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和氏獻璧散文教學過程

課文和氏獻璧散文教學過程

  一、教學目標

  1、利用多種識字方法認讀本課11個生字,規範書寫10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條理清楚地講述故事。

  3、指導學生聯絡上下文和蒐集資料理解鑑賞堅貞價值連城等詞語和課後古文的意思。

  4、理解課文內容。結合上下文理解我並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玉看成石頭,把堅貞之士當做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啊!這句話的含義。使學生懂得忠誠是做人最寶貴的品質。

  二、教材分析

  《和氏獻璧》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奇妙的石頭》主題中的一篇主體課文。這篇課文說的是一個在中國歷史上廣為流傳的故事,文章內容比較容易理解。課文寫了卞和三次獻璧的過程,意在告訴我們什麼是真正的寶石忠誠是做人最寶貴的品質。在教學時,要重點理解卞和第三次獻璧的過程,體會描寫卞和動作、語言的句子。讓學生感受我並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玉看成石頭,把堅貞之士當做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啊!這句話的含義是教學的難點。在教學中,要注意從課本內容到生活實際,從課內知識到課外知識的拓展與延伸。

  三、學生分析

  升入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多種的識字方法,識字的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他們能夠閱讀淺顯的文章,初步理解文章的內容,懂得文章蘊含的淺顯道理。本班學生對於這種歷史故事很感興趣,思維比較活躍,樂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四、課前準備

  在教學前,教師與學生一起蒐集關於和氏璧的資料,對文章內容進行初步感知。教師提前製作相關電腦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把握文題,匯入新課。

  師板書課題《和氏獻璧》,生齊讀課題。

  1、師:透過預習課文,誰願意給大家介紹一下和氏?

  生:和氏是楚國人,它的名字叫卞和。

  理解獻和璧的含義。

  生:獻是指把東西送給別人。

  師:我把這支鋼筆送給同學可以說獻嗎?

  生:我覺得不準確。

  師:送什麼東西用獻?

  生1:我覺得應該是送珍貴的東西。

  生2:送給值得尊敬的人。

  師:在這裡是獻什麼?(師指板書中的璧)

  生3:是指古代的一種玉,扁平,圓形。中間有小孔。

  師:可以用璧組詞嗎?

  生1:白璧微瑕。

  生2:完璧歸趙。

  2、教師小結:從題目,我們知道這篇課文主要寫了楚國人卞和獻玉的事。那麼,你想了解這個故事的哪些內容?

  生1:我想知道卞和為什麼獻璧?

  生2:我想知道卞和怎樣獻璧?

  生3:我想知道卞和獻璧的結果怎樣?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下面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了解課文內容。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自主識字。

  1、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1)師:請同學們自己試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

  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有的同學、有的同學查認字表、還有的同學問老師和小夥伴教師巡視,及時指導。(鼓勵學生用自己積累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保護學生識字的興趣,提高識字能力。)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師:聽一聽他們讀得是否正確。其他同學聽後評價朗讀情況。

  (評議時,教師注意引導學生髮現同學的長處,給同學提善意的建議。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評價他人、欣賞他人。)

  討論彙報:讀了課文後,剛剛同學們讀題後提出的問題能解決了嗎?透過讀文,你還知道了什麼,也可以說一說?

  指名彙報。

  生1:我知道卞和因為得到一塊含著珍貴美玉的石頭,所以要去獻璧。

  生2:透過讀課文,我知道何氏一共獻了三次璧玉。

  生3:我知道和氏第一次把璧獻給楚厲王,第二次把璧獻給武王,第三次把璧獻給文王。

  生4:我覺得卞和是一個非常堅強的人。

  教師板書: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放手讓學生讀文後,自由交流,知道什麼說什麼,瞭解多少說多少,可以使學生在寬鬆的環境中交流互補。教師的板書幫助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大意,理清文章的三個層次。)

  2、自主識字,質疑理解。

  (1)小組合作學習生字。教師巡迴指導,瞭解各小組活動情況。

  用教學課件出示生字,多種形式鞏固認讀。

  (2)請同學們說一說:課文中有哪些詞語不明白?

  生:我不明白什麼叫鑑別?

  師:請你讀讀最後一段能找到答案嗎?

  生:(讀後理解)

  生2:我不懂價值連城是什麼意思?

  師:誰收集到了《完璧歸趙》的故事,給大家介紹一下。

  生3:介紹《完璧歸趙》的故事

  師:秦王想用十五個相連的城池交換和氏壁,所以說它價值連城。

  生4:我不明白什麼叫堅貞之士?

