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浪漫散文遊記作家

近代浪漫散文遊記作家

  近代有不少浪漫散文作家用遊記的方式記錄自己的旅行見聞,描繪了名山大川的秀麗瑰奇,也記錄風土人情。

  近代浪漫散文作家

  1、餘秋雨經典散文 2、余光中散文精選 3、賈平凹散文精選 4、張愛玲經典散文

  5、梁實秋散文集 6、張小嫻散文選集 7、季羨林散文集 8、韓寒作品集

  9、席慕容散文集 10、郁達夫散文集 11、史鐵生散文集 12、魯迅散文集

  13、冰心散文集 14、楊絳散文集 15、畢淑敏散文 16、安妮寶貝經典語錄

  17、郭敬明作品 18、徐志摩詩集 19、朱自清散文 20、沈從文散文

  21、吳伯簫散文集 22、海子詩集 23、周作人散文 24、林清玄散文

  25、張曉風散文 26、巴金散文集 27、胡適散文 28、亦舒散文

  29、楊朔散文 30、老舍散文集 31、林語堂散文 32、李廣田散文

  33、豐子愷散文 34、俞平伯散文集 35、謝冰瑩散文集 36、艾青作品

  37、錢鍾書散文集 38、吳冠中散文集 39、三毛散文集 40、張恨水散文集

  41、葉聖陶散文集 42、周國平散文集 43、郭沫若散文集 44、舒婷詩集

  45、張抗抗散文集 46、王蒙散文集 47、趙麗宏散文 48、馮驥才散文集

  49、劉墉散文 50、鐵凝散文集 51、宗璞散文 52、董橋散文集

  53、徐霞客遊記 54、丁立梅散文 55、遲子建散文 56、池莉散文集

  57、張中行散文 58、茅盾散文 59、蘇雪林散文 60、辛棄疾詩詞

  61、李清照詩詞 62、秦牧散文 63、張悅然散文 64、柯靈散文集

  65、楊瑩散文集 66、蕭紅散文集 67、丁玲散文 68、耿林莽散文詩集

  69、簡貞散文集 70、杏林子散文集 71、孫犁散文 72、琦君散文集

  73、羅蘭散文 74、林文月散文集 75、朱天文散文 76、許地山散文

  77、朱湘作品 78、蘇雪林散文集 79、韓小惠散文集 80、林徽因散文

  81、臺靜農散文 82、汪曾祺散文集 83、林海音散文 84、葉靈鳳散文

  85、何其芳散文詩歌集 86、聞一多散文詩歌 87、張悅然語錄 88、劉白羽散文集

  89、七堇年散文 90、七堇年經典語錄 91、夏丏尊散文 92、夏衍散文

  93、廬隱散文 94、畢淑敏語錄 95、于丹語錄 96、巴人作品集

  97、陳學昭散文 98、戴望舒詩集 99、戴望舒散文 100、李健吾散文

  101、瞿秋白散文 102、北島詩集 103、劉亮程散文 104、高洪波散文

  105、馮至散文詩歌 106、洛夫散文詩歌 107、卞之琳詩集 108、韓少功散文集

  109、納蘭性德的詞 110、梁遇春散文集 111、張潔散文集 112、馮雪峰作品

  113、阿英文章集 114、李存葆散文集 115、王充閭散文集 116、莫懷戚散文

  117、應修人詩集 118、劉再復散文集 119、汪國真詩集 120、顧城詩集

  121、林蕭的散文集 119、肖復興散文集

  外國名家散文集:

  1、莫泊桑文章集 2、泰戈爾散文詩集 3、泰戈爾詩選

  擴充套件閱讀

  餘秋雨散文遊記

  莫高窟

  莫高窟對面,是三危山。《山海經》記,“舜逐三苗於三危”。可見它是華夏文明的早期屏障,早得與神話分不清界線。那場戰鬥怎麼個打法,現在已很難想像,但浩浩蕩蕩的中原大軍總該是來過的。當時整個地球還人跡稀少,噠噠的馬蹄聲顯得空廓而響亮。讓這麼一座三危山來做莫高窟的映壁,氣概之大,人力莫及,只能是造化的安排。

  公元三六六年,一個和尚來到這裡。他叫樂樽,戒行清虛,執心恬靜,手持一枝錫杖,雲遊四野。到此已是傍晚時分,他想找個地方棲宿。正在峰頭四顧,突然看到奇景:三危山金光燦爛,烈烈揚揚,像有千佛在躍動。是晚霞嗎?不對,晚霞就在西邊,與三危山的金光遙遙相對應。

  三危金光之跡,後人解釋頗多,在此我不想議論。反正當時的樂樽和尚,剎那時激動萬分。他怔怔地站著,眼前是騰燃的金光,背後是五彩的晚霞,他渾身被照得通紅,手上的錫杖也變得水晶般透明。他怔怔地站著,天地間沒有一點聲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籠罩。他有所憬悟,把錫杖插在地上,莊重地跪下身來,朗聲發願,從今要廣為化緣,在這裡築窟造像,使它真正成為聖地。和尚發願完畢,兩方光焰俱黯,蒼然幕色壓著茫茫沙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