的梳順了我的記憶。
多少年前,你原本是一個如這狂風一般的女孩,天涯來去,喜歡周遊世界。你生性討厭拘束,你說要走遍世界各地。去感受各種各樣不同的生活。
你接受不下我的勸阻,你說整個世界都是你的舞臺,而我,把我的舞臺影印在一間小屋裡,供我表演的道具只是一隻筆、一沓紙、一方案臺的需要。你用雙腳去接觸世界,我用大腦去感悟世界,所以天註定,你我早晚會各奔所地。
你終於要走
我憂傷,你憂傷
臨走時,你對我說,蝴蝶很美麗,但她不能只生活在山溝裡,她必須飛向更寬更遠的大地,只有在廣袤的空間裡,她才能找到更多的花兒,她才會更美麗......
你的話很傷卻很美,我無言以對,盯著你那雙美麗中種著憂鬱的大眼睛,那一刻,我被你的淚湯淹住,未曾來得及想出,那會不會是一種訣別時的贐禮?
要走的,終究要走
我問你,能不能成全一次,就一次的哀求。
你閉了目要把溢位的淚擋住,可是已經溢位眶的,擋也擋不住。
拾了淚,你搖頭。你仰頭盯著天邊即失的雲霞,我凝目盯著眼前即失的你。微風吹起你鬢角,如揚一隻帆。你說:“你叫得住那瓣雲彩為你停留嗎?如果你能,我不走;你抓得住隨風而去的歲月嗎?如果你能,我不走。”
你於是低頭看見了我的低頭。
你說的我做不到,我只有無奈的向你鬆開手。
“只見你攤開兩手什麼也沒有抓住,正如我此刻空空兩手的走......”
所以你走了。
多情的人,總不免愁傷,愁傷中有一串串嘆的悲涼。偶一陣耳風吹過,飄渺中有個聲音告訴我:“情滅了,愛熄了,剩下空心你要不要......春已走,花又落,用心良苦卻成空......”
用一聲仰天長嘯歸結了所有哀嘆,躲不過的,始終逃不掉。
只是放脫了牽絆的你,在那個繁華的三月,孤身到了那個繁華的地方,你的心就真的沒了牽掛?真的融進了那繁華嗎?
獨我知道,在那繁華背後,當煙雨狂歡了你的窗柩時,你的心卻是那樣疲憊,那樣寂寞!
唉!
一聲長嘆,喊回了自己遊離的思緒。
憑悼了,早些離開把,別擾了他人的好夢。
唉!
又一聲長嘆,就在我轉過身,邁步往回的瞬間又迅速改變了我眼前的方向。
紅光搖曳,霎那間將記憶閃爍成明暗模糊的片段。
是你,你終究是來了,終究是沒有忘記這個地方!
這一刻,我卻沒有了期待中的驚喜。
眼前的你已不再是三十年前的你,只是三十年後的你。
多年不見,那偎風的兩鬢給繁華的煙雨卵上了繁華的霜茄。我不得不唉嘆歲月的無情,這麼些年不見,人都老了。
你順手理了一下耳邊稀落的散鬋,眩目看著我,淡淡笑意從那記載世態炎涼的風霜印跡中擠兌出來:“我真的老了麼?”
我笑,苦笑。
望著你希冀什麼而又惶恐什麼的臉,我只能笑,只能苦笑。
“你笑什麼?你,不也還是老了!”
“是啊,我不是永遠都比你老嗎!”
“是啊,老怕什麼,是人都會老的!”
我換開話題:“這些年,你過得好嗎?是不是常到這條街上來......散步?”
你突然用三十年前的眼神看了我一眼“我很好,每年都來,所以我很好......”說完依舊看著我,你看著我的眼睛想要從我的眼眸裡看出什麼,卻不經意的把自己眼中那千方百計掩飾好的憂慮洩露了出來。
聽著你的話,我依舊無言以對。
“那你呢?”你向耳邊抹開自己能看見的黃髮,疊著的眼眸一時半會兒舒展出昔日裡依舊的情愫,看著我,但那縷思緒卻又漸漸平和下來,眉宇間多了三十年前沒有過的寧靜:“你還是一個人!”