  師:在你的頭腦中有沒有英雄人物的名字,說出來。

  生5:劉胡蘭

  師:她在釓刀面前不低頭,英勇犧牲,是一位堅貞之士。

  (3)小小組互相測評生字,全部會認的畫上智慧星,加以鼓勵。把認讀有困難的生字圈畫出來,再次在小組中集中認讀。(小組合作識字的辦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學生不但比較紮實地掌握了本課生字,更重要的是在小組中學會了幫助別人,學會了合作。)

  (三)細讀課文,指導朗讀

  1、和氏三次獻壁結果怎麼樣?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欺君之罪砍去左腳

  故意欺騙砍去右腳

  命名和氏壁

  玉匠看了看,說:這是一塊普通的石頭。

  玉匠又說:這不過是塊石頭。

  2、指名接讀35段,思考:第三次獻璧與前兩次有什麼不同?

  生1:這次卞和沒有直接去找文王獻玉,而是在楚山腳下痛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淚流盡,血都流了出來。

  出示句子,指名再次朗讀.

  卞和捧著那塊石頭,在楚山腳下一連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淚流盡,血都流了出來。

  理解捧在這句話中的含義,將捧換成抱可以嗎,為什麼?

  生2:我認為不行。因為卞和知道這是一塊含有珍貴玉石的石頭,才把它捧在手中。

  生3:用這個捧更能感到這塊石頭的珍貴。

  生4:我覺得玉匠第三次和前兩次對待這塊璧的態度不同.

  出示句子進行比較,師生對讀。

  玉匠看了看,說:這是一塊普通的石頭。

  玉匠又說:這不過是塊石頭。

  玉匠仔細研究了石頭紋理,確認那是塊璞。經過仔細打磨,果然得到一塊價值連城的美玉,隨即命名為和氏璧。

  (體驗玉匠對待璧的態度,與卞和的態度對比,進一步感受卞和的堅貞。)

  3、出示卞和說的話:我並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玉看成石頭,把堅貞之士當做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啊!說說你怎樣理解這段話。指名彙報。出示書後文言文練習,請同學猜讀理解(老師提示這段正是卞和說的話),對照課文理解後文,教師提示,題指命名,誑:騙子。

  (第三至五段的學習雖然是本課的重點,但我沒有設計過多的問題,而是透過與前文比較、畫一畫詞語的方法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問題、合作解決問題,然後彙報交流,即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又培養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意識。)

  (4)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35段

  (5)討論:和氏獻璧獻出的是什麼?指名回答

  (6)練習有感情的朗讀全文。

  4、複述故事,試著用上書中的一些詞語。

  (四)擴充套件延伸

  交流自己瞭解、蒐集的和氏璧的故事。指導學生透過證價,學習認真傾聽和表達清楚。

  生1:我在課外書中瞭解了另一個有關和氏璧的'故事《完璧歸趙》

  生2:我在爸爸的幫助下上網查找了有關的資料,知道《和氏獻璧》這個故事發生在戰國時期。

  (這個環節讓學生彙報課前蒐集的有關資料,並且說明蒐集渠道,培養學生蒐集、處理資訊的能力。體現了語文學習的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五)學習寫字

  1、用課件出示詞語,重點認讀:鑑別、欺騙、查詢、價值四個詞語。

  2、交流難記字的識字方法。如:鑑用藍去掉部首,再把皿字底換成金字。值用讀右邊的辦法記住它。

  3、指導寫字,重點指導鑑、騙兩個生字。

  4、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5、展示學生的書寫成果,互相評價。

  (將學生的書寫成果用實物投影展示在大家面前,互相學習,既提高了書寫效果,又使大家充分享受了成功的喜悅。)

  點評:

  這節課的教學設計,主要體現了三個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一是鼓勵學生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課的開始,老師從課題入手,請學生質疑解疑。在35段的理解中,老師抓住三次獻璧的不同,讓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自主感受,同時對於一些難以理解的詞語,注重學法的指導。複述故事這一環節的設計關注學生積累運用語言。二是在教學中,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民主、平等、和諧、活躍的氣氛中學習,能從初讀、細讀、擴充套件延伸這三方面進行有層次有梯度的設計,激發閱讀的興趣。透過比較第三次獻璧和前兩次獻璧的不同、找出描寫卞和動作、語言的詞語,達到積累語言,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目的。三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識記生字使學生的個性得到解放,又培養了合作意識與團隊精神、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學習權力還給學生,使不同學生都有所獲。注重評價在課堂上的作用,讓學生成為評價的發言人,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