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染散文《在書中與自己相遇》

陳染散文《在書中與自己相遇》

  近幾年,我買書越來越少了,即使到了書店,望著那些琳琅滿目、鋪天蓋地、華麗漂亮的書,人卻彷彿沒什麼精神,興奮不起來。我覺得不是我的好奇心求知慾退化了,而是經過無數次的“打擊”不再那麼輕易相信了——比如一個非常精彩的書名、非常精緻漂亮的裝潢、非常值得探究的話題,這樣好端端的一本書被買回家,一看,內容卻粗糙膚淺得一塌糊塗,簡直就是粗製濫造。這樣的打擊多了,人也就木然了,變得不輕易買書了。

  我一直覺得,物質商品的市場化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文化、文學、藝術的產品是否也要絕對的市場化呢?單純的大眾娛樂的榮是否是真正的文化榮?這些問題值得深思。

  我沒有什麼評價好書的絕對標準,只有一點個人的喜好——沒有官氣也沒有商氣,這是最基本的。我也幾乎不相信排行榜一類的事物。我經常重讀書櫃裡的舊書,讀舊書如同品味陳年的醇酒,韻味無窮。

  前一段時間,我重讀幾本書櫃裡的舊書,《大哲學家生活傳記》(美國,1992年5月,書目文獻出版社出版)成為我的一本枕邊書,這本書可以作為我在庸瑣的現實中尋求自己的精神位置的一本書,我可以沒前沒後開哪兒是哪兒地讀下去,而且只需片刻時間,我便可以進入另一種精神狀態——那是和我的內心非常符合的深沉的精神所在,一種尋找自己並能夠與自己相遇的精神狀態,說到底,它是一本透過哲學家的思想脈絡梳理我們自己思想的書。

  另一本書是灕江出版社出版的《鬼辭典》(美國),這幾乎是一本令人百讀不厭的書,作者用辭典的方式,為周遭事物進行幽默、調侃和反諷的定義,闡明作家對人類及其文明的深深的沉思與質疑。還有一本書是三聯書店出版的《現代人的焦慮與希望》(德國),該書涉及到一些困擾我們這個時代的重要問題,探索了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思想的根源,反省我們的社會結構、人對自然以及我們自身生命的變、更遷,並試圖指出一條脫離困境與危機的路途,在人類思想的不斷破舊立新的激變中,在全球性的'思想多元化的世界上,如何尋找我們自己。

  我是在《我們仨》(三聯書店)從書業排行榜冷卻下來之後讀到此書的。讀完90歲高齡的楊絳先生的書的時候,我的確心悅誠服,楊絳老人的書我以為到達了爐火純青的至高智慧,她盡力將歷史、政治等意識形態化的東西不著一絲一痕,把那些隨世而逝的時代的風雲掩埋在聚散離合、骨肉人生的話語裡邊,她棄那種簡單化的“我控訴”,不屑於跳著腳地“揭傷痕”,但是誰都能夠看到那種淡定坦然、娓娓道來的人生戲劇背後的東西,這是大手筆、大境界的人才可以寫得來的。

  她說:“我們讀書,總是從一本書的最高境界來欣賞和品評。我們使用繩子,總是從最薄弱的一段來斷定繩子的質量。”“有名氣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平平淡淡中透出的是高段位的人生智慧。

  當然楊絳老人多少也迴避了生活中那些存在的醜陋,夫妻從不吵架嗎?從不產生厭倦嗎?人性中從未有過私慾、偏狹和粗暴嗎?我覺得書中過多的和諧與溫情沖淡了生活本身的某些鋒芒與尖銳,因為即使是不摻雜歷史政治的人生也會有太多的矛盾、太多的不堪啊!老人是有意迴避這些的,她不想說了。我想,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會有一些東西永遠不想提及,不會透露於世,永遠塵封於心,與生命一起消失。

  我還要提及一本特殊的書《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學》(人民文學出版社),此書每一篇我都讀了,覺得這是一本在中國這種獨特而複雜的意識形態和人際關係背景下的人生哲學經典,既有變通的姿態,又有固守的執著;既有審慎小心的仔細,又有灑脫不的一笑了之……是一個活得太明白太通透太智慧的人的人生經驗和策略。也許有人會說,圓通的多,稜角就顯得的少;四面顧及的多,冷僻鋒芒就顯得少;外化的多,內化就顯得少。但是,我想人生哲學不同於藝術創作,以王蒙先生的豐富閱歷,是不會再把生活本身藝術化的。

  讀一本好書的確如同品味一杯醇酒,好幾天都會覺得日子非常充實,沉醉其中,這對於我這樣一個沉靜並安於家中的閱讀者來說,為生活中擁有如此的甘而感到韻味盎然。在書的寶藏中,我始終渴望智慧的火花娓娓跳出,滲透皮膚,融到血中,鑽入骨中,猶如醇酒被慢慢嚥入胸腹,之後,它的香和力量才緩緩溢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