我逃開你的眼神,向夜空尋借另一份寧靜,卻連夜空的影子都沒找到,於是只有坦然面對:“我也好得很,三十年來一個人把全副心思放在創作上,前十年軋了九部長篇、五部中篇’二十一部短篇。中間用五年時間將他們審改,後十年易筆換刀做了導演,編了七八篇戲,
這些年我沒閒著,你知道,他們就是我的妻兒,我的家人,人有奔頭,心也就不空虛......”
你賠笑,點著頭:“我知道,我知道,事業就是你的生命,這命比平凡人的命長......”
我笑,最後一次,最後一次對你苦笑。
多少年了,多少年了,難道你還不懂我的心嗎?
不是不懂,是你結了痂的心為了呵護那份傷疤而不敢再顫動。可是痛,卻依舊!
然而這樣明顯的苦笑,你懂,所以你依舊轉身走。
一樣的無奈,一樣的翻過咫尺變天涯。
我突然想起來,三十年前我似乎來過這裡一次。想起來了,三十年前那個分手的黃昏,你不也正是這樣摔手劃傷我心扉,扭頭便走的'嗎?
原來,三十年前不是你孤身來了這兒,而是我獨自離開了這兒呀......
寂靜的長街
難眠的燈火
依舊安慰這一個孤孑的我。
煙花.三月.揚州
一個多情的作家來到這個譽世馳名、繁華阜裕的地方,去尋找孤寂背後的真諦!
寫景散文《煙花三月下揚州》 篇4
花一開,就出發吧;風一吹,就奔跑吧;若喜歡,就大聲說吧!趁陽光正好,微風不躁
——題記
最美不過春天。春風十里,鶯飛草長,繁花盛開,朵朵嬌豔。溫暖的陽光,灑在大地的每一個角落。我像一朵向日葵,努力的將我的臉朝向太陽,吸取著它的能量,感受著春天的氣息。
煙花三月,據說該下一趟揚州呢。於是,兩張火車票,一個郵差包,一雙帆布鞋,一頂遮陽帽,就這樣,一個人的旅行,開始了。經過幾個小時的旅程,就到了火車站。我選擇了坐公交車,也欣賞了一路的風景。
旅行,是個心靈舒適的過程。如果,你覺得很累,可以,那必定得是身體,絕不是心靈。在東關街逛了許久許久,只是簡簡單單地喜歡這種灰白相間的格調。是的,有點像老照片,或者是古代畫家手下的點點筆墨暈染。
唯美食和風景不可辜負。風景固然美,但是美食也是一種美。嚐了陽春麵,吃了三丁包,蟹黃包以及千層油糕。當然還有甜蜜蜜的酥糖,甜到心坎,心裡美滋滋的。此季節,也正是荸薺上市的時候,自然是少不了,要嚐嚐的。沒錯,還有聞名全國的揚州炒飯,等等。
庭院深深深幾許。一座園子,其中又含有多少故事呢。經過歲月洗滌的,留下來的,都是最好的。我想,何園就是這樣一座有故事的園子吧。我驚訝於它的大面積,但是我卻更敬佩它的沉澱。
欲把西湖比西子。那麼,瘦西湖,也是這樣的一個西子吧。雖然瘦西湖,並不如我腦海中那麼仙逸,但這樣也更真實。漫步在湖岸,岸邊垂柳,風吹桃花十里香。我用眼睛拍下了瘦西湖,我以為我拍下了整個春天,偷偷藏在了心裡。
風景美,人更美,生活最美。許許多多的遊客,都不約而同的來到了同一個地方,只因了一句‘煙花三月下揚州’。春天是美的,春天的揚州更美。有美景,有美食,當然還有美人。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必定是幸福的。沒有過快的生活節奏,大家和和氣氣,互幫互助,悠閒而舒適。如果,到了退休的年紀,擇這樣一所城市,以終老,也是一件相當美好的事,你說呢?
