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沁園春》唐宋詞格律龍榆生

詞牌《沁園春》唐宋詞格律龍榆生

  沁園春,詞牌名,又名“東仙”“壽星明”“洞庭春色”等。代表作有毛澤東《沁園春·雪》等。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詞牌《沁園春》唐宋詞格律龍榆生的作品,一起來看看吧。

  【沁園春、壽星明】

  又名《壽星明》。格局開張,宜抒壯闊豪邁情感。蘇、辛一派最喜用之。一百十四字,前片四平韻,後片五平韻,亦有於過片處增一暗韻者。

  【定格】

  例詞:1:陸游《沁園春(孤鶴歸飛)》

  過片“親”字是暗韻。

  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孤鶴歸飛,再過遼天,換盡舊人。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念累累枯冢,茫茫夢境,王侯螻蟻,畢竟成塵。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載酒園林,尋花巷陌,當日何曾輕負春?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流年改,嘆圍腰帶剩,點鬢霜新。

  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交親零落如雲,又豈料如今餘此身。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幸眼明身健,茶甘飯軟,非惟我老,更有人貧。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躲盡危機,消殘壯志,短艇湖中閒採蓴。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吾何恨,有漁翁共醉,溪友為鄰。

  2:辛棄疾《沁園春(三徑初成)》

  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三徑初成,鶴怨猿驚,稼軒未來。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甚雲山自許,平生意氣;衣冠人笑,抵死塵埃。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意倦須還,身閒貴早,豈為蓴羹鱸鱠哉?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秋江上,看驚弦雁避,駭浪船回。

  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東岡更葺茅齋,好都把軒窗臨水開。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要小舟行釣,先應種柳;疏籬護竹,莫礙觀梅。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秋菊堪餐,春蘭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沉吟久,怕君恩未許,此意徘徊。

  3:劉過《沁園春(斗酒彘肩)》

  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斗酒彘肩,風雨渡江,豈不快哉?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被香山居士,約林和靖,與坡仙老,駕勒吾回。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坡謂:西湖,正如西子,濃抹淡妝臨照臺。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二公者,皆調頭不顧,只管傳杯。

  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白言:天竺去來,圖畫裡崢嶸樓閣開。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愛縱橫二澗,東西水繞;兩峰南北,高下雲堆。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逋曰:不然,暗香浮動,不若孤山先訪梅。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須晴去,訪稼軒未晚,且此徘徊。

  4:劉克莊《沁園春(何處相逢)》

  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何處相逢?登寶釵樓,訪銅雀臺。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喚廚人斫就,東溟鯨鱠;圉人呈罷,西極龍媒。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天下英雄,使君與操,餘子誰堪共酒杯?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車千兩,載燕南趙北,劍客奇才。

  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飲酣畫鼓如雷,誰信被晨雞輕喚回?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嘆年光過盡,功名未立;書生老去,機會方來。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披衣起,但淒涼感舊,慷慨生哀。

  【拓展】

  詞牌沿革

  《沁園春》詞牌經考證最早當出現於晚唐。現在傳世的最早《沁園春》詞當數張先的《沁園春·寄都城趙閱道》詞。但張先之詞與蘇軾《沁園春·孤館燈青》詞相比,尚欠精工。故後人填《沁園春》,多遵蘇詞。

  宋人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六:“今世樂府,傳《沁園春》詞。案《後漢書》:‘竇憲女弟立為皇后,憲恃宮掖聲勢,遂以縣直請奪沁水公主園。’然則沁水園者,公主之園也。故唐人類用之。崔涅《侍宴長寧公主東莊應制》詩云:‘沁園東郭外,襄駕一遊盤。’李適《長寧公主東莊侍宴》詩云:‘歌舞平陽地,園亭沁水林。’李義府《長寧公主東莊》詩云:‘平陽館外有仙家,沁水園中好物華。’”漢代沁水園早已無存,但北宋真宗時駙馬都尉李遵勖於大中祥符間尚萬壽長公主。據宋人文瑩《湘山野錄》卷下,記李遵勖府第“沁園東北濱於池”,則此北宋初年之沁園。《宋史》記李氏“所居地園池冠京城。嗜奇石,募人載送,有自千里至者。構堂引水,環以佳木,延一時名士大夫與宴樂”。張輯詞結句有“號我東仙”句,名“東仙”。李劉詞名“壽星明”。秦觀減字詞,名“洞庭春色”。

