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疑難解析

《琵琶行》疑難解析

  《琵琶行》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樂府詩之一。作於元和十一年(816年)。此詩透過對琵琶女高超彈奏技藝和她不幸經歷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會官僚腐敗、民生凋敝、人才埋沒等不合理現象,表達了詩人對她的深切同情,也抒發了詩人對自己無被貶的憤之情。

  1、怎樣理解“主人下馬客在船”?

  這是一個互文的句子。是說主人客人一起下了馬,然後又都上了船,並非一個下了馬在岸上,一個在船上。互文,語言學家稱“參互言之以相備”(楊樹達《漢文文言修辭學》),指的是上下文中一種互省、互補的現象,這在文言中是常見的。如“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孔雀東南飛》),“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鴻門宴》)。

  2、怎樣理解“春江花朝秋月夜”?

  這一句可以理解為由“春江”、“花朝”、“秋月夜”三個名詞短語組成,每個短語都是一種景象。“春江”,春天的江水,那是很美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可見詩人對春江是非常喜歡的。“花朝(zhāo)”是個節令,古人把農曆二月十五日定為百花的生日,稱花朝節。這一天往往是仕女如雲,也是文人墨客興會的日子。“秋月夜”就更不用說了。按照這樣的理解,這一句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春天的江水,花朝時節,秋天的月夜。我們把這句譯為“春江的花朝,秋天的月夜”,是另外一種理解。即把“春江花朝”理解為一個偏正結構,也是可以的。

  3、如何理解琵琶女這個人物形象,以及這個形象在詩中所起的.作用?

  琵琶女的三次演奏是貫穿全詩的主線,圍繞著它,詩人將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繪製出一幅幅動人的畫面。

  三次演奏中,第一次是暗寫,琵琶女沒有出場,她的演奏是詩人和他的客人聽到的,演奏什麼曲子不知道,但可以斷定它的基調是悲涼的,理由有二:一是琵琶女在這“繞船明月江水寒”之際,顯然是以此來排遣獨守空船的寂寞感。二是它確實打動了在“慘將別”中的主、客的心,加重了離愁,以致“主人忘歸客不發”。其餘寫秋江月夜的蕭瑟景象,寫餞別酒宴的悲傷氣氛,都是烘托它的。第二次是明寫,琵琶女出場,應詩人邀請而演奏,這是詩的主體部分。先用敘事引入,然後濃墨重彩地寫她演奏的內容,以證明她技藝的高超。由此自然轉入琵琶女自敘身世,成了這一形象的塑造。而琵琶女的自敘又引起了詩人的強烈共鳴,原來他倆 “同是天涯淪落人”。接著詩人便講起自己的“淪落”,但主要是圍繞著音樂講的,講心境的低沉,而關於“淪落”的原因,則僅以“辭帝京”“謫居臥病”二語輕輕帶過。這顯示詩人的溫柔敦厚之風,但我們不難看出,他和琵琶女的“淪落”都是由不合理的社會制度造成的。第三次仍是明寫,但寫得簡略,只說調子悲悽,與《霓裳》《六么》不同,又從側面寫聽眾“掩泣”,更以“江州司馬青衫溼”作結,這是用音樂形象及其藝術效果補足“同是天涯淪落人”一句的內涵,鮮明地突出了全詩的主題。

《《琵琶行》疑難解》相關文章:

1.

2.譯及賞(2)

3.譯及賞(3)

4.

5.

最近訪問