旅行,也是一場修行,溫柔了歲月。或許,歲月的美,就在於它必然的流逝。但是,唯有我們的記憶,不會流逝,或者說,流逝的不那麼快
花都開好了,青春在路上,滿目都是風景,你,準備好了嗎?
寫景散文《煙花三月下揚州》 篇5
提起揚州,我的眼前就會浮起這樣一幅畫面:暮春三月,楊柳依依,微風拂過,瘦西湖的柔波泛起層層漣漪,湖畔的石凳上,一群文人雅士或是賞柳,或是賦詩,偶爾飄起濛濛細雨,就更有意境了。所以,揚州在我的印象中主要就是水,楊柳以及文人詩作。
揚州依於海,成於江,興於河,美於湖。東海的波濤,長江的巨浪,運河的碧水,瘦西湖的柔波。可以說沒有水就沒有揚州,所以水是揚州的底色。然而對於揚州,水之美又大都集中在瘦西湖一隅。瘦西湖位於揚州的西北郊,原名保障河,湖身清瘦狹長,雖不及杭州西湖那麼寬闊,但卻以獨特的秀美聞名於世。湖光水色之美,淡雅而又濃烈,溫柔而又任性,清澈而又深沉,令人傾倒與痴迷。又有虹橋,長堤,徐園,小金山,五亭橋等名勝的映襯,更是增添了瘦西湖的韻味兒。所以古往今來,一些文人騷客喜歡追尋瘦西湖美的足跡,行吟澤畔,留下了許多墨寶遺蹟,詩文詞賦,楹聯碑刻,神話傳說等。
揚州地處江北這是一個客觀事實,然而在我印象中,她一直是一個“江南古鎮”。所以揚州之水美亦表現在雨水之美。特別是在這樣的季節,小橋流水,煙雨濛濛,撐一把油紙傘,獨自走在江南的雨巷,也許在驀然回首的瞬間就遇見了丁香一樣的姑娘,何其浪漫啊!真的,揚州的雨細如絲,輕如絮,不像北方暴雨的雷電交加,只是綿綿的,細細的,長長的雨絲,像一層煙霧籠罩著整個城鎮,一切都虛無縹緲,這也許就是我們所說的“朦朧美”吧。
在這樣一個由水滋潤的城市,歷經千年,揚州人也不知不覺地具有了水性。他們許是看過了城市的繁華凋零;許是看過了財富的過眼煙雲;又許是看穿了人生的流星一現。他們心靜如水地過著閒適舒雅的生活,淡化了物慾,揚州人如水的虛靜與從容也許就是一種“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超然。
說完揚州的水,不得不讓人想起揚州的柳,因為有水的地方一般都有柳。很多時候,人們常把楊和柳並稱為“楊柳”,因而根據揚州的地理特性,許多學者認為“揚州”應為“楊州”。其實古代確實有“楊州”一說,只是隨著歷史的變遷,不知何時,“揚州”演變成了“楊州”。姑且不對此作考究,只說說揚州的楊柳吧。柳樹是一種怕旱喜水的植物,因此非常適合在水源充足的揚州生長。在揚州,城裡城外都是柳,所以一直流傳一句“街垂千步柳”的說法,清朝詩人王士禎亦寫過“綠楊城郭是揚州”的名句。城裡的柳樹大都為垂楊柳,那路旁水邊隨風搖曳的柳枝,像極了舞臺上的飄飄水袖,綿綿柳腰,它婀娜柔曲的優美形態,又與蜿蜒曲折的湖面,與輕盈的亭,拱曲的橋,逶迤的廊那麼的協調和諧。所以人們都認為瘦西湖的靈氣主要就是湖岸上的十里春柳。
然而,楊柳對於揚州居民來說遠不止風景,揚州人愛柳、種柳,同時也用柳,比如柳器,柳茶,柳餅,柳鞭,柳花等等。穿梭在揚州的大街小巷,我們會發現揚州人的生活已經與柳緊密聯絡起來了。正是這種與柳朝夕相處的生活,使揚州人漸漸具有了柳的品格。楊柳不擇土壤,因而有句俗語“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許多人認為楊柳太賤,但他們卻不曾想到楊柳的這種“賤”實則為一種頑強的生命力!一種文靜柔弱外表下的剛強之性。柳枝輕柔卻不易折斷,這也就像揚州人外柔內剛的品性。