  詞調當以北宋京都之沁園為名。此調以蘇詞為正體,作者極眾。換頭曲。前段自第四句、後段自第三句起句式相同,“漸”“有”為領字,領以下四個四字句,可兩句為一對偶,可四句為兩個對偶,亦可前兩句對偶,後兩句不對偶,但以對偶為工。繼四四七句式,兩個四字句可對偶。前段首三個四字句,可於第一、二句為對偶。此調四字句為主,多用對偶,配以八字、七字、六字、五字等句,用平韻,調勢活潑生動,可平可仄之字極多,較為自由,有和婉協諧而流暢之特點,適用於言志、議論、諧謔、敘事、酬贈、祝頌等題材。此調名篇極多,可細細體味其語勢與對偶及句法特點。

  辛棄疾詞十三首,其《將止酒戒酒杯勿使近》:“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甚長年抱渴,咽如焦釜,於今喜睡,氣似奔雷。汝說劉伶,古今達者,醉後何妨死便埋。渾如此,嘆汝於知己,真少恩哉。更憑歌舞為媒。算合作、人間鴆毒猜。況怨無大小,生於所愛,物無美惡,過則為災。與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猶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則須來。”此詞不用對偶,以古文筆法為詞,發表議論,風格恣肆。劉過詞十六首,其詠美人指甲與美人足兩首體物細緻,風格婉約,但其《寄稼軒承旨》則甚狂放,詞雲:“斗酒彘肩,風雨渡江,豈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約林和靖,與東坡老、駕勒吾回。坡謂西湖,正如西子,濃妝淡抹臨鏡臺。二公者,皆掉頭不顧,只管銜杯。白雲天竺飛來。圖畫裡、崢嶸樓觀開。愛東西雙澗,縱橫水繞,兩峰南北,高下雲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動,爭似孤山先探梅。須晴去,訪稼軒未晚,且此徘徊。”劉克莊九首風格更為粗豪,其《癸卵佛生翼日將曉夢中有作》:“有個頭陀,形同桔株,心猶死灰。幸春山筍濺,無人爭吃,夜爐芋美,與客同煨。何處幡花,忽相導引,莫是天宮迎赴齋。又疑道,向毗耶城裡,講席初開。這邊尚自徘徊。笑那裡、紛紛早見猜。有尊神奮杵,拳粗似缽,名緇豎拂,喝猛如雷。老子無能,山僧不會,誰誤檀那舉請哉。山中去,便百千億劫,休下山來。”以上三詞皆氣勢奔放,才氣橫溢,最能體現此調特點。宋末陳人傑《龜峰詞》存詞三十一首,皆專用《沁園春》,藝術水平極高,而以抒寫不平之氣為主,如《丁酉歲感事》:“誰使神州,百年陸沉,青氈未還。悵晨星殘月,北州豪傑,西風斜日,東帝江山。劉表坐談,深源輕進,機會失之彈指間。傷心事,是年年冰合,在在風寒。說和說戰都難。算未必、江沱堪宴安。嘆封侯心在,鱧鯨失水,平戎策就,虎豹當關。渠自無謀,事猶可做,更剔殘燈抽劍看。麒麟閣,豈中興人物,不畫儒冠。”此詞工巧而深寓對現實政治局勢之批判。

  典範詞作

  宋·蘇軾《沁園春·孤館燈青》

  宋·蘇軾《沁園春·情若連環》

  宋·陸游《沁園春·孤鶴歸飛》

  宋·陸游《沁園春·粉破梅梢》

  宋·陸游《沁園春·一別秦樓》

  宋·辛棄疾《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

  宋·汪莘《沁園春·憶黃山》

  宋·劉克莊《沁園春·夢孚若》

  清·納蘭性德《沁園春·瞬息浮生》

  清·鄭板橋《沁園春·恨》

  近代·毛澤東《沁園春·雪》

  近代·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