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秦觀《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作品簡介】
《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由秦觀創作,被選入《宋詞三百首》。這首愁情詞虛化了具體時空背景,由春愁、離恨寫起,再寫失戀之愁和嘆老嗟卑之愁,彷彿將詞人一生所經歷之愁都濃縮在一首詞中了,很富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將愁恨之淚化作春江,尤末句,其卻仍“流不盡,許多愁”!極盡誇張之能事。此喻在李後主“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比喻基礎上,又出一層新意,表達出想排遣憂愁而不可能的無限煩惱。
【原文】
《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作者:秦觀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不為少年留①。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註釋】
①韶華:青春年華,又指美好的春光,即韶光。
【譯】
西城楊柳弄春柔, 西城的楊柳輕輕的逗弄著春天,
動離憂,淚難收。 這勾起我離別憂愁,止不住熱淚盈眶。
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還記得你深情地為我栓歸來的小舟,還有那
碧野朱橋當日事, 綠色的原野紅色的小橋,我們當年離別的情形;
人不見,水空流。 如今你不見,只見水空流。
韶華不為少年留。 美好的青春不為少年停留。
恨悠悠,幾時休? 悠悠離別恨,何時是個頭?
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柳絮飛舞,落花滿地的時節我登上樓。
便作春江都是淚, 即便春江水都是淚水,
流不盡,許多愁。 也流不盡我心中的憂愁。
【賞】
此為少遊前期的暮春別恨之作。詞之上片由“西城楊柳弄春柔”的描寫,引起對往事的回憶,抒發暮春傷別之情;下片由“韶華不為少年留”的感嘆,到“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的描寫,進一步抒發愁情別恨。
首句“西城楊柳弄春柔”貌似純寫景,實則有深意。因為這柳色,通常能使人聯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傷別。“弄春柔”的“柔”字,便有百種柔情,“弄”字則有故作撩撥之意。賦予無情景物以有情,寓擬人之法於無意中。“楊柳弄春柔”的結果,便是惹得人“動離憂,淚難收”。以下寫因柳而有所感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這裡暗示,這楊柳不是任何別的地方的楊柳,而是靠近水驛的長亭之柳,所以當年曾系歸舟,曾有離別情事這地方發生。那時候,一對有情人,就踏過紅色的板橋,望春草萋萋的原野,這兒話別。一切都記憶猶新,可是眼前呢,風景不殊,人兒已天各一方了。“水空流”三字表達的惆悵是深長的。
過片“韶華不為少年留”是因為少年既是風華正茂,又特別善感的緣故,所謂說“恨悠悠,幾時休?”兩句無形中又與前文的'“淚難收”、“水空留”唱和了一次。“飛絮落花時節一登樓”說不登則已,“一登”就這楊花似雪的暮春時候,真正是“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這是一個極其巧妙的比喻,它妙就妙一下子將從篇首開始逐漸寫出的淚流、水流、恨流挽合做一江春水,滔滔不盡地向東奔去,使人沉浸感情的洪流中。這比喻不是突如其來的,而是逐漸匯合,水到渠成的。
此詞寫柳,妙“弄春柔”一語,筆意入微,妥貼自然,把擬人手法於無意中出之,化無情之柳為多情之物;此詞寫愁,妙引而不發,語氣微婉,最後由景觸發一個巧妙的比喻:清淚、流水和離恨融匯成一股情感流,言盡而情不盡。
【作者介紹】
秦觀(1049-1100)字少遊、太虛,別號邗溝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少有才名,研習經史,喜讀兵書。熙寧十年(1077),往謁蘇軾于徐州,次年作《黃樓賦》,蘇軾以為“有屈、宋姿”。元豐八年進士及第,授定海主簿,調州教授。元佑三年(1088),應制科,進策論,除宣教郎、太學博士,校正秘書省書籍。六年,遷秘書省正字。預修《神宗實錄》。時黃庭堅、晁補之、張耒亦京師,觀與同遊蘇軾之門,人稱“蘇門四學士”。紹聖元年(094),坐元佑黨籍,出為杭州通判,再貶監處州(今浙江麗水)酒稅。三年又因寫佛書削秩徙州(今屬湖南)。明年,編管橫州(今廣西橫縣)。元符元年(1098)再貶雷州(今廣東海康)。宗即位,復宣德郎,允北歸,途中卒於藤州(今廣西藤縣),年五十二。《宋史》、《東都事略》有傳。存《淮海集》四十卷,另有《淮海詞》單刻本。其詩、詞、文皆工,而以詞著稱。詞屬婉約派,內容多寫男女情愛,頗多傷感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