揚州之秀水佳柳吸引了歷朝歷代許多文人的駐足流連,從而留下了許多詩文書畫。比如漢代的枚乘,唐代的駱賓王、張若虛、李白、杜牧等,宋代的蘇軾以及元明清的許多文人,他們所留下的作品就更數不勝數了。如果說唐朝是詩的鼎盛時期,那麼揚州一定就是這一時期最絢爛的一筆。初唐時期,“吳中四士”之一的揚州人張若虛,以《春江花月夜》一篇壓倒全唐,留給了後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的千古名句。晚唐詩人杜牧在揚州做官時,也留下許多詩章。我們比較熟悉的有“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等。清代以鄭板橋為首的“揚州八怪”在我國文學書畫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他們的畫風衝破了時弊,別具一格,把理念轉向大眾化,通俗化,使揚州的文化氛圍越來越濃。在揚州城一直流傳一句俗語“堂前無字畫,不是舊人家”,所以正是揚州這種崇文的傳統鑄就了今天揚州人的詩性。
沒有揚州的水就沒有揚州的柳,沒有揚州的水和柳,就不會有揚州的詩詞文學,不會有揚州的古典文化,因此這三者是息息相關的。時代在變,揚州城也在變,歷經了2500多年的滄桑變化,揚州人正以他們閒適從容的水性和柔中帶剛的柳性來弘揚揚州的詩性,揚州人的詩性。
在當今的打舞臺上,揚州正發揮著它的文化和生態兩大優勢,不斷前行……我看到了曙光。
寫景散文《煙花三月下揚州》 篇6
揚州,坐落在浩浩長江與千年運河的交匯處,國務院首批公佈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悠悠歷史,璀璨文化,賦予了這座2500年曆史古城的厚重、繁榮、精緻與儒雅。“煙花三月下揚州”,千百年來,多少文人墨客,多少仁人志士,在這裡流連忘返,在這裡奮力打拼,創造了幾度輝煌,激起後人無數嚮往。
改革開放30年來,特別是近幾年來,揚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科學把握城市發展規律,挖掘城市內涵,以打造精緻揚州為目標,彰顯“人文、生態、宜居、和諧”的鮮明特色,不和其他城市比規模、比高樓、比洋氣,而是位元色、比秀氣、比大氣、比文氣,“古城要古的經典,新區要新的現代”,著力推進以高新技術為主導的精緻產業,以打造文化博覽城為目標的精緻文化,以建設生態綠楊城郭為特徵的精緻人居。今天,站在長江岸邊,沿江開發的強音,融入歷史與現實交織的雄壯樂曲,響徹天地;站在運河岸畔,400公里市域環路產業帶錯落分明,一股大開發開放的激情點燃區域經濟騰飛的新希望。2007年,揚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11億元,財政收入213.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580億元,小康綜合得分96分,先後獲得“聯合國人居獎”、“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生態示範市”等一串串閃光的榮譽。
“全面達小康、建設新揚州”。讓城市更精緻,讓民生更幸福,讓社會更和諧。460萬揚州人民以心血、汗水、智慧,以創業創新創優的故事,續寫揚州新的篇章。
“煙花三月,精緻揚州。”在發展的熱土上,揚州像一顆明珠,在長江之畔,運河之岸,熠熠生輝,再鑄輝煌!
又好又快運河聽潮
“廣陵自古繁華地”。歷史上揚州即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州郡,興盛於漢,繁盛於唐,鼎盛於清,屢衰屢興,綿延不絕,成就了其屹立千年的財富神話。今日,一度藉藉無響的揚州再度發出騰飛的強音,新鳳清於老鳳聲,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互動齊鳴。
從運河走來,向長江奔去。沿江沿河大開發,激勵著揚州人暢想更加顯赫的“掘金”夢想,以創造見證未來。揚州科學把握城市發展規律,科學策劃經濟發展模式,工業強勢發展以環境保護為前提,打造精緻產業,規劃經濟質態,堅持“工業第一方略”,大力推進工業技術創新和企業二次創業,支援重要產業、重點企業和重大專案建設與發展。著力引導資源要素向汽車、船舶、化工、電工電纜、電子資訊及新光源、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集中。
在發展的過程中,揚州注重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和諧並進,相與取利,避免無序開發,減少遺憾工程,科學規劃,步步為營,精心打造產業載體,要求2011年前所有工業企業“退城進園”,先後建立完善“八區二園”,成為孵化企業的優良平臺。近幾年來揚州老城區共關停、搬遷58家企業;化工園移至下風口儀徵,不僅避免汙染城區,且與南京化工園形成規模效應;為避免各鄉鎮“村村點火、家家冒煙”的紛亂格局,要求鄉鎮工業集中區統一規劃、合作共建,凡鄰近省級開發區的鄉鎮一律不得單獨建園、自鳴鑼鼓。
自古以來,從吳王邗溝的折戟沉沙,到煬帝運河上遮天蔽日的錦帆龍舟,從漢代封都的廛閈撲地歌吹沸天,到大唐帝國的國際港口海上通衢,從寧啟鐵路鋼鐵巨龍一朝騰躍,到潤揚雙塔凌空江天飛虹,實現千年跨越,“公、鐵、水”的三維網路,構建起經濟發展的快速通道。今天的揚州人終於有膽氣地說:“揚一益二”說明過去我們在“運河時代”的“龍頭”地位,當“長江時代”來臨時,成為“龍頸”的揚州必會隨“龍頭”上海一起率先騰飛。
生生不息古城流香
2500年通史性的文化積澱,東西通衢、南北要衝的絕佳地形,構成揚州的時間與空間之軸,鑄就了其空前絕後、熠熠生輝的獨特文化形象,漢代厚重博大、隋唐文采風流、康乾富甲天下,清脈長流,步步行至今日。近幾年來,揚州著力推進文化揚州建設,實施了一系列旨在弘揚傳統、融通現代的文化工程,堪比春秋筆法之恢宏氣度。
厚重的歷史文脈和通史式的人文景觀,有理由讓揚州人對文化產生少有的執著。打造文化博覽城是文化揚州建設的神來之筆。揚州是“中國運河第一城”,古邗溝是中國大運河的起源。揚州成為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牽頭城市。現在,5.09平方公里的老城區是國內歷史風貌儲存比較完好的古城之一。近年來,市裡出臺了文化博覽城建設規劃綱要,計劃到2020年建成100多座博物館,目前建成揚州雙博館、揚州工藝美術館、揚州剪紙博物館等各類博物館近30座。如今站在蜀岡之上,鑑真和崔致遠這兩位文化先賢正遙相呼應,彼此訴說著揚州文化建設的新傳奇。
揚州堅持保護與利用、改造與復興並舉,遵循國際上古城保護的成功經驗,跳出古城建新城,書寫傳統與現代的“雙城記”。實踐中,堅持做到“五個保護”,保護古城的街巷體系,保護古城建築風貌,保護古宅名園,保護古街古巷古井古樹,保護非物質形態文化;嚴格遵循“修舊如舊”的基本原則,保持古城原汁原味的“歷史形態”。目前,僅市區就有484處歷史建築,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48處,其中國家級9處、省級16處。“雙東”街區(東圈門,東關街)是揚州古城改造的成功典範、精華之筆,2008年一年一度的“中國揚州煙花三月國際經貿旅遊節”主會場將設定在此,屆時向中外來賓展示揚州古城改造的傑出成果。
揚州古代商業經濟的繁榮興盛,造就了揚州種類繁多的民俗文化。揚州透過文化專案建設和文化活動舉辦,推動傳統文化資源的挖掘與整理。在北護城河建設“綠色文化休閒長廊”,展示揚州漆器、玉雕及剪紙、刺繡、樂器、木偶製作等民間工藝;在教場地區建設“商貿民俗文化街區”,恢復一批“老字號”酒樓、茶肆、旅館,重現揚州的民俗風情和市井文化;加強對揚劇、清曲等口頭藝術的傳承與現代性改造。揚劇、清曲、漆器和玉雕等7個專案已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綠楊城郭詩意棲居
“煙花三月下揚州”、“春風十里揚州路”、“綠楊城郭是揚州”,歷代文人墨客對揚州傳頌不絕的褒揚,正是揚州生態秀美、環境寧靜、精緻典雅的城市個性的真實寫照。現代揚州建設抓準了城市氣質,沒有走上建造“千城一面”的發展誤區,著力打造“人文、生態、宜居”的綠楊勝地。
近年來,揚州以榮獲“聯合國人居獎”為新起點,在拓寬城市發展空間的同時,著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在這座2500年的古城裡,彰顯出古今輝映、水綠相依、精緻寧靜的城市個性。一水、一路、一街、一景……傳統與現代、新城與古城、人與自然在這裡和諧共生,藍天碧水與城市神韻在這裡和諧相應,保護與建設完美兼顧。
揚州尊重自然條件和城市基礎,把生態理念融入城市發展,推進環境整治和生態建設,再現“夾岸垂柳桃花”的優美畫卷。重點做好“水”和“綠”的文章。揚州之名即源自“州界多水,水揚波”。水是城市的眼睛,眼睛亮了,城市才靈動起來。揚州先後投入330多億元,推進城市環境綜合整治,重點強化水環境治理,加快水汙染整治;在“綠”方面,全面實施“綠楊城郭新揚州”工程,打造沿路、濱河、環城400多公里的市區綠化長廊和城區東西南北五大“綠肺”系統。每年,揚州新增綠化面積100萬平方米以上,新建了200多個公共“小遊園”,市區綠化總面積超過1300萬平方米。環抱碧水藍天,棲居於此的揚州人在都市的喧囂中重拾一份難得的詩意。
揚州高度重視人居建設,突出加強住房保障,建立起商品房、經濟適用房、拆遷安置房、解危安置房、解困定銷房、補貼市民購房等多層次住房保障體系,滿足不同群體的居住需求。針對特殊困難居民,實施“831”安居工程,對人均住房面積8平米以下、人均月收入300元以下、居住揚州10年以上的困難家庭,政府建房以低於成本價定向銷售,有3000戶特困居民、近2000戶老房戶住上新房。
綠楊城郭、維揚風情、小橋流水……如今,一個既有現代氣息又有古城風格,既有南方清麗又有北方雄健的揚州在世人面前展現出她美麗的容顏。老祖宗留下的白牆黛瓦、小橋流水和揚州人用雙手創造的新城如此合拍地融合在了一起。東有廣陵新城,老城新城相得益彰;西有新城西區,高檔住宅錯落有致,城市行政商務副中心浮出水面;北有蜀岡生態城,風景如畫,生機盎然,宜居宜業;南有“揚州第二城”和“臨港新城”,揚州從“運河時代”走向“長江時代”的主戰場和承載平臺初露端倪。
“綠楊城郭新揚州”,已成為揚州市向世界推介的一張亮麗“名片”。“愜意地生活,詩意地棲居”,已經成為當代揚州人現實生活的寫照。
寫景散文《煙花三月下揚州》 篇7
不知道從武漢乘船順江而下,會不會到達揚州?
因為那次我在黃鶴樓上想到《故人人西辭黃鶴樓》,我心裡就想如果乘船從武漢黃鶴樓順長江而下,
能不能去到下游的蘇州和揚州,在蘇州城有我的好朋友,我想去蘇州去看看我的好朋友。
每個人去到黃鶴樓上,也許第一個都會想到李白的詩《故人人西辭黃鶴樓》,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我想,每個人看完詩以後,被詩句感染了,都會想到自己的朋友,一時不能相見,唯有思念天際流。
從武漢順長江而下,然後就能水路到揚州嗎?我聽說古代從武漢到揚州是有客船的,
揚州在古代可是太出名,揚州城這個名詞在古人的詩裡有朋友的牽掛,還有很多的繁華,
我記得那篇文章裡說過,古代最奢侈的事就是腰纏三萬貫,騎鶴下揚州,可見揚州城在古人心中的位置,
如今形容人走了,也會說駕鶴西遊,其實是一種美好的祝願,祝他去到極樂世界以後,拋卻塵世無奈,能得到人生最大的繁華。
在古詩的意境裡,煙花三月的時候,揚州城的花開的最奇最豔,揚州一城都是噴發而出的春色,
李白就寫出了另一句詩“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李白是在問,五月梅花凋落之期的時候,揚州城會不會有懂他詩句的人和他一起寫詩句,和他能一同看揚州城煙花三月。
我沒去到過揚州,卻在蘇州城有好多朋友,蘇州城有我的一位好友老付,他就是一個喜歡和我談論詩情畫意的人,
應該再加上即將轉世和子欣,他們也是有詩情畫意的女生,他們都在蘇州。
所以才有前文,我想從武漢順江而下到蘇州城,是去看望老朋友的。
老付在蘇州的時候,喜歡和我討論文化,詩句,創作,
他和我說過《虎丘的劍池》,《東周列國》,《鄭州花神賦》,這些題材我也都開始寫了。
還記得那時候我們在蘇州,我和他是生活中有很多愛好相似的人,我和他一起討論,一起創作,真是一種美事,
現在他去到了鄭州,成了鄭州的野獸,我也回到老家,那次在蘇州的我和他一別,就像古人說的“揚州一別”
如今,我在老家,他在鄭州,蘇州一別,何時再相見,何時再一同寫煙花三月,夢裡江南。
蘇州城,繁華三千,離別萬里,可否憶得文友,萬里之外安好?
說到江南,人們提到江南,最開始應該不是“蘇杭”,其實在古代古人說江南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揚州,揚州過去是江南的大哥,
後來世事變遷,繁華落盡,揚州城如今只剩繁華的影子,如今揚州也正在復興他的繁華,
揚州城就像生活中的好多人,不應該黯然消失了,他還是很讓人懷念的,他該回來了,迴歸本來的自己的原來本性的。
我對揚州不熟悉,還沒去過,說起揚州,只能從自己知道的歷史文字裡,大概推斷揚州的模樣了。
提到揚州,我就想到了隋朝,大運河,隋煬帝,這些名字,還有那個古代繁華大都市--江都的名稱。
大隋王朝,那是怎樣的一個時代啊,你想象的出大運河兩岸的風光,那宏大而窮奢極欲的場面嗎?
隋朝的開創其實並不容易,經歷了200多年的混亂不堪的南北朝,到了隋朝,終於華夏大地才又一次的統一起來了。
但是隋煬帝並不珍惜人民要休養生息的內心呼喚,繼續窮奢極欲,
由於每月要役使民丁兩百萬人,隋煬帝又注重宮城完善奢華,因此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民不聊生,天下就又大亂起來。
隋朝又覆滅了,歷史就是這樣淹沒著每一點繁華每一點進步。
大家都看看吧,繁華只不過是一煙空夢,只有讓老百姓安定生活,才是立國之本。
老百姓才是歷史的創造者,任何違背老百姓意願的統治者,都會走上不歸路。
我也想好了,我準備約上老付,去到揚州,再寫《煙花三月下揚州》新篇章,等我們好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